第51章 穿越初定計劃
字數:3652 加入書籤
民國二年的秋風裹著桂花香灌進領口時,江淺的布鞋剛踩到青石板路麵。電車的叮當聲混著報童的吆喝在街角炸開,她踉蹌著撞進斑駁的騎樓陰影裏,掌心還留著穿越時石碑表麵的灼燙感。眼前是掛滿 "共和萬歲" 橫幅的街鋪,綢緞莊的玻璃櫃裏,月份牌女郎的睫毛在煤油燈光下投出蝶翼般的影。
懷中的牛皮紙袋窸窣作響,裏麵裝著她臨出發前在教授辦公室複印的鍾鶴年檔案 —— 泛黃的紙上記載著這位考古學者在 1913 年秋突然離世,死因注明 "心疾突發",但檔案邊緣用紅筆圈著的 "鍾樓密卷" 四字,卻與她在現代拓片上發現的隱藏符號完全吻合。江淺貼著潮濕的磚牆深呼吸,指尖撫過旗袍內袋裏的青銅印章,那是地鐵老人昨晚托人轉交的,印麵刻著的星芒紋,正是拓片隱藏文字的核心符號。
"賣報賣報!教育部總長蔡元培辭職通電......" 戴瓜皮帽的報童擦著她肩膀跑過,報紙油墨味裏混著街角燒餅攤的麵香。江淺定了定神,從袖中摸出塊銀元,在掌心焐熱了才走向巷口的成衣鋪。老板娘見她盯著灰布學生裝出神,立刻堆起笑臉:"這位小姐是女學生吧?這料子耐髒,配白圍巾最時興。"
換上學徒裝站在銅鏡前,江淺將長發綰成利落的髻,斜插支從現代帶來的檀木簪 —— 簪頭雕著的雲雷紋,與鍾鶴年檔案裏夾著的陵墓草圖上的紋飾一模一樣。她對著鏡子練習微笑,讓眼神褪去現代的銳利,化作民國女學生常見的清澈與好奇。布袋裏的拓片複印件硌著腰間,提醒她此行的真正目的:查清鍾鶴年之死,以及他臨終前接觸的 "鍾樓密卷" 究竟是否與石碑文字有關。
根據檔案記載,鍾鶴年生前任職於京師大學堂文科研究所,租住的四合院位於琉璃廠西街。江淺攔下輛黃包車,車夫盯著她手中的地址牌,濃眉一挑:"姑娘是去鍾先生府上?半個月前剛辦過白事呢。" 車輪碾過青石板的顛簸中,她從車夫口中得知,鍾鶴年死在秋分前夜,據說那晚聽見他在書房摔了東西,天亮時被學生發現趴在書桌前,手裏攥著半張燒焦的紙。
琉璃廠的石板路泛著墨香,字畫鋪的老板們正對著新到的碑帖評頭論足。江淺在 "集古齋" 門口駐足,櫥窗裏擺著半方刻著楔形文字的泥板 —— 與教授給她的殘片極為相似。推門進去時,掌櫃的老花鏡滑到鼻尖,見是學生模樣的姑娘,語氣裏帶了三分輕慢:"小姑娘家的,要看字帖去對麵榮寶齋。"
"掌櫃的可認得鍾鶴年先生?" 江淺故意將檔案裏夾著的名片露出一角,"他生前說貴店有塊兩河流域的泥板,想請教......" 話未說完,掌櫃的臉色驟變,繞過櫃台就去關臨街的木門。昏黃的燈光下,他袖口露出的刺青讓江淺瞳孔微縮 —— 那是隻展翅的蜂鳥,與拓片隱藏文字裏的裝飾紋分毫不差。
"姑娘快別問了," 掌櫃的聲音壓得極低,茶櫃後的暗格突然彈出個木盒,裏麵躺著半張燒焦的紙片,"鍾先生臨死前夜來敲我的門,就留了這個。" 紙片上殘留的墨跡在江淺掏出的紫外線燈偽裝成鋼筆)下顯形,竟是串混合了楔形、聖書字與甲骨文的符號,排列方式與現代拓片的隱藏文字如出一轍。
街角突然傳來銅鑼聲,巡捕房的紅頭阿三推著自行車經過,掌櫃的慌忙將紙片塞回暗格:"姑娘若是真想知道,明晚子時去報國寺的鍾樓,聽佛經唱誦時留意第三聲鍾響。" 他往江淺手裏塞了炷香,香頭刻著的星芒紋與她的青銅印章嚴絲合縫。
離開集古齋時,暮色已濃。江淺拐進楊梅竹斜街,青瓦白牆的四合院前,穿長衫的書生正對著梧桐落葉吟誦《楚辭》。她摸出檔案裏的地址,叩響朱漆剝落的門環,應門的老仆卻道:"鍾先生的書房早封了,太太說不讓外人進。" 話音未落,門內傳來瓷器碎裂的脆響,接著是女子的啜泣:"都怪那些洋人,說什麽古文字能通陰陽......"
江淺閃身躲進胡同陰影,看見輛掛著法國使館牌照的汽車停在巷口,戴禮帽的洋人扶著位穿旗袍的少婦下車。少婦耳墜上的聖甲蟲寶石在路燈下泛著紅光,讓江淺想起教授提到的埃及元素 —— 這正是拓片可見文字裏代表 "守護" 的符號。
夜市的燈火在前方閃爍,江淺混在拎著琉璃燈的人流中,忽然聽見身後有人用英文低語:"注意那個穿學生裝的姑娘,她去過集古齋。" 她拐進燈籠巷,借著力士香皂廣告牌的陰影觀察,發現兩個戴瓜皮帽的男人正解下長衫,露出裏麵繡著蜂鳥紋的坎肩 —— 與集古齋掌櫃的刺青相同。
子時的報國寺籠罩在薄霧裏,大雄寶殿的長明燈忽明忽暗。江淺跟著香客隊伍繞到鍾樓後,潮濕的磚牆上青苔在月光下泛著微光。當第一聲鍾鳴響起時,她摸到磚縫裏凸出的星芒紋,輕輕一按,整塊青磚竟向內凹陷,露出巴掌大的暗格,裏麵躺著卷用三種絲線捆紮的竹簡。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竹簡剛入手,第三聲鍾響突然變調,帶著金屬摩擦的銳響。江淺轉身看見戴禮帽的洋人正舉著勃朗寧手槍逼近,身後跟著集古齋的掌櫃,此刻他臉上再無怯意,眼底泛著狂熱:"姑娘既然能看懂星芒紋,就該知道我們守了三百年的秘密。"
手槍保險栓的輕響在靜謐中格外刺耳。江淺突然將竹簡拋向鍾樓飛簷,趁洋人抬頭的瞬間,用拓片複印件裏記載的楔形文字咒語教授曾在手冊裏標注的應急符號)擊打磚牆上的聖甲蟲浮雕。強光閃過的刹那,她感覺掌心的青銅印章發燙,再睜眼時,已回到現代的閣樓,手中還攥著半截從民國帶回的竹簡殘片,上麵刻著的,正是鍾鶴年臨死前燒焦的那個混合文字符號。
黎明的陽光從百葉窗縫隙漏進來,江淺盯著電腦屏幕上 1913 年的老照片,發現報國寺鍾樓的飛簷紋飾,竟與現代石碑的頂部雕刻完全一致。竹簡殘片在掃描儀下顯形,那些混合文字記載的,是關於 "時空錨點" 的位置 —— 就在鍾鶴年租住的四合院地下,藏著與現代石碑相連的另一個端點。
她摸出在民國帶回的香頭,星芒紋在晨光中微微發燙。現在終於明白,鍾鶴年的死不是意外,而是觸及了時空錨點的秘密,被守護組織的人滅口。而那個戴禮帽的洋人,很可能是來自另一個時空的穿越者,就像她一樣,在尋找混合文字體係的關鍵線索。
收拾好裝備準備再次穿越時,江淺忽然注意到竹簡殘片的背麵,用指甲刻著極小的漢字:"秋分子夜,鍾樓北鬥轉。" 對照現代日曆,明天正是 2025 年的秋分。她望向牆上的拓片,隱藏文字在晨光中若隱若現,仿佛在呼應百年前鍾鶴年留下的最後提示。
這一次,她不再是毫無準備的闖入者。換上改良後的民國服飾,將紫外線燈、微型相機和教授給的楔形文字對照手冊藏進夾層,江淺對著鏡子戴上白圍巾,鏡中人的眼神裏多了份堅定。當她再次觸碰石碑時,掌心的青銅印章與石碑上的星芒紋發出共鳴,在時空的漣漪中,她清楚地知道,下一站,就是 1913 年秋分前夜,鍾鶴年死前的那個關鍵夜晚。
胡同裏的風帶來遙遠的鍾聲,不知是現代的鍾樓,還是民國的報國寺。江淺深吸口氣,任由石碑的力量將她拉入時空隧道,手中緊攥的竹簡殘片上,三個文明的文字正在微光中流動,仿佛在訴說跨越百年的等待 —— 等待那個能解開所有秘密的人,終於到來。
喜歡時砂遺樓請大家收藏:()時砂遺樓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