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0章 時砂暴中的文化保護行動

字數:3937   加入書籤

A+A-


    時砂暴帶來的青銅色沙粒正順著故宮太和殿的鴟吻縫隙往裏鑽,江淺踩著架在琉璃瓦上的木梯,看著文物修複師老周用浸過糯米灰漿的棉布仔細封堵那些細微的裂口。風卷著沙粒打在鎏金銅頂上,發出密集的劈啪聲,像有無數隻小蟲在啃噬這座六百年的宮殿。
    “淺丫頭,你看這龍紋。” 老周指著正脊上的琉璃龍,鱗片邊緣已經被沙粒磨得模糊,“再這樣下去,不出三天,這些龍就得變成泥鰍。” 他的手套上沾著金粉和沙粒的混合物,在陽光下泛著怪異的金屬光澤。
    江淺舉起放大鏡,龍睛裏的黑色琉璃已經出現細密的裂紋,時砂暴帶來的時空輻射正在改變琉璃的分子結構。“讓 101novel.com15 年的敦煌研究院送些納米矽氧烷過來。” 她的聲音被風聲撕扯得有些破碎,“用注射泵打到裂紋裏,那種材料能在零下五十度到零上百度保持彈性。”
    “那玩意兒會不會損傷老物件?” 老周皺起眉頭,手裏的小鏟在龍尾上輕輕敲打,震落的沙粒在空中劃出金色的弧線。
    “比讓沙粒把它們變成齏粉強。” 江淺從背包裏掏出 1987 年故宮大修時的圖紙,泛黃的宣紙上,太和殿的每一處構件都標注得清清楚楚,“你當年修複太和殿時用的環氧樹脂,現在看來是不是太硬了?”
    老周的臉紅了紅,轉身從工具箱裏翻出注射泵。當透明的納米材料順著裂紋滲入琉璃內部時,那些細碎的紋路像被凍住的小溪般停止了蔓延。他突然笑起來,露出缺了顆門牙的牙床“這東西比我年輕時用的魚鰾膠管用多了,當年修複鍾表的時候,膠水裏還得摻點朱砂才放心。”
    午後的陽光穿過被沙粒染成紫色的雲層,在殷墟的甲骨窖穴上投下詭異的光暈。江淺蹲在編號為 yh127 的窖穴邊,看著考古隊員小吳用竹刀小心翼翼地剝離甲骨上的沙層。那些刻著卜辭的龜甲已經出現了酥化跡象,指尖稍一用力就會捏出粉末。
    “這片甲骨記錄了商王武丁征伐土方的事跡。” 小吳的聲音帶著哭腔,竹刀下的裂紋又擴大了幾分,“我們試過用聚乙烯醇加固,可時砂裏的石英顆粒會和膠水起反應,反而加速了開裂。”
    江淺接過放大鏡,看見甲骨上 “王占曰吉,得” 的字樣已經模糊不清。她突然想起去年在台北故宮見到的毛公鼎,那上麵的金文曆經三千年依然清晰。“讓 1933 年的中央研究院送些生漆過來。” 她站起身拍掉膝蓋上的沙粒,“用大漆加朱砂調和,按 1:3 的比例兌水,這種傳統配方比任何化學膠水都穩定。”
    “生漆?” 小吳愣住了,“可我們的保護手冊上說……”
    “手冊沒見過時砂暴。” 江淺指著遠處正在加固的司母戊鼎,考古隊員們用浸濕的麻布層層包裹著青銅鼎,“商周時期的工匠就是用生漆給青銅器做防腐的,他們的智慧比我們的手冊管用。”
    當第一遍生漆塗在甲骨上時,那些酥化的邊緣奇跡般地穩定下來。小吳看著竹刀下重新清晰的刻字,突然明白為什麽江淺能在三個月內協調十幾個時空的文化保護工作。她不僅懂現代科技,更懂得在古老的智慧裏尋找答案。
    傍晚的風帶著寒意掠過威尼斯水城,江淺站在聖馬可大教堂的穹頂下,看著修複師們用特製的腳手架固定那些鬆動的馬賽克拚圖。金色的聖像臉上已經出現了剝落,時砂帶來的鹽粒正在腐蝕鑲嵌用的石膏。
    “江科長,鍾樓的地基出現了沉降。” 意大利修複師馬可舉著激光測距儀跑過來,他的工作服上沾滿了金色的碎屑,“時砂改變了地下水位,這座九百年的建築正在慢慢傾斜。”
    江淺走到鍾樓邊緣,看著廣場上被沙粒覆蓋的石板路,那些原本鑲嵌著圖案的地麵已經變成了一片混沌。她調出 1609 年伽利略製作望遠鏡時用的鏡片圖紙,突然有了主意。“讓 15 世紀的威尼斯造船廠送些橡木過來。” 她指著鍾樓的基座,“用橡木樁加固地基,就像他們建造聖馬可廣場時那樣,這些木材在水下能保存千年。”
    馬可的藍眼睛裏充滿懷疑“可是現代鋼筋混凝土……”
    “鋼筋會被石砂裏的離子腐蝕。” 江淺打斷他,指著教堂牆壁上那些 19 世紀修複時用的鋼筋,金屬表麵已經鏽跡斑斑,“但橡木不會,水城的工匠們早就知道這點。”
    當一根根帶著海水氣息的橡木樁被打入地基時,鍾樓的傾斜度奇跡般地穩定了。馬可撫摸著那些帶著年輪的木材,突然對著江淺深深鞠躬“您比我們更懂威尼斯。”
    深夜的敦煌莫高窟,江淺站在第 323 窟的壁畫前,看著數字化掃描設備發出的藍光在 “張騫出使西域圖” 上流動。時砂帶來的幹燥空氣讓壁畫出現了起甲,那些精美的線條像幹枯的樹葉般卷曲起來。
    “已經掃描了十七個洞窟。” 敦煌研究院的李教授指著屏幕上的三維模型,“當時砂幹擾了信號,數據傳輸經常中斷。” 他的眼鏡片反射著屏幕的藍光,看起來像戴著兩小塊星空。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江淺看著壁畫上張騫的衣袂,那些用礦物顏料繪製的線條曆經千年依然鮮豔。“讓 1900 年的王圓籙道士送些他當年用來封存藏經洞的封泥。” 她突然開口,“把封泥和白芨水混合,塗在起甲的壁畫邊緣,這種方法能讓顏料重新附著在牆壁上。”
    李教授愣住了,手裏的掃描筆差點掉在地上“可我們一直認為……”
    “認為他破壞了文物?” 江淺看著洞窟角落裏那些當年道士留下的油燈,“但他封存藏經洞的方法保護了那些經卷,讓它們在流沙中保存了近百年。”
    當混合著封泥的白芨水塗在壁畫上時,那些卷曲的顏料果然慢慢舒展開來。李教授看著屏幕上重新清晰的線條,突然明白文化保護不僅是對抗時間的流逝,更是在不同時代的智慧裏尋找共鳴。
    第七天黎明,江淺站在雅典衛城的帕特農神廟前,看著朝陽穿過時砂的縫隙,在那些被修複的大理石柱上投下金色的光斑。修複師們用來自不同時空的材料 —— 公元前 5 世紀的大理石碎片、19 世紀的鐵架、21 世紀的碳纖維 —— 共同支撐著這座兩千五百年的建築。
    “江科長,大英博物館傳來消息。” 助手小陳的聲音帶著喜悅,“他們用我們的方法,成功保護了羅塞塔石碑,那些象形文字沒有再剝落。”
    江淺接過小陳遞來的全息照片,看著石碑上三種文字在特殊光源下清晰的樣子,突然想起昨天在埃及盧克索見到的場景。考古隊員們用 1922 年發現圖坦卡蒙墓時用的蜂蠟,小心翼翼地修複著被沙粒磨損的壁畫,那些古老的圖案在蠟質的保護下重新煥發生機。
    “告訴所有時空的保護站。” 江淺望著遠處正在升起的太陽,“我們不僅要保護文物,更要保護那些創造和守護它們的智慧。”
    當第一縷陽光照在帕特農神廟的三角楣上時,那些曆經劫難的雕塑突然顯得格外莊嚴。江淺知道,時沙暴帶來的威脅還未完全解除,但隻要人類文明的火種還在延續,這些承載著記憶的文物就會永遠矗立。
    她轉身走向停在山下的越野車,車頂上的衛星天線正接收著來自世界各地的信號。下一站是巴格達,那裏的空中花園遺址正在被時砂吞噬,她要去看看,能用什麽方法,讓那些傳說中的奇跡多停留一些時光。
    喜歡時砂遺樓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時砂遺樓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