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1章 時砂暴中的國際合作探討

字數:3944   加入書籤

A+A-


    1938 年深秋的重慶,防空洞外的梧桐葉被時砂染成青銅色,江淺攥著譯電員剛送來的密電,指尖在 “倫敦博物館埃及廳被沙粒吞噬” 的字句上反複摩挲。洞壁滲出的水珠混著沙粒,在軍用地圖上洇出褐色的暈圈,她突然抓起紅色電話,聽筒裏傳來接線員帶著電流聲的應答。
    “接蘇聯駐華武官崔可夫將軍。” 她的聲音壓得很低,目光掃過牆上 “愈炸愈強” 的標語,“就說有比空戰更緊急的事。”
    兩小時後,曾家岩周公館的會客廳裏,崔可夫的皮靴碾過地上的沙粒,發出細碎的聲響。這位後來指揮斯大林格勒保衛戰的將軍,此刻正盯著江淺攤開的全息沙盤 —— 那上麵,紫色的時砂雲正沿著伏爾加河向莫斯科蔓延。
    “江小姐,你是說這種沙暴會同時出現在 1938 年和…… 未來?” 他的手指在沙盤上劃出弧線,軍大衣上的銅紐扣在昏暗的油燈下閃著光,“這聽起來比希特勒的閃電戰更像天方夜譚。”
    江淺調出列寧格勒冬宮的實時畫麵,那些珍藏的倫勃朗畫作正在沙粒中變形,顏料像融化的黃油般流淌。“將軍見過冬宮的《夜巡》嗎?” 她的聲音帶著寒意,“再有 72 小時,那幅畫就會變成一堆油彩碎屑。我們需要蘇聯科學院的結晶學專家,他們研究的低溫防護技術或許能阻斷沙粒的侵蝕。”
    崔可夫突然站起身,軍靴在地板上磕出清脆的聲響。“我會立刻發報給莫斯科。” 他盯著畫麵中正在剝落的油畫,藍色的眼睛裏閃過一絲驚悸,“但你們要所有時砂樣本的分析數據,包括你們中國人在殷墟發現的那些。”
    “我們可以共享數據,但需要你們的西伯利亞冷杉樹脂。” 江淺遞過一份清單,紙上的字跡被洞頂滴落的水珠暈開了邊角,“這種樹脂混合糯米灰漿,能在零下三十度固化,比任何軍工膠水都適合加固古建築。”
    當蘇聯運輸機在三天後降落在重慶珊瑚壩機場時,江淺正在防空洞裏接待英國駐華大使卡爾。這位戴著金邊眼鏡的外交官,看著箱子裏取出的冷杉樹脂,突然指著牆上的空襲警報圖笑了“江小姐,你們中國人總說以和為貴,現在看來,連沙暴都在幫你們促成國際合作。”
    江淺望著窗外掠過的戰機,機翼上的太陽旗標誌在沙霧中若隱若現。“當務之急是在南京建立聯合實驗室。” 她的指尖在地圖上圈出紫金山的位置,“那裏有中央研究院的設備,還有從北京故宮轉移來的文物修複師,他們知道如何用傳統工藝處理被沙粒侵蝕的古籍。”
    1938 年聖誕節那天,南京紫金山的竹林裏響起了不同語言的交談聲。蘇聯專家用伏特加清洗被沙粒汙染的顯微鏡鏡頭,英國學者捧著甲骨文拓片向老周請教朱砂的用法,而江淺則在實驗室的角落裏,看著美國記者霍爾多?漢森拍攝的紀錄片 —— 畫麵中,敦煌莫高窟的僧人正用羊皮袋收集雪水,混合著從印度傳來的檀香粉末,小心翼翼地擦拭著起甲的壁畫。
    “這些僧人說,檀香能驅邪。” 霍爾多舉著攝像機,鏡頭上沾著的沙粒讓畫麵有些模糊,“但我覺得,真正驅邪的是你們這些跨越國界的合作。”
    江淺沒有說話,隻是將一塊剛用冷杉樹脂加固好的甲骨遞給英國學者。甲骨上 “王占曰吉” 的字樣在燈光下清晰可見,那些三千年前的刻痕,此刻正見證著一場超越戰爭的國際救援。
    十九年後的 1967 年,日內瓦湖畔的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會議廳裏,江淺的高跟鞋踩在地毯上,帶出細微的沙粒。窗外,時砂暴掀起的紫色雲團正掠過勃朗峰,將皚皚白雪染成詭異的青銅色。她整理著文件袋裏的衛星照片,指尖觸到一張泛黃的舊照 —— 那是 1938 年南京實驗室的合影,老周站在中間,手裏舉著修複好的甲骨,笑容在黑白影像裏格外清晰。
    “江女士,美國代表堅持要優先保護肯尼迪航天中心。” 助手小陳的聲音帶著焦慮,將一份抗議書放在桌上,“他們說那裏的火箭燃料儲存罐一旦被沙粒穿透,後果不堪設想。”
    江淺抬頭看向會議桌對麵的美國代表,那位前宇航員正用鋼筆敲擊著桌麵,筆帽上的 nasa 標誌閃閃發亮。“我們可以先加固航天中心,但蘇聯的拜科努爾發射場也需要同樣的防護方案。” 她調出兩座發射場的結構圖,投影在牆上的圖像被沙粒幹擾得微微顫抖,“還有埃及的阿斯旺大壩,時砂導致的河床抬升已經威脅到壩體安全,那裏需要中國的泥沙專家。”
    蘇聯代表突然拍案而起,桌上的茶杯在震動中濺出褐色的茶水。“你們中國人總是和稀泥!” 他的俄語帶著濃重的烏克蘭口音,“上個月你們幫印度修複泰姬陵時,就應該優先考慮我們的克裏姆林宮尖頂!”
    “泰姬陵的大理石正在風化,每小時損失的雕花相當於三個工人一天的工作量。” 江淺調出實時監測數據,屏幕上的泰姬陵三維模型正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剝落,“而克裏姆林宮的鍍金穹頂,我們已經用 1938 年研發的冷杉樹脂加固方案處理過了,現在狀況穩定。”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會議廳裏陷入短暫的沉默,隻有牆上的時鍾在滴答作響。江淺看著各國代表臉上複雜的表情,突然想起 1938 年在重慶防空洞的那個夜晚,崔可夫將軍曾對她說“國際合作就像拚積木,總要有人先讓出自己手裏的那塊。”
    “我提議成立跨國應急小組。” 她站起身,將一份章程推到會議桌中央,“總部設在日內瓦,下設三個分部亞洲負責文物保護,美洲專注科技研發,歐洲協調資源調配。每個分部的負責人由各國代表輪流擔任,決策采用一票否決製。”
    法國代表突然笑了,轉動著無名指上的藍寶石戒指“江女士,您這方案聽起來像聯合國的雛形。”
    “比聯合國更高效。” 江淺指著屏幕上正在被沙粒吞噬的威尼斯水城,“那裏的水位監測係統需要日本的傳感器技術,而加固堤壩的材料必須用荷蘭的高分子聚合物,我們沒有時間在程序上浪費。”
    當各國代表在章程上簽字時,江淺的目光落在窗外。日內瓦湖的水波在時砂的映照下泛著紫色的光,遠處的阿爾卑斯山已經變成了青銅色的剪影。她突然想起老周臨終前的話“文物會老,但保護它們的智慧永遠年輕。”
    三個月後,跨國應急小組的首項成果在埃及亮相。中國工程師用盾構機在阿斯旺大壩底部開鑿了導流隧道,荷蘭專家設計的防滲膜阻止了沙粒滲入壩體,而蘇聯的混凝土速凝劑,則讓修複工程提前了整整一個月。站在大壩上,江淺看著尼羅河水重新清澈起來,突然收到小陳發來的消息1938 年的南京實驗室成功複原了被沙粒損毀的《永樂大典》殘頁,用的正是中、英、蘇三國專家共同研發的紙張修複技術。
    “江主任,下一步我們要去修複墨西哥的瑪雅金字塔。” 小陳的聲音在通訊器裏帶著興奮,“墨西哥代表說,他們的考古學家發現了一種能抵禦時砂侵蝕的瑪雅灰漿配方,想和我們的文物修複師一起研究。”
    江淺望著遠處夕陽下的金字塔輪廓,那些古老的石牆上,時砂留下的痕跡正在慢慢消退。她知道,這場跨越時空的國際合作才剛剛開始,但隻要人類還懂得分享智慧,就沒有什麽災難能磨滅文明的印記。
    夜幕降臨時,江淺站在金字塔頂,看著應急小組的直升機在夜空中組成編隊。機身上的各國國旗在探照燈下格外醒目,像一串流動的彩虹。她突然想起 1938 年那個防空洞裏的夜晚,霍爾多?漢森曾問她“戰爭和沙暴,哪個更可怕?”
    現在她有了答案都不可怕,隻要我們還記得如何並肩前行。
    喜歡時砂遺樓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時砂遺樓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