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7章 守護者能力的協同訓練
字數:4218 加入書籤
1967 年立秋的日內瓦聯合訓練場,全息投影在花崗岩地麵投下青銅色的沙暴。江淺站在指揮台後,看著三個時空的守護者在模擬場中站成三角。1913 年的鐵匠握著定星錘,錘頭的時砂結晶與 1938 年張敏教案本上的螺旋符號共振;1967 年的艾倫戴著神經頭盔,防護服上的熒光紋路正與東京山田的腦機接口同步。
“第一場景時空坍縮模擬。” 江淺的聲音透過擴音器回蕩,模擬場突然裂開蛛網般的裂隙,青銅色沙粒在裂隙中組成猙獰的漩渦,“1913 組建立能量基底,1938 組防禦突發波動,1967 組鎖定坍縮核心。”
鐵匠率先舉起定星錘,錘頭在地麵劃出七圈螺旋。沙粒旋渦撞上螺旋紋時突然減速,在地麵凝結成 1913 那江南水巷的模樣 —— 青石板路、烏篷船、還有他鋪子門口的老槐樹。“跟著這紋路走。” 他對著通訊器喊道,汗水順著下頜線滴在錘柄上,“就像順水推舟,別跟它較勁。”
張敏的教案本在這時自動翻到《楚辭》頁麵,“斡維焉係,天極焉加” 的字樣滲出淡金色的光。當某個裂隙突然擴大時,她指尖的粉筆灰與時砂混合,在半空畫出防空洞的拱頂形狀,將噴湧的能量牢牢鎖在裏麵。“1938 年的老法子。” 她的眼鏡片反射著能量流的藍光,“越是混亂,越要守著根基。”
艾倫的神經頭盔突然發出蜂鳴。全息屏幕上,坍縮核心的坐標正在快速跳動,他指尖在虛擬鍵盤上飛舞,將 1967 年的電磁脈衝壓縮成針尖大小的能量束。“鎖定北緯 32 度,東經 44 度。” 他對著麥克風說,能量束穿透張敏的防護盾時,自動避開了 1913 年的螺旋基底,“就像外科手術,既要精準,又不能傷著周圍組織。”
第一波模擬結束時,模擬場的地麵留下完整的能量軌跡1913 年的螺旋紋路是根基,1938 年的拱頂結構是防護,1967 年的能量束是手術刀。江淺調出數據對比,協同效率比單獨行動時提升了 217。“但你們的能量波還在衝突。” 她指著屏幕上交錯的波形,“鐵匠的定星錘剛才差點震碎張老師的防護盾,就像……” 她突然想起什麽,“就像 1938 年的發報機遇到強電流會短路。”
1938 年組的老王突然舉起手,他工裝褲口袋裏的發報機正滋滋作響。“俺們在戰場上有暗號。” 他掏出塊被石砂侵蝕的鋼板,1913 年的鐵匠用定星錘敲出三短一長的節奏,鋼板竟泛起紅光,“不同的敲打聲代表不同指令,比電報還準。”
第二場景模擬的是時沙暴疊加時空亂流。當青銅色的沙粒與 1941 年的彈片、1967 年的塑料碎片在模擬場中混雜時,1913 年的鐵匠突然敲響定星錘,三短一長的節奏在空氣中震蕩。張敏的教案本立刻翻到長沙地圖,1938 年的林秀芝拋出急救包,繃帶在空中組成防護網的節點,而艾倫的能量束則沿著節點的連線精準射擊。
“就像編竹筐。” 鐵匠的錘頭每落下一次,沙粒組成的亂流就馴服一分,“1913 年編竹筐時,老師傅說要順著材料的性子,該鬆的鬆,該緊的緊。” 他的定星錘突然改變節奏,三長兩短 —— 這是老王剛才教的 “需要支援” 信號。
張敏立刻調整防護盾的形狀,將原本封閉的拱頂改成漏鬥狀,引導能量流朝著艾倫的瞄準方向流動。“1938 年轉移傷員時,我們會用這種方式引導擔架隊。” 她的粉筆會在能量流中畫出箭頭,“混亂中更要有人指明方向。”
艾倫的神經頭盔在這時捕捉到異常波動。某個時砂顆粒中混著 1913 年的鐵屑,正在幹擾能量束的軌跡。他迅速切換頻率,讓 1967 年的電磁脈衝與鐵匠的定星錘形成共振,那些鐵屑突然像找到磁極般,自動排列成輔助瞄準的十字線。“科技也需要學會變通。” 他對著通訊器笑,“就像醫生遇到罕見血型,總得想辦法配型。”
訓練進行到第三天,江淺設計了終極考驗同時模擬三個時空的危機點。1913 年的敦煌裂隙、1938 年的台兒莊戰場、1967 年的紐約地鐵,在模擬場中形成三角對峙。當鐵匠的定星錘、張敏的教案本、艾倫的神經頭盔同時達到最大功率時,模擬場的中央突然出現淡金色的能量球,裏麵浮現出《伏尼契手稿》的完整星圖。
“這是‘時空共鳴’。” 江淺的聲音帶著驚歎,能量球的光芒中,1913 年的打鐵聲、1938 年的防空警報、1967 年的電子音完美融合,“古籍說‘三星歸位,其力斷金’,原來不是指摧毀,是指融合。”
裏約的卡洛斯突然用沙粒在地麵畫出這個能量球,1913 年的鐵匠用定星錘沿著沙粒軌跡敲打,1938 年的林秀芝將急救包放在能量球下方,艾倫則注入 1967 年的電磁能量。當能量球膨脹到覆蓋整個模擬場時,所有人的印記同時亮起,在空氣中組成跨越時空的網絡 —— 每個節點都是某個守護者的位置,每個連線都閃爍著三個時代的能量特征。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俺好像能‘看見’1913 年的風箱。” 老王的發報機突然打出 1913 年的氣象數據,“它的節奏和俺爹修的鍾表一樣。”
“我能在能量流裏讀到 1967 年的方程式。” 張敏的教案本上,《楚辭》的詩句與量子力學公式並排出現,“原來‘上下而求索’說的就是這個。”
艾倫摘下神經頭盔,額頭上的汗珠在能量球的光芒中泛著彩虹色。“我的儀器顯示,1913 年的時砂裏含有 1938 年的硝煙成分,還有 1967 年的電磁粒子。” 他的指尖穿過能量球,沒有感受到任何阻力,“它們早就混在一起了,是我們自己畫地為牢。”
深夜的訓練場,江淺看著守護者們圍坐在一起分享經驗。1913 年的鐵匠教大家如何用最原始的觸感判斷能量流動,1938 年的林秀芝演示如何用急救知識穩定時空創傷,1967 年的蘇菲則講解量子糾纏與能量協同的原理。當鐵匠的定星錘、張敏的粉筆、艾倫的虛擬鍵盤同時觸碰時,地麵的沙粒突然組成完整的《伏尼契手稿》星圖,每個星座都標注著三個時代的守護者名字。
“明天進行最終演練。” 江淺的聲音帶著疲憊卻充滿希望,“模擬場會重現兩河流域的時空之心,那是時砂暴的源頭。” 她看著星圖中最亮的那顆恒星,那裏已經自動標注了所有守護者的名字,“記住,你們不是三個組,是一個整體 —— 就像這星圖,少了任何一顆星,都不成其為星座。”
黎明時分,最終演練開始。當模擬的時空之心在場地中央出現時,所有守護者同時啟動能力。1913 年的螺旋紋路紮入地心,1938 年的防護網覆蓋天空,1967 年的能量流則像血管般連接著天地。當青銅色的時砂暴撞上這個立體網絡時,突然化作漫天光點,在空氣中組成三個重疊的印記 ——1913 年的定星錘、1938 年的教案本、1967 年的神經頭盔,最終融合成一個全新的符號。
江淺的監測儀顯示,這次的協同效率達到了理論最大值。她看著守護者們在模擬場中互相擊掌,1913 年的鐵匠用定星錘碰了碰 1967 年的神經頭盔,1938 年的張敏則將粉筆灰蹭在艾倫的防護服上。那些來自不同時空的印記在陽光下閃爍,仿佛在訴說一個真理拯救世界的從來不是孤立的英雄,而是跨越時代的理解與配合。
當第一縷陽光穿透訓練場的穹頂時,江淺在日誌裏畫下那個融合後的新符號。旁邊寫著“1913 年的根,1938 年的幹,1967 年的葉,共同撐起對抗時空風暴的樹。” 遠處傳來三個時代的守護者同時發出的笑聲,那笑聲穿過模擬場的能量屏障,在日內瓦的晨霧中久久回蕩,像一首跨越百年的歌謠。
喜歡時砂遺樓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時砂遺樓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