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6章 修複行動中的商業機遇

字數:3345   加入書籤

A+A-


    1967 年的科技園區燈火通明,陳老板的新材料公司車間裏,玄石粉末在納米研磨機中發出細碎的嗡鳴。工人們戴著防護眼鏡,將 1913 年廟宇傳來的朱砂配方緩慢注入反應釜,紫紅色的粉末與銀白色的超導材料相遇時,立刻泛起奇異的藍光。“這批玄石塗層必須在明早六點前送到實驗基地,” 陳老板對著對講機喊道,手指在全息訂單上滑動,屏幕上跳動的能量參數來自 1938 年銅徽章結晶的光譜分析,“告訴質檢部,按軍用標準檢測,抗反衝能量的耐受度必須達到 98。”
    實驗室的角落裏,技術員小張正用剩餘的玄石廢料改良兒童安全座椅。當模擬反衝能量的衝擊波撞向座椅時,覆蓋的塗層瞬間泛起金色光膜,將衝擊力削弱至安全值。“陳總,您看這個!” 小張舉著檢測報告跑過來,眼鏡片反射著光膜的餘輝,“這塗層的防護力比防彈玻璃還強,如果量產做汽車防護,市場肯定爆火!” 陳老板接過報告,突然注意到光膜的紋路與 1913 年綢緞莊的雲錦圖案驚人相似,“把設計部的人叫來,” 他撥通內線電話,“我們要做能防能量衝擊的民用產品,從嬰兒車到防盜門都要覆蓋。”
    1913 年的蘇州綢緞莊裏,老板正對著通訊器傳來的能量譜圖紙嘖嘖稱奇。繡娘們的絲線在雲錦底料上穿梭,將 1967 年的能量波形織成暗紋,與傳統的纏枝蓮圖案融為一體。“周先生您摸摸,” 他展開剛完成的 “鎮邪錦”,布料在陽光下泛起流動的金光,與廟宇的符文旗幟產生共鳴,“這料子既保平安又時髦,昨天剛擺出來就被訂走二十匹。” 夥計們蹲在地上,用桐油給錦盒打蠟,這些盒子的鎖扣設計借鑒了 1938 年銅徽章的卡扣結構,後來通過跨時空信道送到前線,成了士兵們存放結晶碎片的專用容器。
    賬房先生的算盤打得劈啪作響,每粒算珠都沾著淡淡的朱砂 —— 那是核對能量織物訂單時不小心蹭上的。“老板,這能量錦的利潤是普通綢緞的三倍,” 他推了推老花鏡,指著賬本上的紅色數字,“但 1967 年的人說,等危機過去,我們的雲錦技術能賣專利費。” 窗外突然傳來孩童的歡呼,原來是繡娘們將邊角料做成的護身符,竟讓反衝能量影響下枯萎的盆栽重新抽出嫩芽。老板看著這一幕,突然讓賬房記下:“研發能滋養植物的能量錦,賣給 1938 年的戰地醫院。”
    1938 年的重慶鐵匠鋪裏,李鐵匠的兒子正用炭筆在鐵皮上畫能量轉換器的草圖。圖紙是 1967 年通過步話機傳過來的,上麵的齒輪結構被他改成了傳統的榫卯樣式。“爹,您看這個卡榫,” 他指著草圖上的凹槽,“按 1913 年青銅爵的紋路做,既能卡住能量管,又能增強穩定性。” 鐵砧上,李鐵匠正將饕餮紋鍛在步槍的刺刀座上,這些帶有古咒意味的紋樣能與結晶網產生共振,使防護力提升 15。“軍需官要的五十套‘鎮厄套件’做好了嗎?” 門口傳來趙隊長的聲音,他的鋼盔上別著用能量錦做的防塵布,“前線弟兄說這帶老祖宗祝福的配件,比護身符還管用。”
    李鐵匠用鐵鉗夾起滾燙的零件,浸入桐油中冷卻,油麵立刻泛起金色的漣漪。“每套加十塊大洋,” 他對著軍需官的副官說,鐵鉗碰撞的火花在能量流中凝成細小的五芒星,“這錢要用來開‘時空工具行’,等仗打完了,咱爺倆就做跨時空生意。” 鋪子後院堆著小山似的廢彈殼,被兒子改造成能量儲存罐,罐口的密封圈用 1913 年的艾草纖維製成,密封性能比軍用橡膠還好。“1967 有的人說,這叫‘循環經濟’,” 兒子擦著滿是油汙的手,“咱這是廢物利用,也是在給未來攢本錢。”
    1967 年的上海國際飯店裏,風險投資峰會的圓桌被全息投影的能量晶體模型籠罩。江淺的虛擬影像站在模型中央,講解修複行動帶來的技術溢出效應:“玄石的超導特性不僅能用於時空修複,在新能源汽車、醫療設備領域都有應用前景。” 某投資公司的王總推過來一份商業計劃書,封麵上的能量紋設計融合了 1913 年青花瓷的纏枝紋和 1938 年的五角星:“我們想投資玄石電池,實驗室數據顯示續航能力是鋰電池的七倍,專利裏包含你們提供的戰場儲能技術。”
    茶歇時,企業家們交換的名片引起了江淺的注意。每張名片右下角都嵌著微型能量感應器,當兩張名片靠近時,感應區會亮起不同顏色的光 —— 綠色表示技術兼容,紅色則代表存在衝突。“這靈感來自 1938 年的銅徽章識別係統,” 某科技公司的 ceo 笑著說,將自己的名片貼在江淺的終端上,立刻亮起耀眼的綠光,“我們的 ai 能分析不同時空的技術特征,幫企業找到最佳合作夥伴。” 落地窗外,廣告屏上正播放著用能量錦做的時裝秀,模特身上的禮服在陽光下流轉的光暈,與 1913 與廟宇的能量譜完美同步。
    1967 年的電子商城裏,首款民用能量檢測儀剛上架就被搶購一空。這款巴掌大的儀器能顯示周圍的能量純度,外殼采用 1938 年的銅徽章回收料製成,開機畫麵是 1913 年的符文旗幟動畫。“您看這讀數,” 售貨員舉著儀器在能量燈下晃動,屏幕上的綠色柱狀圖立刻飆升,“家裏擺上 1913 年的艾草護身符,數值能提高 20,對老人小孩特別好。” 收銀台旁的展櫃裏,擺放著用玄石粉末做的美容麵膜、加入能量錦纖維的床品,甚至還有能播放 1938 年戰歌的能量音箱 —— 這些產品的研發靈感,都來自商人在修複行動中捕捉到的商機。
    當跨時空商業聯盟成立時,三個時空的商人通過全息投影握手。1913 年的綢緞莊老板帶來新研發的能量錦樣本,1938 年的李鐵匠展示了能儲存能量的彈殼罐,1967 年的陳老板則拿出玄石電池的量產計劃書。“我們不是在利用危機賺錢,” 江淺作為見證人居中說道,看著三種不同時代的產品在能量流中形成互補的三角,“是要將修複行動中產生的新技術、新理念,轉化為改善生活的力量。” 聯盟宣言的最後一條寫道:“讓每個時空的智慧都能創造價值,讓商業成為連接過去與未來的橋梁。”
    夜幕降臨時,1967 年的科技園區仍在加班。陳老板站在樓頂,看著運輸玄石材料的車隊綿延不絕,車燈在夜色中組成流動的光河 —— 那是連接現在與未來的商業脈絡。遠處的實驗室裏,小張團隊正調試能檢測地脈能量的智能手機 app,準備下周上線。“陳總,1913 年的綢緞莊要訂能量檢測儀,” 助理的聲音從對講機傳來,“1938 年的李鐵匠說,想代理我們的民用防護塗料。” 陳老板望著星空,突然想起 1938 年李鐵匠的話:“真正的生意,是讓每個時代的人都能用上最好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