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3章 守護者與科研團隊的長期合作機製建立
字數:2671 加入書籤
初秋的 1967 年科技園區,序能監測實驗室的玻璃窗前,守護者小王正戴著特製的 “能量感知記錄儀”,雙手緩緩貼近金怨器隕鐵匕首。儀器屏幕上,淡金色的能量波動曲線隨著他的呼吸節奏起伏,每一次指尖與匕首的觸碰,曲線都會出現細微的峰值。科研人員林工緊盯著屏幕,手中的筆快速記錄數據:“小王,再嚐試用‘脈衝式’引導能量,看看曲線變化。”
小王深吸一口氣,指尖輕輕顫動,能量波動曲線瞬間出現一連串規律的 “鋸齒狀” 峰值。“就是這樣!” 林工興奮地喊道,“之前我們通過儀器隻能檢測到能量的宏觀變化,現在有你提供的‘脈衝引導’數據,就能精準分析能量操控的微觀機製,為後續工具研發提供依據。” 小王摘下記錄儀,揉了揉有些發酸的手腕:“我平時操控能量全靠感覺,現在有這儀器記錄,才知道原來不同引導方式,能量波動差別這麽大。以後我每次訓練,都把數據同步給你們,說不定能幫你們發現新規律。”
這是守護者與科研團隊 “實踐數據共享機製” 的日常場景。自合作機製建立以來,每位守護者都配備了 “能量感知記錄儀”“序能操控日誌”,將日常訓練、任務中的能量感知細節、操控經驗實時同步到科研數據庫。科研團隊則安排專人整理分析數據,每周出具《能量數據洞察報告》,反饋給守護者優化操控方式。三個月內,數據庫就積累了超過 10 萬條有效數據,為工具研發提供了堅實支撐。
在工具研發車間,科研團隊最新研發的 “序能操控輔助儀” 正進行首次測試。守護者阿傑戴上儀器,手中的木怨器青銅鼎立刻泛起柔和的青綠光芒。“之前操控鼎的能量流,總擔心偏差超過 0.001 赫茲,現在儀器有‘實時校準’功能,屏幕上的指示燈一紅,就知道該調整角度了。” 阿傑一邊操控鼎,一邊對研發負責人陳工說,“而且儀器還能顯示能量損耗率,之前我沒注意,原來長時間操控會讓能量損耗增加 5,現在根據提示及時調整,損耗率降到了 2。”
陳工笑著調整儀器參數:“這就是咱們合作的意義 —— 你們提供實踐痛點,我們用技術解決。接下來還會在儀器裏加入‘能量異常預警’功能,要是遇到混沌能量殘留,儀器會立刻報警,幫你們規避風險。” 阿傑點頭,眼中滿是期待:“有了這些工具,咱們守護者執行任務更有底氣,以後修複時空相關的工作,也能更高效、更安全。”
定期學術交流會議則成為雙方碰撞思想的重要平台。每月月初,科技園區的學術報告廳都會坐滿守護者與科研人員,大家圍繞 “能量操控新方法”“工具研發新思路” 展開熱烈討論。在最新一次會議上,守護者老陳結合自己受傷的經曆,提出 “能量過載防護” 的建議:“之前我因能量過載受傷,要是當時有‘過載預警’工具,或許就能避免。我建議在工具中加入‘序能紋壓力監測’,當序能紋承受壓力超過閾值,就自動切斷部分能量傳輸。”
科研團隊的艾倫立刻響應:“老陳的建議很關鍵!我們可以結合之前的能量數據,研發‘序能紋保護模塊’,用納米材料包裹序能紋,既不影響能量傳導,又能實時監測壓力。” 雙方一拍即合,當場成立 “能量過載防護研發小組”,計劃兩個月內完成模塊研發。會議結束後,老陳握著艾倫的手說:“以前總覺得科研離我們很遠,現在才知道,咱們一起討論、一起研究,能解決這麽多實際問題。”
人才培養是長期合作機製的另一重要內容。守護者與科研團隊聯合開設了 “時空科學實踐班”,課程既包含《能量操控基礎》《序能理論》等理論知識,也設置了 “工具實操”“模擬任務” 等實踐環節。首期學員小李是 1967 年的大學生,同時也是一名新晉守護者,她在實踐課上操控序能醫療儀為模擬患者 “治療” 時,科研老師在一旁實時指導:“能量頻率再調低 0.1 赫茲,這樣更貼合人體細胞修複需求。” 小李調整後,儀器屏幕上的 “治療效果評估” 立刻從 “良好” 變為 “優秀”。
“以前學理論總覺得抽象,現在結合實踐,才真正理解了能量與人體的關係。” 小李課後對老師說,“以後我既要學好科研知識,也要練好操控技能,爭取成為既懂理論又會實踐的人才。” 截至目前,實踐班已培養 50 餘名學員,他們中有的成為科研團隊的 “實踐顧問”,有的成為守護者中的 “技術骨幹”,為時空領域的持續發展注入新鮮血液。
初冬時節,江淺站在科技園區的合作成果展示廳,看著牆上的 “合作機製流程圖”—— 從數據共享到工具研發,從學術交流到人才培養,每個環節都緊密相連,形成完整的閉環。展示櫃裏,擺放著 “能量感知記錄儀”“序能操控輔助儀” 等研發成果,旁邊的展板上,記錄著 50 餘項合作研究成果和 100 餘名培養人才的信息。“守護者有實踐經驗,科研團隊有技術能力,雙方合作就是‘1+1>2’。” 江淺對著前來參觀的跨時空代表說,“這個合作機製不僅能推動當下的時空科學發展,更能為未來培養人才,讓時空領域的進步永不停歇。”
夕陽透過展示廳的窗戶,灑在成果展板上,金色的光芒與淡青色的序能光紋交織,像在訴說著守護者與科研團隊攜手前行的故事。在這個合作機製的支撐下,時空科學正朝著更深入、更廣闊的方向發展,為人類探索時空奧秘、守護時空安寧奠定堅實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