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0章 經濟合作項目的蓬勃發展
字數:2580 加入書籤
初秋的 1913 年序能農場,金燦燦的序能稻穀鋪滿曬穀場,村民們正忙著將稻穀裝袋。遠處,1967 年的智能冷鏈運輸車緩緩駛來,車身上印著 “跨時空農產品專線” 的字樣。農場負責人老林快步迎上去,與運輸車司機小李握手:“辛苦你們了!這批稻穀剛收割完,新鮮得很,趕緊裝上車,別耽誤了運到 1967 年的超市。”
小李打開車廂,露出裏麵的智能溫控設備:“林叔您放心,這車廂溫度能穩定在 5c,稻穀運到 1967 年,口感和剛收割的一樣。而且我們用的‘時空物流調度係統’,能實時規劃最優路線,比之前的運輸時間縮短了一半,還能減少損耗。” 村民們七手八腳地將稻穀搬上車,老林拿著訂單,臉上笑開了花:“之前咱們的稻穀隻能在本地賣,價格低還賣不完,現在通過 1967 年的物流,不僅能賣到其他時空,價格還翻了一倍,今年大家的收入肯定能再漲一截!”
這批序能稻穀運到 1967 年的連鎖超市後,很快被搶購一空。市民張阿姨提著裝滿稻穀的購物袋,對身邊的鄰居說:“這序能稻穀煮出來的飯特別香,還有營養,聽說都是 1913 年用傳統方法種的,沒有添加劑,給孩子吃特別放心。” 超市負責人也表示,後續會加大對 1913 年特色農產品的采購,除了稻穀,還會引入許能艾草茶、桃木工藝品等,滿足市民多樣化的需求。
在 1938 年的太原機械廠,一場製造業的升級合作也在火熱進行。工廠車間裏,1967 年的科技團隊正指導工人安裝新型智能生產線,原本老舊的機床被替換成數控設備,屏幕上實時顯示著生產數據。機械廠廠長劉先生看著忙碌的場景,對科技團隊負責人陳工說:“之前咱們生產的農具精度不夠,效率也低,有了這條智能生產線,肯定能生產出更優質的產品。”
陳工指著生產線的核心設備:“這條生產線融入了序能傳感技術,能自動檢測產品精度,誤差可以控製在 0.001 毫米以內,生產效率比之前提高了 3 倍。而且我們還開發了‘遠程運維係統’,以後設備出現問題,我們在 1967 年就能遠程解決,不用再派團隊過來。” 工人小王操作著新設備,很快生產出一台新型拖拉機,他興奮地說:“這新設備太好用了!之前一天隻能生產 1 台拖拉機,現在能生產 3 台,而且質量更好,以後咱們的產品肯定能賣到更多地方。”
合作成果很快顯現,1938 年機械廠生產的新型農具和機械,不僅在本地暢銷,還通過跨時空貿易賣到了 1913 年和 1967 年。1913 年的村民們用新拖拉機耕種,效率大幅提升,老林說:“有了這新拖拉機,一畝地的耕種時間從之前的 2 小時縮短到 30 分鍾,咱們能多種不少地,收成也有保障了。”
經濟合作的順利推進,離不開金融服務的支持。在 1967 年的跨時空金融服務中心,1913 年的序能學堂校長李執正在辦理貸款手續,準備用於學堂的擴建。金融顧問小趙耐心地向他介紹:“我們針對 1913 年和 1938 年的客戶,推出了‘時空發展貸’,利率比普通貸款低 20,還款期限最長可以到 10 年,能最大限度減輕你們的資金壓力。”
李執拿著貸款合同,感激地說:“之前學堂擴建缺資金,一直沒辦法推進,有了這筆貸款,就能盡快建成新的教學樓和實驗室,讓孩子們有更好的學習環境。” 除了貸款服務,1967 有的金融機構還為各時空提供跨境支付、保險等服務。1938 年的進出口商老張通過跨境支付係統,很快完成了一筆與 1967 年企業的貿易結算,他說:“之前跨境支付手續繁瑣,還需要很長時間,現在通過這個係統,幾分鍾就能到賬,太方便了!”
江淺在考察各時空經濟合作項目時,看到處處蓬勃發展的景象,心中充滿欣慰。在 1913 年的序能農場,她看著裝滿農產品的運輸車駛離,對老林說:“特色農產品的跨時空銷售,既帶動了你們的經濟增長,也豐富了其他時空的市場,是雙贏的合作。” 在 1938 年的機械廠,她參觀了智能生產線,對劉廠長說:“製造業的升級不僅能提高產品競爭力,還能為更多人提供就業機會,為 1938 年的經濟恢複注入動力。” 在 1967 年的金融服務中心,她了解到金融服務的開展情況,對小趙說:“優質的金融服務是經濟合作的紐帶,能為各時空的發展提供有力支撐,以後要繼續優化服務,滿足更多需求。”
隨著經濟合作項目的不斷推進,各時空的經濟增長勢頭強勁,1913 年的農產品銷售額同比增長 50,1938 年的工業產值提升 40,1967 年的跨時空貿易額也大幅增加。人們的生活水平顯著提高,1913 年村民的人均收入翻了一倍,1938 年的失業率下降了 30,1967 讓市民的消費選擇更加豐富。不同時空的人們在經濟合作中實現了互利共贏,共同邁向了更加繁榮的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