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8章 時空科技成果轉化中心的運作
字數:2865 加入書籤
初夏的 1967 年產業園區,時空科技成果轉化中心的玻璃幕牆在陽光下熠熠生輝。中心大廳的展示區裏,陳列著數十項來自各時空科研團隊的技術成果模型,從巴掌大的 “微型時空能量傳感器”,到一人多高的 “地脈蓄能發電裝置”,吸引著大批企業代表駐足觀看。作為中心負責人,江淺正帶著 1913 年的序能科研團隊和 1967 年的能源企業代表參觀,她指著一台泛著銀藍色光暈的裝置說“這是‘新型時空能量轉換裝置’,能將分散的地脈序能、太陽能等多種能量整合轉化,效率比傳統設備提升 60,今天就請雙方深入對接,讓這項技術盡快落地。”
1913 年的科研帶頭人周教授,立刻拿出詳細的技術參數手冊“我們在霧靈山測試了半年,這套裝置能自動識別不同能量類型,比如白天優先吸收太陽能,夜晚則聚焦地脈序能,而且適配 1913 年的傳統電網和 1967 年的智能電網。”1967 年 “綠能電力公司” 的總經理張總接過手冊,翻到能耗數據頁時眼前一亮“如果在我們的郊區電站推廣,每年能減少近萬噸碳排放,還能降低 30 的發電成本!不過,裝置的維護難度大嗎?我們的工人大多熟悉傳統設備。” 周教授笑著擺手“放心,我們設計了‘一鍵診斷’功能,設備出現問題會自動發送故障代碼,還會派技術員上門培訓,保證工人兩周內就能熟練操作。” 當天下午,雙方就簽訂了技術轉讓協議,綠能電力計劃三個月內建成首座 “時空能量綜合電站”。
在中心的 “企業需求對接室”,1938 年的城市管理部門代表正與 1967 年的科研團隊溝通 “智能監測係統” 的定製化需求。1938 剛剛完成戰後重建,城市麵臨交通擁堵、基礎設施老化等問題,急需高效的管理手段。“我們希望係統能同時監測道路車流量、供水管道壓力和路燈運行狀態,一旦出現異常,能第一時間預警。”1938 年的市政工程師王工說,手裏拿著標注著問題區域的城市地圖。1967 年的科研人員小李立刻調出係統原型“這是我們為 1967 年城市開發的監測係統,現在可以增加‘戰地遺留設施檢測’模塊,畢竟 1938 年有不少戰爭時期的老舊管道,係統能通過傳感器識別腐蝕程度,提前規劃維修。” 王工湊近屏幕,指著地圖上的老城區“這裏管道密集,傳感器的信號會不會受影響?” 小李自信地說“我們用的是時空序能信號,穿透力強,就算在地下十米也能穩定傳輸,下周就能派團隊去現場布設設備。”
成果轉化中心不僅促成技術轉讓,還為中小企業 “成果孵化” 服務。1913 年的年輕工匠阿明,研發出 “序能驅動的小型農具”,能讓耕地效率提升一倍,但缺乏資金和生產渠道。中心了解後,為他對接了 1938 年的 “民生農具廠”,還了 5 萬元的孵化資金。在中心的協調下,阿明帶著圖紙來到農具廠,與工程師們一起優化設計。“這個序能驅動模塊體積太大,農民背著不方便,能不能縮小三分之一?” 農具廠的李廠長指著模型說。阿明立刻拿出畫板,修改設計方案“我們可以改用 1967 年的微型序能電池,體積變小,續航還能延長兩小時。” 經過一個月的改進,首批 “序能輕便農具” 順利投產,在 1913 年和 1938 年的農村推廣後,很快銷售一空。阿明拿著訂單激動地說“沒有轉化中心,我的發明可能永遠隻是個模型,現在能幫到這麽多農民,太有成就感了!”
為了讓成果轉化更高效,中心還建立了 “跨時空技術評估委員會”,由跨時空的科研專家、企業技術骨幹和市場分析師組成,對每項成果的可行性、市場價值進行全麵評估。在一次評估會上,1967 年的科研團隊帶來 “時空波動預警手環”,能為時空旅行者安全提示,但價格偏高。委員會成員、1913 年的商人陳老板提出“要是能把成本降到普通民眾能接受的範圍,在各時空的旅遊景區肯定大受歡迎。” 科研團隊當場表示,將改用 1938 年的低成本鋼材製作外殼,同時簡化非核心功能。兩個月後,改良版手環上市,價格降低 40,果然成為時空旅遊的熱門產品。
中心運作半年後,已促成 23 項技術成果轉化,帶動各時空新增就業崗位 1101novel.com0 多個,相關產業產值增長 15。在成果轉化中心舉辦的 “時空科技應用展” 上,綠能電力的 “時空能量電站” 模型前圍滿了參觀者,張總向大家介紹“電站運行三個月,供電量比傳統電站多 101novel.com,周邊居民的電費還降了 5!”1938 年的市政部門則展示了智能監測係統的運行數據“係統啟用後,道路擁堵時間減少 40,管道搶修效率提升 60,城市管理越來越輕鬆了。”
江淺在展會閉幕式上感慨地說“時空科技成果轉化中心,就像一座‘橋梁’,讓實驗室裏的技術走出象牙塔,變成實實在在改善生活、推動發展的生產力。未來,我們會繼續打通科研與市場的壁壘,讓更多科技成果落地生根,為各時空的經濟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
夕陽下,成果轉化中心的會議室裏,1913 年的科研團隊、1938 年的企業代表和 1967 年的市場專家還在熱烈討論著下一批技術轉化項目。桌上的咖啡冒著熱氣,圖紙和數據報表鋪滿桌麵,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期待 —— 在這座連接創新與應用的平台上,更多時空科技的 “種子”,正悄然萌發,等待著長成推動時代進步的 “參天大樹” 。
喜歡時砂遺樓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時砂遺樓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