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9章 國際青少年時空科學交流營的舉辦

字數:3410   加入書籤

A+A-


    盛夏的 1967 年時空科學園區,彩旗與各國家、各時空的旗幟一同飄揚,國際青少年時空科學交流營在此拉開帷幕。來自全球 101novel.com 多個國家以及 1913 年、1938 年、1967 連三個時空的 150 名青少年,身著統一的藍色營服,臉上帶著好奇與期待,整齊列隊在廣場上。江淺作為交流營發起者,站在主席台上,手中握著話筒微笑著說“歡迎各位少年來到時空科學的殿堂!接下來的十天,你們將一起探索時空奧秘、感受多元文化,希望這次交流能讓你們成為跨越時空的科學夥伴。”
    開營儀式後,首個活動是 “時空科學啟蒙課”,在園區的階梯教室舉行。1967 年的科研人員李博士,拿著一個 “迷你星門模型” 走上講台,模型兩側分別標注著 “1913” 和 “1967”,中間的藍色光束模擬著時空能量流。“大家看,這就是簡化版的時空通道,1913 年的地脈序能與 1967 年的科技能量相互作用,才能讓穿梭艙穩定通行。” 李博士一邊轉動模型上的旋鈕,一邊講解,“現在,誰想試試調整能量參數,讓‘穿梭艙’成功從 1913 年‘穿越’到 1967 年?”
    來自 1913 年的少年阿明立刻舉手,快步走上講台。他盯著模型上的能量儀表盤,回憶起家鄉地脈序能的變化規律,輕輕將旋鈕向右轉動兩格。瞬間,模型中間的藍色光束變得穩定,代表 “穿梭艙” 的小燈順利從 “1913” 端移動到 “1967” 端。“成功了!” 阿明興奮地喊道,台下響起熱烈掌聲。來自法國的少女艾米麗好奇地問“阿明,你怎麽知道要轉兩格?我剛才試的時候,光束一直晃個不停。” 阿明笑著解釋“我爺爺是地脈守護者,他教過我,序能穩定時像平靜的河水,隻要找到它的‘流動節奏’,就能控製能量啦!”
    交流營的 “動手實驗工坊” 裏,更是熱鬧非凡。工坊被分成多個區域,有 “序能晶體提純”“時空波動監測”“星門模型搭建” 等實驗項目。在 “序能晶體提純” 區,1938 年的少年小林正跟著 1967 年的工程師學習操作設備。“先把原始晶體放入提純罐,然後設定溫度 300c,壓力 08pa,記住要慢慢升溫,不然晶體容易碎裂。” 工程師耐心指導。小林小心翼翼地按下按鈕,看著屏幕上的溫度曲線一點點上升,緊張得手心冒汗。這時,來自巴西的少年盧卡斯湊過來,指著屏幕說“我剛才做的時候,溫度升到 280c就停了一會兒,讓晶體先適應,效果更好哦!” 小林試著調整操作,果然,提純後的晶體光澤更亮了。“太感謝了!原來實驗還能有這麽多小技巧。” 小林感激地說,兩人相視一笑,立刻成了合作默契的實驗搭檔。
    除了科學實驗,交流營還安排了 “時空文化體驗日”。在園區的文化展廳,1913 年的剪紙藝人周奶奶教大家剪 “序能瑞獸”,1938 年的老戰士趙爺爺則帶著青少年們製作 “戰地通訊包”。周奶奶握著艾米麗的手,教她如何剪出瑞獸身上的符文“剪的時候要穩,線條要流暢,這符文代表著守護,就像我們守護時空一樣。” 艾米麗學得很認真,雖然剪出的符文有些歪歪扭扭,但她開心地說“這是我第一次剪中國剪紙,太有意思了!我要把它帶回家,告訴爸爸媽媽這背後的故事。”
    另一邊,趙爺爺正示範如何縫製通訊包的背帶“當年我們在戰場上,通訊包就是‘生命線’,必須縫得結實。” 盧卡斯拿著針線,笨拙地跟著縫,線好幾次都打結了。小林見狀,主動上前幫忙“我媽媽是裁縫,我來教你!先把線穿過針孔,然後像這樣打個結……” 在小林的幫助下,盧卡斯終於縫好了背帶,他興奮地把通訊包背在身上“以後我要帶著它,就像趙爺爺當年守護家園一樣,守護我們的地球!”
    交流營的重頭戲,是前往各時空的實地考察。第一站是 1913 年的霧靈山地脈觀測站,這裏矗立著巨大的序能監測塔,塔身上刻滿了古老的符文。1913 年的地脈專家帶著青少年們走進觀測站,指著屏幕上跳動的數據說“這些數據記錄著地脈序能的變化,你們看,每當月圓時,序能值就會升高,這和 1913 年的傳統曆法息息相關。” 艾米麗指著屏幕上的曲線問“那 1967 年的科技能預測這種變化嗎?” 專家笑著點頭“當然!1967 年的科研團隊幫我們升級了設備,現在能提前一周預測序能波動,這就是跨時空合作的力量。”
    第二站是 1938 年的戰地星門遺址,如今這裏已建成 “時空修複紀念館”。館內陳列著當年修複星門時使用的工具、戰士們的日記。趙爺爺帶著青少年們走到一幅巨大的壁畫前,壁畫描繪了各時空守護者合力修複星門的場景。“當年星門失控,1913 年的守護者帶來序能符文,1967 年的專家帶來科技設備,我們戰士們負責搭建防護工事,大家齊心協力,才守住了時空穩定。” 趙爺爺動情地說,“你們年輕人,也要學會團結協作,不管來自哪個國家、哪個時空,麵對困難時,隻要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就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交流營接近尾聲時,舉辦了 “時空科學創意大賽”,青少年們以小組為單位,設計 “未來時空設備”。阿明、艾米麗、盧卡斯和小林組成 “跨時空小隊”,共同設計了 “智能時空環保儀”—— 這款儀器能吸收不同時空的汙染物,轉化為序能供能,還能監測時空能量波動。在展示環節,阿明講解設計理念“我們結合了 1913 年的序能轉化技術、1938 年的戰地防護思路和 1967 年的智能監測係統,希望它能讓每個時空都變得更美好。” 他們的設計獲得了大賽金獎,當四人一起舉起獎杯時,艾米麗激動地說“這是我們一起努力的成果,就算以後回到各自的國家和時空,我也不會忘記這段時光!”
    閉營儀式上,每個青少年都收到了一本 “時空科學護照”,上麵記錄著他們在交流營的點點滴滴,還有來自不同國家、不同時空夥伴的簽名。江淺看著孩子們依依不舍地交換聯係方式,感慨地說“這次交流營,不僅讓大家學到了時空科學知識,更收獲了珍貴的友誼。希望你們帶著這份對科學的熱愛和對多元文化的理解,在未來成為推動時空科學發展、促進國際交流的使者。”
    夕陽下,青少年們互相擁抱告別,約定以後通過視頻分享各自的科學探索成果。1967 年的時空科學園區裏,回蕩著他們的笑聲與誓言,那聲音穿越時空,承載著對科學的向往和對未來的期許,在陽光下譜寫出一曲跨越國界、連接時空的青春樂章 。
    喜歡時砂遺樓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時砂遺樓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