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8章 時空科技人才的培養體係完善

字數:4075   加入書籤

A+A-


    初秋的 1967 年時空科技大學,校園裏的銀杏葉剛染上淺黃,教學樓的公告欄前圍滿了新生。公告欄上,“時空科學與工程”“時空信息技術”“時空生態保護” 等新專業的課程表格外醒目,不少學生拿著課程介紹手冊,興奮地討論著。江淺穿著簡約的職業裝,和學校的教務主任李教授一起走在校園裏,看著眼前熱鬧的場景,笑著說“咱們推動各時空院校開設時空科技相關專業才兩年,報考人數就翻了三倍,看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願意投身時空科技領域了。”
    李教授點點頭,指著不遠處的實驗室大樓“為了讓學生能將理論和實踐結合,我們不僅更新了課程體係,還建了 12 個現代化實驗室,裏麵的設備都是和時空科學研究院聯合研發的。就拿‘時空能量模擬實驗室’來說,學生能在裏麵模擬不同時空的能量波動,比單純在課堂上聽課直觀多了。” 兩人走進實驗室大樓,二樓的 “時空能量模擬實驗室” 裏,大二學生小宇正和同學圍著一台巨大的模擬設備忙碌。設備中央的透明容器裏,淡藍色的 “時空能量流” 在磁場作用下不斷變換形態,屏幕上實時顯示著能量密度、波動頻率等數據。
    “小宇,你們現在在做什麽實驗?” 江淺走上前問道。小宇轉過身,臉上帶著些許興奮“江老師,我們在驗證‘時空能量守恒定律’—— 通過調整磁場強度,觀察能量流的變化,看看是否符合理論計算值。剛才我們發現,當磁場強度達到 12t 時,能量波動頻率會出現異常,和課本上的結論不太一樣,正在找原因。” 一旁的指導老師王博士補充道“這就是我們推行的‘問題導向式教學’,讓學生在實驗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比老師在課堂上單向灌輸效果好得多。上周小宇他們還通過實驗,改進了課本上的能量計算公式,得到了研究院專家的認可。”
    除了高校,各時空的職業院校也結合自身特色,開設了實用性強的時空科技相關專業。1913 年的序能職業技術學院,就開設了 “時空農業技術”“序能設備維護” 等專業,課程設置以實踐操作為主。在學院的 “序能設備實訓車間” 裏,學生們正在學習維修 1913 年常用的 “地脈能量監測儀”。老師周師傅拿著一台故障儀器,向學生們講解“大家看,這台儀器之所以無法顯示數據,是因為內部的‘序能感應芯片’受潮了。咱們 1913 年的環境潮濕,芯片很容易出問題,所以維修時不僅要更換芯片,還要在外殼加一層防水塗層。”
    學生阿明拿著工具,小心翼翼地拆開儀器外殼,按照周師傅的指導更換芯片。他以前是村裏的普通農民,聽說職業院校開設了時空農業相關專業,特意報名入學。“周師傅,更換芯片後,怎麽判斷儀器是否恢複正常?” 阿明問道。周師傅笑著說“咱們可以用‘序能校準儀’測試 —— 把校準儀和監測儀連接,輸入標準能量參數,如果監測儀顯示的數據和校準儀一致,就說明修好了。以後你們在村裏給農戶修設備,這招特別實用。” 阿明按照方法操作,當看到兩台儀器顯示的數據完全一致時,臉上露出了開心的笑容“太好了!以後我就能幫村裏修設備,再也不用跑幾十裏路找專家了。”
    為了讓學生能接觸到行業前沿技術,各院校還積極與時空科學研究院、跨時空企業合作,建立實習實踐基地。1967 年的時空科技大學,就和 “時空造物” 公司合作,開設了 “校企聯合培養班”,學生大三、大四可以到企業實習,參與實際項目研發。在 “時空造物” 公司的研發車間裏,實習學生莉莉正跟著工程師參與 “智能序能家具” 的設計。“莉莉,你之前在學校設計的‘序能辦公桌’方案很有創意,我們可以在此基礎上,增加一個‘時空能量無線充電’功能,讓手機放在桌麵上就能自動充電。” 工程師對莉莉說。
    莉莉眼睛一亮“這個想法太好了!我在學校的‘時空無線傳輸實驗室’做過相關實驗,隻要在桌麵嵌入‘序能接收線圈’,配合手機殼上的‘發射線圈’,就能實現無線充電。我現在就去畫設計圖!” 經過一個月的努力,莉莉參與設計的 “智能序能辦公桌” 成功量產,推向市場後很受歡迎。“這次實習讓我學到了很多在學校學不到的東西,比如如何根據市場需求調整設計,如何和生產部門溝通協調。” 莉莉感慨地說,畢業後她順利入職 “時空造物” 公司,成為一名正式的設計師。
    除了培養應屆生,完善的人才培養體係還包括針對在職人員的繼續教育項目。江淺推動成立了 “時空科技繼續教育學院”,開設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培訓課程,涵蓋時空科學理論、技術應用、管理運營等多個領域,滿足不同在職人員的學習需求。在 1938 年的戰後重建區,“時空科技繼續教育學院” 的流動教學車定期開展線下培訓,為當地的工程技術人員、基層幹部傳授時空科技知識。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這天,教學車裏坐滿了學員,來自 1938 連市政部門的老張正在認真聽課。老師正在講解 “時空能量在建築修複中的應用”,屏幕上展示著 1913 年古鎮修複和 1967 年城市建築加固的案例。“大家看,1913 年修複古建築時,用‘序能加固技術’替代了傳統的磚石加固,不僅保留了建築原貌,還提高了建築的抗震能力。咱們重建區有很多老建築,也可以采用這種技術。” 老師說。老張舉手提問“老師,這種技術操作難不難?我們部門的人以前都沒接觸過,能學會嗎?” 老師笑著說“放心,我們的課程都是‘零基礎入門’,還配套了實操培訓。下周我們會帶大家去現場,手把手教你們使用‘序能加固儀’,保證每個人都能學會。”
    線上課程則讓更多偏遠地區的在職人員受益。1913 年山區的村醫王嬸,通過手機下載了 “時空科技繼續教育學院” 的 p,利用空閑時間學習 “時空能量在基層醫療中的應用” 課程。課程裏,老師詳細講解了如何使用 “簡易序能理療儀” 治療常見的關節炎、腰肌勞損等疾病,還配有實操視頻。“以前村民們有這些慢性病,隻能靠吃藥緩解,現在我學會了用理療儀,已經幫好幾個老人減輕了疼痛。” 王嬸開心地說,她還把學到的知識分享給其他村醫,讓更多人受益。
    為了保證人才培養質量,體係還建立了 “人才評估與認證機製”。學員完成課程學習後,需要通過理論考試和實踐操作考核,才能獲得相應的認證證書。證書分為 “初級”“中級”“高級” 三個等級,不同等級對應不同的職業能力,為企業用人和個人職業發展了參考。1967 年的 “跨時空能源科技” 公司,就將時空科技認證證書作為技術崗位晉升的重要依據。“我們公司有 30 的技術人員通過繼續教育獲得了高級認證,他們在工作中表現突出,很多人都成為了項目負責人。” 公司人力資源總監說。
    經過幾年的發展,時空科技人才培養體係逐漸成熟,為時空科技領域輸送了大批優秀人才。在 1967 年的時空科學研究院,30 的科研人員是各院校時空科技相關專業的畢業生;在 1913 年的農業產區,80 的農技人員接受過時空農業技術培訓;在 1938 年的戰後重建區,大部分工程技術人員掌握了時空科技在建築、能源等領域的應用技能。
    在一次 “時空科技人才發展論壇” 上,江淺看著台下來自各時空的優秀人才代表,感慨地說“完善的人才培養體係,是時空科技持續發展的基石。從高校的理論教學到企業的實踐鍛煉,從應屆生培養到在職人員提升,我們構建了一條完整的人才培養鏈條。未來,我們會繼續優化體係,培養更多既懂理論又懂實踐、既紮根本土又具備國際視野的時空科技人才,為時空科技的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夕陽下,1967 年時空科技大學的校園裏,學生們還在實驗室裏忙碌,圖書館裏坐滿了認真學習的身影;1913 年的序能職業技術學院,實訓車間裏傳來陣陣設備運作的聲音;“時空科技繼續教育學院” 的線上課堂,還有無數在職人員在認真聽課。這些場景,共同描繪出時空科技人才培養體係蓬勃發展的畫卷,也預示著時空科技領域更加美好的未來 。
    喜歡時砂遺樓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時砂遺樓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