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9章 時空文化主題公園的打造
字數:4418 加入書籤
深秋的清晨,1967 在城郊的時空文化主題公園門前,巨大的 “時空之門” 雕塑泛著淡藍色的金屬光澤 —— 雕塑由 1913 年的桃木、1938 年的廢舊炮彈殼與 1967 用的碳纖維材料拚接而成,門楣上刻著 “一眼千年,時空共賞” 的鎏金大字。江淺穿著繡有地脈符文的米色風衣,正和公園運營總監張經理檢查開園前的準備工作。“每個時空區域的工作人員都到位了嗎?要確保遊客進入不同區域時,能立刻感受到對應的時空氛圍。” 江淺指著園區導覽圖,上麵清晰標注著 1913 年 “序能古鎮區”、1938 年 “戰地記憶區” 和 1967 年 “未來科技區” 三大核心板塊。張經理笑著點頭“都安排好了!1913 年區域的工作人員穿傳統服飾,1938 年區域的誌願者扮成戰地醫護和戰士,1967 年區域的講解員配了智能講解眼鏡,保證讓遊客有‘穿越’的感覺。”
上午九點,公園正式開園,遊客們沿著青石板路走進 1913 年 “序能古鎮區”。眼前的場景瞬間讓人忘記了 1967 年的現代氣息灰瓦白牆的民居錯落有致,屋簷下掛著紅燈籠和曬幹的玉米、辣椒,街角的 “許能茶館” 飄出陣陣茶香,穿著藍布衫、梳著發髻的店員正用傳統陶壺沏茶。“快來試試剪紙!” 街角的手工藝作坊裏,1913 年的剪紙藝人周奶奶正招呼遊客,她麵前的木桌上擺著紅紙、剪刀和刻刀,牆上掛滿了融合時空元素的剪紙作品 —— 有帶著地脈符文的瑞獸,也有穿梭在古鎮與未來城市之間的紙飛機。來自 1967 年的小女孩朵朵拉著媽媽的手,好奇地拿起剪刀“奶奶,我能剪一個會‘穿越’的小兔子嗎?” 周奶奶笑著握住她的小手,手把手教她剪出兔子的輪廓,又在兔子耳朵上刻了個小小的時空符號“你看,給兔子加上這個‘時空印記’,它就能在不同時空穿梭啦!” 朵朵舉著自己的作品,興奮地跑到隔壁的 “陶藝坊”,想把剪紙圖案畫在陶碗上。
陶藝坊裏,1913 年的製陶藝人王師傅正演示 “序能陶碗” 的製作過程。他腳下踩著轉盤,雙手沾滿陶土,轉盤飛速轉動間,一個圓潤的陶碗雛形逐漸顯現。“這陶碗的秘密在底部,” 王師傅指著碗底的凹槽說,“燒製時會嵌入一小塊序能礦石,盛水後能讓水質更清甜。” 遊客李先生饒有興致地坐下嚐試,可轉盤剛轉起來,陶泥就歪歪扭扭地塌了。“別急,雙手要穩,順著陶泥的紋路用力。” 王師傅從背後扶住他的手,慢慢調整力度,“就像咱們 1913 年的人侍弄莊稼,要順著地脈的性子來,才能有好收成。” 在王師傅的指導下,李先生終於做出一個不算規整但頗有特色的陶碗,他小心翼翼地在碗底畫了個笑臉“要把這個‘時空陶碗’帶回家,讓孩子知道以前的手藝人有多厲害。”
穿國 “時空隧道”(由全息投影打造的光影通道,兩側不斷閃過各時空的曆史畫麵),就進入了 1938 年 “戰地記憶區”。這裏沒有鮮豔的色彩,取而代之的是灰色的戰壕、斑駁的掩體和仿製的戰地醫院帳篷,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艾草香(模擬戰地消毒水的味道,卻更溫和)。“前方發現‘傷員’,請醫護誌願者立刻前往救援!” 廣播裏傳來模擬的戰地通訊聲,幾位遊客換上仿製的 1938 穿軍裝,正參與 “戰地救援” 體驗項目。來自 1967 年的高中生小宇背著仿製的醫療箱,跟著誌願者老趙衝向 “戰壕”,裏麵的 “傷員”(由工作人員扮演)正捂著 “傷口” 呻吟。“先檢查傷口有沒有異物,用紗布壓迫止血,再用夾板固定骨折部位。” 老趙一邊示範一邊講解,“1938 年條件艱苦,醫護人員就是靠這些簡單的工具,救了很多戰士的命。” 小宇緊張地按照步驟操作,額頭上滲出了汗珠,當成功為 “傷員” 包紮好傷口時,他長舒一口氣“原來當年的醫護人員這麽不容易,以後我再也不會浪費醫療資源了。”
不遠處的 “戰地通訊站” 裏,遊客們正體驗 1938 年的 orse 電碼傳遞。1938 年的老戰士張爺爺坐在發報機前,手把手教孩子們操作“這是‘嘀’,短按;這是‘嗒’,長按,‘嘀嗒嘀’代表‘救’,‘嗒嘀嗒’代表‘援’,把這些信號組合起來,就能傳遞消息了。” 小男孩安安學得格外認真,當成功發出 “堅守陣地” 的電碼時,張爺爺豎起大拇指“真棒!當年我們就是靠這些‘嘀嗒聲’,在炮火中傳遞情報,守住了很多重要陣地。” 安安抱著自己的 “電碼學習手冊”,認真地說“爺爺,我要把這些知識講給同學聽,讓大家都知道以前的戰士有多勇敢。”
走出 “戰地記憶區”,映入眼簾的是充滿未來感的 1967 年 “未來科技區”。這裏的建築全是流線型設計,外牆由可變色的智能玻璃組成,隨著陽光角度變化呈現出不同的色彩;地麵鋪著感應式地磚,遊客走過時會留下淡淡的 “時空能量軌跡”。“歡迎體驗‘時空穿梭模擬器’!” 科技體驗館裏,工作人員笑著迎接遊客。模擬器外形酷似太空艙,內部布滿了顯示屏和操控按鈕。遊客陳先生坐進模擬器,戴上 vr 眼鏡,瞬間感覺自己置身於時空隧道中 —— 眼前閃過 1913 年的稻田、1938 年的戰場,最後停在 101novel.com77 年的未來城市。“太真實了!” 陳先生摘下眼鏡,還在回味剛才的 “穿梭” 體驗,“感覺真的在不同時空之間旅行,還能看到未來的科技,太神奇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旁邊的 “智能生活體驗館” 裏,展示著 1967 年的前沿科技產品。工作人員小李正在演示 “時空能量智能廚房”“大家看,這個冰箱能通過時空能量保鮮,蔬菜放進去一個月還和剛買的一樣新鮮;這個烤箱能根據食材的種類,自動調節‘能量烹飪模式’,烤出來的牛排外焦裏嫩。” 遊客王女士忍不住伸手觸摸冰箱門,冰涼的觸感帶著一絲微弱的震動“這冰箱真的不用插電嗎?” 小李笑著說“它靠吸收空氣中的遊離時空能量運轉,既環保又省電,未來每個家庭都能用上。” 王女士興奮地說“要是早點有這種科技,我們家就不會浪費那麽多蔬菜了!”
公園的中心廣場上,每天下午都會舉辦 “時空文化大巡遊”。1913 年的舞龍隊、1938 年的戰地腰鼓隊、1967 年的機甲表演隊依次登場,演員們穿著對應時空的服飾,伴隨著融合了各時空音樂元素的巡遊曲,在廣場上翩翩起舞。巡遊的高潮是 “時空共舞” 環節,演員們邀請遊客一起跳舞,1913 年的秧歌、1938 年的戰地舞蹈、1967 年的機械舞在廣場上交融,不同年齡段、不同時空背景的人們手拉手,臉上洋溢著開心的笑容。
傍晚時分,公園的 “時空星光劇場” 開始上演沉浸式話劇《時空守護者》。話劇以 1913 年的地脈守護者、1938 年的戰地科研人員和 1967 年的時空科學家為主角,講述了他們跨越時空攜手守護時空穩定的故事。劇場采用 360 度環繞式舞台,觀眾坐在中央,隨著劇情推進,周圍的場景會不斷變換 —— 一會兒是 1913 年的霧靈山,一會兒是 1938 年的戰壕,一會兒是 1967 年的實驗室。當劇情演到三位主角在 “時空交匯點” 相遇,共同啟動能量裝置時,劇場頂部的全息投影灑下漫天 “星光”,觀眾們仿佛真的置身於時空交錯的奇幻場景中,不少人感動得熱淚盈眶。
閉園前,江淺在公園的 “時空留言牆” 前駐足,上麵貼滿了遊客的留言“在這裏感受到了不同時空的魅力,太有意義了!”“帶孩子來學習曆史,比課本生動一百倍!”“下次要帶爸媽來,讓他們也體驗一下未來科技!” 看著這些溫暖的留言,江淺笑著對張經理說“這就是我們打造時空文化主題公園的意義 —— 讓人們在玩樂中感受時空文化的魅力,在體驗中理解不同時空的故事,讓文化旅遊真正成為連接過去、現在與未來的橋梁。”
夕陽西下,“時空之門” 雕塑在餘暉中披上了一層金色的外衣,公園裏的燈光漸漸亮起,1913 年區域的燈籠、1938 年區域的戰地燈、1967 各區域的霓虹燈光交相輝映,宛如一幅跨越時空的絕美畫卷。時空文化主題公園不僅成了人們休閑娛樂的好去處,更成了傳播時空文化、推動文化旅遊發展的熱門目的地,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前來 “穿越” 時空,感受曆史與未來的碰撞 。
喜歡時砂遺樓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時砂遺樓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