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0章 時空經濟發展論壇的舉辦
字數:5003 加入書籤
初冬的 1967 年國際會展中心,巨大的玻璃幕牆反射著清晨的陽光,門前懸掛著 “第一屆時空經濟發展論壇” 的巨型橫幅,橫幅上 “跨越時空,共促經濟” 的標語格外醒目。會展中心內,工作人員正緊張地進行最後的布置,主會場的舞台背景板采用了動態的時空能量流設計,藍色與金色的光影交織,象征著不同時空經濟的融合與碰撞。江淺穿著一身幹練的深藍色西裝套裙,踩著高跟鞋穿梭在會場中,不時停下來和工作人員確認細節。“嘉賓簽到區的時空能量紀念幣準備好了嗎?每個參會者都要發放,這是咱們論壇的特色紀念禮。” 江淺對負責接待的小李說。小李笑著點頭“都準備好了!紀念幣一麵刻著 1913 年的地脈符文,一麵印著 1967 年的科技紋路,中間還鑲嵌了微型序能芯片,握在手裏會有輕微的溫熱感,特別有紀念意義。”
上午九點,論壇正式拉開帷幕。來自 1913 年、1938 年、1967 連三個時空的 101novel.com0 多位嘉賓陸續入場,其中既有知名的經濟學家、企業家,也有負責經濟政策製定的官員。他們身著各具時空特色的服飾,1913 年的嘉賓穿著長衫馬褂或傳統旗袍,1938 年的嘉賓多穿著簡潔的中山裝或工裝,1967 年的嘉賓則以現代西裝和職業裝為主,不同風格的服飾在會場中交融,形成了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開幕式上,江淺作為論壇發起人,首先上台致辭。她站在聚光燈下,目光掃過台下的嘉賓,語氣堅定地說“今天,我們跨越時空匯聚於此,共同探討時空經濟的發展未來。不同時空有著各自獨特的資源優勢和經濟特色,1913 年的傳統農業與手工藝、1938 年的戰後重建產業、1967 年的高科技產業,都蘊含著巨大的發展潛力。希望通過本次論壇,大家能暢所欲言,找到跨時空經濟合作的新路徑,實現互利共贏。” 江淺的話音剛落,台下就響起了熱烈的掌聲,1913 年的企業家代表周老板用力鼓掌,臉上滿是期待,他這次帶來了村裏的序能稻和傳統手工藝品,希望能找到跨時空的銷售渠道。
論壇的第一個議題是 “跨時空貿易的機遇與挑戰”,由 1967 由著名經濟學家張教授主持。張教授坐在發言台中央,麵前的電子屏上顯示著各時空的貿易數據圖表。“從數據來看,1913 年的農產品在 1967 年市場很受歡迎,但由於運輸方式落後,損耗率高達 101novel.com;1967 年的科技產品在 1913 年和 1938 年需求旺盛,卻麵臨著技術適配和推廣難題。” 張教授指著圖表說,“下麵請各位嘉賓談談,如何破解這些難題?”
話音剛落,1913 年的周老板就舉起了手。他站起身,手裏拿著一袋金黃的序能稻,激動地說“我們 1913 年的序能稻口感好、營養高,在本地很受歡迎,但想賣到 1967 年,路上要走十幾天,很多稻子運到地方就發黴了。我聽說 1967 年有先進的保鮮技術,能不能請各位專家幫忙想想辦法,讓我們的農產品能順利運到其他時空?”1967 年 “時空物流” 公司的 ceo 王總立刻回應“周老板,我們公司正在研發‘時空冷鏈物流艙’,利用時空能量進行恒溫保鮮,能將農產品的保鮮期延長到 30 天以上,運輸損耗率可以控製在 5 以內。我們很願意和 1913 年的農業合作社合作,下個月就能安排技術團隊去你們那裏考察,製定專屬的物流方案。” 周老板聽完,臉上露出了欣喜的笑容,當場就和王總交換了聯係方式,約定會後詳細洽談合作細節。
1938 年的貿易局官員李科長也提出了自己的困惑“我們 1938 年正處於戰後重建階段,急需 1967 年的建築機械和建材,但資金有限,很難承擔高額的采購費用。不知道有沒有更靈活的合作方式?”1967 年 “跨時空投資” 集團的陳總思考了片刻,說“我們可以采用‘以物換物 + 分期支付’的模式,1938 年可以用當地的礦產資源或特色農產品來抵扣部分貨款,剩餘款項分兩年付清,利息可以給你們最優惠的政策。另外,我們集團還願意在 1938 年投資建設建材生產廠,利用當地的資源進行生產,既能降低你們的采購成本,也能為當地創造就業崗位。” 李科長聽完眼前一亮,連忙表示要會後組織團隊和陳總深入溝通,這一提議讓 1938 年的戰後重建找到了新的資金和技術支持途徑。
第二個議題 “時空科技產業的發展與創新” 同樣討論得熱火朝天。1967 年 “時空科技研究院” 的院長趙博士率先發言,他展示了研究院最新研發的 “時空能量轉化設備”“這款設備能將空氣中的遊離時空能量轉化為電能,轉化率達到 80 以上,而且無汙染、無噪音。目前我們已經在 1967 年建成了三座示範電站,下一步希望能和其他時空合作,推廣這項技術。”1913 年的電力局局長孫局長對此表現出濃厚的興趣“我們 1913 年很多偏遠山村還沒通上電,要是能引入這項技術,就能解決村民們的用電難題。不知道設備的成本高不高,操作複雜嗎?” 趙博士笑著說“我們會針對 1913 年的實際情況,推出簡化版的設備,成本降低 30,而且操作非常簡單,村民們經過一天的培訓就能熟練使用。我們還會派技術人員長期駐點,維護服務。” 孫局長當場拍板,決定先在 1913 年的兩個山村進行試點,成功後再全麵推廣。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1938 年的 “戰後工業複興協會” 會長鄭先生則提出,希望能與 1967 年的科技企業合作,升級當地的傳統工廠。“我們 1938 年有很多紡織廠、機械廠,但設備陳舊,生產效率低下。如果能引入 1967 年的自動化生產技術,生產效率至少能提高一倍。”1967 年 “智能製造” 公司的劉總接過話茬“我們可以為你們‘設備升級 + 人才培訓’的一站式服務。先對現有設備進行智能化改造,再為工廠培養一批掌握自動化技術的工人。考慮到 1938 年的實際情況,我們還可以采用‘先服務後收費’的模式,等工廠實現盈利增長後,再收取改造費用。” 鄭先生激動地握住劉總的手“這太好了!有了你們的支持,我們 1938 年的工業複興就有了盼頭!”
在 “經濟政策協調與協同發展” 議題討論中,各時空的政策製定者們圍繞跨時空稅收、貿易壁壘、知識產權保護等問題展開了深入交流。1913 年的稅務部門官員王科長提出“目前各時空的稅收政策差異很大,1913 年的農產品出口到 1967 年,要繳納多重稅費,增加了企業的負擔。希望能製定統一的跨時空稅收優惠政策。”1967 年的稅務總局副局長張女士表示“我們已經聯合 1938 年的稅務部門,初步擬定了《跨時空貿易稅收協同方案》,計劃對跨時空流通的農產品、民生用品實行減稅或免稅政策,對高科技產品的進口實行稅收補貼。接下來會征求 1913 年的意見,爭取三方達成一致,明年正式實施。”
針對知識產權保護問題,1938 年的知識產權局局長李女士建議“建立跨時空知識產權共享與保護平台,各時空的企業和個人可以在平台上注冊知識產權,平台負責跨時空的維權與執法。同時,鼓勵各時空的科研機構共享非核心技術,促進技術的快速推廣。” 這個提議得到了所有嘉賓的一致認可,大家當場決定成立 “跨時空知識產權聯盟”,由三個時空的知識產權部門共同管理,推動跨時空知識產權的規範發展。
論壇期間,除了正式的議題討論,還設置了 “企業對接會” 和 “項目簽約儀式” 環節。在企業對接會上,各時空的企業家們自由交流,互換名片,洽談合作意向。1913 年的手工藝品合作社與 1967 年的連鎖文創店簽訂了長期供貨協議,1938 年的礦產企業與 1967 年的製造業企業達成了原材料供應合作,現場達成合作意向的企業超過 50 家。
在項目簽約儀式上,10 個重點合作項目集中簽約,涵蓋了跨時空物流、能源合作、工業升級、農業技術推廣等多個領域。當江淺作為見證嘉賓,看著 1913 年的代表與 1967 年的企業負責人在合作協議上鄭重簽字時,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這些項目的落地,將為各時空的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推動資源在跨時空範圍內的優化配置。
論壇閉幕式上,江淺再次上台總結發言。她看著台下滿是笑容的嘉賓,感慨地說“為期兩天的論壇,我們達成了眾多合作共識,簽訂了一批重要項目,這隻是跨時空經濟合作的開始。未來,我們會將時空經濟發展論壇常態化,每年舉辦一次,為各時空的經濟交流搭建持久的平台。同時,我們還會成立‘跨時空經濟合作聯盟’,負責跟進論壇達成的合作項目,協調解決合作中出現的問題,推動跨時空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夕陽西下,參會嘉賓們陸續離開會展中心,不少人還在熱烈地討論著合作細節。1913 年的周老板拿著與 1967 和物流企業簽訂的意向書,興奮地對同行的夥伴說“這次來對了!不僅解決了農產品運輸難題,還找到了新的銷售渠道,明年咱們的序能稻肯定能賣得更好!”1938 年的李科長則拿著與投資集團的合作方案,迫不及待地想趕回當地,推進項目落地。
會展中心門前的 “時空之門” 雕塑下,江淺與幾位嘉賓握手告別。看著大家充滿期待的身影,她知道,這場跨越時空的經濟論壇,已經為各時空的經濟協同發展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在未來的日子裏,不同時空將攜手合作,優勢互補,共同書寫時空經濟發展的嶄新篇章 。
喜歡時砂遺樓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時砂遺樓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