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圖騰柱密碼

字數:4855   加入書籤

A+A-


    在那遙遠的海域之上,一場激烈的戰鬥剛剛結束。
    陳太初率領著他的隊伍成功擊退了拜占庭的圍獵隊。
    戰場上硝煙還未完全散盡,眾人雖有疲憊之色,但眼神中卻透著勝利的喜悅。
    陳太初站在甲板上,望著遠方,海風拂過他堅毅的臉龐。他深知,這小小的勝利隻是旅途中的一個插曲,還有更重要的使命等待著他們。
    稍作休整後,隊伍再次出發。
    他們沿著海岸線一路南下,此時靠近岸邊的地方,冰山林立。
    巨大的冰山如同沉默的衛士,靜靜地矗立在海麵上,散發著寒冷的氣息。
    陽光灑在冰山上,折射出五彩的光芒,美得讓人驚歎。
    然而,這美麗的景象也暗藏著危險,船隻需要小心翼翼地避開這些冰山,以免發生碰撞。
    隨著隊伍越往南走,冰山逐漸變少,海麵也似乎變得更加開闊起來。
    時間來到了滄瀾艦隊宣和三年四月1121 年),艦隊停泊在了位於北緯 54° 的北美西海岸今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夏洛特皇後灣)。
    這裏是太平洋板塊與北美板塊的碰撞帶,獨特的地質構造造就了這裏壯麗的景觀。
    海岸山脈高聳入雲,直插深海,形成了一道道深邃的峽灣。
    潮間帶矗立著數十根三十尺9 米)高的雪鬆圖騰柱,這些圖騰柱就像是海達族原住民的 “史書”,默默地訴說著這個民族的曆史和文化。
    巳時初刻,陽光灑在波光粼粼的海麵上,艦隊的小艇緩緩抵近潮間帶。
    李鐵牛興奮地跳上小艇,他那粗壯的手臂揮舞著磁銀斧柄,大聲喊道:“經略且看!柱上雷鳥眼珠會轉!” 說著,他用力地將磁銀斧柄撞向圖騰柱基座。
    隻見青銅鑲飾的雷鳥雙目竟隨著潮汐的漲落開始轉動,仿佛有生命一般。眾人都被這神奇的景象吸引住了,紛紛圍攏過來。
    柳德柱是隊伍中的智者,他精通曆法和機械原理。
    他迅速拿出《宣和曆》,開始測算潮位。
    經過一番仔細的觀察和思考,他驚覺這其中的奧秘:“此非神跡,乃借月力之機括!” 原來,這圖騰柱的設計竟然運用了齒輪傳動的原理,與錢塘潮汐鍾的原理相通。
    眾人順著他的指引,看向柱身浮雕,隻見上麵刻著逆戟鯨齒間叼著青銅齒輪,熊爪托舉的瑪雅太陽曆邊緣刻滿了北宋算籌符號。
    這奇特的雕刻讓大家更加好奇,這些不同文化的元素是如何融合在一起的呢?
    王鐵柱是個細心的人,他拿出工具,刮取了一些銅鏽進行化驗。
    不一會兒,他便驚呼起來:“錫鉛比同政和年鑄錢!”
    陳太初走上前去,輕輕撫過柱底的波浪紋,沉思片刻後說道:“《諸蕃誌》載‘海東有巨木刻獸’,不想竟藏華夏工法。”
    眾人正沉浸在對圖騰柱的研究中,忽然被一片陰影籠罩。
    抬頭望去,隻見海達族的獨木舟如黑鯊一般迅速圍攏過來。
    一位身材魁梧、眼神犀利的酋長站在船頭,他手持骨矛,指向柱頂 —— 雷鳥左翼第三羽處,赫然嵌著半枚 “崇寧通寶”1104 年鑄)。
    這半枚銅錢的出現,更是讓整個事情變得撲朔迷離。
    酋長 “海狼” 邀請陳太初一行人進入長屋。
    長屋內溫暖而又神秘,火塘裏的火焰跳躍著,散發著溫暖的氣息。
    火塘邊懸掛著一張鮭魚皮地圖,這張地圖讓柳德柱不禁屏住了呼吸。
    原來,這竟是今溫哥華島的全貌,圖中潮汐電站的位置標著齒輪圖騰,旁邊還注著契丹小字:“清寧五年製”1059 年)。
    陳太初拿出磁銀粉,塗抹在魚皮上,神奇的事情發生了,隱線漸漸顯露出一條從庫頁島至北美的暖流航線,終點繪著高麗商船 “金氏號”。
    海狼看著眾人驚訝的表情,緩緩說道:“十二年前白熊部落指阿薩巴斯卡人)掠得此物。”
    說著,他捧出一個青銅齒輪匣。
    打開匣子,裏麵機括咬合的聲音與「天工號」的蒸汽閥同頻。
    李鐵牛仔細觀察著齒輪,發現齒輪軸心陰刻著三行銘文:女真文寫著 “收高麗船稅”;契丹文寫著 “換海東青銅”;楷書則是 “政和二年雄州軍械監魏平監造”。
    眾人看到這三行銘文,不禁義憤填膺,王倫拔出匕首,狠狠地紮透輿圖,罵道:“好個吃裏扒外的蛀蟲!”
    陳太初卻冷靜地指著齒槽殘留的銀屑,說道:“此乃日本‘但馬銀’,雄州軍械監從未用此料。”
    這一發現讓事情變得更加複雜起來,背後似乎隱藏著一個巨大的秘密。
    申時,退潮的時刻到了。酋長 “海狼” 帶領眾人來到圖騰柱旁,展示部落的秘技。
    隻見十二名海達壯漢齊心協力地推動圖騰柱基座,青銅齒輪開始隨著潮汐力咬合轉動。
    突然,柱身雷鳥的眼珠射出光芒,聚焦在礁石上,礁麵瞬間燃起青焰,灼出星圖軌跡。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柳德柱連忙展開《夢溪筆談》,激動地說道:“此乃沈存中所載‘陽燧取火’,竟被用於導航!” 眾人順著光斑的移動方向看去,發現光斑沿柱身蛇形紋移動,最終停在雕刻的獨木舟上,舟首所指的方向正是瑪雅星盤標注的南美洲金礦方位。
    王鐵柱仔細驗看齒輪殘件,驚訝地發現內圈刻線:“其形如大宋水運儀象台擒縱器,然以潮汐代水漏!” 陳太初意識到這些圖騰柱和齒輪背後蘊含著巨大的價值,他當即決定以十架糖膠火銃為酬,幫助海達族修複輪機。
    海達族的人們對陳太初等人的慷慨相助十分感激,紛紛表示願意與他們友好相處。
    酉時,原本平靜的夜晚被打破。拜占庭的弩手突然夜襲部落。
    紫袍使者率領著十字弓手迅速搶占圖騰柱,希臘火油罐如雨點般擲向潮汐齒輪。
    一時間,火光衝天,局勢十分危急。
    李鐵牛反應迅速,他拿起磁銀網罩住火罐,用力反擲向敵陣,燒穿了三名敵人。
    戰鬥變得異常激烈,雙方陷入了混戰之中。
    在混亂中,海狼之子不幸中箭,生命垂危。
    陳太初心急如焚,他急忙取出金瘡藥含琉球三七與明礬),柳德柱則手持磁銀刀,小心翼翼地剜出弩矢。
    當看到箭杆上 “約翰二世” 的希臘文烙印時,眾人都明白了,這次襲擊竟然是拜占庭皇室參與策劃的。
    海狼對陳太初等人的救命之恩感激涕零,作為謝禮,他獻出了鎮族之寶:半幅鞣製海獺皮,上麵繪著橫跨太平洋的洋流暗線今北太平洋暖流路線),終點標著爪哇島;
    另附青銅羅盤,盤麵 “元豐四年”1081 年)的楷書證實這是北宋商船的遺物。
    陳太初也回贈了水力鍛錘圖,海達族的匠人看到圖紙後,興奮不已,當即開始雕刻新的圖騰柱。
    新的圖騰柱上,柱頂是滄瀾舸劈浪前行的造型,船尾的齒輪與雷鳥翼相連。
    這象征著陳太初一行人、海達族以及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與融合。
    經過這場戰鬥和交流,陳太初和他的隊伍更加深刻地認識到,在這廣闊的世界裏,不同的文化和民族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
    他們也更加堅定了繼續探索未知世界的決心,希望能夠揭開更多隱藏在曆史長河中的秘密,讓大宋的文化和科技在更廣闊的天地中傳播。
    在接下來的日子裏,陳太初等人與海達族建立了深厚的友誼。
    他們一起研究圖騰柱上的奧秘,探討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和共通之處。
    海達族的人們也從陳太初等人那裏學到了許多先進的知識和技術,他們的生活也因此發生了一些改變。
    而陳太初則將這次的經曆詳細地記錄下來,他知道,這些寶貴的資料對於大宋來說有著重要的意義。
    喜歡宋朝的脊梁請大家收藏:()宋朝的脊梁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