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拉丁美洲

字數:5620   加入書籤

A+A-


    北宋宣和三年九月,海上風雲變幻,一艘艘懸掛宋朝赤色龍旗幟的滄瀾舸,在波濤中探尋未知的遠方。
    其中一艘名為“滄瀾號”的巨船,在陳太初的帶領下,曆經一年多的時間以及艱苦航行,終於緩緩駛入了南美洲厄瓜多爾的瓜亞基爾灣。
    當“滄瀾號”那巨大的船身和高聳的巨帆出現在瓜亞基爾灣的海平麵上時,海岸邊蕉林裏的土著查奇族居民被這從未見過的龐然大物驚呆了。
    他們祖祖輩輩生活在這片沿海地帶,從未見過如此巨大、如此精巧的船隻。
    那船身雕刻著精美的龍紋圖案,在陽光下閃耀著神秘的光芒;巨帆如同雲朵一般,在微風中獵獵作響。
    查奇族的戰士們迅速登上獨木舟,手持簡陋卻鋒利的武器,小心翼翼地靠近“滄瀾號”。
    他們的眼神中既有好奇,又有警惕。陳太初站在船頭,看到這些皮膚黝黑、眼神靈動的土著居民,心中既興奮又緊張。
    他示意船員們放下軟梯,邀請查奇族的代表登上船來。
    查奇族的酋長卡托勇敢地登上了“滄瀾號”。
    他穿著用獸皮和樹葉製成的衣服,脖子上掛著用貝殼和骨頭串成的項鏈,眼神中透露出一種原始的威嚴。
    陳太初熱情地迎接了卡托,命人端上了精美的茶點和絲綢製品。
    卡托好奇地看著這些從未見過的東西,他拿起一塊絲綢,輕輕撫摸著,臉上露出了驚訝的表情。
    作為回禮,卡托讓人劃著獨木舟回去,不久後,他們載來了金蕉和木薯。
    金蕉色澤金黃,散發著誘人的香氣;木薯則個頭飽滿,一看就是當地的特產。
    陳太初對這些禮物十分滿意,他命人拿出了大宋的青銅犁鏵送給卡托。
    卡托接過青銅犁鏵,感受到它的沉重和鋒利,眼中滿是驚喜。
    他知道,有了這個工具,他們族裏的農田耕種將會變得更加輕鬆高效。
    卡托興奮地向陳太初介紹起他們族裏的一些事物,還拿出了一種他們稱之為“地果”的東西。
    這地果是一種塊莖,紫皮白心。
    船員們都感到十分新奇,但是陳太初知道,自己的要找的東西終於找到了“土豆”。
    卡托讓人當場把地果蒸熟,分給大家品嚐。
    蒸熟後的地果綿軟如雪,味道香甜,眾人都讚不絕口。
    在接下來的幾天裏,“滄瀾號”的船員們和查奇族的居民們相處得十分融洽。
    船員們教查奇族的居民們使用青銅犁鏵,而查奇族的居民們則教船員們如何在這片沿海地帶捕魚和采集野果。
    對於這裏,陳太初不再過多停留,找到了自己想要的,接下來就要補充補給,盡快離開,這些土著人現在自己是顧不上了。
    當“滄瀾號”準備離岸繼續航行時,查奇族的戰士們紛紛駕著獨木舟前來護送。
    他們在碧波中穿梭,棕膚映著碧波,就像一條條蛟龍隨航。
    他們一路護送了百裏之遠,直到“滄瀾號”消失在海平麵的盡頭。
    隨著洋流的變換,陳太初知道自己已經過了赤道,船隊又行駛在浩瀚無垠的大海上,太平洋其實不太平,雖然在裏海岸線不遠,但是依然曆經無數艱難險阻,在水軍與其他人再次要崩潰時,陳太初命令靠岸。
    終於緩緩駛向了南美洲秘魯的利馬外海。
    船隊的首領王鐵柱,站在船頭,望著眼前陌生而又神秘的海岸,心中滿是期待與好奇。
    當船隊拋錨停穩後,船員們驚奇地發現,海邊的峭壁上鑿刻著巨大而神秘的神圖騰。
    這些圖騰線條粗獷,形象怪異,仿佛在訴說著古老而神秘的故事。
    它們在海風的吹拂下,顯得更加莊嚴肅穆,讓人不禁心生敬畏。
    不久之後,幾位身著華麗服飾的印加使節,牽著幾隻羊駝,登上了艦船。
    羊駝身上馱著精美的毛毯,這些毛毯色彩斑斕,織工精細,上麵繡著各種奇異的圖案,一看便是精心製作的珍品。
    印加使節們神情莊重,他們用不太流利的語言,指著遠處高聳入雲的安第斯雪峰,說道:“天神藏金粟於雲中!”
    王鐵柱心中一動,他敏銳地意識到,這所謂的“金粟”或許是一種珍貴的寶藏。
    他決定率領一隊士卒,去探尋這神秘的“金粟”。
    於是,他挑選了十幾名身強體壯、經驗豐富的士卒,帶上必要的裝備,踏上了攀登安第斯雪峰的艱難征程。
    他們沿著陡峭的山路艱難前行,山路崎嶇不平,布滿了碎石和積雪。
    每走一步,都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三千米的險徑,對於他們來說,無疑是一場嚴峻的考驗。
    然而,王鐵柱和士卒們並沒有退縮,他們相互扶持,一步一步地向著山頂攀登。
    當他們終於到達山頂附近的凍土區域時,眼前的景象讓他們眼前一亮。
    在凍土中,他們發現了一種紅皮塊根。王鐵柱好奇地拿起一個,擦去上麵的泥土,咬了一口。
    頓時,一股清甜的味道在口中散開,生食竟甘脆如梨。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們意識到,這就是印加使節所說的“金粟”,也就是後來被稱為紅薯的作物。
    士卒們興奮不已,他們紛紛挖掘起來,不一會兒就收獲了不少紅薯。
    與此同時,留在船上的船員們也與印加人進行著友好的交流。
    印加祭司對船上的蒸汽機模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這個模型在他們眼中,就像是來自神的禮物,散發著神秘而強大的力量。
    印加祭司拿出了象征著太陽神權威的神杖,希望能換取這個蒸汽機模型。
    船員們在請示了王鐵柱後,同意了這次交換。
    當王鐵柱率領士卒帶著紅薯回到船上時,印加人已經和船員們建立了深厚的友誼。
    印加祭司為了感謝王鐵柱等人的友好交流,特意準備了一份特別的禮物——一尊金玉米神像。
    這尊神像製作精美,眼睛鑲嵌著碧綠的翡翠,在陽光下閃爍著迷人的光芒。
    更令人驚喜的是,神像內部暗藏著一張硝石礦圖。
    印加祭司告訴王鐵柱,硝石在他們的文化中也是一種珍貴的資源,希望這份禮物能讓雙方的友誼更加長久。
    分別的時刻終於來臨,印加人站在岸邊,目送著船隊緩緩離去。
    王鐵柱站在船頭,望著逐漸遠去的海岸,心中感慨萬千。
    這次神之穀的奇幻邂逅,不僅讓他們帶回了珍貴的紅薯和硝石礦圖,更讓他們領略了印加文明的神秘與魅力。
    而印加人,也從這些東方來客身上,見識到了遙遠國度的先進科技和友好文化。
    這段跨文化的交流,如同璀璨的星辰,永遠銘刻在雙方的曆史記憶之中。
    行至阿塔卡馬沙漠,岸崖赤若熔鐵。迪吉塔族拒客百裏,吹箭淬箭毒木汁。
    李鐵牛架虎蹲炮轟崖示威,彈丸炸出七彩岩屑銅礦露頭)。
    酋長見神跡臣服,獻沙漠奇果「刺梨」仙人掌果)及「血根」甜菜)。
    陳安拓得火硝礦脈,王鐵柱以水車藍圖換馱羊十對。
    星穹角火地島)
    滄瀾舸搏擊德雷克海峽,冰山如鬼魅出沒。
    雅馬納人獸皮裹身,駕海獺皮舟劈浪而來。
    以鯨須弩換宋人鐵鉤,引船隊入避風峽。
    酋長烏魯指冰原白花:「天神淚珠化此果」野草莓)。
    夜半忽起極光,土著跪誦古謠:「綠光現,冰門開!」次日峽灣冰裂,船隊險渡魔海。
    拉丁美洲,應該說是陳太初要來的地方,但是沒辦法在宋朝不可能搭飛機過來,隻能走裏海岸線最近的航線,繞一大圈。
    船隊首抵厄瓜多爾,與查奇族友好互動。
    船員獲馬鈴薯、金蕉,回贈 10 具青銅犁鏵,雙方關係友善。
    隨後抵達秘魯,從印加人處得紅薯與奎寧樹苗,送出 2 座齒輪鍾表,印加人有所警戒。
    在智利,船員收獲甜菜與仙人掌果,以水力磨坊圖交換,因實力差距形成一定威懾。
    最後到火地島,取得野草莓和沙棘,贈出 30 把精鋼漁叉,當地氛圍神秘。
    航行中各船也有不同經曆。
    “廣儲號”儲存兩千斤薯種,需保持艙溫五度;
    “嘉禾號”因甜菜汁染紅艙壁,被士卒稱為“赤艦”;
    “天工號”用羊駝毛改良帆索,提升抗寒力;
    “滄瀾號”舵葉撞冰山出現裂紋,用秘魯硬木緊急修補。
    經過幾個月的時間,時間已經來到了宣和4年了,北半球已經是冰天雪地了,補給已經準備好了,船艦已經修補完畢,接著走...
    其實,各個船長的意見還是,走回頭路,往回走,因為走過的路,即使艱險,對於人來說已經有了心理準備,所以就不會對未知的海域恐懼。
    喜歡宋朝的脊梁請大家收藏:()宋朝的脊梁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