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宜川練兵一)
字數:3594 加入書籤
在青石峪外休整兩天後,全營繼續向宜川方向前進。沒走多遠便看到很多流民拖家帶口往關中流動,腳下的土地被曬得滾燙,頭頂烈日像是要把人曬幹了。劉處直站在宜川縣城外四十裏的高崗上,望著山下綿延數裏的流民,眉頭緊鎖。
"造孽啊,這夏稅官府到底征了多少?秋稅都不打算要了嗎?這大明朝的官員真不管以後了嗎?"看著下麵少說一千五的流民,劉處直真想衝進宜川縣城剁了那個狗知縣。
見識完流民群後,劉處直回到隊列中,讓李虎將所有人召集過來商量。"都看見了吧?咱們前麵有一千多流民,應該是這次夏稅搞得沒辦法在宜川生活的當地人。各位說說咱們該做點啥?咱們是義軍,這大明朝的百姓朱家不要了,咱們做點力所能及的事吧。"
史大成這個爆脾氣一下忍不住了。當初他就是因為安定縣令催科交不起才投了克營,每次碰到這些事都很暴躁,直接說道:"掌盤子,咱們把宜川打下來吧!然後把糧食分完。如果官軍來了,咱們直接去山西。"
還是李茂冷靜點,讓史大成息怒。他分析道:"掌盤子,咱們一直想要找時間練一練中部縣招的兵。現在咱們都是虛胖,打仗他們隻會一窩蜂往前衝,遇到點阻礙攔都攔不住。
兩天前那仗我還殺了中營兩個逃兵。這下好不容易有個能穩定一段時間的地方,咱們不能放棄了。不然拖著這些新兵被官軍使勁圍剿實在太冒險了。要不這樣:打周家莊和葫蘆溝咱們損失了五百個兄弟,就從宜川這些流民裏麵招吧,然後留在宜川訓練一陣,再讓他們去打地主和士紳的莊子,以打代練。"
李茂的話確實算得上老成持重,史大成也沒啥意見了,知道剛才是自己衝動了。既然兩個營官都同意,高櫟也沒啥意見。
短暫的小會開完後,劉處直問鄭彥夫還剩多少糧食。鄭彥夫回答:"糧食還不少,還有2700石,夠咱們全營吃上一個月了。"既然糧食還充足,那就在官道熬粥烙餅吧。"怎麽招人不用我自己去了吧?"李茂笑笑說道:"都熟能生巧了,掌盤子你休息著吧,還是我和弟弟去招。這次就招六百,補上前營中營最近的戰損。"
不一會,宜川縣官道上,克營大旗就豎了起來。李虎拿著喇叭學著劉處直那個話語:"鄉親們,義軍招兵!身體沒有隱疾的都來,來了的進入正兵營每天三斤糧食,逢年過節有賞賜,打了勝仗有嘉獎。不想當義軍的也沒關係,那邊是粥棚,一人一個窩頭一碗稀飯,喝完自尋生路去。不過如今之計都先吃飯,吃飯的時候大夥都想想,咱們義軍隻要六百人哈,過時不候。"
其實用不著動員太久,大部分人吃完飯就做好了選擇。其實這種橫征暴斂坑的都是大明朝自己的統治基礎自耕農,比如這批流民幾乎全是。他們並不是沒有土地了,但是種地的收成實在抵不上賦稅了,隻能逃亡了。
他們跑掉了,土地就被一些士紳接手,而這些士紳有其它避稅手段。所以這些人走後,宜川縣城的土地不會少,但是衙門冊上的納稅土地就更少了。
等下次秋稅大戶人家那邊交不夠,其它的就會攤派到還沒跑的自耕農身上。他們交不起又丟下土地逃跑,這就是惡性循環。
哪怕有時候崇禎皇帝發帑金五萬、十萬安撫這些流民讓他們回鄉開墾土地,但下次交稅賦稅依然沉重,他們還是交不起隻能繼續跑。這就是楊鶴崇禎三年到四年招撫政策失敗的原因。
崇禎也不是徹底的暴君,光崇禎實錄記載他在陝西少說發了二百萬帑金救濟農民。但為啥賊越剿越多?他根本不知道下麵知縣胥吏大戶有多狠。
他認知裏麵陝西隻是天災,一旦天災結束讓農民回去就行。崇禎三年開始到洪承疇上任延綏巡撫前大致都是如此行事。陝西流賊時叛時降,終於把他搞破防了,讓恐虐神選洪承疇盡情發揮,後麵剿餉練餉接踵而來,直到大明朝被農民們埋葬。
當然這都是後話了,隻是提一嘴。
一頓飯後,這一千多流民大部分都同意加入義軍造反了。從中選了六百青壯,他們帶著自己家眷一加入,這一千多流民就被消化完了。
剩餘一兩百人都是身體有隱疾或者不想造反的,就任由他們去了。劉處直看到後笑了笑:"咱們又替大明解決掉一個包袱。這一千多流民去了關中得消耗官府多少糧食啊。"其他人聽完後哈哈大笑。
解決完這一批流民後,全營向壺口山進發,這段時間就在那邊暫留了。
第二天午時,全營趕到壺口山。劉處直讓輜重營婦女營忙碌起來做飯建造營地。"新募的弟兄們都已經安置好了。"高櫟大步走來。劉處直沒有回頭,隻是微微頷首。他的目光停留在營地東側那片混亂的區域——這次新來的暫時還沒分營伍。那裏的人群像無頭蒼蠅般亂竄,有人為了一碗稀飯大打出手,有人抱著鏽跡斑斑的農具發呆,更有人蹲在地上直接亂拉。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老高,看看這些人。你看看怎麽安排。對了,裏麵有沒有會射箭或者武藝的?"
高櫟順著劉處直目光望去,不禁苦笑:"能拉弓射箭一個都沒有,可能是農民出身鋤頭拿久了長槍倒是拿得穩。我營差二百,老李那邊差四百,就按這樣分吧。這些人才當流民沒多久,吃一兩天飽飯恢複了不少氣力。明天開始訓練一天吧,就和咱們第一批老兄弟一樣站姿、左右轉、隊列。不需多少力氣,但能快速讓烏合之眾有個軍隊樣子。這些熟練後就安插進正兵營一起練。"
"那好,從明日開始,全營除必要警戒外,也全部投入訓練。李茂負責刀盾手,老高你操練弓手,我來研究研究火器——咱們那幾十支鳥銃三眼銃兩門佛郎機要用起來。上次咱們還繳獲了二十匹戰馬和配套馬甲我記得老郭以前當騎兵的吧讓他挑二十個弟兄當騎兵。
今日起,新兵夥食加一成。明天我再給他們訓訓話,讓他們認識下我,鼓舞下士氣。"
次日拂曉,鑼聲響徹營地。新來的人睡眼惺忪地被趕出營帳,在早晨的寒風中瑟瑟發抖。劉處直早已站在臨時搭建的木台上,身披布麵甲,腰挎雁翎刀,挺拔的身子在晨光中宛如一尊鐵鑄的神像。
"弟兄們!我是你們的掌盤子劉處直。"他的聲音在曠野上回蕩,"我知道你們中很多人幾天前還在地裏刨食,今天就拿起了刀槍。你們可能在想,為什麽要跟著我劉處直造反?"
台下傳來竊竊私語,有人小聲說"為了吃飽飯",引起一陣苦笑。
"沒錯,就是為了吃飽飯!"劉處直猛地拔出雁翎刀,刀鋒在朝陽下閃著寒光,"但那些當官的、地主老財們不會輕易讓我們吃飽,他們會像殺豬宰羊一樣殺我們!所以咱們就要練,練出自己本事就不怕他們。他們敢殺我們,我們一樣敢殺他們。"新卒中一陣騷動,有人臉色發白,有人握緊了手中的木槍。
"所以從今天起我們四天一練。誰要是偷懶,別怪我不講情麵。你們不好好練,死的都是你們家人。你們應該知道也見過,大明軍隊是首級記功。你們死了,妻子兒女父母親都會變成官軍戰功!"劉處直跳下木台,走到一個年輕人麵前。他的手拿著木槍顫顫巍巍不停抖動。劉處直見此說道:"怕了嗎?今天就別偷懶。好了,我的話就到這裏,都開練吧!"
喜歡流賊也可以燎原請大家收藏:()流賊也可以燎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