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甘泉戰後事宜、王左掛圍困韓城
字數:4574 加入書籤
經過血戰,兩營進入了甘泉縣城,打死一個四品文官。這是崇禎元年義軍起事後頭一次。而指揮守城的把總楊勳被人看到城破前溜到無人防守的南門,縋城而下跑路了。
這場戰鬥也很慘烈。在張允登的欺騙下,甘泉縣百姓拚命守城。死在城牆上的民壯、巡檢司官兵就有一千五百多人。官軍四百精銳因為張允登一直身先士卒,到最後張允登戰死,隻有幾十個人無奈投降。
進城後,不少百姓都對兩營怒目相向。這種情況在高、劉二人起兵後實在是少見。
進城後,劉處直已經命令所有軍士:隻要對百姓伸手,無論什麽罪行一律斬首。結果還是有不少失去親人的百姓自發襲擊入城的義軍。很多士卒實在忍不了反殺了對麵,卻造成了更嚴重的問題。
進城後盤庫的一兩天,城裏一直沒有彈壓下來。兩營也沒有進入民宅,就在街上搭了帳篷。結果晚上不少帳篷還被人燒了。
"這甘泉縣城實在沒辦法再待了,總不能真像張允登說的那樣對城裏百姓開刀吧。"劉處直安撫所有弟兄們,"再堅持一晚上就走。"
陸雄告訴他:"銀庫裏麵起出了十萬二千兩銀子,已經讓分好了。糧庫有一千石左右也分了。鎧甲武器除了克營戰死的士卒身上扒下來的,其它也平分了。鎧甲繳獲的不多,最後分到手能用的一家隻有一百多套。本來想找匠戶幫忙修繕戰損的鎧甲,沒想到都不願意幫。"
看到這一幕,劉處直也沒辦法了。他徑直來到高迎祥那裏,找他詢問下一步事宜。
"高大哥,這甘泉縣城是真不能再待了,我怕弟兄們按不住火了,找你商議商議此事。"
高迎祥歎了一口氣:"這事鬧得......甘泉縣官道一路南下就是洛川、中部、宜君,這些縣城怕是都知道了。那些當官的一定會大肆抹黑。現在咱們再想去關中,怕是那些縣城百姓會拚死抵抗。沒辦法了,我們隻能往宜川那邊跑了。實在不行從宜川渡河去山西,過些日子再回來。老百姓被官府扒幾層皮就知道厲害了。"
......
十天前,韓城縣。
韓城知縣站在城牆上,望著城外黑壓壓的人群,眉頭緊鎖。那些衣衫襤褸的農民舉著簡陋的農具和棍棒,將韓城圍得水泄不通。他們的人數足有五千,為首的正是那個和官府很曖昧的王左掛。
知縣已經讓所有士紳貢獻出家丁仆役,動員巡檢司上牆駐守。韓城還有個從官軍傷退下來的把總,被臨時任命為指揮。
"李把總,能守得下來嗎?"韓城知縣搓著凍得通紅的手,聲音裏透著不安。
李把總看向這位年近四十的縣令。此刻他的臉上布滿了汗水,盡管天氣很冷。
"回縣尊大人,若是糧食夠吃,十幾日不成問題。"
"能守十幾日還好,糧庫裏麵糧食還多。撫院大人和李卑參將應該快到了。"
"不不不,縣尊大人。城外的掛賊被官軍屢屢擊破,已經沒有多少老本了,九成都是饑民。我們應該是擔心城裏的百姓們。"
"昨天我看到縣城的街上擠滿了從周邊村莊逃難來的百姓。不少小孩餓得直哭,老弱蜷縮在牆角,青壯在到處遊蕩。我怕他們和流寇裏應外合。"
"要不我們散點糧食吧?反正李參將和巡撫大人要來了撫院是體製內下屬尊稱)。穩住了這些人,我保證守住韓城,不然就砍我的頭。"
"放糧?"韓城知縣瞪大眼睛,"那是給官軍吃的!若是給了那些刁民,官軍來了他們吃什麽?"
李把總見過太多這樣的場景。天災人禍,百姓流離失所,最終隻能鋌而走險。城外那些所謂的"賊寇",兩個月前還是麵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
"縣尊大人,若不救濟百姓,恐怕不等賊寇攻城,城內就會生變。"李把總壓低聲音,"昨日已有百姓試圖衝擊糧倉......"
韓城知縣臉色變了變,最終歎了口氣:"罷了,每日放一石糧,熬些稀粥分給百姓。記住,一定要給他們說是本官體恤民情!"
"明白。"李把總抱拳行禮,轉身下了城牆。
......
城外的農民軍營地,炊煙寥寥。王左掛蹲在一塊大石頭上,望著遠處的城牆,眉頭緊鎖。去年他本來就想降了,甚至還賣了同為義軍的劉處直。沒想到官軍隻給了個千總的官職,加上苗美也不願意招安。
於是離開神道嶺,又在其它山區轉了轉。趁著秋稅拉起一大批人,在綏德附近劫掠後又南下韓城。這次勢必要打下。
"大哥,弟兄們又餓了。"苗美走過來通報情況,"我們人太多了,算上老營兩萬多人啊。這糧食隻夠五天了。"
王左掛歎了口氣:"城裏情況如何?"
"城內好像在開倉放粥。饑民有飯吃了,他們就不鬧事了。這穩住了城內,我們等著城裏饑民當內應怕是不行啊。"
王左掛的拳頭重重砸在石頭上:"這狗官真會使陰謀詭計。"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大哥,我們圍城已經十日了,弟兄們撐不了多久。"苗美猶豫了一下,"不如......撤了吧。去打其它地方,打大戶也好啊,打士紳也好啊。何必盯著縣城不放?"
"撤?往哪裏撤?我們糧食不夠了啊!打大戶能出多少糧食喂這兩萬多人?就算去了合陽、澄城、白水,我們就能打很多糧食了嗎?圍城這麽久了,就差最後一口氣了。現在就和城裏比拚耐力了。"
苗美知道王左掛心態早就崩了。無非是千總之職他不滿意,現在就是擺爛狀態。能打下來就多活幾天,打不下來帶著人再跑就行。那天朝廷考慮好了給個守備,說不定就招安了。出於對王左掛的忠誠,隻要他不招安,苗家兄弟就會一直跟著他。
而城內確實如王左掛所說,也隻有一口氣了。不少人也是因為知縣說官軍增援馬上就到了才挺住的。
知縣今日對他們說:"劉巡撫已經前些日子率兵從延安出發,快則三日,慢則五日就能到。"
......
正月十五清晨,城外幾裏遠突然有地方泛起衝天的煙塵。
"是官軍的旗幟!"城牆上的人歡呼起來。
遠處,劉廣生和李卑率領的兩千精兵正快速向韓城推進。他們裝備精良,披掛整齊。而王左掛的隊伍連二十套鎧甲都湊不出來。
王左掛和苗美匆忙組織防禦,但農民軍大多還在睡夢中,倉促間難以形成有效抵抗。
"撤退!往神道嶺撤退!回去帶上老營跑路!"王左掛大聲吼道,同時揮舞著一把腰刀,試圖穩住陣腳。
劉廣生騎在馬上,冷眼看著混亂的義軍營地。"傳令下去,一個不留。"他對身旁的李卑說道。
李卑猶豫了一下:"撫院大人,他們大多是餓極了的農民......"
"造反就是造反,哪來那麽多借口?"劉廣生厲聲道,"其它人可以撫,這掛賊說要招安涮了本院幾個月,還讓克賊偷襲了本院。若不嚴懲,何以震懾其他刁民?"
戰鬥幾乎是一邊倒的屠殺。掛營丟下三千多具屍體,倉皇逃入神道嶺的山區。官軍追出十裏後,劉廣生下令收兵。
劉廣生對李卑說道:"別追了。掛賊進山了,他沒多少糧食了,早晚會出來的。先去韓城吧。"
李把總奉命帶人清理戰場。雪地上到處都是血跡和散落的各種農具。他蹲下身,查看一具年輕的屍體。那孩子看上去不過十五六歲,胸口被長矛刺穿,眼睛還睜著。
"把總,這裏還有個活的!"一個士兵喊道。
李把總走過去,看到一個瘦弱的少年蜷縮在一具屍體旁。手上有一處傷口,鮮血已經浸透了破爛的衣服。少年驚恐地看著圍上來的巡檢司官兵,嘴唇顫抖著說不出話來。
"求......求求你們......"少年終於擠出幾個字,"我娘還病著,我當賊也是為了抓藥,她等我回去呢。"
"李把總,怎麽辦?"一個民壯低聲問道,"他們不想造這些殺孽,都是百姓,砍了人頭也沒地方換賞銀。"
"放了吧。大夥就當沒看到。"那個少年跪地磕頭謝罪。李把總扯了塊布給他包上,放他走了。
喜歡流賊也可以燎原請大家收藏:()流賊也可以燎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