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練兵

字數:4464   加入書籤

A+A-


    崇禎三年春二月初,龍門山的積雪已經融化。山腳下的空地上,三個正兵營現在共有老兵三千人、流民新卒一千七百人,新卒們排成了三個歪歪扭扭的方陣,人人穿著棉襖或者鴛鴦戰襖,等著劉處直講話。
    劉處直站在一塊用木頭搭的台子上,看著這些剛入營的新人,還是用老一套辦法鼓舞士氣。他拿著喇叭說道:"你們不再是居無定所的流民!你們是當兵的!當兵的就要有個軍人樣!看你們站的歪歪斜斜的,跟城裏二流子一樣,碰到官軍就是被砍頭的命!"
    "我們營裏訓練首要任務就是分清楚左右。我先給你們兩天時間,分清楚左右開始正式訓練。以後你們就在正兵營站穩了。保證你們能吃飽,逢年過節有賞賜。好,我的話說完了。李虎、任勇,你們帶著他們練轉身。每日操練,表現好的加餐吃肉,表現差的隻有稀飯喝!聽明白了就準備開練。"
    "高櫟、李茂、史大成,你們都跟我來。"
    和他們一起進入營帳後,劉處直說道:"這次訓練我們要加快速度。所以我打算這樣:你們三個人一人帶五百訓練。史大成練刺擊,李茂練刀牌,高櫟找些力氣大的人教他們射箭。以後咱們就不搞花隊那套了,學了刀牌又學槍矛,這樣的話可能兩樣都不成。"
    "就學一樣技能。咱們弟兄死亡受傷的多,需要的是能快速拉上戰場的。這一批一千七百人,可能兩個月後就又換一批了。"
    "那就聽掌盤子的。晚上我們去挑人,以後就按這種方式練了。"
    兩日後,左右轉練得差不多了,也淘汰一百多笨得傷心學不會的。這下就要開始正式開練了。
    後營的方陣前,史大成背著手來回踱步,目光如刀般掃過每一張麵孔。他手裏攥著一根細長的棍子,時不時在空中抽出一聲脆響。
    "握矛要像握自己命根子一樣緊!"史大成厲聲喝道,棍子抽在一個新卒顫抖的手上,"鬆了上了戰場就是死!"
    那新卒約莫十六七歲,是延安招來的。他咬著嘴唇,拚命握緊手中的長矛,指節都泛了白。
    "刺!"史大成一聲令下,五六百人同時向前突刺。
    "收!"
    "再刺!"
    動作不整齊的,史大成的棍子就會毫不留情地抽過去。一個上午下來,前營已有二十多人背上留下了傷痕。
    正午時分,婦女營推著獨輪車送來夥食。表現好的前一百分到了兩個白麵饅頭和一碗肉湯、一碗厚粥;中間的四百多人每人一個饅頭、一碗厚粥;最後的一百多人隻有一碗粥。
    評這個好壞就是看馬步紮的穩不穩,刺擊是否有力不鬆鬆垮垮。
    早上第一個挨打的新卒表現最差,不出意外隻分到了一碗粥。他捧著碗狼吞虎咽地吃著。他身旁的一個新卒歎了口氣:"這史營官,比官府的衙役還狠,一上午我挨了七八下。"
    "噓!"那新卒緊張地四下張望,"能吃飽就行,總比在外麵餓死強。"
    下午的訓練更加累。史大成將後營分成兩隊,進行對抗演練。木槍裹了布,但全力刺在身上依然很疼。不少人被對麵的一矛戳中身子,踉蹌後退幾步,卻咬牙又衝了上去。
    "好!"史大成難得地點頭,"要的就是這股狠勁!"
    解散時,史大成站在隊列前,冷著臉宣布:"明日寅時集合,遲到者,早飯免了!"
    李茂這邊的訓練則又是另一種風格了。他為人寬厚,脾氣沒那麽急。中營的訓練場上,李茂正耐心地示範刀牌配合動作。他左手持一麵藤牌,右手握一把木刀,動作幹淨利落。
    "刀牌手不是單打獨鬥!"李茂提醒道,"要互相掩護!那個誰,你出列,看你好像練過是吧?"
    一個三十出頭的瘦削男子走出隊列,說道:"營官,我叫張建。我以前家裏有點錢,自己練過了想去當官軍,但營兵不收我。後麵加派太多,家裏就越來越窮,去年冬天一家都凍死了,我就跟著義軍走了。"
    "練過好啊。這樣,你拿牌防守。"李茂遞給他一麵藤牌,又點了兩個青年,"你們兩個,進攻。"
    兩個青年猶豫著不敢上前。李茂鼓勵道:"別看他瘦,練過的,砍到他再說吧。"
    兩個青年一左一右攻來。瘦削男子藤牌左擋右格,竟將兩人的木刀全部擋開。人群中爆發出一陣喝彩。
    "看到了嗎?"李茂大聲道,"活命的本事就是這個,打仗要的就是配合!"
    李茂更注重配合。他將中營分成若幹小隊,每隊必須完成指定的動作就能多加一碗肉湯、一個饅頭。
    "記住,刀牌是保護後麵的長槍手。和官軍打就得拉近了以傷換傷,遠了官軍就要放炮放銃,咱們沒這個條件和他們對射。"
    "我們不是烏合之眾。沒有誰天生就會打仗,練好了本事才能打勝仗。"
    前營的訓練場熱鬧非凡。高櫟嗓門大,笑聲更大。他站在一個木箱上,揮舞著雙臂。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今天誰能射中那棵柳樹上的紅布,晚飯加肉!"高櫟指著十步外的一棵老柳樹,樹枝上綁著一塊紅布,隨風飄揚。
    前營的流民新卒們躍躍欲試。一個接一個上前嚐試,開弓方法不對,大部分的箭飛幾步就掉下來了,引來陣陣哄笑。
    "看我的!"一個老獵戶走上前,手臂看著粗壯有力。隻見他深吸一口氣,弓箭飛出,擦著紅布邊緣釘在了樹幹上。
    "好!"高櫟拍手大笑,"今晚這位兄弟有肉吃了!還有誰?"
    接下來不少人都紛紛舉手,萬一射中了晚上就能吃肉。高櫟又點了一個人來射,看著還是個剛長大的小孩。
    少年彎弓搭箭,弓箭飛了出去,竟奇跡般地射中了紅布!
    全場寂靜片刻,隨即爆發出震天的歡呼。高櫟一把拍到少年的肩膀上:"可以啊,雖然是蒙的,不過還是射中了。"
    一天下來能射中的就這兩個人了。弓箭不是這麽好練的,合格的弓手需要一兩年才能練出來。不過在義軍的營裏用不著射這麽準,量大管飽,打起仗能開弓往大概方向射就行。至於前麵的被自己人射到,隻能算倒黴了。
    晚上訓練結束後,劉處直將所有人叫到一起,說道:"等新兵練好後分到各營,一營就有一千五以上的兵力了。以前的把總編製就太小了,可以增加一個千總了。"
    "以後各營就是千、把、百、旗、隊等總統領隊伍。千總的話管八百人,之前的把總直接當千總,後麵的官職也是如此。"
    "高櫟,你來講講官軍營兵的最基本的戰術隊列吧。"
    "好,我這就說說。"
    "咱們義軍之前打仗隊列都是很簡單,就是刀牌兵穿鎧甲在前麵衝破掉官軍陣型,長槍手再從左右兩翼殺進去。現在咱們人多了,再這麽打就顯得有些混亂了。"
    "按照之前我在固原時上官教的隊列,一隊自行挑選十一名士卒,排成一列站定,由隊長進行考核篩選。挑選其中兩名強壯機靈的人,分別擔任左伍長和右伍長。這兩人穿厚甲,各配一把雙手長刀。第一名站在隊伍左側,第二名站在右側。"
    "每一隊還需要兩個刀牌手、四個長槍手、兩名鳥銃手和一個火兵。我們現在條件沒辦法這麽做。"
    "所以鳥銃手拿三眼銃就行,打完就可以去砸人。火兵也不需要,我們吃飯都是婦女營在做,火兵就去掉。也就是我們現在每隊就是兩個穿重甲拿長刀的伍長、兩個刀牌手、兩個拿三眼銃、四個長槍手。臨戰前後麵弓箭手拋射過後,三眼銃再開火。刀牌手掩護兩個伍長,他們負責指揮長槍手包抄。"
    "以後這就是我們作戰的基本隊列了。當然實戰時還是要看具體情況。如果是攻城的話就不講究這些了,還是按咱們老辦法來就行。當官軍那會我們也沒攻過城。"
    等高櫟講完後,劉處直補充說道:"等這批新兵練好後就按這種隊列進行集中訓練。咱們沒有什麽家傳的兵書,戰場就是我們最好的老師。但是要一步步總結經驗。我們現在打仗都在三四千人,但遲早我們要和官軍打大仗,那會可能是五萬、八萬甚至十幾萬。所以總結經驗很重要,人不能白死。"
    喜歡流賊也可以燎原請大家收藏:()流賊也可以燎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