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掛營殘餘投降,陝西全境暫時平定
字數:3570 加入書籤
和苗美分開突圍後,苗登雲帶著黃虎、小紅狼、一丈青等人來到了雙柳溝躲避了一陣子。此時苗登雲還不知道苗美已經死了,還想著東山再起。
他的目光掃過山坡上橫七豎八躺著的人——不到二百人了,個個已經沒有人樣了。有的抱著刀槍打盹,有的在啃著最後一點幹硬的饃。
"登雲,吃點東西吧。"一丈青貓著腰走過來,遞過半塊雜麵餅。一丈青是營中唯一的女頭領,小時候被父親賣到了青樓。崇禎元年義軍拿下宜君縣城,她殺了妓院老鴇、龜公這些人,後麵就跟著掛營走了。一眨眼也轉戰兩年多了。
苗登雲搖了搖頭:"留給其他人吃吧,我不餓。其它兄弟在幹什麽?黃虎他們呢?"苗登雲啞著嗓子問。
一丈青眼神閃爍:"在那邊山坳裏...商量事情。"
苗登雲心頭一跳,撐著酸痛的腿站起來。他太了解這些老兄弟了,這種時候"商量事情"意味著什麽,他用腳趾頭都能猜到。
山坳背風處,五個人圍成一圈,黃虎佝僂著背和其它頭領在商量著什麽。
"咱們不能再這麽下去了!"小紅狼的聲音壓得很低,但苗登雲還是聽得一清二楚。"沒有糧食沒有兵甲了,我們還怎麽混下去啊。"
龍得水抱著頭蹲在地上:"打又打不過,逃又逃不掉...老子的婆娘娃娃還在老家等著呢。這反我不造了,我要回去種地。"
"降了吧。"掠地虎突然說。這個凶悍的漢子此刻聲音發顫,"我聽說楊總督答應給咱們甘肅的荒地,還給糧食種子。去種地也好,我們當個良民。"
黃虎猛地抬頭,正對上苗登雲的眼睛。空氣瞬間凝固了。
"登雲..."一丈青在後麵拉了拉他的袖子。
苗登雲感覺全身的血都衝到了頭頂。他大步走過去,一腳踢散了那堆微弱的篝火,火星四濺。"官軍殺了我們這麽多人,大哥生死未卜,你們居然就想投降,還是人嗎?"
小紅狼跳起來,臉色煞白:"姓苗的你當我們願意?!你看看弟兄們!兩天沒吃過一頓飽飯了!官軍的實力你也見識了,咱們拿什麽打?!"
"那就戰死!像個爺們兒!"苗登雲吼得嗓子生疼。
黃虎突然抓住苗登雲的前襟,把他拽到麵前:"你降不降?不降別怪兄弟們不講多年感情了。你想死別帶上我們,你苗家和官軍有血仇,我們沒有。"
苗登雲掙開黃虎的手,後退幾步,拔出腰刀就要砍死黃虎。
"登雲哥..."一丈青走過來,"官府派來的人說,隻要咱們放下武器,既往不咎。給甘肅的荒地,給農具種子。你和官府有血仇,我們沒有啊。咱們打了這麽多年,死了這麽多人,到底圖什麽?"
苗登雲望向遠處蜷縮著的弟兄們。有個半大孩子抱著長矛睡著了,夢裏還在抽噎。他突然覺得無比疲憊,所有的怒火都化作了酸楚,從眼眶裏湧出來。
"你們...都決定了?"
五個人沉默地點頭。
苗登雲知道自己勸不了他們,打算獨自離開。他剛轉身準備走,卻被龍得水攔住。
"你不能走!"龍得水急得直搓手,"劉巡撫點名要你也降...說你是苗美的義弟。你要是不降,我們投降就不算數。"
苗登雲冷笑:"所以你打算綁了我去領賞?"
小紅狼突然跪下:"登雲哥!算我求你了!咱們二百多條命啊!"
月光下,苗登雲看著這些曾經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黃虎臉上的疤是同官軍廝殺留下的,一丈青的大腿有些瘸是為他擋箭留下來的。現在他們跪在地上,眼裏全是恐懼和乞求。
"讓我想想。"苗登雲轉身走向黑暗處。
經過一夜的思考,苗登雲終於屈服了。翌日,他找到黃虎說道:"帶著兄弟們走吧,我們去城裏見見當官的。"
延安府膚施縣劉廣生的巡撫臨時行轅,苗登雲和五個頭領被卸去了武器。黃虎走在前頭,高大的身軀微微發抖。苗登雲注意到官軍士兵看他們的眼神,就像在看一群待宰的牲口。
大堂內一群披甲的士兵正盯著他們看。劉廣生端坐在太師椅上,五十多歲的樣子,麵容儒雅卻透著威嚴。苗登雲死死盯著他腰間那把鑲玉的佩劍,不知道在想什麽。
"這就是苗美的義弟?"劉廣生打量著苗登雲,聲音出奇地和藹,"看著一表人才,為什麽會當賊?"
苗登雲咬緊牙關,喉嚨裏泛著血腥味。他看見帳角站著個文官模樣的人正在記錄什麽,想必是要把"劉巡撫招安流寇頭子"的功績寫入奏疏。
"本官知道你們做賊前都是良民。"劉廣生撫須道,"隻要真心歸順,朝廷自有寬宥。甘肅已劃出荒地,爾等可屯田自養。"
黃虎撲通跪下:"謝大人恩典!"
其他人也跟著跪下,隻有苗登雲還站著。他能感覺到背後官軍侍衛的手按在了刀柄上。
"苗頭領還有顧慮?"劉廣生眯起眼睛。
一丈青悄悄拉了拉苗登雲的衣角。他閉上眼睛,緩緩屈膝,額頭幾乎要碰到冰冷的地麵。
"罪民...願降。"
說出這兩個字的瞬間,苗登雲仿佛聽見母親在九泉之下的哭聲。但他更清楚地記得山坡上那個抱著長矛睡著的半大孩子。兄弟們說得對,活著才有希望。
劉廣生滿意地笑了:"甚好。明日隨回甘肅的大軍開拔,兵器甲胄一律上繳。"
走出大帳時,夜空中飄起了漫天黃沙。苗登雲抬頭望著漆黑的天幕,心想甘肅的冬天會不會比陝西更冷。黃虎拍拍他的肩膀,想說些什麽,最終隻是歎了口氣。
一丈青輕聲說:"活下去比什麽都重要。"
回到城外營地,苗登雲說道:"為了弟兄們的以後,我們現在招安了。現在咱們都是大明的良民了。如果官府不作數,我們弟兄們再起來造反就是。"
ps:招撫掛營殘餘後,陝西已經沒有成規模的大寇了。張存孟一直在隱身,我個人猜測是在一個地方建寨子種田。如果不是官府傻缺逼反了點燈子趙勝,至少三個月的時間裏陝西沒有大股流寇活動了。到崇禎三年末,明末農民軍西路軍首領神一元兄弟才造反。
說明了在明末這個亂世,除了當官的,其它人都過不去。趙勝還是個家有餘財的秀才書生。
喜歡流賊也可以燎原請大家收藏:()流賊也可以燎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