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襲擊慶成王府1)
字數:4217 加入書籤
打下縣城後,經過酒席上的推杯換盞,劉處直暫時和馬大勇這些逃兵軍官搞成了狗肉兄弟的關係。
劉處直自認為沒這個能力讓人一進來就對他納頭便拜、忠心耿耿,隻能通過這種日常接觸還有恩惠來拉攏。另外最重要的事就是能打,這樣就能顯著提高威望。
在嵐縣破城後,劉處直這兩天一直在考慮要怎麽才能打響名聲。進入山西兩個多月了,克營除了拿下兩個縣城好像沒有啥值得誇耀的事。朝廷那邊認定是王嘉胤打破的蒲州,而兩千營兵被殲滅也是王嘉胤做的。
在朝廷大員們眼裏,克賊隻是前些年辱罵過太祖爺,這事可大可小。太祖爺都死兩百年了,罵幾句不能讓大夥破防。這些日子,劉處直一直想搞件大事情來提振下克營名頭,反正現在山西官軍也湊不出人來打他。
想了兩天,他都沒想到該做點啥。至於底下的將領,他們給的意見就是找一支官軍殲滅掉。劉處直直接否定了——他要是能隨意打敗官軍還流動啥?直接就地割據了。
在嵐縣待了三天後,劉處直準備轉移了。在縣衙收拾東西時,發現了一本書,記載了山西的宗親分布。
山西這裏有代王、晉王、沈王,而郡王更是多如牛毛。這個上麵記載了一家郡王,王號慶成王,去年統計宗親人數居然有一千多人了,而且離自己不遠,隻有三百多裏。自己完全可以將輜重、婦女營轉移到大山,然後想辦法打進去。以後在義軍裏麵那不倍有麵子。
站出去一吼“誰殺過王”,那根本沒人接話。上次聽說高迎祥本來有機會抓永和王的,但是不知道為啥他放棄了。
劉處直看完這個宗親分布介紹的書後,立即帶上讓親兵召集將領們來開會——他要商量一件大事。
各個將領們來齊後,劉處直說道:“兄弟們,我一直想打響咱們克營的名號,奈何我們實力不如高迎祥、王嘉胤,在朝廷那邊最多排第三。這些天我想到一個辦法,你們看看可不可行。”
說罷,他拿出了那本書,念著上麵的內容:“慶成王,晉恭王棡第五子濟炫一脈……”以下省略xx字)
然後劉處直念到了崇禎二年的宗親統計:“慶成王府有宗室一千二百餘人,奉國中尉以上者四百四十三人,封地汾州,有藩田一萬兩千畝。”
“兄弟們聽到了嗎?這個慶成王府朱家人太多了,咱們替崇禎皇帝清理下宗祿負擔,我們還能繳獲大批糧草,吃不完的咱們就散出去。你們看看如何?”
劉處直自己說的眉飛色舞,但下麵人不全部認可。
李茂開口說道:“掌盤子,這個王府暫時咱們怕是不能染指啊。要是激怒了皇帝老兒,以後咱們日子可難過了。”
“沒事,打完咱們就去找王嘉胤。再說了,現在山西有多少官軍能出動啊?以後的事以後再說吧。如果是因為這個問題,我覺得倒沒啥。”
聽李茂說完後,高櫟提了一嘴:“這州城我們要拿下很困難啊,蒲州的事曆曆在目,更別說這是王爺待的地方,咱們可拿不下。”
“這確實是難題,我們肯定不能硬來,可以想想辦法。當然,原則上我是不會強攻的,實在不行可以放棄打。”
“這樣吧,狗才還是你帶隊去汾州看看,這次多帶點人。”
“要找到慶成王府的具體位置,前後門、角門、暗門都要標清楚,到時候別讓那個王爺跑了。”
“還有,宗親們都住在那些位置?這慶成王府上千人,不能都擠在王府。如果能知道奉國中尉以上的,那就更好了。”
“最好看看能不能發展下內應,有人開城門就再好不過了。”
“你們先出發,我帶全營南下穀積山,安置好輜重營和婦孺們。到時候打探好了,進山找我們,我給你留記號。”
“各位兄弟沒啥事就休息吧,明日我們離開縣城,城裏雖好,卻不是我們長住之地,還是讓官軍來收複吧。”
次日清晨,李狗才帶著十多人先行,劉處直率大軍晚幾個時辰開拔,朝穀積山進發。
三天後,十幾個人牽著馬車來到汾州城南門。守門的官兵正懶洋洋地曬太陽,見有人來,勉強直起腰:“路引呢?”
李狗才滿臉堆笑,從懷裏摸出張皺巴巴的紙:“軍爺請看,俺們是平陽府來的,想進城打聽打聽糧價。”
官兵掃了眼路引,又打量三人——粗布衣裳上打著補丁,腳上的草鞋沾滿泥巴,確實是鄉下糧販的模樣。他正要放行,忽然瞥見馬車上蓋著的麻布微微鼓起。
“裝的什麽?”官兵用槍杆去挑麻布。
李狗才眼疾手快,一把按住麻布,順勢塞過去二三兩銀子:“軍爺辛苦,就是些粗糧……”
官兵掂了掂銀子,咧嘴一笑:“進去吧!進了城安分點。”
偵察營進城後,立刻分散行動。李狗才帶著三人來到城西——這裏被慶成王府全部占據了。遠遠望見一片巍峨建築:朱紅大門,青石台階,門前蹲著兩隻張牙舞爪的石獅子,門楣上掛著“慶成王府”的金字匾額。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讓其他人繞著轉一轉,搞清楚從這裏出城有幾條路,自己則留在這附近。
“好家夥,見一麵這個王府,回去也能和大哥還有掌盤子吹吹牛了。”李狗才暗暗咋舌。他假裝係鞋帶,蹲在街角觀察:王府正門有四個帶刀護衛,側門進出的大多是挑水送菜的雜役。他注意到,每隔半個時辰,就有一隊巡更的護衛繞牆巡視。
“瞎了眼了?”一個滿臉橫肉的家丁模樣的人罵道。
李狗才連忙賠笑:“對不住對不住……”他眼角餘光瞥見家丁腰上掛著王府的腰牌,心裏一動,“這位爺是王府的人?小的想打聽打聽,王府最近收不收新米?”
家丁嗤笑一聲:“就你?王府的米都是江南特供的!”說完揚長而去。
“不行,還是得進王府才知道內情。我這身裝扮太差了,得改下行頭,還好這次帶了不少銀子。”
從王府離開後,李狗才轉身來到了賣成衣的地方,挑了一身綢緞衣服,扮成了一個成功的富商。明日再想辦法進去看看。
次日,李狗才扮作一個糧商,帶著幾個隨從又來到了王府門口,遞上了幾兩銀子,請衛兵幫忙引薦一下管糧食的管事。
銀子無論在什麽地方都是有用的。掂量了一下份量,守門的衛兵說道:“等著吧,我去給你通報。”
不多時,一個閹人出來了王府也大量用閹人,隻不過沒有官職就不能叫宦官)。看著李狗才一身綢緞,少說也得幾十兩銀子了。聽衛兵說這些都是糧商,想著可以撈一筆,就接見了他們。
由這個管事引路,一路上李狗才除了分心聊天外,還默默記住道路。七拐八拐後,來到了一處屋子。
坐下後,管事扯著公鴨嗓說道:“你這裏有什麽米啊?我們王府的米可都是江南來的,不好的我可不要啊。”
李狗才滿臉堆笑地說道:“回管事的話,我們的米也都是南方來的,還是上好的鬆江稻。您要是看的上,小人這裏有二百石,每石二兩銀子,小人也就掙個跑腿錢。”
本來這個管事還打算殺殺價,結果聽到李狗才隻報了二兩,頓時欣喜若狂。鬆江稻在這裏還確實是稀罕物,又是上好的稻米,去太原一賣,轉手就能掙三兩,這二百就是六百兩白銀。
明代除了當官的俸祿低,這些閹人的俸祿更低,更何況他還不是皇宮裏的人,慶成王府實在貪不了幾個錢。
見交易達成,李狗才起身告辭。管事又將他送到了門口,一路上李狗才再次強化了之前的印象。至於哪來的鬆江稻?克營營中還真有——蒲州繳獲了漕運的糧草,這些大米老陝不愛吃,走的時候劉處直帶了幾百石走。
喜歡流賊也可以燎原請大家收藏:()流賊也可以燎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