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陝西官軍入晉援剿
字數:3950 加入書籤
仙克謹在趕到汾州時,流寇已經跑了。他讓自己標營偵騎四散尋找流寇蹤跡,也沒發現什麽。看到被燒成灰的慶成王府,他知道自己已經不可能保住官職了,於是帶著人馬回到陽曲。
至於寧武、大同兵馬,他已經沒有心思管了,就回到陽曲巡撫衙門等待皇帝的處置。
寧武和大同的一千六百大軍到了汾州,啥事都沒幹,讓地方支援了一部分糧草後,又回到各自駐地。
至於剿流寇,巡撫都跑了,還打個啥啊。
大明皇帝的地位和威嚴那都是不容質疑的,更別說現在還是崇禎三年。隻要還在大明體製內混,崇禎帝想殺他、辦他,隻需要一句話。
錦衣衛的緹騎一隊往陝西給洪承疇和杜文煥傳遞命令,一隊來到山西宣布對仙克謹的處理結果,隨之而來的還有代巡撫宋統殷。
大明的官員都很擅長落井下石。不少人見成基命沒有保住仙克謹,就開始紛紛上奏彈劾,生怕他不死一樣。
禦史孫征蘭上奏彈劾仙克謹,奏疏內容招招往死裏搞他。說流賊在陝西造船準備渡河進入山西,此事早有預兆並非突發。杜文煥與劉廣生在府穀與流寇交戰月餘時間,仙克謹卻早不未雨綢繆,坐等賊兵入境,導致賊寇攻城殺人,流竄山西。
到現在,山西從河曲到蒲州有賊十餘萬,賊勢已如燎原之火,他才謀劃討伐。結果討賊行動尚未開始,就有皇親數百口被流寇殺害,藩封之地被攻破,實在是罪無可赦——前有誤國之過,後有辱國之恥。
說實話,這篇奏疏正常人看來都是無稽之談。大同兵勤王被後金軍全滅,山西鎮兵和撫標因嘩變也全軍覆沒,讓仙克謹拿頭去打流寇啊?別說支援府穀了,能守住就不錯了。
不過崇禎倒是沒有給仙克謹加罪了,相反,看到孫征蘭這封奏疏後,甚至取消了仙克謹的三族瓊州遊,隻打發他回家了。
宋統殷是跟著錦衣衛一起來接任巡撫位置的。他看到仙克謹時,他正給慶成王帶孝,跪在衙門門口等待宋統殷到來。
這兩人沒啥仇恨,宋統殷自然不需要落井下石。等聖旨宣布完後,兩人交接工作。
宋統殷詢問道:“仲恒仙克謹字),流竄進山西的流寇有多少人?山西有多少官兵?”
見現任巡撫問他,仙克謹說出了實情:山西現在最少有十萬的流寇,縱橫平陽府和太原府。山西鎮官兵都還在重建中,現在能動用的機動兵力就是自己的撫標、孫顯祖的家丁,還有大同的一些邊堡營兵,機動兵力加起來不過三千之數,根本無法剿滅流寇。
聽到這話,宋統殷也傻了。合著這麽大個山西,就隻能抽調三千兵力啊?他還打算一展宏圖呢,這要是出戰,不得被流寇把腦袋砍了啊?
不過想到從京師來之前,已經知道了陝西要入晉援剿,宋統殷也就鬆了一口氣。最後叮囑仙克謹:“陛下隻是革了你的職,回家鄉好好生活吧,以後說不定還能起複。”
榆林衛巡撫衙門內,洪承疇與杜文煥對坐於山西輿圖前,手指在黃河沿岸緩緩劃過。
“弢武,克賊既已遁入呂梁山,必不會坐以待斃。”洪承疇指尖點向汾州,“他破城後未裹挾流民擴軍,真要遁入山中,我大軍想搜尋他們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流寇難剿就在於一個‘流’字,我官軍除了騎兵部隊,其它隊伍的馬匹完全比不上流寇。”
杜文煥冷笑:“他再狡詐,終究不過數千人。我們把王嘉胤這些賊頭滅了,剩下的克賊能翻起什麽大浪?還是山西官軍太羸弱兩千營兵被殲滅。在陝西,兩千營兵都可以追著流寇打了!”
洪承疇看了看輿圖,先布置了進兵任務:既然克賊目前遁進大山了,那就打王嘉胤去。
杜文煥親率延綏營兵和自己總兵標營,自河曲渡河封鎖呂梁山北麓,看看能不能找到克賊陛下的命令也需要執行。
洪承疇督標營與神木參將艾萬年、孤山堡副將李釗、清水營遊擊李顯宗、定邊營遊擊馬科、延安營參將李卑等部隊自禹門渡渡河,沿官道推進,對平陽府流寇形成壓力。
另外,洪承疇去信劉廣生,請他守住蒲州的河麵,防止賊寇竄回陝西。洪承疇的戰略就是把流寇封鎖在平陽府內,再一舉殲滅。
“另外,本院已行文布政司,先調三萬石軍糧,沿黃河船運至渡口。另令沿途州縣征調民夫。”
杜文煥看洪承疇這麽容易解決了軍糧,更加佩服他——輕而易舉的就做到了他們這些武將難做的事。如果援剿部隊不缺糧,擊敗流寇是很容易的事。
洪承疇繼續補充道:“流寇能煽動百姓,無非借‘免債散糧’之利。我軍所過之處,當張榜安民:凡從賊者,若能縛賊來降,既往不咎;若執迷不悟,破賊群之日全員誅殺。”
杜文煥暗暗點頭:這文人真他奶奶的狠,不過我喜歡。楊鶴、劉廣生那種打著打著就招撫,那還要我們這些當兵的做甚?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另外,流寇流動必然不會帶太多糧食,需令平陽府各州縣堅壁清野。如果再丟城與賊,本院必上奏狠狠彈劾當地官員。”
杜文煥拍案:“好!撫院大人好計策,流寇必定一舉蕩平!”
一萬延綏大軍誓師準備出征。杜文煥頂盔貫甲,立於點將台上,聲如雷霆:“奉旨討賊,敢有退縮者——斬!延誤軍機者——斬!”
台下大軍齊聲怒吼:“殺賊!殺賊!”
洪承疇則坐鎮中軍,告訴下麵的軍官:“此戰不僅要蕩平流寇,更要震懾天下蠢蠢欲動的刁民——不要造反!這也是對其它大明宗室的一個交代。”
黃河波濤洶湧,陝西三邊最精銳的軍隊,正準備撲向他們的獵物。
而劉處直現在在幹嘛?他正在大擺宴席。這次突襲州府對皇室“消消樂”非常成功,而李狗才在整個行動中表現極好。不過劉處直現在也不能給他更好的獎賞——畢竟營官已經是營中三號人物了,總不能讓李茂給他騰位置吧?
所以還是金錢獎勵,還讓他的偵察營再擴充一百人。現在他營中就有五百人和一千二百匹馬了。
有人的地方就有山頭。雖然現在的營官們都是原始股,不過這最開始的逃兵三人組居然漸漸有了分歧。
李狗才和劉處直關係很近,倒是很久沒有和高櫟他們一起了。而高櫟和郭世征還是一如既往的鐵,他不止一次建議再擴建左右營,讓郭世征當個營官。
畢竟李狗才當初和他們混的時候就是個小弟弟,他都當了快一年營官了,郭世征還是個把總,實在有點不成樣子。
前些日子按戚家軍編製重新編伍時,高櫟就一直提議想讓郭世征當個千總。他的想法就是慢慢積功,後麵再當個營官。
高櫟這麽著急,郭世征倒是沒心沒肺,根本不想當個啥千總、營官。他自己帶三四百蒙古騎兵爽的一批。所以劉處直也覺得挺搞笑——高櫟想為自己兄弟搞個前程,沒想到郭世征居然不領情。
回到酒席上,劉處直說道:“各位兄弟,此戰打出了我們的名聲。雖然我們和大明以後就是不死不休了,可這也是對我們的鍛煉。官軍圍剿我們也沒那麽容易,我們馬匹多,隨時都可以轉移。”
“既然我們造反了,就不要再想著和大明和解,沒有這種好事。現在山西官軍羸弱,咱們在這裏安全的很啊!”
喜歡流賊也可以燎原請大家收藏:()流賊也可以燎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