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老回回的書信
字數:5891 加入書籤
魏村激戰一天,再次重創張道浚的隊伍。他帶著一千五百人和艾萬年一起進擊流寇,最後收攏了三四百殘兵敗將逃入長子縣城。
而艾萬年同義軍沒有交戰多久,用騎兵擊潰了前營一個司,占了點小便宜後趁著義軍疲憊脫離接觸,再次回到沁水找曹文詔去了。
在潞安府繼續停留已經沒有什麽好處了,周圍的士紳王莊被一掃而空,劉處直也拿不下長治縣城。
崇禎四年四月初五,在確定周圍沒有官軍跟隨後,帶上了輜重營和婦女營再次往沁州轉移,兩日後來到了沁源縣。
在沁源休整期間,劉處直接到了一封老回回送來的信件,信中言辭十分懇切,想請劉處直幫個忙。
自崇禎二年老回回從劉處直營裏離開回清澗鄉裏征兵後,就開始跟著王嘉胤轉戰各地。
王嘉胤雖然不吝嗇,但老回回實力就那樣,一直發展得不溫不火。
去年河曲見麵後,看到劉處直這一年多發展得不錯,而自己始終差點意思。
他和回營的幾個親戚商議後,決定拿下位於平陽府的霍州。
他已經打探過了,河東兵備道的主力已經盡沒於沁水縣城,自己圍攻霍州應當無礙。
拿下一個州城,除了能接收城裏的工匠,還能繳獲不少裝備和銀錢。
自己距離起家估計就差這一哆嗦了,能拿下霍州,就能依靠城內財富擴軍,靠著繳獲的裝備武裝自己,一步步做起來。
就這樣,老回回聚集了回營五千多人準備攻打霍州。
這五千多人一大半都是清澗老鄉或者教友,打起仗來不怕死的人很多。
進攻霍州之前,老回回派人潛入城內,得知霍州就一個守備營,長期吃空餉下就四百多人,城內官紳與百姓的矛盾也嚴重。
城牆不像是蒲州這種三省交界之處弄得高高大大的,霍州常年沒有戰爭,在平陽府的內地連山賊都少得很,上次修還是嘉靖朝那會了,俺答汗喜歡從山西破關入寇,當時朝廷下令山西的城牆都加固。
到現在,霍州城牆已經有八十年沒有大修過了,最多隻有小修。
在老回回眼裏,這就是個熟透的桃子。
崇禎四年四月初六,老回回造好雲梯後就準備開始進攻了。
回營沒有火炮,老回回隻能讓弓箭手掩護,老本兵和流民新兵混在一起強行爬城。
昨日剛圍城時,一開始倒是挺順利的,霍州守備陳立看到流寇來圍城,嚇得直接帶著二十幾個家丁跑了。
但知州許敏之是個有膽色的,他火線提升守備營把總當守備,穩定住守備營的士氣,並承諾打退流寇後就向兵憲給他報功,並且上報朝廷給他轉正。
把總被這個大餅砸暈了,開始用心守城。為了維持士氣,他自掏腰包給這些軍士發賞。
許敏之又陸續在城內動員士紳支持,讓衙役拉著民壯上城守禦,承諾管飯。
這年頭大部分人都為了一日三餐奔波,聽到守城知州就管飯還是三頓,不少霍州百姓就被動員起來上城了。
折騰一天後,許敏之腰杆硬了,放話說流寇來多少死多少。
老回回也沒抓住守備逃跑時城內人心動蕩的時候一舉破城,他認為這個是陰謀。
到了第二天,他就隻能麵對一大堆守軍了。
攻城開始了,霍州北門外,五六百弓箭手開始對著城牆上放箭,老本兵們混合著流民新兵嚎叫衝向城牆。
霍州城內雖然沒有火炮,但在武庫內找到了很多還能用的弩機和弓箭,守軍對著衝鋒的流寇就放弩箭。
老回回部披甲率不高,進攻的士卒被射得嗷嗷叫。
第一次進攻就丟下百餘具屍體,連城牆都沒靠到就回來了。
接下來,老回回部又連攻霍州兩天,城下的回營義軍屍體鋪了一層。
現在情況很明顯了,回營拿不下霍州,但此次圍攻傷亡頗大,要是走了,他老回回心裏實在不甘心。
思來想去,他決定向劉處直求援。至於他怎麽知道克營的位置在那,這事也很簡單。
雨季到了,住在城外很難受,到了沁源後,劉處直直接命令拿下了這座縣城,然後全營搬了進去。
兩地相隔百裏,沁源丟失的事老回回稍一打聽就知道了。
得知是劉處直拿下了縣城,思來想去,他讓回營的讀書人寫下了這封信。
\"處直兄弟:
自河曲一別,已經過了半年。聞兄弟連戰連捷,部眾日盛,我也很高興。
今兄弟集回營五千餘眾,欲取霍州以充軍實,然此城雖牆垣頹敗,守卒卻負隅頑抗,弟四次率眾登城,折損兒郎五百有餘,城中知州老賊,驅百姓死守,箭矢滾木如雨,急切之間難下,還請兄弟相助。
馬守應拜上。\"
老回回啃不動霍州這塊肉了。劉處直將信遞給身旁的李茂:\"你們怎麽看?\"
高櫟講道:“霍州我們之前也經過了,雖然不是啥堅城,但聽老回回所說有個厲害知州,恐怕不好打,咱們上也得損失不少人手。”
很少說話的王鴻發言道:“掌盤子,其實咱們要打也容易,霍州那邊護城河沒有繞著城牆挖一圈,土木營這邊還有五十多桶火藥,炸塌城牆綽綽有餘了。”
見王鴻這麽有信心,其它人一下子都讚成了。畢竟好久沒去州城裏麵享受過了,能打下來當然更好。
\"好!\"劉處直猛地站起,\"傳令全軍,明日吃完飯後就走,爭取兩日內抵達霍州城下!\"
霍州城外,老回回馬守應的大營籠罩在失敗的陰影中。
剛才他又發起了一次攻城被擊退,傷兵的哀嚎聲不絕於耳。
馬守應站在營帳外,望著遠處霍州城牆上晃動的火把,拳頭捏得咯咯作響。
\"三伯,劉掌盤子回信了!\"他侄子快步跑來,手裏攥著一封剛到的書信。
馬守應急忙展開,看到劉處直已經同意了,一拍手道。
\"好!好!\"馬守應連聲叫好,多日緊繃的臉上終於露出笑容,\"傳令下去,停止攻城,固守待援。\"
再派人去告訴城裏那些老爺們,就說他們死期將至了,現在開門他考慮破城後不殺他們。
這些士紳把老回回的話當無能狂怒,自然沒有開門投降。
兩日後,劉處直率軍趕到霍州,馬守應親自出營三裏相迎。
兩人在暮色中相見,馬守應急步上前,一把抱住劉處直:\"處直兄弟,你可算來了!\"
劉處直掙脫他的熊抱,說道:\"馬兄弟勿憂,這城很快就能破了。\"
兩軍主帥並肩而行,來到一處高坡。暮色中的霍州城輪廓模糊,但能看出城牆確實年久失修,多處牆磚剝落。
\"我讓人準備挖上四條地道,\"劉處直指著城牆西北角,\"明日我的土木營營官會帶人埋設火藥,然後送這些官老爺上天。\"
馬守應眼中閃爍著興奮:\"好!我讓回營的弟兄準備好,爆炸一響就衝進去!\"
當夜,王鴻率領五十名土木營的人,借著夜色掩護潛入預先挖好的地道。
他們攜帶了二十桶火藥,悄無聲息地運至城牆地基處。
\"多放些在城門右側,\"王鴻低聲指揮,\"那裏牆基已經鬆動,一炸就塌。\"
土木營士卒熟練地安置火藥,插入引線。整個過程沒有一絲多餘的聲音,隻有偶爾傳來的泥土簌簌聲。兩個時辰後,一切準備就緒。
黎明前,霍州城頭的守軍經過連日緊張,此刻大多昏昏欲睡。
突然,大地劇烈震動,一聲巨響劃破天空。
霍州的城牆在衝天火光中轟然倒塌,碎石磚塊如雨點般飛濺。守軍還沒反應過來,呐喊聲已從四麵八方響起。
\"殺啊!\"馬守應一馬當先,率領回營精銳衝向缺口。
劉處直則指揮主力從正麵壓上,牽製守軍注意力。
知州許敏之從睡夢中驚醒,顧不得披掛整齊就提劍衝上街麵。
他看到城牆那邊騰起的煙柱,心知大勢已去,卻仍嘶聲喊道:\"頂住!援軍不日即至!\"
但潰敗已成定局,義軍如潮水般湧入城中,守軍節節敗退。
許敏之帶著最後願意跟他頑抗的人退守州衙,做最後的抵抗。
劉處直親自來到州衙前,看著緊閉的大門和牆後零星的箭矢,大喊道:\"狗官,你投降的話我可以考慮饒你一命。\"
牆內傳來沙啞的吼聲:\"亂臣賊子,休想本官投降!\"
見對麵不投降,李茂直接調了一隊鳥銃手上前,對著大門齊射。
木門瞬間千瘡百孔,隨後被撞開,最後的戰鬥在州衙院內展開。
許敏之身中三箭,仍持劍而立,直到被高櫟一刀斬下頭顱。
正午時分,霍州全城已落入義軍之手,劉處直和馬守應在州衙大堂召集眾將議事。
繳獲的清單很快呈上:白銀八萬兩,糧食一萬石,兵器甲胄上萬,還有上百名各類工匠。
按照義軍長久以來的規矩,劉處直部出力最多,理應分得七成。
但當馬守應忐忑地等待分配時,劉處直卻出人意料地宣布:\"此次破霍州,回營先期苦戰消耗守軍功不可沒,我提議繳獲對半平分。\"
堂內一片嘩然,馬守應猛地站起,處直兄弟,這...這如何使得?\"
\"不說這些,以後兄弟有事,還望回營能幫襯幫襯。\"
\"好!但有要求,我馬守應絕對不說一個不字。\"
戰利品分配完畢後,劉處直下令處決了一批頑固官紳,同時開倉放糧,賑濟城中貧民。
霍州街頭,義軍士卒維持著秩序,工匠被集中起來分配到各營,這座州城原本能擋住義軍很久,就因為曆任知州的屍位素餐被輕鬆拿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