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攻破全椒縣

字數:5348   加入書籤

A+A-


    池河鎮之戰結束,大軍在鎮上休整兩天後就開拔了,按照既定路線浩浩蕩蕩向東南方向的全椒縣進發。
    隊伍如同一條蜿蜒的巨龍,翻越崎嶇的大槍嶺,二月的嶺上晚上寒風呼嘯,但義軍士卒們因新勝而火熱的內心卻驅散了寒意。
    “他娘的,這嶺子可真不好爬!”掃地王張一川喘著粗氣,用刀鞘杵著地,“比跟官軍幹仗還累人!”
    旁邊的左金王賀錦笑道“老張,爬過去,前麵就是清流關,過了關南京就在咱眼前晃悠了!這點累算個球!”
    馬守應則對劉處直說道“大帥,清流關雖是舊關,未必有重兵,但也需小心官軍設伏。”
    劉處直點頭“老回回說的是,狗才,派偵騎前出十裏,仔細探查清流關動向!”
    “得令!”李狗才領命,立刻安排手下精幹探馬先行。
    所幸,官軍兵力捉襟見肘,並未在清流關布置像樣的防禦,義軍前鋒很順利便通過了這道關卡,繼續南下,隊伍行至戴安鎮地界時,已是人困馬乏,劉處直下令在鎮外紮營休整。
    戴安鎮並非大鎮,百姓早已聞風躲避,然而,義軍紮營不久,一夥不速之客卻主動找上門來,來的是一群本地打扮的漢子,約莫兩千多人,衣衫混雜,手持兵刃,為首的是個身材高瘦、麵色精悍的漢子,自稱陰天星梁五。
    “哪位是義軍劉大帥?我們是戴安鎮左近討生活的弟兄,久聞義軍威名,特來投奔,有要事相商!”梁五被帶到中軍大帳,抱拳行禮,聲音洪亮。
    帳內,劉處直坐在主位,兩側是張一川、賀錦、馬守應、賀一龍、劉國能等掌盤子,目光都看著這個的土賊頭目。
    劉處直緩緩開口“我就是劉處直,梁五兄弟?有何要事?”
    梁五見帳內皆是聲名赫赫的流寇掌盤,不免有些緊張,但強自鎮定道“劉大帥,各位掌盤!我們在此地多年,受夠了官府的鳥氣!全椒縣那狗官,去年剿匪,害了我們不少兄弟。
    如今聽說義軍要打南京,要經過全椒縣,我們願效犬馬之勞,與義軍聯營,共破全椒!打下縣城,錢糧女人,我們隻要三成,其餘都歸各位大王!”
    帳內幾位掌盤子交換了眼色,賀一龍嗤笑一聲“哼,三成?你們兩千多人能出多大力?也敢開口要三成?”
    梁五連忙道“這位大王有所不知!我們人雖不多,但熟悉全椒縣內情,知道哪段城牆老舊,哪個大戶藏糧藏金銀多!城裏還有我們的內應!攻城時,我們願為前驅,隻求破城報仇,日後也能跟著義軍幹大事!”
    劉處直原本的計劃就是要打全椒,如今有地頭蛇主動要求合夥,並情報和內應,確實是意外之喜,能增加不少勝算,但這些土賊未必可靠。
    老回回馬守應低聲道“大帥,此人所言若實,倒是一大助力,但需防其有詐,或是官軍細作。”
    劉處直微微頷首,看向梁五“梁五,你的心意我已知曉,合夥可以,但需聽我號令行事,破城之後,按功勞大小分配錢糧,絕不會虧待真心投靠的兄弟,若真有內應,確是頭功一件!”
    梁五大喜過望“謝大帥!我們一定聽從號令,絕無二心!”
    於是,劉處直接納了梁五的隊伍,義軍聲勢更壯,號稱二十萬大軍繼續向全椒縣挺進,崇禎八年二月初八,黑壓壓的義軍隊伍如同烏雲壓境,將全椒縣城圍了個水泄不通。
    城頭上,提督趙世臣和都司薛邦貞早已嚴陣以待,池河防線失守後,他們一路退至此地,加固城防,征發民夫,囤積滾木礌石,將全椒縣守得如鐵桶一般。
    趙世臣按著刀柄,望著城外連營十幾裏的流寇營寨,臉色陰沉得能滴出水來,薛邦貞在一旁道“軍門,賊勢雖大,但我軍憑城固守,糧草充足,隻要堅持旬日,南都援軍必至!”
    趙世臣歎了口氣“但願如此吧,傳令下去,嚴防死守!有敢懈怠者,斬!”
    攻城戰旋即展開,義軍仗著人多勢眾,發動了潮水般的攻勢,梁五的土賊果然熟悉情況,指出了幾段據說較為薄弱的城牆。劉處直指揮各營,輪番猛攻。
    “革裏眼、左金王!帶你們的人,攻東門,掃地王、闖塌天,主攻南門!梁五,讓你的人帶著弟兄們,填平南門外的護城河,我與老回回攻北門,西門臨河就不打了,派人看著即可。
    “殺啊!”震天的喊殺聲響起,義軍士卒推著雲梯、撞門車、木幔車、以及十多米長的壕橋冒著城頭傾瀉而下的箭矢、石塊和火炮,拚命向前衝。
    梁五的人確實悍勇,冒著矢石填平了護城河,傷亡頗重,其餘各營也派了大量新附流民混著一些老本兵強攻各門。
    然而,趙世臣和薛邦貞畢竟是經驗豐富的將領,指揮得當,官軍抵抗異常頑強,滾木礌石如同雨下,燒開的金汁散發著惡臭傾瀉,不斷有義軍士卒從雲梯上慘叫著跌落。
    一連三日,攻勢如潮,卻一次次被擊退,城牆下屍積如山,土地被染成了暗紅色,義軍各營招募的新兵都有意見了,各個掌盤們隻得給他們加餐安撫一下,這過了鳳陽後想再找這些優質炮灰可不容易了,畢竟沒到活不下去,誰願意提著腦袋造反。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中軍大帳內,氣氛凝重。
    “媽的!這全椒縣比池河鎮難啃十倍!”張一川罵罵咧咧,胳膊上還纏著帶血的布條,“趙世臣這老小子,有點門道!”
    賀一龍也皺眉道“新兵死傷不少,再這樣硬攻,就算打下來,也折損太大,後麵還怎麽打南京,這些願意跟我們走的流民打光了,總不能真抓老百姓入伍吧,那咱們義軍以後就別混了。”
    劉處直麵色沉靜,但緊鎖的眉頭顯示他內心的焦慮,他看向一直沒怎麽說話的宋獻策“宋先生,你怎麽看?”
    宋獻策撚著胡須“強攻難下,傷亡甚重,不如……分兵?派一部精銳,繞過全椒,直撲和州?和州臨江,若能奪取船隻,或可直接威脅南京,至少也能調動全椒守軍。”
    劉處直沉思片刻,正要點頭,忽然帳外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和喧嘩。
    “大帥!大帥!好消息!天大的好消息!”一個報信的親兵幾乎是連滾帶爬地衝進大帳,臉上帶著難以置信的狂喜。
    眾人都是一怔。劉處直喝道“慌什麽!什麽好消息?”
    親兵喘著大氣,激動地報告“大帥!各位掌盤!城、城裏亂了!剛才城頭守軍好像自己打起來了!咱們圍城的弟兄聽到城裏喊殺聲,還看到有快馬從北門跑出去,像是官軍大官!現在城頭上防守好像都亂套了!”
    “什麽?!”帳內眾人全都站了起來。
    劉處直急問“可知緣由?”
    親兵搖頭“還不清楚!但千真萬確!防守明顯弱了!”
    原來,之前鳳陽失陷的罪責終究追查下來,朝廷罷免趙世臣的旨意,幾經周折,偏偏在這攻城最激烈的時刻送到了全椒縣,傳旨的宦官嚇得沒敢進城,坐船到了西門外讓人用箭射了進去。
    趙世臣接到罷職問罪的聖旨,如遭五雷轟頂,他浴血奮戰,退守全椒,苦苦支撐,等的不是援軍,而是這奪職問罪的聖旨?一股悲涼和憤怒瞬間淹沒了他。
    “朝廷……昏聵至此!!”趙世臣將聖旨狠狠摔在地上,雙目赤紅,“我趙某人為國血戰,竟得如此下場!”
    薛邦貞在一旁也慌了神“軍門!這……這如何是好?”
    趙世臣慘笑一聲“還有什麽軍門!我現在是待罪之身了!薛都司,你好自為之吧!”
    說罷,他心灰意冷,再也顧不得什麽守城重任,當即集合家丁,連夜打開北門,縱馬而去,徑直北返,打算回京聽勘。
    主將突然棄城而逃,消息迅速在守軍中傳開,頓時全軍嘩然!接替他的杜弘域遲遲未到,群龍無首,官兵們不知所措,士氣瞬間崩潰,有的軍官想彈壓,有的想繼續守,有的則想學趙世臣跑路,城內頓時陷入混亂。
    城外的義軍敏銳地捕捉到了戰機!
    “天賜良機!”劉處直猛地一拍桌子,“快!傳令各營!全軍壓上!趁他病,要他命!破城就在今日!”
    “彩!”所有掌盤子都興奮起來,剛才的沮喪一掃而空,紛紛衝出大帳,召集本部人馬。
    這一次,攻勢再無阻滯,失去統一指揮、陷入內亂的官軍根本無法組織有效抵抗,義軍輕而易舉地便架起雲梯,蜂擁而上,梁五的內應也趁機在城內放火製造混亂。
    很快,南門被從內部打開。
    “城破了!城破了!”如海嘯般的歡呼聲從義軍隊伍中爆發出來。
    無數義軍士兵如同決堤的洪水,湧入全椒縣城,薛邦貞試圖收攏部隊巷戰,但大勢已去,他為了不死的稀裏糊塗帶著五百多人逃回了南京。
    崇禎八年二月初,苦攻三日不下的全椒縣,竟因朝廷一紙荒唐的問責聖旨和主將的臨陣脫逃,戲劇性地落入了義軍之手。
    站在全椒縣的城樓上,看著城內四處升起的煙火和奔流的部下,劉處直高興壞了南京,那座江南最繁華的巨城,似乎已經遙遙在望了。
    “速速清點府庫,安撫百姓,休整部隊!接下來就是占領江浦渡過長江!”
    至於杜弘域為什麽沒有隨著聖旨一起來呢,那就是朝廷的原因了,諸公們遵循陛下旨意換人時忘了京師到榆林再到南都的距離。
    一份罷免趙世臣聖旨先走去了南都,一份聖旨去了榆林告訴杜弘域去接任池河營提督,從京師到榆林一千五百裏,榆林到南京還有三千裏路,更何況杜弘域還不是空手上任,杜家有一千五百家丁,他得召集齊了再出發,就在全椒縣丟失的時候,杜弘域剛剛出潼關。
    就這樣四千人的池河營就剩了五百人被薛邦貞帶回了南都,杜弘域還沒上任就接了個大爛攤子。
    喜歡流賊也可以燎原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流賊也可以燎原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