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籌備工作2)
字數:5385 加入書籤
劉處直開始詳細解釋,語氣就像在傳授什麽重要的戰術要領:“走了一天路,腳在鞋子裏悶著,出汗、摩擦,容易起水泡,也容易藏汙納垢,引發感染。”
“用熱水泡一泡,能活絡血脈,消除疲勞,讓第二天走路更有勁!更重要的是,能軟化腳上的老皮和可能磨出來的水泡,及時清理,能大大減少爛腳、化膿的風險!”
他看到有些人臉上還是將信將疑的神色,便舉了個例子:“你們都知道輜重營裏麵那個馮瘸子吧?他可不是打仗傷的!就是當年跟著王嘉胤大元帥轉戰的時候,不注意洗腳,腳上一個小口子感染了,最後爛得深可見骨,差點把命丟了,後來雖然保住了命,但一條腿就廢了!這就是血的教訓!”
這個身邊的例子極具說服力,許多軍官的臉色都變得凝重起來。
劉處直繼續深入,將這件事提升到了紀律和戰鬥力的高度:“諸位想想,咱們要是有一半的弟兄因為腳傷走不動路,還打什麽仗?跑都跑不掉!”
“反過來,如果咱們全營上下,人人都有一雙不怕走、不怕跑的鐵腳板,那咱們的機動性就能更強!能更快地調動兵力,能更靈活地穿插迂回,能更有效地躲避官軍圍剿!這洗腳,看似小事,實則是保命、保戰鬥力的頭等大事!”
他看向各營主官,命令道:“這件事,和識字一樣,也要作為一條軍規貫徹下去!回去告訴你們手下的每一個弟兄,以後駐紮下來,隻要有條件燒熱水,各哨、各隊必須組織弟兄們輪流用熱水燙腳!”
“軍官要帶頭,要把檢查弟兄們洗腳、處理腳泡,當做和檢查兵器、巡查崗哨一樣重要的事情來抓!我要不定期派人到各營抽查,若是發現哪個營的弟兄普遍腳上有嚴重潰爛,我拿你們這些營官、千總是問!”
李茂首先表態,他朗聲道:“大帥思慮周全!這確實是維係我軍根本的好法子!屬下回去後,立刻在我營中推行,從我做起,每日必用熱水洗腳!”
劉體純也鄭重說道:“大帥放心,屬下明白此事關乎行軍根本,定當嚴格督促。”
郝搖旗聽完後說道:“行!大帥,俺老郝記住了!以後保證天天洗腳,也盯著那幫兔崽子們洗!”
劉處直看著台下軍官們從最初的疑惑、不在意,轉變為現在的重視和接受,心中稍感欣慰,改變積習非一日之功,但隻要從上到下形成風氣,嚴格執行,假以時日,必見成效。
“好了,要說的就是這些,隨營學校、識字、洗腳,這三件事,都是咱們強基固本的要務!望諸位謹記於心,落實於行!散了吧!”劉處直終於結束了這次內容豐富的會議。
軍官們議論紛紛地散去,可以想見,隨營學校和軍官必須識字的決定,將在接下來的日子裏,在軍中掀起怎樣的波瀾。
散會後,劉處直片刻未歇,立即帶著宋獻策和李茂等營官以及幾個親兵,直奔位於羅家山後山較為僻靜處的孩兒營駐地。
孩兒營的駐地井然有序,七八百名年紀在十二歲到十六歲之間的少年,剛剛結束上午的操練,正在休息。
他們大多數人雖然穿著舊衣,但是臉上卻沒有菜色,並且眼神比普通流民多了幾分堅毅和紀律性。
這些少年,有的是陣亡義軍的子弟,有的是沿途收攏的孤兒,他們是這支隊伍未來的希望。
看到劉處直一行人到來,負責管理孩兒營的陳石頭和李來亨立刻吹響了竹哨,大聲呼喝:“集合!大帥到了!”
少年們顯然受過嚴格訓練,盡管有些慌亂,但還是迅速按照平日編組,排成了還算整齊的隊列,一張張稚嫩卻認真的臉龐望向劉處直,目光中充滿了敬畏、好奇。
劉處直走到隊伍前方的一塊大石上站定,看著下麵黑壓壓的腦袋,心中湧起一股複雜的情緒。
這大部分孩子本應在父母膝下承歡,如今卻要在這亂世中,拿起比他們還高的長槍。
“孩子們!”在他們麵前劉處直的聲音就放緩了許多,帶著一種長輩般的溫和,“你們在這裏,吃得飽嗎?睡得暖嗎?”
少年們愣了一下,參差不齊地回答:“飽……”、“暖和……”
“我知道,你們所有人的爹娘都不在了。”劉處直的聲音低沉下來,“我的爹娘,也很早就死了,這世道,不讓人活啊!”
這句話瞬間拉近了他和這些少年之間的距離,許多孩子的眼眶開始發紅。
“但是,咱們不能就這麽認命了!”劉處直的聲音陡然高昂起來,“咱們為什麽拿起刀槍?不是為了殺人,是為了活下去!是為了讓像咱們一樣的窮苦人,以後都能活下去,能吃飽飯,不受官府豪強的欺壓!是為了給死去的爹娘,給戰死的叔叔伯伯們,討一個公道!”
他目光灼灼地掃視著少年們:“你們年紀小,但你們是咱們這支隊伍的種子!是未來的希望!你們看——”劉處直指著身旁的李茂、高櫟等人。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這些營官們,他們像你們這麽大的時候,也許還在給衛所老爺放牛,也許還在土裏找散落的糧食果腹!他們能有今天,是靠一刀一槍拚殺出來的!你們,也一樣有機會!”
少年們的呼吸變得粗重起來,眼神中的渴望更加明顯。
“但是,光會拚殺,不夠!”劉處直話鋒一轉,“要想帶好兵,打勝仗,讓更多的兄弟活下來,就得長本事!得學東西!過去,咱們隻能零零星星地教你們點武藝以及帶兵的本事,以後,不一樣了!”
他大聲宣布:“我決定,在咱們孩兒營的基礎上,成立隨營學校!你們,就是隨營學校的第一批學生!”
“在學校裏,你們不僅要繼續練武,強身健體,學習弓馬刀槍!你們還要讀書、識字、學算術!”
聽到讀書識字,少年們中間響起一陣更大的騷動,讀書,那是隻有地主老財家少爺才能做的事情啊!
“我知道你們在想什麽。”
劉處直笑道,“覺得讀書是少爺們的事?錯了!讀書識字,是為了讓你們明白道理,知道咱們為什麽而戰!是為了讓你們將來當了哨官、什長,甚至像李、高二位將軍一樣當了營官時,能看懂地圖,能理解軍令,能調度兵馬,不會因為看不懂一個旗號,就讓兄弟們白白送死!”
他頓了頓,讓這個概念在少年們心中紮根,然後繼續說道:“而且,教你們打仗的老師,不是那些老秀才,是咱們營裏那些受傷的老兵!是獨臂的張叔,是瘸腿的李伯!”
“他們可能不認得幾個字,但他們打過很多場仗,他們知道怎麽在箭雨裏衝鋒,怎麽在包圍圈裏突圍,怎麽識別官軍的陷阱!他們用血換來的經驗,現在,要毫無保留地教給你們!”
這番話徹底點燃了少年們的熱情,由那些他們平日就挺尊敬的老兵來教,這太有吸引力了!
“你們想不想成為像高將軍那樣,能帶領數千大軍的將軍?”劉處直高聲問道。
“想!”少年們用盡力氣吼道,聲音在山穀間回蕩。
“你們想不想讓死去的爹娘、讓戰死的叔叔伯伯們,為你們驕傲?”
“想!!”
“那就要抓住這個機會,認真學習!在學校裏,不怕你笨,就怕你不努力!誰學得好,表現突出,將來提拔軍官,優先考慮!甚至,表現特別優異的,我會親自授予他一把精製雁翎刀。”
“未來,咱們隊伍的骨幹,就在你們中間產生!咱們能不能推翻這吃人的世道,建立一個讓窮苦人都能吃飽飯的天下,希望,就在你們身上!”
“誓死追隨大帥!”
“努力學習!多殺敵人!”
少年們群情激昂,紛紛揮舞著拳頭,呐喊聲一浪高過一浪,他們仿佛看到了一條通往光輝未來的道路,而讀書識字,不再是遙不可及的事情。
激勵完孩兒營的少年,劉處直立即投入了隨營學校具體的籌建工作中,他首先與宋獻策、李茂以及孩兒營裏麵的管理人員一同確定了教習的選拔標準,也不是說是個傷殘老兵就能當教習的。
在一間臨時充作辦公室的老木屋裏,劉處直對著幾人說道:“教習人選,首要的是戰陣經驗豐富,至少參與過五次以上大戰,負傷原因必須是在戰場上英勇作戰所致。”
“其次,口齒要相對清晰,能把事情說明白,再者,人品端正,有耐心,願意教導後輩,凡是符合這些條件的傷殘弟兄,都由各營上報,我們逐一核實。”
宋獻策補充道:“大帥,是否還可以考慮,有些老兵雖未殘疾,但年紀較大,不再適合一線衝殺,是否也可以聘為教習,專司某一項技藝,比如弓箭、或是埋鍋造飯、構築工事這類?”
“先生所言極是!”劉處直點頭,“就這麽辦,待遇嘛,就按早上宣布的,領過撫恤的月餉一兩,未領的月餉三兩,此外,可以通知李中舉,教習在熊耳山中的直係親屬,在分配糧食、衣物時,優先保障。”
李茂笑道:“大帥這待遇一出,我估摸著不少老弟兄都會動心,尤其是那些無家可歸隻能去山寨裏麵了此殘生的兄弟,每月三兩銀子,可是肥差了,還能繼續留在營裏,不受人白眼。”
標準定下後,劉處直又親自草擬了學校的初步課程規劃,除了昨日商議的戰陣技藝、行軍布陣、戰例研討、文化識字、基礎算術外,他還特意加了一項精神訓導。
由他本人或宋獻策定期宣講,內容就是闡述義軍的宗旨、紀律要求,以及為什麽而戰,旨在統一思想,凝聚人心。
“算術方麵,先從最簡單的加減乘除開始,教材我想辦法編撰,至於幾何、三角函數之類的,孔有德營中的全節千總他精於此道,我後麵親自去請他讓他有空時來上上課。”
忙碌了一整天,當夕陽再次將羅家山染成金紅色時,隨營學校的骨架已然初步搭建起來,選拔教習的命令已經下發各營,孩兒營的少年們情緒高漲,軍官們也開始私下裏議論著識字命令,有的愁眉苦臉,有的摩拳擦掌。
劉處直站在山坡上,望著山下逐漸亮起星星點點篝火的大營,心中充滿了期待。
喜歡流賊也可以燎原請大家收藏:()流賊也可以燎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