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洪承疇征調兵力

字數:6365   加入書籤

A+A-


    曹文詔、艾萬年、柳國鎮在寧州全軍覆沒後,洪承疇麾下除了自己督標營已經沒有兵力能調遣了,各地都需要防守,幾個親王的安全更是重中之重,左光先、賀人龍、孫守法、祖大弼這些能征慣戰的將領都隻能蹲在城池裏麵,防備流寇可能發起的進攻。
    洪承疇現在很擔心慶陽一帶的克賊劉處直匯集幾個賊頭來打西安,雖然西安府城流寇肯定打不下的,但是關中平原如果被流寇肆虐一遍今年的秋稅肯定會受影響所以他將大部分兵馬都調到了三原、乾州一帶,這兩處是關中地區的屏障。
    原本獻賊幾部竄入河南讓他鬆了一口氣,現在河南有湖廣巡撫五省總理盧象升帶著兵馬剿賊,對於盧象升的能力洪承疇還是認可的。
    但可恨的是朱陽關像一個屁一樣被徐來朝那個蠢貨丟了,並且他還將三千兵馬拱手送給了獻賊,那獻賊本就是大賊,又得了三千受過訓練的官軍,以後更是一大禍害了。
    雖然洪承疇及時上奏彈劾了他,但神奇的是崇禎皇帝派錦衣衛到處找也沒找到他就跟消失了一樣從天津鎮駐地一直找到他老家河南。曆史上也是這樣,朱陽關兵潰後徐來朝跑路,到崇禎上吊也沒找到他。)
    西安的五省總督行轅內,幕僚小心翼翼地遞上一杯茶:“督師,息怒,當務之急,是重整旗鼓。”
    “重整旗鼓?拿什麽重整?”洪承疇冷哼一聲,“我手上能如今能機動的兵馬,不過兩千餘人,別看陝西三邊兵力多但是各處要防守的地方也多,流寇如今是出入如無人之境!”
    他站起身,走到懸掛的巨幅輿圖前,目光掃過陝西、河南、湖廣的交界地帶,最終停留在商洛、朱陽關一線,那裏已被他用朱筆狠狠劃了一個叉。
    “張獻忠此獠本就不好對付,現在又收編了三千官軍,實力比以前更進一步,慶陽那邊還有闖賊、克賊十餘萬,等他們缺糧時一定會想辦法打進關中,手上無兵為之奈何啊。
    洪承疇想了想還是得找陛下請兵,他算了算現在三邊最多隻能抽調一萬人來關中,對於圍剿流寇來說這點兵力實在太少了。
    回到書案前,鋪開奏疏,提筆蘸墨,筆走龍蛇,奏疏中,他詳細陳述了陝西官軍麵臨的極度困境,將帥損折、兵力枯竭、流寇坐大的危局。
    他懇請崇禎皇帝,務必從其他方向抽調精兵強將,充實陝西的官軍力量,自己也好再次準備與流寇的大戰。
    奏疏以六百裏加急送往北京。
    紫禁城,乾清宮。
    崇禎皇帝朱由檢看著洪承疇的奏疏,眉頭緊鎖,瘦削的臉上滿是疲憊與焦慮,他剛剛處理完一起朝臣的攻訐,此刻又見洪承疇給他說剿賊困難,隻覺得一股邪火直衝頂門。
    “廢物!都是廢物!”他猛地將奏疏摔在禦案上,聲音因憤怒而有些嘶啞,“洪承疇他是幹什麽吃的!堂堂五省總督,竟讓流寇猖獗至此,可笑真是可笑,大明官軍居然被流寇逼的隻能守城,他還好意思問我要兵。”
    侍立一旁的司禮監太監王承恩連忙勸慰:“皇爺息怒,保重龍體啊,洪督師也是盡力了,實在是流寇勢大,陝西處處都是要緊之地,三邊兵力雖多,但大部分不宜輕易調動南下關中。”
    “盡力?盡力有什麽用!”崇禎煩躁地來回踱步,“他要兵?朕哪裏還有兵!遼東要防東虜,京畿也要重兵防守,中原、湖廣處處烽煙!”
    他停下腳步,目光再次落到輿圖上,手指在上麵劃來劃去,最後說道:“不行,若是流寇真在陝西站穩了,那就更不好剿滅了。”
    崇禎皇帝沉默良久,他在做一個極其艱難的決定,終於,他深吸一口氣,對王承恩道:“擬旨。”
    “著原駐防河南靈寶之湖廣副總兵秦翼明,其所部川兵,即刻劃歸洪承疇節製,令其速入陝聽用。”
    “調四川副總兵張令,率本部兵馬入陝。”
    “敕令酉陽宣慰使冉天麒,遣冉家土司兵助剿,一並歸洪承疇調遣。”
    “此三部,合計約九千兵馬。”崇禎頓了頓,似乎覺得還不夠,又道:“再從湖廣調洞溪蠻兵四千、鎮筸兵二千入陝,他們都是善於山地作戰的精兵,對付流寇或有用處。”
    這幾乎是拆東牆補西牆了,尤其將原本隸屬五省總理盧象升麾下的秦翼明部調走,勢必削弱河南至湖廣方向的防禦力量,要知道盧象升手裏也就兩萬多兵馬,一下子調走了三千,也不算少了。
    崇禎看著王承恩寫完,補充道:“告訴洪承疇,這是朕能給他的最後支持了!讓他務必盡快剿滅流寇,若再遷延無功,朕……唯他是問,這個聖旨就不走內閣和兵部了,直接中旨下發。”
    接到聖旨的洪承疇,心中稍稍安定。皇帝雖然言辭嚴厲,但總算給了支援,他立刻行動起來,對於洪承疇來說功業最為重要,隻要有了條件他就會認真對待每一件事。
    “督師,盧象升部院那邊該怎麽和他說?”幕僚有些擔憂,秦翼明部原是盧象升麾下重要力量,如此調走,恐生齟齬。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洪承疇擺擺手,語氣不容置疑:“顧不了那麽多了!我們是陝西的官,必須先穩陝西!立刻行文秦翼明,令其速速率部由潼關入陝,不得有誤!同時催促張令、冉天麒加快行程!”
    他走到沙盤前,指著上麵敵我態勢:“流寇新勝,氣勢正盛,尤其是張獻忠部,得了朱陽關降兵,實力大漲,已竄入河南西部活動,劉處直等部盤踞慶陽附近,威脅西安北麵,我軍新敗,兵力未集,不宜浪戰。”
    他拿起幾麵代表官軍的小旗,從隴州、岐山、寶雞等外圍州縣一一拔起,集中放在了乾州、醴泉、三原一線。
    “傳令各部,在援兵到來前不得出戰!我官軍兵力集中至乾州、三原一帶,依托城池,深溝高壘,嚴防死守!絕不能讓慶陽的流寇再次南下威脅關中!”
    “督師英明,”另一名幕僚讚道,“此乃老成持重之策。先穩住陣腳,待各路援軍抵達,再圖進取。”
    洪承疇點點頭:“光靠朝廷調的援兵還不夠,立刻行文延綏總兵王洪、甘肅總兵柴時華,令他們各率五千官軍,火速進入關中聽令!”
    王洪和柴時華都是久鎮邊疆的將領,麾下兵力戰鬥力較強,他們的加入,將極大增強洪承疇手中的機動力量。
    命令一道道發出,大明龐大的戰爭機器開始緩慢而艱難地重新啟動,信使四出,兵馬調動,整個陝西的官軍力量,開始向以西安為核心的關中平原收縮、集結。
    大明畢竟還是一個龐然大物,幾千官兵的損失並不能影響到什麽,在寧州戰後經過一月時間調整,洪承疇手上又有了一把牌。
    與此同時,河南西部,澠池縣。
    西營大軍駐紮於此,儼然一副勝利者的姿態,得到了朱陽關三千多降兵的補充,西營實力暴增。
    縣城裏麵正在殺豬宰羊,香氣四溢,張獻忠履行了他的諾言,讓新老弟兄飽餐,除了在朱陽關大吃一頓,到了澠池攻下縣城後又搞了一次,兩頓大餐下來,這三千兵馬基本上就姓張了。
    八大王張獻忠雖然有各種各樣的缺點,但是對於這些當兵的他還是非常上心,自己吃肉也不會忘了給兄弟們留根骨頭。
    他端著酒碗,穿梭在人群中,不時拍著新降士卒的肩膀,大聲許諾著以後的富貴。
    “弟兄們!吃飽喝足!跟著咱老子,這河南湖廣的花花世界,就是咱們的!”張獻忠滿麵紅光,對身邊的義子們說道,“看看,咱老子說什麽來著?天無絕人之路!他洪承疇縮在陝西當烏龜,這河南,就是咱的天下!”
    張可旺同樣興奮,他負責整編投降官軍,雖然忙碌,卻幹勁十足:“大大,新來的官軍弟兄們士氣不錯,那些降兵都說,早就受夠了官將們的窩囊氣,願意跟著八大王吃香的喝辣的。”
    “好!可旺,這都是咱西營的本錢!”張獻忠大笑。
    在一片喧囂之下,暗流仍在湧動。
    距離西營大營數裏外,混世王武自強的營地裏,氣氛則要冷清得多。武自強、蠍子塊拓養坤、掌世王、整齊王等幾人圍坐在一處火堆旁,臉色都不太好看。
    “呸!瞧他那副小人得誌的嘴臉!”武自強狠狠啐了一口,“吃獨食,也不怕噎死!”
    掌世王陰惻惻地道:“他張獻忠不仁,就休怪咱們不義,這河南地麵寬廣,何必非要跟他綁在一起?各走各的陽關道便是!”
    “對!”整齊王附和道,“咱們幾家合起來,也有一萬多人,未必就不能打開局麵。聽說豫西的永寧、宜陽一帶富庶,不如咱們去那裏?”
    武自強眼中閃過一絲狠色:“好!就這麽定了!明日咱們就去跟張獻忠辭行,看他能說什麽!”
    次日,武自強等人果然來到西營大帳,向張獻忠提出分兵行動。
    張獻忠坐在虎皮椅上聽著他們的理由比如說為避免大軍聚集,糧草難繼、分兵以迷惑官軍,擴大聲勢等等。
    他心中冷笑,麵上卻不動聲色:“哦?幾位兄弟是想單幹了?”
    武自強硬著頭皮道:“八大王言重了,隻是權宜之計,互為犄角而已。”
    張獻忠也知道,經過朱陽關之事,這幾人已生異心,強留無益,反而可能引發內訌。
    他哈哈一笑:“也好!既然幾位兄弟已有打算,咱老子也不強留,那就祝各位旗開得勝,多發財帛!若是遇到硬茬子,隨時可以回來找咱老子!”
    他答應得如此爽快,反而讓武自強等人有些意外,心中更是打定主意要盡快遠離這個翻臉無情的家夥。
    很快,混世王、蠍子塊、掌世王、整齊王等部共約一萬八千餘人,拔營東去,朝著永寧、宜陽方向進發,至於搖天動因為實力太弱小了,還是跟著張獻忠混。
    看著他們遠去的煙塵,張可旺有些擔憂:“大大,就這麽放他們走了?萬一他們向官軍出賣我們可怎麽辦?”
    “走了幹淨!”張獻忠不屑地撇撇嘴,“一群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東西!跟著咱們,還得防著他們背後捅刀子,現在好了,咱西營可以放開手腳大幹一場,至於出賣還不至於,去年咱老子好歹救了蠍子塊一次。”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他轉身對其餘部下下令:“整頓人馬,咱們也出發!先去南陽會合曹操後,再把這豫西之地,攪他個天翻地覆!”
    就在張獻忠在南下南陽,武自強等部進兵永寧、宜陽之間時,洪承疇期盼的援軍,開始陸續抵達關中。
    首先到來的是延綏總兵王洪的五千延綏邊軍。這些來自延綏各邊堡的軍士顯得風塵仆仆。
    王洪本人是個粗豪的漢子,見到洪承疇便抱拳請戰:“督師大人!末將願為先鋒,痛剿流寇,報效朝廷。”
    不久後甘肅總兵柴時華也率五千兵馬抵達,柴時華部馬匹牲畜多,他們的到來,極大增強了官軍的機動能力。
    接著便是湖廣的四千洞溪蠻兵、兩千鎮筸兵到了這些人身材不算高大,但極其精悍,擅長攀援山地,使用短弩、腰刀,眼神中帶著一股野性。
    最後來的是秦翼明、張令以及酉陽冉家兵的九千官兵,秦翼明因為需要和盧象升交接耽誤了時間所以來的較晚一些。
    秦翼明部川軍軍容整齊,裝備雖不如三邊軍隊,但士氣高昂,秦翼明本人年約四旬,麵容堅毅,向洪承疇詳細匯報了所部情況。
    最引人注目的是酉陽冉家土司兵,他們穿著色彩斑斕的民族服飾,手持各種兵器,為首的土司將領冉天麒向洪承疇行了隆重的大禮,表示願聽調遣。
    看著校場上匯聚的各路兵馬,旌旗招展,刀槍如林,他手上機動兵力已超過兩萬五千完全可以替換出左光先、賀人龍等人了,洪承疇這一個多月以來一直緊繃的臉上,終於露出了一絲如釋重負的表情。
    喜歡流賊也可以燎原請大家收藏:()流賊也可以燎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