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皇太極稱帝3)

字數:4898   加入書籤

A+A-


    天聰十年正月,盛京城內張燈結彩,八旗旌旗蔽空,清寧宮內,皇太極大宴八旗將領,珍饈美饌琳琅滿目,顯得一片歌舞升平。
    酒過三巡,皇太極緩緩起身,手持金杯,目光掃視全場,方才還喧鬧的大殿頓時鴉雀無聲,連樂師的絲竹之聲都戛然而止。
    “自父汗以十三副遺甲起兵以來,我八旗子弟浴血奮戰四十餘載,方有今日之基業。”皇太極話音中的每個字都敲在眾人心上,“然則,正藍旗屢生事端,莽古爾泰、莽古濟相繼謀逆,實乃我大金之恥!”
    他停頓片刻,看著台下神色各異的將領,特別是那幾個正藍旗的章京麵色慘白,汗如雨下。
    “為固國本,永絕後患,朕決定重整八旗!”皇太極聲音陡然提高,“正藍旗全部打散,編入兩黃旗,原鑲黃旗改為正藍旗,由豪格任旗主,正黃旗拆分為正黃、鑲黃兩旗,由朕親自統領!”
    “大汗!”一個正藍旗的將領忍不住起身,“正藍旗將士多年來浴血奮戰沒有對不起大金啊。”
    “嗯?”皇太極目光掃過,那將領頓時語塞,被身邊人死死拉住按回座位。
    豪格急忙離席,五體投地:“兒臣領旨!定當整飭旗務,嚴格操練,絕不辜負父汗重托!”
    宴會結束後,豪格醉醺醺地回到府中,他的正室夫人哈達那拉氏也就是莽古濟的女兒,正披麻戴孝跪在廳中。
    “貝勒爺!我額娘她死得好慘啊......”她泣不成聲地抱住豪格的腿。
    “滾開!”豪格一腳將她踢開,酒氣熏天,“那個謀逆的賤婦,淩遲處死都是輕的!”
    哈達那拉氏淚流滿麵:“貝勒爺,看在我們多年夫妻情分上,求你讓我給額娘收屍吧。”
    豪格眼中閃過一絲狠厲,猛地抽出腰間佩刀:“夫妻情分?你那個謀逆的額娘差點害死本貝勒!今日就讓你們母女團聚!”
    刀光閃過,鮮血濺滿了廳堂的蟠龍柱。哈達那拉氏難以置信地瞪大眼睛,緩緩倒地。
    次日清晨,豪格渾身是血地跪在清寧宮前,手中捧著一個木匣:“父汗!兒臣已親手處決莽古濟之女,這是首級!兒臣對父汗忠心,天地可鑒!”
    皇太極看著這個狠辣的兒子,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神色他是開基立業之君希望下一代以仁厚當國收攏戰亂後的民心,從內心來說他不願豪格如此狠辣,不過莽古濟是他下令處死的,自己還得表揚豪格不然這事就名不正言不順,不過自己就這麽一個成年兒子以後慢慢再教吧。
    皇太極見豪格跪的久了於是對他說道:“起來吧,你能大義滅親朕心甚慰,記住,為大清江山,就該有這般決斷。”
    就在皇太極整頓內部之際,蒙古四十九部首領浩浩蕩蕩來到盛京。科爾沁部首領巴達禮率領眾人在大政殿前整齊跪拜,行三跪九叩大禮,聲勢浩大。
    “大汗!自林丹汗敗亡,蒙古各部群龍無首相互攻伐民不聊生,今傳國玉璽歸於大汗,此乃長生天旨意!懇請大汗正式登基,統領蒙古各部,結束紛爭!”
    皇太極端坐龍椅,麵色凝重:“朕德薄能鮮,豈敢僭越?蒙古各部自有傳統,朕不便幹預。”
    喀喇沁部左翼紮薩克固嚕思奇布急忙叩首:“大汗!如今明朝腐敗無能,境內流寇四起,正是建立新朝之時!若大汗不登基,蒙古各部都不答應!”
    土默特部左翼首領俄木布也道:“大汗若是不允,我等便長跪不起!”
    各部首領再三懇請,聲淚俱下,皇太極這才勉強應允:“既然諸位誠意相請,朕若再推辭,反倒不美。隻是這登基大典,須得合乎禮製。”
    消息傳出,盛京城頓時沸騰起來,能工巧匠日夜趕工,修建祭壇,製作儀仗,範文程、鮑承先等漢臣參照《大明會典》,精心擬定登基禮儀。
    天聰十年四月初五,盛京城內旌旗蔽日,鼓樂喧天,新修的祭天壇高九丈,象征九五之尊,壇上陳列太牢犧牲:牛、羊、豕各九頭,整齊排列,莊嚴肅穆。
    吉時將至,文武百官、蒙古各部首領、朝鮮使臣依次列隊,多爾袞捧著金交椅,巴達禮捧著金板凳,多鐸捧著金香盒,豪格捧著金香爐,嶽托捧著金洗臉盆,額哲捧著金痰盂,杜度捧著金瓶,耿仲明捧著金樂器,肅立祭壇兩側。這些金器在朝陽下熠熠生輝,彰顯著新朝的威嚴。
    “吉時到!迎聖駕!”
    禮炮九響,聲震全城,皇太極身著十二章紋袞服,頭戴十二旒冕冠,在八百名侍衛的護衛下,緩步登上祭壇,袞服上日、月、星辰、山、龍、華蟲、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等紋飾精美絕倫,在陽光下流光溢彩。
    範文程高唱祭文,聲音在祭壇上空回蕩:“維天聰十年四月初五,大清國皇帝臣皇太極敢昭告於皇天上帝:今朝鮮臣服,蒙古歸心,傳國玉璽重光,謹以玉帛犧牲,粢盛庶品,備茲禋祀,祗告上帝......太長了就不放出來了想看的可以去搜)”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祭文畢,皇太極親執玉圭,行三獻禮,首先獻玉帛,內侍將精美的玉器和絲綢奉上祭壇;其次獻酒醴,皇太極親自將美酒灑在祭壇前;最後獻太牢,犧牲的鮮血緩緩流入祭壇前的溝渠。整個過程中,香煙繚繞,莊嚴肅穆。
    禮成,皇太極麵向萬眾,聲如洪鍾:
    “朕承天眷命,統攝萬邦,征服朝鮮,統一蒙古,獲傳國玉璽,今改元崇德,國號大清,自即日起,奉天承運,君臨天下!”
    多爾袞率先跪拜:“臣多爾袞,恭祝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願吾皇德配天地,威震寰宇!”
    巴達禮代表蒙古各部:“蒙古四十九部,願永世臣服大清皇帝!長生天保佑大清國祚綿長!”
    耿仲明和範文程率領漢官:“吾皇萬歲!大清國祚永昌!願皇上早日一統天下,救民水火!”
    清軍齊聲高呼,聲震雲霄,皇太極緩緩坐上金交椅,接受百官朝賀,這一刻,陽光正好照在他身上,仿佛真命天子降臨。
    禮成之後,皇太極頒布第一道聖旨:
    “自今日起,廢女真舊稱,定族名為滿洲,望滿蒙漢一體,共襄盛舉!凡我大清子民,不論滿蒙漢,皆享太平!”
    是夜,皇宮大宴,乾清宮內燈火通明,歌舞不絕,皇太極特意將多爾袞、阿濟格、多鐸豪格、巴達禮、耿仲明、尚可喜召至跟前。
    “今日朕能登基,全賴諸位輔佐。”皇太極舉杯道:“十二弟、十四弟,你們征戰四方,功不可沒,此次西征獲得傳國玉璽,更是立下不世之功。”
    多爾袞按著還在發呆的阿濟格急忙跪倒:“臣弟不敢居功,若非皇上運籌帷幄,決勝千裏,臣弟怎能建功?全賴皇上聖明!”
    皇太極又看向豪格:“你能大義滅親,朕心甚慰,但切記,為君者當以仁德治國,不可一味用狠。”
    豪格冷汗直流:“兒臣謹記父皇教誨。定當寬嚴相濟,不負父皇期望。”
    巴達禮獻上九白之貢:“皇上,蒙古各部願世世代代效忠大清!這是各部進獻的白駝、白馬各九匹,象征蒙古各部永世臣服!”
    耿仲明尚可喜)也表忠心:“天佑、天助兩軍誓死效忠皇上!願為皇上訓練精兵,鑄造火器,助皇上早日平定中原!”注:尚、耿二人並不是八旗,曆史上直到三藩之亂後他們的後人才編入八旗此時是和蒙古一樣的外藩)
    烏真超哈昂邦章京佟養性也說道:“八旗漢軍永遠效忠皇上為陛下征戰四方。”
    皇太極滿意地點頭:“好!今日我們滿蒙漢大臣齊聚一堂,共創盛世。來,滿飲此杯!”
    待眾人退下後,皇太極獨自站在清寧宮最高處,望著繁星點點的夜空,盛京城內萬家燈火,與天上繁星交相輝映。
    範文程悄聲上前:“皇上還在想今日登基之事?”
    皇太極意味深長地說:“範先生,今日朕雖然登基,但是統一之路還任重道遠,傳朕旨意,加緊訓練八旗,特別是烏真超哈有了耿仲明帶來的洋匠和火炮瞄準方法,讓炮兵趕緊學會,另外讓工部加緊鑄造更好的大炮,來日進軍中原,還需依仗他們。”
    “皇上聖明。”範文程躬身道,“不過臣以為,當務之急是鞏固內部,今日改製,難免有人心懷不滿,特別是那些八旗內的老頑固。”
    皇太極冷笑:“不滿?莽古濟的人頭還在城樓上掛著,朕看誰敢不滿!”
    這時,內侍來報:“皇上,朝鮮使者送來降表,願永世稱臣,歲歲來朝。”
    皇太極展開降表仔細觀看,忽然問道:“明國那邊有什麽動靜?”
    “回皇上,聽說十餘萬流寇在劉處直率領下離開陝西進入河南,明國官兵糧餉不足又疲於奔命。”
    皇太極眼中閃過銳利的光芒:“好!讓他們自相殘殺去吧,待我大清準備妥當,便是入主中原之時!範先生,你要密切關注中原動向,特別是那個劉處直我總覺得他日後會是我們大敵。”
    "臣遵旨。"
    喜歡流賊也可以燎原請大家收藏:()流賊也可以燎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