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節.二十年後

字數:15843   加入書籤

A+A-


    二十年後,人類社會在倪小宇、永不妥協和阿馬爾罕的管理下,不斷求同存異,不斷協調統一,均衡發展,人類數量也恢複到了三十億人左右,科技繼續發展,社會慢慢進入了人類命運聯合體初期的狀態,不隻是這些,比那個時期還要好,因為,大學開始係統性的教授儒釋道三學,並加入了心性訓練。
    【一即是零,零即是一】
    大學課堂上,一位身材瘦小的女數學教授站在講台上,正在用擴音器給學生講解微積分,她講解一段停頓一下,停頓的時候,看著台下同學們的反應。
    這就是某知名大學數學副教授,劉倩。
    教室周圍的擴音器中傳出老師洪亮的聲音,“各位同學,最近的課都聽懂了嗎?”,說話間還用激光筆點了點電子黑板上的知識點。
    “老師。”一位戴著眼鏡的同學舉手示意。
    “這位同學好,有什麽問題可以直接問。”劉教授。
    “老師,我有一個與這堂課無關的數學問題,可以問一下嗎?”,學生站起身來,有點怯生生的問道。
    “隻要是數學問題,都是我們這堂課研究的問題,可以問,大膽的問,不用擔心自己數學不好。”劉教授笑著回答道。
    “老師,為什麽0.0[循環]1等於零?”學生問道。
    “哦,這一點已經有數學家證明過了,我們都知道,不相等的數之間一定有差值,而0.0[循環]1和零之間找不到一個中間數,所以沒有差值。”劉教授回答。
    “老師,這個證明是用推論證明推論的,屬於一種邏輯自洽呀。”學生繼續說道。
    “啊?”劉教授尬住了,也有些疑惑。
    緊接著,學生又問道:“老師,0.0[循環]1等於零的實際意義是什麽?我們知道數學原理都有它的實際意義,與物理世界息息相關,而這個道理的意義是什麽?”
    “啊?”劉教授又語塞了。
    “老師,0.0[循環]1無限循環,也是‘有’呀,而0是‘無’是‘空’呀,為什麽‘有’最終等於‘空’?”學生繼續問道。
    “啊?”劉教授又又語塞了。
    “老師,不是我問的,是有人托我問的問題,隻是,這個問題我也始終無法明白。”學生又怯生生地坐了回去。
    一堂課就這麽過去了,而這個問題卻占據了劉教授的全部大腦。
    “為什麽0.0[循環]1等於零?”劉教授也糊塗了,這個問題回答不了,‘我數學不好’的感覺又來了。
    “為什麽0.0[循環]1等於零?”吃飯
    “為什麽0.0[循環]1等於零?”上課
    “為什麽0.0[循環]1等於零?”課間
    “為什麽0.0[循環]1等於零?”走路。。。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劉教授。
    路上,“為什麽0.0[循環]1等於零?”劉教授嘴裏不停地念叨著,無意中撞到了對麵的來人。
    對麵的人是一位慈祥的女士,看著好像四十歲左右,精神矍鑠,清淨安詳,就在這一刹那間,劉教授仿佛感覺到川流不息的人群靜止了,整個世界是清淨的,清淨到周圍的一切仿佛都消失了,隻有自己和對麵的女士。
    “對不起,對不起,我沒注意到。”劉教授趕緊道歉。
    “為什麽0.0[循環]1等於零?”對麵的女士好像聽到了劉教授的心聲,問道。
    “不知道,想不通,您能告訴我嗎?”劉教授誠懇地請教。
    “我像數學家嗎?”女士微笑著問道。
    “我不知道,但是,我感覺您可以幫我解開這個問題。”劉教授繼續請教。
    “心外求法永不可及,反觀內心,放下執著,何為0.0[循環]1,放下一切執著,即可知道0.0[循環]1等於零的道理,也可以知道,一即是零,零即是一。”女士說道。
    “不是說心外無法嗎?怎麽又要反觀內心呢?”劉教授平時也略讀智慧之書。
    “你現在證到心的本質了嗎?你現在落在顛倒法中,昧於諸法實相,認為心外有法,故有此問,而此顛倒處亦是入手處,從此處俢證,可證知諸法實相。”女士說道。
    “如何做到?”劉教授誠心請教。
    “外息諸緣,內心無喘,心如牆壁,可以入道。”女士說完,靜靜地等待著。
    放下執著,放下執著,放下執著,當一切都可以放下,一切可以放下的都放下的時候,一即是零,零即是一,一切即一,一即一切,零是一切的本質。
    “原來如此,當0.0[循環]1,這個中間的0並不是無限循環的,而是循環到某個位置,會越變為0,不對,不能說越變,應該說,它就是零,零一直就是它的本質。”,那個曾經‘我數學不好’的劉教授突然想明白了。
    0.0[循環]1即是零,零即是0.0[循環]1,有即是空,空即是有。
    劉教授禮拜了安靜,安靜向劉教授傳了十善法,然後離開了。
    色界天上,寂樂天子露出了微笑。。。
    “如是,汝於無量劫前修習智慧法,道德中庸因地法行,入智慧家做智慧子,未達圓滿,往生色界天,後發心利樂有情,亦於無量劫往返世間,報四重恩濟三途苦,汝原名樂慈天子,劉倩。”。
    【劉胖和三壯,哲學“物質體論”】
    明亮的大學自習教室裏,研讀西方哲學博士學位的劉胖和三壯在討論問題,雙方辯論的很激烈。。。
    教室裏,劉胖在高談闊論:“什麽是徹底的唯物主義者,曾經有人說過,看你是不是徹底的唯物主義者,就要看你敢不敢在墳地睡覺,唯心主義的人是不敢的。”
    三壯被劉胖的精神病邏輯驚呆了,問道:“為什麽?為什麽非要在墳地睡覺,這有什麽意義?”
    “徹底呀,要做到徹底。”劉胖說道。
    “那,山上的石頭更徹底,跟它比,誰也不夠徹底。”三壯回道。
    “啊?”劉胖傻了一分鍾,然後繼續,“量子理論已經發現,現在一切萬有物質現象全是由基本粒子組成的,所以這個世界的本質,就是基本粒子”。
    “可是,基本粒子是能量態呀!”三壯說道。
    “能量也是物質,一定的。”劉胖還挺堅定。
    “以前認為能量是由物質轉化產生,或者物質運動產生的,科學才認為能量也是物質,不是後來發現不對了嘛!物質反而是由能量聚合而成的現象,物質是由能量聚合產生的。”三壯反駁道。
    “一定能夠發現更小的物質粒子,一定,能量粒子一定是由更小的物質粒子組成的,一定,我是堅定的唯物主義者。”劉胖繼續。
    “現在不是還沒有找到嘛!至少是不確定的。”三壯繼續。
    “但是,我是堅定的唯物主義者,一切萬有物質現象背後,一定存在一個‘物質體’,物質決定意識。”劉胖不回答,繼續發表自己的意見。
    “主觀能動性呢?”三壯問道。
    “主觀能動性屬於意識,所以也是由物質決定的。”劉胖答道。
    “是嗎?差異性怎麽決定的,排列方式?組合方式?”三壯繼續問道。
    “一定是的,基本粒子的排列組合方式決定了意識和主觀能動性。”劉胖堅定地說道。
    “這麽說,一切都是物質決定的,人不需要努力了,因為努力不努力是由物質排列組合方式決定的,宿命論了?”三壯追問。
    “當然,也需要努力呀,主觀能動性呀!”劉胖有些猶豫。
    “按照你的理論,主觀能動性也是物質決定的,也是物質的特殊排列組合方式,這就是宿命論呀?”三壯繼續問。
    “啊?宿命論?”劉胖有點遲疑。
    “是呀,窮人因為有窮人的排列組合方式,富人有富人的排列組合方式,對嗎?無法改變對嗎?如果按照你的邏輯,龍之民族早就滅亡了。”三壯繼續追問。
    “啊?。。。主觀能動性呀,我們用物質的主觀能動性挽救了民族。”劉胖遲疑了一下,繼續解釋。
    三壯看到劉胖還在狡辯,繼續。
    “主觀能動性也是物質的排列組合方式嗎?窮人努力想成為富人,某種特殊的組合方式?富人淫逸無度變成窮人,也是某種特定組合方式?早早就注定了是嗎?”三壯繼續問道。
    “啊?”劉胖糊塗了。
    “某人想改變生命狀態的主觀能動性,也是特定的排列組合方式?是不是我現在生起這個想法,也是特定的排列組合方式?”三壯繼續追問。
    “啊?可能吧,確實好人和壞人的排列組合方式不一樣,不過,好像,好人和好人的也不一樣,這。。。”劉胖也疑惑了。
    “在任何思維點上都可以選擇‘是’或者‘不是’,這也是物質結構決定的嗎?”三壯繼續問。
    “什麽?”劉胖又疑惑了。
    “你現在在疑惑什麽?猶豫什麽?這也是物質決定的嗎?你現在可以選擇A也可以選擇B,不同的物質結構決定的嗎?而且立刻就可以改變它的結構,這是什麽?”三壯追問道。
    “啊?”劉胖又語遲了,比劃著兩隻手,確實,當下既可以選擇A也可以選擇B。
    “為什麽,有動物有植物,有有情有無情,有窮人有富人,有好人有壞人,有人想改變,有人不想改變,都是特殊的排列組合方式決定的嗎,那麽要問,誰排的?”三壯問道。
    “我。。。”劉胖答不上來。
    “你是唯物主義者,不會說是造物主吧,那是你們批判的事物呀。”三壯說道。
    “不是,可能是“物質體”,或者是形而上的什麽本體,對,哲學定義的‘物質體’。”劉胖所學的哲學出現盲點,因為,脫離科學的哲學越學越糊塗,但是,劉胖繼承了“哲學者”的特質,就是“自我定義”。
    “科學證明了嗎?是什麽‘物質體’呀?”三壯繼續問道。
    “啊?。。。科學好像還沒有,是淩駕於科學之上定義的。”劉胖說道。
    “是嗎?這個所謂的“物質體”或者形而上的“本體”,實際存在嗎?是哲學妄想出來的概念?還是物質一合相的統稱?還是真實的有?”三壯繼續問道。
    “肯定不是物質一合相,那個早就被否定了,可能是妄想的,不過,也不對,妄想的沒有意義,有吧?有嗎?”劉胖繼續疑惑。
    “世界上有物質嗎?”三壯又問道。
    “有呀,到處都是。”劉胖回答。
    “不對,這些都是物質現象,從微觀角度看,這些現象都是由能量粒子組成的,它們刹那間都在變化,不會出現恒定的物質態。”三壯說道。
    “如果這麽說,物質體也是由量子組成的,也是刹那間變化的?”劉胖又疑惑了。
    “如果,你說的那個物質體存在,那麽它也是刹那間變化的,如果不存在,隻是妄想造作出來的,造作出來的有什麽意義,造作出來的就不可能是真實的,那麽到底有沒有?如果有的話,為什麽不去實證它。”三壯繼續。
    “確實,如果有,它是什麽?也許,可能,大概是自然,對,就是自然,這個東西叫自然。”劉胖繼續狡辯。
    “你的這個自然是什麽?不會是大自然吧。”三壯繼續問。
    “不會,不會,因為大自然也是一切萬有物質現象,是包含在裏麵的,所以不是大自然,但是,它必須是存在的事物,不能是虛擬的概念。”劉胖又糊塗了。
    “自然,是一切萬有物質現象的本質嗎?如果是,那不就是老子說的“道”嗎?而且這個“道”是可以實證的,為什麽不去實證它,隻作為虛擬的概念,多無聊呀。”三壯說道。
    “道,這個是新的概念嗎?”劉胖問道。
    “新也不新,古人早有,自然就是道,就是中和,就是自性,能生起萬有,又能覺知萬有,它既是萬有,又不是萬有,它既在一切萬有中,又不是一切萬有的樣子。”三壯繼續。
    “啊?”劉胖又驚呆了。
    “當下的念頭是誰生起的?”三壯問道。
    “物質?”劉胖疑惑。
    “這個疑惑的念頭又是誰生起的?”三壯追問。
    “啊?”劉胖。
    “這個‘啊’又是誰?”三壯。
    “什麽?”劉胖。
    “這個什麽又是誰?”三壯。
    “。。。”劉胖。
    “這個找‘什麽’的又是誰?”三壯。
    劉胖突然語遲了,“它,是它。。。”,突然間的空寂,劉胖好像悟到了什麽,傻傻地站在那裏,一段時間後,脫口說道:“此道恒在,本來空寂”。
    “你既在其裏,又能了知,是什麽?是什麽?說呀!”三壯繼續不依不饒。
    “名可名非常名,強名為‘心’。”劉胖說完,呆在一邊,虛空粉碎大地平沉,一番寒徹骨,終得始末。
    “師父說你,即使你學曆再高,如果不思考自我,那麽在智慧法上依然是幼兒園水平,而且還學一堆胡思亂想的歪東西,放著人天善道不珍惜,非要去學斷滅見,醒了吧,從念生死開始修行吧。”三壯說完,拿出安靜留下的十善法,遞到劉胖手裏,然後拉著劉胖,二人看著遠處,向著安靜曾離去的遠方,拜了一拜。
    色界天上,寂樂天子露出了微笑。。。
    “如是,汝於無量劫前修習智慧法,道德中庸因地法行,入智慧家做智慧子,未達圓滿,往生色界天,後發心利樂有情,亦於無量劫往返世間,報四重恩濟三途苦,汝原名舍欲天子,劉胖。”。
    “如是,汝於無量劫前修習智慧法,道德中庸因地法行,入智慧家做智慧子,未達圓滿,往生色界天,後發心利樂有情,亦於無量劫往返世間,報四重恩濟三途苦,汝原名誠善天子,許成才。”。
    【善業福報的輪轉是惡業】
    佛陀曾經在經書中提到過,世間沒有一種善法可以常住,如果不求永斷輪回煩惱,即使是無色界天人,長劫過後還會進入輪回。
    所以,永斷輪回煩惱不是勇者的豪言壯語,而是智者的無奈之舉。
    輪回中,寧雪和李子軍又拿回了寧家的那份殊榮,仿佛都是命中注定,在梵天的計算空間裏,早就設定了。
    這時,“大耳朵,我們走吧。”寧雪招呼了一聲,從裏屋跑出一隻機器狗,像小小的柴狗,卻有一對大大的耳朵。
    今天,那位曾經在幼兒時期就來看過自己的師父要來了,寧雪和李子軍帶著大耳朵,來到豪宅的門外等候。
    曾經這所金碧輝煌的豪華別墅散發著高貴的光彩,然而,今天,那位普普通通的客人卻讓豪宅黯然失色,一位老人穿著一身樸素的衣服,拄著拄杖從遠處走來,身影不斷走近,仿佛整個時空都凝固了,寧雪和李子軍感覺走過了很長時間,眼前的人不是一位老人,而是一位黑不溜秋的小女孩,有著陽光般笑臉的小女孩,曾經在雪山修行的小女孩,她的心中充滿了歡喜,洋溢出來感染了周邊,感染了大地,感染了天空,小女孩像是從雪山走來,走過了無數世間景象,山巒、平原、叢林、草地、山村、田野、城市、寂靜、喧嘩。。。不斷走近,不斷長大,前世無數的記憶也在寧雪和李子軍的腦海中流動,不一會兒,時間又聚焦在眼前,一位拄著拐杖的樸素老人,安靜。
    “師父?”寧雪問道。
    老人點了點頭,寧雪和李子軍從心底生起了歡喜,大耳朵也搖著尾巴蹦蹦跳跳。
    寧雪和李子軍帶著安靜參觀了豪宅,安靜隻是微笑不做評判,智能椅子自動來到安靜身邊,三人坐下,火柴無腦機器人端上熱茶。
    寧雪仿佛看出了安靜的顧慮,先開口問道:“師父,您說,我們前世利益眾生,今生享受福報,這也是善惡因果顯現呀,不對嗎?”
    “善惡因果業力輪回確實如此,所以善業的輪轉是善果,而善果中又會造作惡業,你要做惡業嗎?”安靜反問道。
    “如何是惡業,我們沒有做惡業呀?”寧雪不解。
    “善業在輪轉中得善報,例如你和子軍,但是,你們在善報中享受,迷失智慧,最終會造作惡業,而墮入惡道。”安靜笑著說道。
    “師父,為什麽?”,就在寧雪想反駁的時候,突然,一陣清淨,自己的神識仿佛脫離了身體,眼前的一切都發生了變化。
    恍恍惚惚中,寧雪和李子軍各自看見一個人,他們都意識到,那是自己。。。
    隻見這個人,於人世間供養父母、諸惡莫做、擇善固執,因此福報輪轉天道,天道壽盡複生人間,於人世間福報充盈,食色性也,隨心所欲,習氣複生,逐漸積厚,因習氣故貪著享受,享受不得時,便攻於心計,打破諸惡莫作戒律,忘失擇善固執行持,驕奢淫逸做諸惡業,隨業大小墮入惡道,於惡道中受無量苦,受無量苦時發心修善,地獄出時複生餓鬼,餓鬼出時複生畜生,於畜生道,盡身力償還惡業,複生人道複入邪見家,複做惡業複墮惡道,如此往複,直至與邪見家因緣斷絕,複生人道複償還舊業,於人世間供養父母、諸惡莫做、擇善固執,因此福報輪轉天道,天道壽盡複生人間,於人世間福報充盈,食色性也,隨心所欲,習氣複生,逐漸積厚,因習氣故貪著享受,享受不得時,便攻於心計,打破諸惡莫作戒行,忘失擇善固執行持,驕奢淫逸做諸惡業,隨業大小墮入三惡道,
    如此往複,無量劫中未見休止。。。
    就在寧雪和李子軍無助時,畫麵一轉。。。
    隻見這個人,於人世間供養父母、諸惡莫做、擇善固執,因此福報輪轉天道,天道壽盡複生人間,於人世間福報充盈,因往昔智慧法因緣,善知識處得遇善法,生出離心,堅定解脫,於人世間供養父母、諸惡莫做、擇善固執,因此福報輪轉天道,如此往複無有休止,直至智慧法因緣具足,生三界解脫之心,生永斷輪回煩惱之心,入智慧家做智慧子,報四重恩遍曆行持,濟三途苦功德回向,直至功德圓滿,圓證涅槃妙心,永斷輪回煩惱,複令眾生永斷輪回煩惱。
    刹那間寧雪和李子軍仿佛穿越了無量劫,於無量劫中,體會自己於人世修福生於天道,複生人世享受福報,習氣積累惡業叢生墮入惡道,於惡道中發心懺悔,經餓鬼畜生又生人道,因與邪見人因緣,生邪見家做邪見子,複做惡業複墮惡道,如此往複,直至得遇善法信念堅定,方得出離。。。如一場夢,經曆無量劫的夢,如幻如真,亦幻亦真。
    此時,寧雪驚出一身冷汗,如夢初醒,呆呆地坐在一邊。
    李子軍問道:“師父,我們隻是在人道供養父母諸惡莫作,如果,如我等前世為眾生舍生取義,可以往生天道嗎?”
    “你現在往生天道了嗎?”安靜反問道。
    “沒有,但是,佛經中不是說,有大福報者可以往生淨居天嗎?”李子軍追問。
    “你們的福報因緣皆在此世間,而且習氣猶在,即使有大福報也無法往生他土,但是,你在人道會得大福報的。”安靜指了指周圍的用具和別墅。
    “師父,我們怎麽可以往生天道?”李子軍繼續問道。
    “修行。”安靜回答
    “師父,也就是說那些舍生取義的英雄,再輪回到人道,如果不修行,那麽還會生起惡業,墮入惡趣,對嗎?”李子軍接著問道。
    安靜笑著看了看李子軍,複又揮手,畫麵一轉。。。
    隻見麵前的空間中,無量眾生顯現在眼前,那些眾生多是前世做大善業的,也有服從命令而做出增益民族和國家利益的事,這些人因未能取到‘法義’,所得大福報依然轉世輪回人道,或入官宦之家成官二代,或入富貴之家為富二代,由於斷滅邪見侵害,無法獲得智慧,驕奢淫逸縱欲無度、貪汙腐敗以權謀私、良醫勸告反害良醫,善業顯現了善報,然而在善報中作惡,失了人身,最終墮入三惡道。
    “師父,為什麽,這些前世舍生利樂他人的人,轉世也會墮入惡業中?”寧雪問道。
    “這就是輪回,無量眾生都曾做過大善業,都曾做過大福報之人,然而,不解脫輪回,必然還會墮落,善業善報,惡念增上,惡業惡報,善念增上,如是輪回。”安靜回答。
    “他們為什麽不能生起解脫心呀?”李子軍問道。
    “因為,他們沒有機緣修習智慧,而是一出生就在斷滅見家,所以說斷滅邪見害人,會切斷人的良知善根,令無量眾生墮入惡道。”安靜答道。
    確實呀,那些有大福報的人,自然會莫名其妙的身居高位,如果沒有儒釋道三學的見聞覺知,不如實修習儒釋道三學,這些人會快速墮落的,而且在墮落的過程中,還要偽裝成聖人君子,這些人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信奉斷滅,定義斷滅為真理。
    “唉!輪回!”寧雪明白了一切,明白了,“善業的輪轉是惡業的道理”,隻能一聲歎息。
    李子軍看著金碧輝煌的別墅犯難了,問道:“師父,我們一點都不能受用嗎?”
    安靜回答:“佛陀在世時,有一位優秀的琴師,佛陀問琴師,琴是在弦緊時彈出的音樂好聽,還是在弦鬆時彈出的音樂好聽,琴師答,在不緊不鬆時彈出的音樂最好聽,中庸之道也是修行之道,如是。”
    “師父,如何修行,如何分辨修行人?”寧雪緩過神來,繼續問道。
    “持戒,以戒為師。”安靜回答。
    “如何是以戒為師?”寧雪繼續問道。
    “當今社會證悟實相者不能說法,說法者多是沒有證悟實相,不可取。”安靜回答。
    “如何是證悟實相者不能說法?”寧雪繼續問道。
    “證悟實相需要苦行,所以很多修行人為證悟實相,例如,依照密宗大圓滿大手印修行,長期隱居閉關,這些修行人護持自身境界如身命,很難出世說法。”安靜回答。
    “如何是說法者沒有證悟實相,不可取?”寧雪繼續問道。
    “很多口頭禪者為了名利,鸚鵡學舌漏洞百出,不能成為善知識。”安靜回答。
    “如何是善知識?”寧雪繼續問道。
    “持戒嚴謹,護持佛陀戒律如護持身命者,如果遇到一直嚴謹持守戒律者,即使沒有證悟實相,因持戒功德名為善知識,以此名為眾生福田,供養者雖不能得道,亦可獲得人天善報。”安靜回答。
    寧雪沉吟了一下,繼續問道:“師父,我依稀記得前世您說過,當我們麵臨四大敗壞的時候,會有光點指引我,這一世還有嗎?”
    安靜看著寧雪笑了笑,說道:“以前迷時師父度你,今世自己修行自己度自己。”
    “難道還是光點?”寧雪問道。
    “你們可以修習淨土法門,平時多念阿彌陀佛或者觀世音菩薩,一定修出相應,能夠觀想出佛菩薩的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臨命終時往生淨土。”安靜回答。
    李子軍急忙問道:“師父,現在網上有人說,不要相信任何幻象,那些都是精怪作怪。”
    安靜突然嚴肅厲聲說道:“他們胡說,那些多是偽裝成所謂二乘之人,故意破壞大乘佛法,他們自己根本沒有修行,也不知道如何是相應,為了名利而挑撥是非,佛陀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是無量劫修習智慧福德所得,豈是精怪有能力幻化的,如若有精怪可以幻化,此精怪也是菩薩,法界諸法音形義三位一體。”
    李子軍被安靜的當頭一棒鎮住了,隨後又小聲問道:“師父,網上說的,很多老人晚年會遇到勾招和奪舍,這是什麽?”
    “皆是生時愛戀,老時因色受想行識五陰熾盛,產生幻象。”安靜回答。
    寧雪趕緊說道:“確實,很多不信奉智慧,信奉斷滅的老人,晚年都會糊塗,隻有,隻有那些權貴,可以用高級的中藥吊著命,唉!沒那種福氣,就別學權貴。”
    安靜隻是微笑不說話。
    寧雪接著說道:“根據統計,很多信奉斷滅的老人都是這樣,他們可能一生沒有作惡,然而到了晚年,折騰對他最親的人,唉!”
    安靜又笑了笑,說道:“所以,能夠聽聞智慧法修習智慧法是真正的福報,這是轉生人天善道的福報,是永斷輪回煩惱的福報,這才是真正的福氣,那些所謂的唯物質利益主義的福氣,也隻是輪回三惡的業。”
    寧雪又問道:“師父,為什麽很多早早修行的老人可以從容麵對生死?”
    安靜沒有說話,而是在麵前幻化出一個盤子,盤子中有很多珠子,珠子在盤子裏不斷湧動,忽大忽小,此出彼沒,此沒彼出,寧雪不解。
    安靜說道:“信奉斷滅的人,到老的時候,都會意識到斷滅不可依止,但是,神識散亂導致無法生起正信,習氣和業力就像珠子走盤,無序無住,神識也如空中敗絮無根之草,臨終多因業力而去三惡。”
    “修行的人呢?”寧雪繼續問道。
    隻見安靜手一揮,盤子中的珠子變少了,安靜說道:“修行的人知道持戒,所以習氣少。”
    “師父,雖然習氣少,也是有習氣呀?”寧雪繼續問道。
    隻見安靜手再次一揮,盤子中突然出現一顆大珠子,這顆珠子幾乎掩蓋住其它的小珠子,那些珠子不管怎麽在盤子中遊走,都隻能關注到那顆大珠子,安靜隨後說道:“這顆大珠子就是正信依止,例如佛門的念佛,這是智慧法的慈悲,是成就者為那些未能證悟的眾生開設的方便法門。”
    寧雪繼續問道:“師父,人死時會有什麽現象?”
    安靜耐心地回答:“絕大部分的人,死時會先出現黑暗,無邊的黑暗,這時,如果這個人沒有智慧加持,就會產生恐懼,無明業力會產生幻象,神識會跟著幻象牽引進入輪回,有智慧加持的人在此時【會有接引】,會‘放下’,放下一切,放下一切可以放下的,此時會出現大光明,然後再出現因修行而執著的法相,例如密宗的本尊,例如佛和菩薩。”
    寧雪又問:“師父,現在網上有一些教授打坐的,什麽,止觀法,覺照法,這些可以學習嗎?”
    安靜答道:“打坐有助修行,尤其有助於對空性認知,但是,現在很多教授修行的人,自己還沒有到‘休息處’誤人子弟,為師這些年,看到打坐出錯,因為,陰魔增厚而出偏的太多了,輕的夜裏睡不著覺,白天五迷三道的沒有精神,也有陰魔更嚴重的人,自殘自害,唉!這些誤導他人的人,可惡呀!”
    “師父,什麽是休息處呀?”李子軍問道。
    “休息處,我們即使是修習四禪八定,也隻有到休息處才能長坐,否則不能長坐,例如,在半小時到四十五分鍾內沒有突破,沒有到達休息處,就要下座,而且針對陰魔要有對治方法。”安靜回答。
    “師父,何為陰魔?”寧雪問道。
    “陰魔,是在‘止觀’和‘覺照’時的那個‘頭上安的頭’,細微習氣多趁人不備時慢慢增厚,等出了問題,修行人已經入偏了。”安靜答道。
    “如何對治?”李子軍問道。
    “首先持戒,當陰魔生起要自明,可以行走念佛,行走念經,更好的方法是去轉塔,今天,那座塔還在,是我們這一次人類,龍之國度的大福報呀,用這些行為對治陰魔,循序漸進。。。不過,唉!現在沒有師父了,即使修行也隻是凡夫定境,不是禪定,沒有證悟的師父了,不如踏踏實實的守經念佛來的實在,唉!”安靜連歎了兩次氣。
    “師父,如何是禪定?”寧雪問道。
    “哈哈哈,禪定在坐臥處,在對話時,在笑聲中,在一切行走,莫問了,莫問了。”安靜笑了笑,回答。
    寧雪和李子軍點了點頭,行禮作謝。
    “好了,你們現在明白了,以後要勤修十善法,修行路長且坎坷,所以要趁早呀。”安靜說完,站起身來。
    寧雪和李子軍想留下安靜,長期供養,但是,安靜搖了搖頭,因為還有需要度化的人,而且是最難度化的人,隻見安靜起身,行禮答謝,轉身欲走。
    寧雪喊了聲:“大耳朵,過來,我們一起去送一下師父。”,長著大耳朵的小型機器狗,從屋子角落裏跑過來,跟著寧雪和李子軍,一起為安靜送行。
    送行千裏終有一別,寧雪和李子軍看著安靜遠去,此時,遠處傳來安靜的提醒聲:“頑空時五陰境界要小心,不做空山腳下鬼,明月簾下須轉身。”
    色界天上,寂樂天子露出了微笑。。。
    “如是,汝於無量劫前修習智慧法,道德中庸因地法行,入智慧家做智慧子,未達圓滿,往生色界天,後發心利樂有情,亦於無量劫往返世間,報四重恩濟三途苦,汝原名樂遊天子。,寧雪”。
    “如是,汝於無量劫前修習智慧法,道德中庸因地法行,入智慧家做智慧子,未達圓滿,往生色界天,後發心利樂有情,亦於無量劫往返世間,報四重恩濟三途苦,汝原名忠信天子,李子軍。”。
    下一章節===《第七十六章節.九個時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