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蔡成之策3)

字數:4054   加入書籤

A+A-


    蔡成露出一絲得意的笑容。
    “更重要的是,這樣的措施流傳開去,東萊便會湧入更多的流民。郡府把這些流民分配為工匠、鹽民、漁民和自行開荒的農戶,或許東萊從此便富裕起來了。”
    沒有人接話。
    所有人都在思考,蔡成之策是否可行。
    至於那句“東萊從此富裕起來”,仿佛被大家自動過濾了。
    東萊富裕起來?好像根本沒有這樣的可能。
    半晌後,蔡正開口問道:“小弟,你可知農戶為何不願意自行開荒?”
    既然大家都不開口,他就要主動站出來,給小弟當好托。
    這既可以引導大家的思路,讓小弟之策能夠得到大家的讚同,還能夠讓小弟借題發揮。
    “大哥,小弟知道,農戶開荒,需要三年時間,方能把田養熟。田不熟,就隻能是劣田,畝產很難超過兩石。可哪怕有人願意花費功夫開荒養田,一旦田地養熟,那些士族豪紳便會出手,用各種理由吞並農人辛苦開墾的田地。所以,現在農戶都不願意開荒。”
    蔡成的回答,讓郡丞、主簿和督郵,都覺得自己的臉上燒得慌。
    確實,他們這些人背後的士族豪紳,就是這樣吞並農人田地的。而且還毫不掩飾,仿佛他們如此是天經地義一樣。
    “不過,這也好辦。”蔡成沒有讓大家在土地兼並方麵多思考,沒有必要。“郡府隻要下一道政策:凡是荒地,均為官府所有;凡開荒所屯之田,均不得買賣。如此,新開墾的田地,就會存留在這些流民手中。”
    在座的,除幾大員之外,那些掾、史等郡吏,出身世家的也不少。
    聽到之前蔡成要求世家大族出讓田地,他們內心就已經非常抗拒了。
    此時又聽到蔡成讓郡府下令,荒地歸官府所有,新開墾的田地不允許買賣,都悄聲議論了起來。
    他們這些士族豪紳靠什麽發展?
    一靠手中大量的田地;
    二靠聯姻;
    三靠家中子弟投靠不同的勢力。
    現在要求世家大族出讓田地,就等於是在挖他們的根基,怎麽可能呢?
    要他們的命可以,但要讓他們交出土地,絕無可能。
    “郡府出規矩好辦。荒地歸官府所有,這本就是朝廷規定的。既然荒地歸官府所有,那開荒後的田地,自然也是屬於官府的。隻不過官府把這些土地分給了這些流民,當然有權限製他們買賣。”又是蔡正在說。
    這些年,蔡正輔佐蔡立處理政事,倒是得到了郡府所有人的認可。何況他說的,確實是朝廷的律法所定。
    “不過,”蔡正開始轉折。“這其中有兩個難點。其一,便是士族豪紳不願意出讓土地又如何?其二,開荒的工具從何而來?”
    蔡正成功地轉移了話題,在場的官吏,全部被帶了節奏。
    因為他們內心的想法,直接被蔡正當成問題提了出來。
    他們根本就不可能出讓田地,看蔡成對此有什麽辦法。
    “很明顯,士族豪紳是否出讓田地,不是我們郡府能左右的。”蔡成好整以暇。“最終的結果,自然是要看他們與黃巾談判。”
    得,直接把皮球踢給士族豪紳了。
    於是,人們自然聯想到,如果不出讓會麵臨什麽。
    不想不要緊,一想,心都抽搐成一團了。
    不出讓?那還能有什麽結果,黃巾賊人會直接滅族。
    家族都沒有了,田地自然也就不是自己的了。
    在座那些世家出身之人,頓時一身冷汗。似乎議事堂突然變成了夏天一般,汗水止不住地流淌。
    原來決定權不在士族豪紳,也不在郡府,而在黃巾一方。
    蔡成好像並沒有發現在座之人的情緒變化,繼續說道:“至於開荒所需工具倒是好辦……”
    “使君……使君……,黃巾賊人已經……已經到……到城下了。”蔡成剛剛想說如何解決開荒工具,一個衙役就急匆匆地衝入議事堂。
    “什麽,不是說還有一天的路程嗎?”蔡立大驚失色。
    同時,其他人的臉色也變了。
    “來……隻來了……來了……十餘騎,說是要與郡府議和。”衙役結結巴巴地把話說完。
    馬上,堂中眾人的目光都投向了蔡成。
    還真被你猜對了?
    你這是什麽腦子?
    這絕對是大才呀,不世出的大才!
    蔡成波瀾不驚,和顏悅色地問衙役:“他們進城了嗎?”
    “回公子,他們就立馬在城外,並沒有進城。他們要求太守大人上城答話。”
    “你不用害怕,黃縣無恙,我們都不會有事的。”蔡成安慰著衙役。“你馬上回去,告訴來人,郡守馬上就到。”
    “尊公子令!”衙役馬上又跑了出去,但腳步穩定了很多,至少沒有那麽慌亂了。
    “都尉大人,能否麻煩你馬上去各世家,召集世家的私兵?父親,各位大人,我們先去城上看看情況如何?”蔡成直接提議。
    其實大家都知道,黃縣算上各家私兵,也隻有千餘人。估計黃巾賊人不進城,就是因為大隊人馬沒有跟來。十幾騎進城,一旦被私兵包圍,死都不知道怎麽死的。
    當然,按大家的理解,讓都尉去召集各家私兵,也是為了威懾城下的黃巾賊人。
    “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我們一起去看看。”蔡立的臉色已經恢複如常。
    “大人說得好!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功曹、主簿等人也大義凜然地說道。
    其實,不是他們不怕死。隻不過蔡成的推斷已經被證實,賊人果然想要和談後投降。
    既然沒有性命之憂,那就去看看唄。
    你蔡家公子既然提出的應對之策,那就談唄,最好是蔡成公子去談,也亮亮本事。
    說真的,大概除了蔡立父子之外,郡府中的所有人,都不想摻和議和之事。
    和黃巾賊人打交道?搞不好下一刻腦袋就不在肩膀上了。
    就算談成了,也可能會得罪士族豪紳,甚至被朝廷下罪。誰讓你與賊人和談呢?
    所以,真還沒有人想背這個鍋。
    而對於蔡立來說,這個鍋,他不背也得背。誰讓他是太守呢?
    而蔡正、蔡成兄弟二人,既然和蔡立是父子,就隻能與蔡立同一立場。
    血脈相連,打斷骨頭連著筋呢。
    喜歡三塑強漢請大家收藏:()三塑強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