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隨縣之戰(1)

字數:3821   加入書籤

A+A-


    可能有人會說,書生造反,三年不成。讀書人又能掀起什麽風浪?
    其實,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最怕的便是讀書人“造反”。
    讀書人一旦形成洶洶之勢,任何政權都要抖上三抖。
    “黨錮之禍”才過去二十幾年,難道天下讀書人又要鬧將起來?
    且不說東漢的兩次“黨錮之禍”、北宋的“太學生的伏闕上書”、南宋“慶元黨禁”、明朝的“東林黨爭”這些屬於讀書人的群體事件,單說開啟了反帝、反封建的“五四運動”,便知學子、士子的群體事件,能帶來什麽樣的影響了。
    “麻煩諸公詳細說說。”蔡成誠懇地說道,可眼中卻掩飾不住地擔憂。
    “誌才參與了內閣謀劃,還是誌才來說吧。”郭嘉把戲忠推了出來。
    戲忠沉思了一會,鄭重說道“此事還是由丞相親自為公子講解為上。畢竟,總體策略是丞相提出來的,其他人都是在丞相的總體策略上進行修修補補。”
    蔡成點了點頭。
    既然總體策略出自荀彧,讓荀彧親自講解,可以講得更深入一些。
    蔡成準備與荀彧單獨約個時間,隻說這一件事。
    蔡成想清楚後,笑著問道“北攻南守東收西融,這個戰略很好,可否具體說說?”
    “奉孝,此方略乃汝與丞相共同提出,便由汝來說。”朱儁說道。
    “本來丞相之意是按公子留下的規劃執行的。可公子倒下後,天下異動,不得不在公子之方略上加以修改。
    “其實,公子倒下後的第一戰,還是公子計劃的,便是攻克隨縣一戰。”
    郭嘉按時間順序給蔡成講述。
    隨縣一戰,是蔡成在建立內閣後,便定下的進攻方略。
    他不能讓襄隨穀道被對手掌控。
    襄隨穀地東是桐柏山,西是大洪山,兩山夾一穀,溠水沿穀道而下,並於後世武漢注入長江,是江夏與南陽之間的唯一通道。
    襄隨穀地的北麵是襄鄉(後世的棗陽市),卡住襄隨穀道的北麵出口;
    襄隨穀地的南麵是隨縣,卡住襄隨穀道的南麵出口——征南軍團入江夏郡的攔路虎。
    當然,如果要從江夏郡想攻入南陽,除襄隨穀道外,還有一處戰略要地襄陽。
    襄陽居於漢水南岸,與北岸的樊城隔漢水相望,後世將樊城與襄陽合二為一,便是襄樊市。
    襄陽與襄隨穀道形成犄角之勢,由襄隨穀道攻入江夏,便要預防襄陽的敵軍過漢水後占據襄鄉縣,斷其後路。
    同樣,由江夏郡攻入南陽,也要襄陽封堵住襄陽、樊城之間的漢水渡口。否則,敵人便會由襄陽南下,由當陽縣東渡漢水,再北上奪取隨縣,亦可封鎖襄隨穀地。
    這也是正史上關羽攻打襄陽,為何從襄隨穀道北上後,一定要先攻下樊城,然後再攻漢水南岸襄陽的原因。
    不攻克襄陽,無論是沿襄隨穀道北上還是南下,都需要布置相當的兵力,預防襄陽的兵馬斷其後路。
    這次征南軍團攻隨縣亦是如此。
    席草的第一師加上一個器械師和一個弓弩師,負責攻克隨縣;鄧辰的第二師再加上一個器械師,由武關道北上,入關中平叛;由原鎮北軍團調來的那個師,則鎮守樊城,防止襄陽的劉表兵馬北渡漢水,同時也鎖住了通往漢中的上庸道。
    這時的器械師,便是由原來的野戰器械師和攻城器械師打散後,形成的兩個全新的器械師。
    兩個器械師,都具備野戰和攻城的能力。
    同樣,征南軍團的弓弩軍也是一分為二一個弓弩師由武關道北上,劃歸西南軍團;另一個弓弩師隨席草攻打隨縣。
    攻下隨縣後,楊樂的陸水軍和征南軍團,便可以兩路入江夏,一舉占領江夏全郡。
    然後再由當陽縣渡西渡漢水,從南北兩個方向奪取襄陽,進而占據整個南郡,將戰線推到大江邊。
    然而,本以為一擊而下的隨縣,卻出現了一點小麻煩。
    霍峻一直在防備著護民軍南下,派出的斥候,從整個襄隨穀地,一直延伸到襄鄉縣。
    護民軍剛剛出動,斥候便已回報霍峻。
    霍峻可不認為憑自己這三千人便能守住隨縣。
    於是,霍峻派出快馬向劉表求援。
    在護民軍抵達隨縣城下後的第二天,劉表派來的一萬援軍,也進入了隨縣城。
    隨縣城上,打出了“黃”字旗。
    現在,隨縣的守將變成了黃忠,霍峻為副將,擺出了一副死守的架式。
    席草發現,隨縣起於山腳處,溠水自隨縣東城門前六十幾丈的距離流過,相當於隨縣的護城河。
    於是,之前的以指揮車封鎖一段城頭,然後再用繩鉤攀城的戰術不能用了。
    不是還有器械師嗎?架起霹靂車,砸上幾天,不就行了?
    還是不行。
    隨縣建於溠水邊的,隻是甕城。甕城後麵還有內城牆。
    以霹靂車的射程,雖然正好夠得到甕城,可夠不到內城牆。
    要想夠到內城牆,就得搶建浮橋,然後把霹靂車的零件和所用的投石,全都運過河去,然後再於河邊組裝霹靂車。
    任誰都可以想到,哪怕是先把甕城砸爛,再搭建好浮橋,在運送霹靂車時,城中守軍也必然組盾陣,給護民軍來個半渡而擊。
    可不是還有專門應對盾陣的地龍車嗎?
    要用地龍車,便隻能擺設在溠水的東岸。
    流經隨縣前的溠水,寬約二十五丈,過溠水後的護民軍,起碼還要有二十丈左右的防禦厚度,加起來,恰好是地龍車射程的極限。
    也就是說,如果城中守軍以盾陣出擊,地龍車隻來得及發射一輪投石,兩軍便開始了麵對麵的廝殺。
    席草回到大營後,馬上召開軍事會議。
    這隨縣還真是不好攻。
    不好攻也得攻,護民軍出征以來,就沒打過敗仗。
    他們可是青州子弟兵,而且日後,青州子弟兵會越來越少——因為當前已經在京州、冀州、豫州、雍州,都建立了訓練營,至少十年內,都不會再從青州招兵了。
    喜歡三塑強漢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三塑強漢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