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敬天下師
字數:4007 加入書籤
蔡成忙不迭地還禮,然後說道:“我需要再補充一點:組建內閣也好,選擇丞相及閣老也罷,背後都有我的強勢而為。
“如今,內閣得力,各部順暢,朝廷安穩,陛下也在快速成長。而經過了五年的實踐檢驗,也初步證明了大漢新製對大漢有百利而無一害。
“故而,請諸公諒解當年我是無奈為之。強勢重組朝廷乃手段,非目的也。
“不過,自此日開始,除非有人為害大漢,否則我不再幹涉朝政,更不幹涉大漢官吏的任免。”
當前大漢新製已然推行下去且運轉良好,蔡成就不想再參與大漢治理的日常事務了。
“不可!”盧植叫了起來。
“公子不僅是帝師,實乃‘天下師’也。如若公子不再幹涉朝政,吾等擔心會走錯方向。”
盧植提出的“天下師”,瞬間讓在座諸公猛省。
成公子可不就是天下師嗎?
沒有成公子擬定的《大漢新製》,大漢如何會在短短五年中,便奠定了高速發展的基礎?
沒有成公子留下的《規劃》,大漢如何能安然渡過“四年五災”?
成公子在大漢最為虛弱之時,為大漢開辟了一個蒸蒸日上的全新時代。
眾人再次齊齊起身。“敬天下師!並請天下師勿要脫離朝政!”
包括蔡琰、申金、管篤、劉協等人,也跟著眾人一起,對著蔡成鄭重一禮。
“敬天下師!”
蔡琰、申金等人可沒有請蔡成繼續參與朝政。
是否參與朝政,恩師自會定奪。
蔡成苦笑。
他是真不想再參與朝政。
五年來,大漢的經曆證明,基礎已固,發展可期。
蔡成現在隻想把大漢故土全部收複,然後再率領水陸兩軍,去為大漢開疆拓土。
可看今天這架勢,他想脫離朝政,完全不可能呀。
大家重新落座後,蔡成苦笑道:“其實,雖然我還沒完全了解這五年中發生的事情,可我已經確定,大漢在內閣的統領下,在六部有力的行動下,真的不需要我再插手。
“何況,大漢尚有故土尚未收複,尚有可保大漢萬民無凍餓之憂的疆域,待護民軍去奪取。
“諸公是否忘記了我指洛水的誓言?現在時限已過,我自然是要率領護民軍,為大漢收複故土,為大漢開疆拓土,實無力再參與朝政了。”
王允叫道:“收複故土、開疆拓土,難道就不是朝政了?”
一直沒有說話的賈琮也叫了起來。“汝不參與朝政,吾便也回家養老。反正吾現已年近六旬,無力再操心內閣事務了。”
“還有老朽。老朽亦年過半百,內閣事務繁重,實無力矣。”
蔡成苦笑。
這是在逼他嗎?
倒是王允所說,讓眾人眼前一亮。
其實,這些閣老們在得知蔡成醒來後,便都想到了當年蔡成的“洛水之誓”。
如果說,蔡成沉睡五年,尙可以作為托辭的話,那蔡成醒來後,真的要在五年間,收複江東四郡、江南四郡、交州、益州,以及整個西域的全部故土了。
大漢對誓言可是極為重視的。
如果蔡成醒來後,還不履行自己的誓言,那蔡成會被整個大漢鄙視的。
但也確實如王允所說,收複故土與開疆拓土,同樣也是朝政的一部分呀。
你成公子要兌現自己的誓言,未必一定要親自領軍出征吧?
你可以坐鎮中樞,指揮著護民軍收複故土呀。
看到蔡成不是在故作姿態,荀彧腦子飛轉。
成公子不參與朝政,不是他希望看到的。
可成公子在漆垣時也和他說過,除了振興大漢外,他還有更為重要的任務。
雖然當初成公子沒說“更重要的任務”是什麽,可荀彧知道,那絕對不會是收複故土和開疆拓土。
因為在荀彧看來,隻要大漢朝廷能管得過來,以護民軍的戰力,收複故土和開疆拓土,都不是什麽難事。
這說明,成公子的師尊山中客,一定還布置了暫時不能為人所知的任務,而且於大漢有利無害。
所以荀彧不想影響蔡成完成山中客布置的任務。
可荀彧經過這五年的全力支撐,他也知道,如若要大漢後麵的路走得穩、走得快,還真需要成公子這位天下師。
猛然間,荀彧有了主意。
荀彧起身說道:“吾有一策,既能讓成公子參與朝政,又能讓成公子實現誓言。”
“何策?”黃琬馬上問道。
“諸公皆知,內閣之下欲建一戰略司。
“今日公子與諸公之言,讓我意識到,無論是我內閣,還是大漢兵部,實則均需要一個戰略部門,專司研究大漢戰略。”
五年過去,“戰略”一詞,在大漢高層不僅不再陌生,而且都意識到了戰略的重要性。
荀彧喝了口茶潤了潤嗓子,繼續說道:
“我剛剛想到,其實,內閣的戰略司,可與兵部的戰略司合二為一。
“諸公皆知,護民軍是大漢的公器,軍事戰略也應該服從大漢發展的整體戰略。
“二司並為一司後,便可以更全麵地思慮大漢戰略,從而促使大漢更好地發展。”
荀彧的提議,一下子在現場熱鬧起來。
有人閉目冥想,有人提出質疑,有人點頭稱讚,有人相互討論……
如果此時蔡成還保留著穿越者的記憶,必然會對荀彧的提議拍手稱讚。
有人問荀彧:“丞相,如此合二為一,該戰略司是置於內閣之下,還是置於兵部之下?”
荀彧微微一笑。“置於皇帝之下。陛下需要監察大漢治理及朝廷百官,麾下自然需要這樣的一個戰略司。戰略製定後,由內閣批準,再由各部執行。”
荀彧的話大家聽懂了,這是讓陛下掌管整個戰略製定權,而內閣則是戰略批準權。
如此一來,皇權就不覺得與大漢的發展、日常治理無關了。並且皇權監察內閣、諸部,也就有了切實的監察方向。
“老夫讚同!”黃琬第一個表態。
隨後,賈琮、朱儁等一眾老臣也都表示讚同。
“不過,”荀彧再次開口。“戰略司歸屬陛下,那國土部便可以置於內閣之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