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熱鬧晚宴(1)

字數:3846   加入書籤

A+A-


    荀彧的提議,再次得到了大家的讚同。
    這些年來,無論是融合西羌,還是吞並高句麗和扶餘兩國,說是國土部在管轄,實則具體治理過程中,絕大部分都是要依靠內閣下屬各部的。
    當初,蔡成明言,擔心內閣初建,壓力太大,才將國土部置於皇權之下的。
    如今,內閣已然成熟了起來,國土部也應該回歸了。
    於是,於皇權下設置戰略司,負責製訂、審議大漢各個方麵發展戰略的提議,以及國土部回歸內閣屬下的提議,獲得了一致的讚同,也算是通過了。
    然後便有人問道:“可這與不讓成公子脫離朝政有何關係呢?”
    “嗬嗬嗬嗬……”荀彧一陣壞笑。“敢問諸公,大漢戰略司司首的位置,該由誰來坐呢?”
    眾人都歡快地笑了起來。
    能主管整個大漢發展戰略的,還能有他人嗎?當然非成公子莫屬。
    天下師是做什麽的?自然是為大漢發展指點江山的。
    蔡成有些惱怒地瞪著荀彧。
    荀彧這是利用整個朝廷的力量,來壓迫他成為戰略司司首,而且讓他無法拒絕,真是太壞了。
    可荀彧根本不看成公子那個方向,自顧自地繼續烘托氣氛。
    “諸公以為,這戰略司司首該是何等級別呢?”
    “當然是與丞相同級。成公子既是天下師,又是帝師,而且還要負責製訂、審議整個大漢,包括軍事方麵的戰略,如此重任,非與丞相同級不可吧?”
    一陣喧囂,就算是通過了,蔡成也被套上了韁繩,必須要為整個大漢發展負責了。
    蔡成連反對都無法反對,隻能接下。
    當然,蔡成提出,要由戲忠來做他的副手,而且日常皆由戲忠負責,大家也同意了。
    畢竟事先確定的戰略司司首便是戲忠。
    野史中所說的“戲誌才不亡,郭嘉不出”,在蔡成攪動之後的大漢,已然不存在了。
    當前,戲忠在戰略司,郭嘉在兵部軍情司,這一對好友各司其職,相得益彰。
    至於原來蔡成的兵部尚書之職,自然是由何山接任。
    酒菜上桌,眾人安坐,有關內閣、兵部、戰略司等係列事情,終於告了段落。
    就在大家共同向劉協敬了第一杯酒之後,荀彧提議,回到之前的原本話題:說說海軍與瀛州。
    於是,管篤又把之前說過的,簡明扼要地又說了一遍。
    誰知道,那些閣老和各部尚書對海軍的存在興趣不大,反而對當前海軍已經收複了瀛州,大感興趣,問題也是接連不斷。
    首當其衝的問題,自然是為何要收取瀛州。
    管篤解釋道:
    “收取瀛州的目的有三:
    “其一,是鞏固大漢東部海防。
    “從輿圖上看,從瀛州向南的萬裏內,再無大型島嶼。一旦有外敵從這個方向來,瀛州與朝鮮半島,便是極佳的跳板。
    “其二,誰也不知道在大海的另一邊有什麽強大的國度,故而大漢需要把麵向南麵的海防,推進到沿海諸島,不讓來敵獲得跳板。
    “所以,不僅要取瀛州,還有東海外的琉球諸島、夷州台灣島)、崖州海南島),以及南海諸島,皆要掌控。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大漢的金銀儲量太少,而瀛州金礦、銀礦頗多。
    “也就是說,瀛州倭族隻需要耕種、采礦、捕魚,每年為大漢運回的金銀,哪怕每年給予瀛州一定的補貼,大漢朝廷也可以賺得盆滿缽滿。”
    財部尚書管統聽後,馬上大聲問道:“不要說得如此虛幻,能否有個具體數字?”
    財部,對數字最感興趣,也最敏感。
    管篤笑了。
    “我去瀛州走了一遭,返回時,便帶回了六船金銀礦石,大概可以冶煉出金兩百鈞、銀三千鈞。”
    漢時,一鈞等於三十斤,兩百鈞便是六千斤,三千鈞便是九萬斤。
    管統聽到這個數字,頓時震驚當場,手中的竹箸掉在地上都不知道。
    轉眼間,管統便大聲呼號起來:“哈哈,大漢發財了!財部有錢了!”
    不僅是管統,其他人,也都跟著歡呼了起來。
    待大家都停止歡呼之後,荀彧開口說道:
    “當年在漆垣時,公子曾問吾,為何武帝打敗最強盛的匈奴,保證了我大漢北方的安寧,卻遭到後世的非議?
    “吾言,皆因武帝窮兵黷武,雖有開疆拓土,卻讓大漢耗光了底蘊,幾乎民不聊生。
    “公子卻言,那是因為武帝的仗打得不對。
    “公子說:打仗,不僅要戰勝強敵,甚至是消滅強敵,還要從中為大漢獲取利益。
    “武帝以大漢三代積累的家底戰勝匈奴,卻沒有用匈奴疆域的財富反哺大漢。
    “吾當時直言,漠南、漠北隻長草而無法耕種,除一些牲畜之外,再無可取之財富。
    “公子告訴吾,漠南、漠北,有數不清的礦藏。隻是限於條件,武帝時開采不便,運回大漢更是困難。
    “更何況,自秦以來對北麵草原的戰爭,軍隊後麵跟著的都是世家大族的商隊。軍隊每有斬獲,由於無法攜帶,隻能低價出售給了這些商隊,而朝廷則在虧本。
    “但護民軍不同。護民軍不需要私家商隊,護民軍有後勤軍團,後勤軍團又有工程大隊。護民軍打到哪裏,工程大隊便可將道路修到哪裏,運輸隊便可順利將戰利品運返大漢,保證大漢在扣除戰爭支出的基礎上,還能不斷獲利。”
    然後荀彧四下望了望,問何山道:“子讓,高籌呢?”
    高籌是原後勤軍團、現兵部後勤署署長趙寶的字。
    何山答道:“他秋收後,便是各地公糧入倉的時節,他與戶部倉署署長聯袂去巡視了。”
    “哦,他不在也行。非之,你來說說,當前工部下屬的修路大隊,修路的速度能有多快?”
    工部尚書楚實答道:“工程大隊分為三支,同時修建三條道路。平原、丘陵地區,每支每月可修二十裏左右;山區、林區,每支每月可修五裏左右。”
    馬上有人奇怪地問:“如果遇到需要架橋,是否會更慢一些?”
    “不會。已經把架橋所用時間算進去了。”楚非言之鑿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