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準備出巡(3)

字數:3871   加入書籤

A+A-


    有人要問,不是有監察署嗎?
    哪怕有吏部的監察署,恐怕也無法全部掌握各州郡縣的具體情況。
    誰知道各州郡縣的監察司,會不會與官府同流合汙呢?
    在吏部的監察司組建後,蔡成就把過去的青州監察司由暗轉明了。
    那時的蔡成非常清楚,監察司不能如同明朝的錦衣衛一樣,在各州郡縣搞特務活動。
    搞特務活動,對大漢官僚集團的良性發展,是極為不利的。
    眾閣老對蔡成敬佩不已。
    他們就隻知道頒布政策、下發詔令,就從來沒想過去民間看看。
    大漢新製真的能適合北方十三州?
    各地地理環境不同,氣候不同,人口不同,風俗不同……幾乎所有的情況都不同,大漢新製就能夠放之四海而皆準?
    大漢新製在各地真有什麽問題,或許前期看不大出來,畢竟前期所有百姓的日子都開始好過了,百姓也很擁護大漢新製。
    可現在推行大漢新製已經過去了四年半,難道就不會因為各地對大漢新製理解的不同,從而出現什麽問題?
    甚至是大漢新製,本身就包含著隱患。
    四年半的時間,這些隱患應該開始顯現了。
    當然,這些閣老除郭全一人外,其他人在這五年間基本都未出京,也是有原因的。
    這些年來,雍凉反叛、四年五災、推行竹稻、收東融西……內閣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讓這些閣老實在無暇抽身離京。
    然而,最重要的原因便是:習慣!
    要知道,整個漢代,還沒有設立欽差大臣的製度,皇帝派出臣子代天巡察天下,在正史中是沒有記載的。
    如果算是有,那便是刺史製了——由刺史代皇帝監管各州高官。
    可到東漢後,尤其是漢靈帝時期,刺史製的內核發生了本質的變化,由“代天巡狩”變成了一州的實職封疆大吏,東漢再沒有“代天巡狩”的機製了。
    所以,包括荀彧在內,內閣成員壓根就沒想過離京巡察天下。
    哪怕是郭全去各地巡察春耕、秋收,也隻是因為這數年間,大漢土地尚未丈量完畢,郭全去看的隻是每年真實的農莊稅收情況。
    大漢的農莊稅收,不僅關係到國庫的充盈,還關係到“三倉庫”的充盈,亦是大漢朝廷排名第一的財政收入。
    畢竟,商業再發達,卻無法讓地裏長出糧食來。
    推行了曲轅犁和牛耕地,大漢糧食產量確實增加了幾倍,可由於大漢推行“一日三餐製”,大漢這幾年北方無戰,人口也在增加,糧食的充裕程度還不高。
    可見,郭全每年都要出去巡察,可不是為了調研大漢新製的推行情況,或新製本身有問題,而是去巡察稅收了。
    包括趙寶與倉署署長聯袂出去巡察,也隻是去看看今年能有多少糧食入“三倉庫”。
    荀彧想明白蔡成的用意後,稍加思索,便說道:
    “公子,內閣、戰略司以及各部,皆應建立‘巡察製’。”
    荀彧話剛一出口,馬上便得到了劉虞等人的一致讚同,蔡成臉上也露出了開心的笑容。
    “多謝諸位閣老接受我的提議。”蔡成對著這些閣老們恭敬一禮。
    所有閣老的臉色都不大好看。
    是你逼我們的好吧?
    你要真是提議,完全可以找某位閣老或丞相私下交流,然後再由內閣成員提出。
    可現在,等於就是你在逼迫我們出京,去大漢北方各地巡察,而且還是大冬天的。
    你說我們哪裏還有麵子?
    蔡成還是年輕氣盛,不夠圓滑。
    不過,各位閣老也知道,蔡成真是一心為大漢。否則就不會剛剛醒來,便要出去巡察。
    隻是不知道蔡成隨著年齡的增長,在重大事情上,性格會不會變得更柔和一些。
    至少也給人留點麵子嘛。
    “可離京了,我豈不是連京試都無法參加了嗎?”劉協突然開口,甚至說的是“我”,而不是“朕”。
    眾人都愣了一下,突然之間都笑了起來。
    “陛下當前參與京試也沒用呀。京試上榜者,至少會被任命為縣長史、主簿、功曹一級的官員。而這一級官員的年齡限製為二十歲以上。
    “待陛下二十歲時,再參與京試好不好?現在陛下如果要曆練,在這次巡察之後,可以去做個鄉長。”
    劉虞一邊勸慰著劉協,一邊流出了高興的眼淚。
    幾年過去,陛下不僅長大了,不僅有了明君、聖君之像,竟然還一直不忘自己的曆練。
    “好在董賊扶持陛下上位,倒讓劉氏血脈中出現個明君。”劉虞一邊抹著開心的淚水,一邊內心念叨不已。
    “恩師,你讓我帶特戰隊、紫金衛和龍鱗衛前往廬江,那陛下及恩師一路上的安全怎麽辦?”申金問道。
    “大漢北方如今還有匪寇嗎?”蔡成問荀彧。
    “沒有了。”荀彧答道。
    “既然沒有匪寇,五十個龍鱗衛就足夠了。特戰隊和紫金衛這些年來,都沒打過仗,肯定手生了。”
    “就帶五十龍鱗衛?”申金和管篤都驚叫出聲。
    “對,就帶五十龍鱗衛。甚至我連五十龍鱗衛都不想帶,或許半路上,就把他們丟到哪個軍團曆練曆練。陛下的貼身護衛,必須是經曆過沙場洗禮的鐵血戰士。”
    說到這兒,蔡成仿佛想起了什麽,說道:“各位閣老出巡時,身上必須要帶治安軍令牌。萬一遇到點什麽意外,可召集治安軍。”
    “噗嗤”,幾位閣老都笑了起來。
    “恒德每年皆四處巡視農耕、秋收,從來不帶一兵一卒,也沒見他遇到什麽危險。”盧植說道。
    “哦?大漢北方竟然如此安寧了嗎?”蔡成吃驚地問道。
    不等大家回答,他便說道:“既然如此,那陛下、丞相及我們所有人都著便裝,說成是大學堂先生與學子遊學可好?”
    荀彧想了想,說道:“那必須要之遠厲誌字)隨行。他身帶金令,在各地可隨時調撥治安軍。”
    “無須,我們帶上治安軍金令即可。之遠要了解治安軍,自己去巡視。”蔡成說道。
    “不行。”劉虞有些急了。“陛下身邊如何能沒有護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