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函穀關上(7)

字數:4129   加入書籤

A+A-


    “好!”第一個叫好的,是荀彧的親叔叔荀爽。
    他已經琢磨出味道來了。
    “一首詩中,竟然蘊含了五個典故,且強調了吳起‘國固不以山河險’之觀點。”
    “慈明公,煩細解之。”
    武將出身,西園校尉之一。董卓入京,西園軍瓦解後逃出京都,本想投靠“討董聯軍”,可後來發現最強勢的不是聯軍,而是護民軍,於是便轉身回了京都,並在京都外一直等到護民軍入城。
    這人是誰?
    這人就是此時請荀爽“細解之”淳於瓊。
    盡管淳於瓊與荀彧是潁川同鄉,淳於瓊也多次私下找過荀彧。
    可荀彧征求兵部意見時,兵部建議先讓淳於瓊入軍事學院進修一番,然後先入兵部做個衛令。
    淳於瓊不幹了。
    他已經是靈帝冊封的西園右校尉,品秩千石,且有實際兵權。而衛令隻是品秩六百石的小官,這讓淳於瓊如何能夠接受?
    既然不接受,那就隻能繼續閑置了。
    這次他願意陪同陛下出巡,也是想看看,能否有機會官複原職。
    誰知道,到了函穀關,蔡成突然出現。
    這讓他一直處於震驚之中,直到用完午餐,他才恢複了一點平靜。
    他正想著如何討好蔡成呢,現在荀爽給了他機會。
    荀爽撚了撚自己的山羊胡,笑道“仲簡(淳於瓊字)尚須多讀些典籍呀。”
    荀爽與淳於瓊是同鄉,自身又是長輩,對淳於瓊說話自然是長輩口吻。
    我侄子都是大漢丞相了,我與你這一小輩說話,用長輩口吻好像沒有什麽不對吧?
    淳於瓊自然不敢對荀爽使臉色,反而滿臉堆笑,一副諂媚模樣。
    荀爽也沒管淳於瓊如何,他看到大家都在望著他,馬上便開口解釋道
    “五個典故,其一便是函穀關令尹觀氣而知老子將至,後讓老子留下五千字《道德經》的典故;
    “其二便是我前漢武帝時期終軍‘棄繻立誌守邊關’的典故;
    “其三、其四便是縱橫學派公孫龍‘白馬非馬’之論,以及孟嚐君門客‘雞鳴狗盜騙開函穀關,讓孟嚐君脫險離秦’之典故。
    “二者關聯,說的是空談不及雞鳴狗盜實用。
    “其五便是說光武帝一統天下時,隗囂竟然想以函穀之險阻光武帝入關之典故,其核心觀點便是吳起的‘國固不以山河險’的論斷。”
    荀爽喘了幾口氣,又端起杯中的百果釀,一口全部喝掉,才對蔡成恭敬一禮,大聲說道
    “公子,一詩五典故,皆說函穀舊事,亦暗指函穀關雖能使關中隔絕中原,卻又明確‘國固在德不在險’,實乃絕佳詩句,老朽受教了。”
    荀爽又看向其他諸公,說道“雖然自古以來,函穀關隻被攻破一次,可在護民軍手下,短短一年間,就攻破其兩次。老夫讚同‘國固在德不在險’之說,更是讚同撤洛陽八關駐軍,將洛陽八關變為京都與大漢各地商貿往來的商城的決斷。”
    誰都聽得出來,荀爽這是在借著蔡成的《七律·函穀關》,一邊誇讚蔡成的才華,一邊誇讚自己的侄子荀彧。
    其實,此時每個人都在心中讚歎成公子的才華。
    人家剛剛醒來,就被逼著吟詩作賦,本就有點不合適。
    誰知道,成公子竟然趁著思慮詩句用腦過甚,竟然逼出了胸內的淤血,還作出如此驚才絕豔的詩句。
    這豈不是說,如果他們不逼迫成公子,成公子腹內的淤血便不會如此順利吐出,而成公子的智慧也不會這麽快便恢複?
    這是什麽?
    這是偷雞不成蝕把米呀。
    人群中,隻有蔡邕最為高興。
    看,他出的題目,結果自己的女婿完美作答。還有比這更高級的馬屁嗎?
    而皇甫嵩大老粗一個,對詩詞歌賦本就一竅不通,自然也就是事不關己的態度。
    淳於瓊聽到荀爽對語句的解讀,便搜腸刮肚地想說一些讚美之辭,可他肚中的墨水太少了,怎麽也想不出合適的,隻能堆著滿臉諂媚,對著蔡成傻笑。
    蔡成則是順著荀爽的話,神采飛揚地說道“正是內閣將‘洛陽八關’變為‘洛陽八商城’的舉措給了我靈感。”
    然後蔡成對著荀彧便是一禮。
    “我沉睡五年,陛下遊曆五年,全賴丞相與各位閣老殫精竭慮,不僅渡過了‘四年六災’之大難,還為大漢下一步快速發展,奠定了極好的基礎。
    “醒來後便聞文若已受到大漢官吏的擁戴,使得文若能繼續做十年大漢丞相,此乃大漢之福也。
    “在此,當著諸公之麵,向丞相大人和所有閣老道一聲辛苦。
    “成感謝丞相與閣老對大漢的巨大貢獻。”
    眾人尷尬了。
    跟著成公子一起向荀彧致謝?
    這肯定不大好。
    要知道,荀彧坐上丞相之位後,由於把他們這些三公九卿、朝堂重臣閑置在一邊,他們私下裏可沒少詆毀荀彧。
    可今日荀彧僅僅從“四年六災”的救災、賑災中,便說出了大漢未來發展的底蘊,著實讓他們震驚不已。
    他們內心承認,若是他們,絕對不可能在短短的五年內,把大漢治理得如此之好。
    可他們能跟著成公子一起向丞相致謝嗎?
    他們一旦致謝,豈不就等於誇讚內閣這些年出色的政績嗎?
    內閣既然有如此出色的政績,豈不更顯得他們這些前朝臣子的無能嗎?
    可如果不跟隨成公子感謝內閣,豈不是說他們不認可這五年間內閣的辛勞與功績?
    既然不認可,他們還可能重回朝堂之上嗎?估計肯定是沒戲了吧?
    正糾結間,蔡成出來給了他們台階。
    “諸公,午餐前我問諸公對大漢新製的看法,當然,也包括對內閣這些年的功過的點評,諸公一直三緘其口。
    “我猜想諸公是因當著我與丞相之麵,不好說出批評之語。
    “我希望諸公放下心中芥蒂,盡管直言。我保證,有則改之,無則加勉,不驕不躁,始終如一。
    “我還可以保證,諸公對大漢新製以及內閣、各部這些年功過的點評,將是諸公恢複朝廷官職的關鍵。
    “準確地說,唯有真心的點評,方才有機會恢複官職,繼續為大漢的昌盛做出貢獻。
    “不知諸公如何想?敬請諸公直言。”
    說完,蔡成向諸公再次一禮,態度非常誠懇、恭敬。
    喜歡三塑強漢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三塑強漢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