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代表大會(2)
字數:4305 加入書籤
這次劉協返京,讓荀彧看到了劉協的成長,再過十幾二十年,或許劉協還真可能是一個很合格的丞相。
這次出巡,至今還不到十天,就讓荀彧覺得自己不大合格了。
自己竟然說不出各地推行大漢新製的具體情況,如何算合格?
劉協眼珠滴溜溜地轉了幾圈,突然一下子想通了。
“我知道了!”劉協興奮地叫了起來。
“把各州開代表大會的時間錯開,每年隻有三個州開,每次內閣派出兩位閣老,這樣五年正好北方十五州就全開完了。
“關鍵是各州的情況不一樣,分州來開,更適應各州的情況。”
“陛下太聰明了。照這樣下去,我幹完這屆丞相,下屆可能就輪到陛下了。”荀彧不吝誇讚。
“十年?”
劉協嘀咕了一聲,然後便說道
“十年肯定不夠。這次出巡才幾天,我就發現我上次遊覽大漢北方,真的隻是遊覽,基本沒發現什麽問題。
“再下一屆吧,我爭取二十年後,我成為一個合格的丞相。
“恩師,你覺得如何?”
“哈哈——”蔡成被劉協的認真勁給逗樂了。“好,就二十年。你可得努力喲。”
“嗯!”劉協認真地點頭。“我肯定努力。”
荀彧還在那裏興奮著呢。
“各州發展計劃是五年為一期,代表大會的間隔也是五年,這豈不是說以後各州的發展計劃要分頭做了?”荀彧念叨著。
“現在就是分頭做的吧?”劉協笑嘻嘻地說。
荀彧照著自己的腦袋來了一下。
“看我這腦子,一夜沒睡,就不好使了。現在各州上交發展計劃的時間雖然是一致的,可本就是各做各的。
“隻有跨州的工程、商貿等,才會讓內閣來協調。
“五年期的發展計劃不變,但各州的年限範圍卻可以不同,一點也不影響各州的發展。”
荀彧叨念完,看向劉協。“陛下,這召開各州代表大會的機製,是否由陛下來擬定一個初步的章程?”
“我?”劉協真懵了。“我不懂呀。”
“沒事,時間長著呢。從現在開始,直到這次巡察結束,陛下有足夠的時間來擬定初步章程。陛下還可以去和師母商議嘛。”
荀彧這是想鍛煉劉協。
反正自己和成公子都在身邊,還怕劉協擬定不出來?
這事兒不僅能夠鍛煉陛下,還可以鍛煉蔡琰、伏壽和輕風、細雨,一舉多得。
荀彧已經開始考慮大漢女子能否為官為吏了。
從這些年來他對蔡琰、伏壽、輕風、細雨的觀察,認為她們為一縣之縣令,一點問題都沒有。
大漢早有女子為官的先例。
呂太後、竇太後、鄧太後這些參與朝政之人不算,還有許負、班昭等明確有官位,甚至爵位的女官,後宮還有很多負責文書記錄等事宜的女官(非嬪妃)。
也正是因為有過先例,荀彧便想從蔡琰開始,逐步讓女子進入官場。
當然,在儒家“尊卑”學說之下,想讓女子進入官場,並非那麽容易,隻能慢慢試探著來。
不過,荀彧相信,隨著蔡成打開了“女子進工坊”這道門之後,女子的地位會逐漸提高,有朝一日進官場,也不會過於驚世駭俗。
“丞相,還有如何選擇代表之事呢?”
看到荀彧和蔡成都不再說話,劉協有點急了。
“嗬嗬……”荀彧露出一絲戲謔的笑容,隨之突如其來地打了一個大大的哈欠。
劉協看荀彧不答,馬上把目光投向蔡成。
蔡成則對荀彧笑道“睡一會吧。蓋好被子。”
說著,便拉著劉協跳下馬車。
大冬天的,坐在車中,如果不裹上被子,哪怕身上是很暖和的毛衣毛褲,還是會凍著。
劉協剛剛跳下馬車,馬上又叫了起來。
“恩師,我知道了,是考成法。”
蔡成欣慰地點了點頭。
車上昏昏欲睡的荀彧,臉上也浮現出釋然的微笑,然後便帶著微笑睡著了。
蔡成跑到楊彪的車上,劉協也跟著上了車。
蔡成來找楊彪幹嘛?
蔡成從昨晚楊彪的表現考慮到,楊彪已然開始支持大漢新製,而且考慮得還更深、更遠,那同樣做過“三公”的崔烈呢?
蔡成可是聽蔡琰說過,崔烈的兒子任河西郡太守,可是做得非常不錯。
然而,崔烈在車上已經睡著了,蔡成便沒有打攪。
於是,想從楊彪這裏多了解一些楊修的情況,也讓楊彪從他們的視角,說說大漢這些年來的情景。
荀彧也說過,這些年來,朝廷的大事,都會以邸報的形式,向前朝的閑置官員通報。
見蔡成詢問楊修,楊彪的精神一下子就來了。
他最為自己這個兒子自豪了。
僅僅才五年時間,楊修也才二十歲,竟然已經入了吏部、內閣的視線中。
他去了青州沒多久,便被青州刺史田奇所青睞,任命其青州刺史府的治工從事,協助工署使管理青州工事。
工署便是各州管理州內工坊、州內各種工程、州內礦山等事務的機構。
工署歸刺史府直屬,間接由工部之下的各機構進行專業指導。
工署由工署使負責,治工從事就相當於工署使的秘書,雖然隻是吏,位置卻極為重要。
按這些年大漢的發展來看,一般刺史府的從事,一旦變吏為官,至少都是郡一級的官員,如郡長史、郡主簿等。
而絕大多數行政學院出來的人,其晉升途徑一般都是從鄉長起步,然後是縣吏、縣官、州吏、州官、刺史府吏、刺史府官……
而楊修突然就被青州刺史田奇晉升為刺史府吏,直接讓其少奮鬥很多年。
田奇為何要對楊修另眼相看?
楊修的誌向是“找到可保大漢萬世永昌”的治國之道。
他從行政學院一畢業,就直接要求去青州。
他的理由是要想感受全新的治國之道,必須去大漢新製的發源地青州。
於是,他就揣著學署的舉薦信,以及自己縣考榜首的文書,前往了青州。
開始時,田奇並沒有覺得楊修有多優秀。
自科考開始以來,田奇隻是在青州,就見過太多的才俊。
楊修來青州,有他一個不多,沒他一個不少。
於是,田奇就安排他在臨淄城外的一個鄉任鄉長。
喜歡三塑強漢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三塑強漢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