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管亥之功

字數:3733   加入書籤

A+A-


    漢時的城中,可不像現代城市,最熱鬧的不是晚上,而是早上。
    漢時沒電,晚上烏漆麻黑的,人們都是盡量用白天的時間做各種事情。
    所以天剛蒙蒙亮時,城中街道上就人來人往了——早上、上午,才是逛街的好時辰。
    本來,蔡成及其他所有人所謂的逛街,本是打著暗訪的主意。
    然而,管亥等人的到來,以及管亥在弘農的雷厲風行,讓弘農之事已然塵埃落定,自然不需要蔡成、荀彧等人再操心了。
    在黽池多停留一天,一是為了諸公能休息一天,二是給荀彧留出與楊琦交流的時間。
    這次管亥在雍州的行動,真是讓蔡成、荀彧讚歎不已。
    他可不是僅僅帶了五百治安軍來黽池。
    那五百治安軍負責的是賑濟弘農百姓的。
    為了防止弘農的一些世家大族聞風而逃,管亥足足布置了兩千治安軍,每二百治安軍應對一個參與了走私的世家大族,其他人則是封鎖道路,不允許一人出逃。
    另外,管亥還派了快馬,不僅向刑部通報了京州一些世家大族參與向江南走私,還順便通知了厲誌,讓厲誌派京州治安軍和青州禦林軍,圍住了那些參與走私的京州世家大族。
    先暗查,再施展霹靂手段,同時不越界——京州的事由刑部和京州治安軍來處理,讓荀彧對管亥的讚賞,頓時提高了不知道幾個層次。
    不過,管亥也實話實說,這一切都是蘇則出的主意。
    於是,蘇則便接替的段煨,成為弘農太守。
    至於雍州刺史,自然屬於楊琦。
    而雍州刺史府長史謝堅則有個任務接管雍州監察司,並大力整頓雍州監察隊伍。
    明確說,負責監察弘農的那個監察小組,至少也得去河州勞改營了。
    之所以讓楊琦接任雍州刺史一職,是因為楊琦這些年來,對雍州有極大的貢獻。
    首先,在閻忠得知楊琦辭官返回弘農後,便建議管亥、謝堅去拜訪楊琦。
    弘農楊氏可是雍州士族的一麵大旗。
    如果雍州刺史府有弘農楊氏幫襯,那雍州就會穩定許多。
    楊琦見管亥屈尊來訪,也是極為高興。
    他可是知道,管亥是青州成公子的人,過去不僅是青州黃巾軍的大渠帥,而且還是青州護民軍的創始人之一。
    在黃巾之亂中,管亥帶著青州黃巾軍,可沒少找青州世家大族的麻煩。
    此等與世家大族仇恨頗深之人,現在卻能夠放下仇恨來拜訪他楊琦,一是說明管亥想與世家大族搞好關係,二是說明管亥真的想治理好雍州。
    當然,楊琦不知道的是,管亥能聽從閻忠的建議來拜訪楊琦,是模仿了蔡成在青州的行為。
    當年蔡立初任青州牧時,蔡成可沒少主動拜訪青州的世家大族,其中大部分都帶著管亥。
    蔡成告訴管亥,整個大漢,世家大族無論是在號召力、動員力、人力、財力,都是朝野排名第一的力量。
    朝廷的力量遠遠比不上世家大族。
    如果有一地世家大族聯合起事,搞不好瞬間便會導致天下大亂。
    所以,無論在哪裏,先行安撫好世家大族,是不生亂的前提保障。
    蔡成還給管亥講過,光武帝劉秀推行“度田令”後,各州世家大族聯合抵抗,其中青州、冀州、幽州、徐州都發生了叛亂,在南陽等地,也無法推行下去。
    青州世家大族不生亂,就會給其他州一個示範,向天下說明新農體係對世家大族沒有什麽危害。
    如此,日後在其他州推行新農體係時,阻力便會小了許多。
    蔡成又給管亥講過“誰是我們的朋友,誰是我們的敵人”、“團結一切可團結的力量”等道理。
    如果因為宣揚不到位而引發世家大族生亂,哪怕最終用護民軍壓製住了世家大族,也是兩敗俱傷,畢竟影響了青州新農體係的順利推進。
    管亥還是征西軍團軍團長的時候,便已經開始打探雍凉兩州世家大族的口碑了。
    按管亥的了解,在雍州,口碑很好的世家大族還不在少數,當然,其中口碑最好、聲望最隆的便是弘農楊氏。
    尤其是弘農楊氏不僅沒參與雍凉叛亂,反而還給紫金衛、龍鱗衛了補給,這讓管亥對弘農楊氏的好感倍增。
    沒有閻忠的建議,管亥都準備主動拜訪弘農楊氏了,結果聽到閻忠說已經返回弘農的楊琦,竟然還是先帝的侍中,那必須要主動拜訪。
    管亥一見了楊琦,不僅送上一些青州特產,還開門見山地向楊琦請教雍州治理之道。
    看到管亥一個九尺莽漢,竟然如此謙遜,楊琦也就沒有保留地說了許多。
    經謝堅研究,除去一些與大漢新製相悖的,管亥把楊琦所說的內容,直接來了個全盤接收。
    楊琦也投桃報李,接受了管亥的委托,暗地裏去人、去信、親自拜訪等,說服了很多未參與叛亂的雍州世家大族。
    隻是楊琦沒有想到,他以為最為穩妥的弘農,卻因為他先行拜訪其他郡的世家大族,反而出了問題。
    等楊琦回過頭來再拜訪弘農的世家大族時,其中很多世家大族的走私已經開始了。
    開弓沒有回頭箭,這些世家大族對楊琦的勸告,自然是陽奉陰違,虛與委蛇。
    但不管怎麽說,楊琦對叛亂之後雍州的穩定,是有極大貢獻的。
    而這幾年間,楊琦也常常前去長安,拜訪管亥,請教大漢新製中的一些問題。
    最後,楊琦明確地對管亥說大漢新製要比過去數百年的舊製,不知道要好上多少倍。
    有了這些墊底,讓楊琦來接任管亥的雍州刺史,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
    在荀彧看來,管亥這些年在雍州的治理成效,雖然不能說是大漢北方十三州中首屈一指的,但也必然是名列前茅。
    可管亥為何這幾年考成的結果總是不上不下呢?
    管亥笑言,雍州治理之功,主要是謝堅、閻忠、蘇則,甚至還有楊琦幾人的,他自己就是個莽漢,哪裏懂得如何治理一方,能有不上不下的考成結果,那已經是吏部高抬貴手了。
    喜歡三塑強漢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三塑強漢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