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管亥隨行

字數:4009   加入書籤

A+A-


    荀彧卻覺得不是這麽回事。
    經過一夜的思考,又與蘇則簡單交流後,荀彧才琢磨出味道來。
    雖然管亥說自己並無治理一方之能,可識人、信人、用人、虛心納諫、從不貪功等方麵,才是管亥的長處。
    他能識人,能信人,能用人,不貪功,還能聽進去別人的諫言,別人哪裏還會不盡心盡力?
    這裏麵還隱藏著一個要害管亥善於把握大方向。
    管亥的大方向就是大漢新製,就是愛民、護民。
    隻要不違背這兩點的,管亥都能夠接受;
    對這兩點有違背的,管亥便會用詢問細節的方式,讓對方自己發覺自己的提議與大漢新製不一致,甚至相悖。
    結果不等管亥多說什麽,對方自己就收回自己的提議了。
    所以,荀彧一邊感歎成公子培養出來的人果然不凡,一邊覺得當前對各級官吏的考成,還應該更加完善,否則管亥這樣的人才,就無法出現在內閣的視線中。
    荀彧今日才知道管亥的功勞有多大。
    雍州以一州之力,不僅穩住了叛亂之後的雍州,保證了征西軍團和西南軍團的補給,還支持了涼州的穩定與發展。
    此外,荀彧可是知道,管亥聯合西南軍團,這幾年間,可是還做著一件不亞於遼西廊道的重大工程。
    雍州卻從來沒向朝廷請功,亦未向朝廷求援,更是沒有抱怨……
    管亥在荀彧的心目中,就是一個大才。
    第二日,出巡的車隊中又多了兩個人。
    一是管亥,二是段煨。
    雍州、弘農出現了這麽大的亂子,尤其是盜取商洛鐵礦的鐵礦石,並賣給江南,太嚴重,也太惡劣了。
    所以,明麵上,管亥與段煨是引咎辭職。
    實際的情況卻是段煨強烈要求回到護民軍。
    對段煨來說,軍旅生涯比治理一方舒服多了。
    蔡成答應了段煨,並考慮到段煨不再年輕,便準備將他調入兵部的後勤署,也就是給趙寶當個副手。
    至於管亥,蔡成則是另有想法。
    所以段煨雖然與車隊一起出城,可出城後便會奔向京都。
    目前京州尚無刺史,原本兼河南尹的郭全,因為蔡成父親蔡立多年幾乎無法理事,早就忙得顧不上京州了。
    所以,荀彧昨晚與蔡成商議,讓管亥接任京州刺史,把郭全解放出來。
    然而,蔡成沒同意,非要帶著管亥一同出巡。
    今日上路後,蔡成沒有與荀彧共乘一輛車。
    蔡成跑去找皇甫嵩、管亥兩人,了解西南軍團這些年的情況了。
    倒是荀彧一人坐在車上苦思冥想。
    段煨已經確定去兵部後勤署給趙寶任副手了,可管亥卻一點也不著急,笑得就像個孩子。
    對於管亥來說,隻要蔡成醒來,做不做官,不重要。
    可對於管亥這樣一個文武兼通之人,該如何使用呢?
    荀彧想了一路也沒想清楚,最後在午休打尖前,荀彧還是決定,先觀察觀察,然後再與蔡成一起商議。
    荀彧思考之時,那些前朝舊臣卻都湊到楊彪的馬車旁,非要拉著楊彪下車走上一段。
    他們在用早餐時,聽到荀彧宣布的楊琦為雍州所做的貢獻,包括荀彧宣布楊琦暫代雍州刺史(正式任命,需要吏部與內閣均同意,才能下達內閣詔令),這些人的內心都熱起來。
    要知道,楊琦可是當年謀劃“兗徐犯青州”的主角之一。
    蔡成進京後,並未計較他們謀劃“兗徐犯青州”,反而還給他們找了個理由
    由於他們不了解新農體係,這才視新農體係為洪水猛獸。
    隻要以後他們不再反對新農體係,不再反對即將頒布的大漢新製,謀劃“兗徐犯青州”一事,既往不咎。
    然而,許栩與丁宮二人不信邪,繼續鼓動汝南袁氏、汝南許氏、沛國丁氏反叛,結果行事不密,被朝廷得知,這才將二人下獄。
    可即便是下了獄,待平定了汝南叛亂後,還是把兩位老爺子放了出來,並讓他們各回家鄉去養老。
    而他們各自的族人,大多數都被送去了河州勞改營,根據罪行大小,要在勞改營中為河州植樹造林三到八年不等。
    也就是說,除陶謙、張邈、王匡等死不改悔的數人外,連參與了徐州叛亂的孔融、喬瑁都沒殺,更不用說參與了徐州叛亂、汝南叛亂的那些世家大族的族人了。
    用內閣的說法便是,這是成公子中毒前製定的政策盡量少殺人,給他們悔過的機會,也讓他們有機會看到大漢一年又一年的蒸蒸日上。
    所以,看到如今楊琦已經被重用,這些前朝舊臣血又熱了。
    他們紛紛湊到楊彪身旁,詢問自己是不是也有機會。
    楊彪哪兒知道誰有機會誰沒機會呀。
    楊彪連自己有沒有機會都不知道呢。
    不過,由於楊彪之前許諾過,要獻出弘農楊氏九成族產,他相信自己是有機會的。
    至於獻出九成族產的事,楊彪已經交給了楊琦來辦,隻不過蔡成與荀彧堅持朝廷隻收五成。
    不能讓擁抱大漢新製的前朝舊臣,因為擁護新製就過苦日子吧?
    車隊剛剛出發,蔡成就占用了一駕最大的馬車。
    沒辦法,他的馬車上人多。
    不僅有管亥和皇甫嵩,還有劉協、蔡琰兩人。
    至於輕風、細雨和伏壽,覺得坐馬車不如走路舒服。
    哪怕是劉協和蔡琰,也是坐一會馬車,便要下車行走一會。
    這些年來,他們這些人,包括伏壽在內,無論刮風下雨,都堅持每日鍛煉,身體都是杠杠的。
    加上馬車的速度和走路也差不多,如果不是想聽管亥與皇甫嵩介紹西南軍團的情況,沒人願意坐車。
    於是,這一路上,蔡成腿坐麻了,他們就下車來走上一會,活動開後,繼續上車聽管亥講述。
    為什麽不是皇甫嵩講述?
    皇甫嵩作為總監察使,雖然有監察各軍的權力,可怎麽也不如管亥講的細。
    畢竟,西南軍團所有的經曆,都是於禁、鮑信、法正,還有耿智等人,親口講給管亥聽的。
    甚至還有管亥參與其中的。
    喜歡三塑強漢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三塑強漢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