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一拳斃馬

字數:4056   加入書籤

A+A-


    在西羌人中招收新兵,也在緩慢地推進著。
    這可是蔡成融合少數民族的絕招,當然要推進。
    隻不過,開始時招收的數量不多,而且還要求識漢字、懂漢話。
    大漢的付出,讓西羌八族感受到了溫暖。
    幾百年來積累下的仇恨,在慢慢淡化。
    融入大漢帝國的進程已然開始。
    路過長安之時,荀彧找劉協與蔡成商量,是否在長安稍事停留,讓劉協祭祖。
    畢竟,長安周邊遍布前漢的帝王陵墓,漢太祖劉邦的長陵、漢惠帝劉盈的安陵、漢文帝的霸陵、漢景帝的陽陵、漢武帝的茂陵、漢昭帝的平陵、漢元帝的渭陵、漢哀帝的義陵和漢平帝的康陵,等等。
    蔡成的說法是:
    首先要劉協先舉行過冠禮男子的成人禮),然後先祭天地,再祭祖先。
    重要的是,祭祖不能在長安,必須在洛陽。
    畢竟洛陽有雙廟:以太祖劉邦、太宗劉恒、武帝劉徹為帝神的高廟,以及漢明帝在光武帝劉秀駕崩後修建的世祖廟。
    這是東漢無奈之下采用的“雙軌製”。
    如果完全以高廟為宗祠,則劉秀則會因為血脈太遠而不被承認為皇室宗親,從而被遷出高廟,從而削弱了東漢皇帝的正統性。
    可劉秀又有“複漢”之彌天大功。
    故而東漢才采取了“雙軌製”,一方麵承認東漢乃繼承於西漢,祭祀西漢太祖劉邦、太宗劉恒和武帝劉徹等皇帝,另一方麵漢明帝再建世祖廟,祭祀東漢的開國皇帝劉秀。
    荀彧聽了蔡成的說法,豁然開朗,爽快地接受了蔡成的提議。
    劉協也很高興。
    畢竟,這說明蔡成對他皇位正統性的認可,而且在成人禮及祭祀天地、祭祀祖先後,他便能夠親政了。
    劉協心心念念的,就是先率軍親征,為大漢開疆拓土,然後再成為丞相,一展自己治理天下之能力。
    這一切皆在冠禮之後。
    按大漢禮製,需要請品行端正、德高望重之人為大賓,為劉協加冠。
    眼看就到陳倉了,蔡成這一路上也從荀彧嘴中,得知了內閣應對“四年五災”更多的細節,更是知道了那些閣老是如何考驗荀彧的。
    可以說,荀彧前兩年的日子一點都不好過。
    如果不是兗州地震發生後,荀彧的一係列果斷措施,得到了閣老的一致讚賞,可能至今他還被那些閣老架在火上烤呢。
    雍州的冬日,讓那些前朝舊臣大開了眼界。
    過去冬日到來,道路上罕見人跡。
    如今,從弘農郡到京兆尹再入右扶風,路上行人就沒斷過。
    這些前朝舊臣打聽了一下,方知這些行人中,經商者有之,遊學者有之,更多的是拖家帶口的走親訪友之人。
    而且所有路上的行人都非常守規矩,道路左右兩邊留出專供快馬傳訊的通道,以及道路中間供馬車往來的通道。
    管亥在向所有人麵前嘚瑟。
    “看,這便是雍州刺史府功曹蘇則發明的‘右側通行規則’。馬車、奔馬、行人各行其道,且互不幹擾。”
    這本是唐初宰相馬周的提議,不知怎麽蘇則也提出了這一規則。
    “哦?為何要‘右側通行’?”還有前朝舊臣不理解。
    “哈哈,我明白了。所有人都右側通行,便沒有迎麵相撞之事的發生了。”陰修反應最快。
    荀彧馬上瞪起眼睛,怒氣衝衝地對管亥吼道:“如此好的規則,為何不上報內閣?”
    “嘿嘿……”管亥撓著後腦勺。“我不是要等實驗成功後,才能報與內閣嘛。現在才試行半年。”
    正說著,便看到一馬車快速地駛在路中間,眼看就要撞上對麵的馬車。
    那車夫慌忙間,驅馬向左,馬車便奔向迎麵而來的行人而去。
    那些行人明顯是一家人去走親訪友,幾個孩子頓時被嚇得“哇哇”大叫,腳下卻邁不開步。
    那家人的男主人大驚失色,衝上前來,試圖護住自家的幾個孩子……
    千鈞一發之際,有人大叫一聲,飛身上前,衝著馬頭便是一拳。
    “哢嚓”一聲脆響,馬頭開裂,那馬瞬間癱軟。
    一拳,隻是一拳,眼看那馬活不成了。
    隨後就是“轟隆”一聲,馬車在慣性的作用下,撞在了那壯漢的身上。
    然而,那壯漢被馬車撞上,紋絲未動。
    隻見他一手抵住車轅,還向前邁了一步,另一隻手抵住了車廂。
    這時,出巡的一行人才看清楚,那壯漢竟然是蔡成的貼身護衛典韋。
    “啊——”車廂中傳來淒厲的叫聲。
    很快,一個中年人從車廂中跳了出來,瞬間破口大罵:
    “你這不長眼的賤民,竟敢攔我車駕!我抽死……”
    那中年人揚起手中的皮鞭,一邊罵,一邊要把手中的皮鞭抽向典韋。
    “住手!”管亥已經趕了過來。
    “汝這人好生無理,不先看看車夫是否傷到,也不救助車內女子,卻隻想著要逞威風,竟然還想打人!”
    “打人?吾堂弟乃鄭縣縣令杜畿杜伯侯,吾乃杜氏子弟。如今,吾聞堂弟要入刺史府為功曹,吾便急著趕去祝賀,以求得一官半職。這莽漢竟敢衝撞我的車駕,還打死了我的馬匹,誤我行程,吾便是殺他亦不解恨!”
    那中年人惡狠狠地叫嚷道。
    “杜畿?”管亥皺起了眉頭。
    杜氏一族是京兆尹首屈一指的士族,以治理一方聞名天下。
    杜畿幼年喪母,少年喪父,受盡了後娘的欺負。
    盡管如此,他仍然孝順後娘,以“孝”聞名天下。
    漢朝以孝治天下,凡是孝子,都很容易做官。
    於是,二十歲的杜畿,便做了京兆尹的功曹,並在護民軍掌控雍州前,接任了鄭縣的縣令。
    管亥為考察雍州縣令,還專門找杜畿交流過,並認為杜畿不負京兆尹杜氏之名,治理一方確實是一把好手。
    如此,管亥還把杜畿的能力上報給了吏部,並要求吏部進行考察。
    說白了,管亥這是給杜畿打開了快速直升通道。
    當然,杜畿並不知道管亥為他所做的一切,仍然兢兢業業地做好自己京兆尹的功曹。
    喜歡三塑強漢請大家收藏:()三塑強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