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當年真相5)

字數:4414   加入書籤

A+A-


    騎兵軍團的打法,烏桓精騎完全不能適應。
    盡管人數多,可也沒見過這樣打騎仗的。
    很快就被騎兵軍團給殺透了,然後便向後續的五千烏桓精騎衝去。
    可第一批烏桓精騎的悲劇還沒有結束。
    本來在兩側的兩個師,此時早已經調整好了陣形,看到第一個師已經殺入烏桓騎陣,第二個師又冒出三千人——第二波衝陣來了。
    為何隻是三千?
    留下一半,準備第三波衝陣,同時預防對手還有更多的後續兵力。
    關羽和張飛呢?
    就在中間那個飛虎師衝出去的同時,誰都沒有想到,關羽和張飛卻留在了原地。
    不是說他們率兵衝陣嗎?
    就在他們準備衝的時候,兩人都發現了烏桓那三個萬夫長所在。
    那還能放過他們?
    於是,臨時讓師長、團長帶頭衝陣,而他們二人各帶了兩百親衛,直接殺向那三個萬夫長。
    離那麽遠,怎麽可能抓得到?那三個萬夫長肯定會跑的吧?
    不會的。
    這裏是上穀烏桓的王庭所在,他們能往哪裏跑?
    要知道草原民族為何一開始便以部落存在?
    因為在大草原上,個人、單獨的家庭,幾乎是無法存活的。
    三個萬夫長看到關羽、張飛衝了過來,本來就沒想跑。
    雙方衝陣剛剛開始,鹿死誰手尚未可知。
    誰知道,關羽、張飛二人剛剛衝了一半,三個萬夫長便發現了烏桓精騎在衝陣方麵,根本就不是漢人騎兵的對手。
    他們眼中看到的,漢人騎兵打烏桓精騎,就如大人打小孩一般,不要說還手了,連招架之功都沒有。
    關鍵是,沒有死的烏桓精騎,手中的兵器為何大多都隻剩下了半截?
    飛虎騎中自然有用長柄大刀之人。
    用刀刃直接去磕烏桓的槍矛,碰上就斷。
    誰斷?
    當然是烏桓的槍矛斷了。
    青州兵器工坊出品的大刀,質量那是沒得說。
    眼看對方兩將各帶兩百人就要衝過來了,而三個萬夫長麾下當前僅有的五千精騎,已經抽出兩千精騎,迎了上去,並開始放箭。
    然後三個萬夫長就看到,如蝗般的箭矢,射在對手的身上,瞬間就會被彈開,一點都無法阻止對方的衝鋒勢頭。
    不僅如此,對方明明隻有兩將四百人,可怎麽讓人覺得,他們才是優勢一方呢?
    沒錯,誰說四百對兩千,四百就不能是優勢一方了?
    關羽一馬當先,也不舞動手中的青龍偃月刀,就那麽刀刃向前隨意地舉著。
    然而,三個萬夫長馬上就瞳孔猛縮,麵露驚恐。
    這是什麽打法?
    碰上槍矛槊,斷!
    碰上人的身體,斷!
    碰上戰馬,斷!
    那刀碰上什麽,什麽斷。
    再看另一個將領,手中長矛近兩丈,刺出或橫掃的速度,肉眼根本就看不清。直接在戰馬四周形成了方圓兩丈的無人區。
    而跟在他們身後的各自兩百騎兵,哪裏是來廝殺的,他們隻不過在不斷地補刀。
    沒法打了,真沒法打了。
    三個萬夫長對了一下眼神,也都想起了大王難樓的叮囑:“打不過就逃,逃不了就降。”
    逃是不可能逃的。身後就是王庭。
    如今看來,不投降,三萬烏桓精騎全部要交待在這裏。
    上穀烏桓才多少人?連十萬人都不到。
    如果這三萬青壯全部交待在這兒,那上穀烏桓也就完了,沒有個六七十年,根本就別想再恢複到原來的水平,或者很快就會被南匈奴或其他烏桓吃掉。
    如果他們投降,或許漢人會高抬貴手,放過部落的老弱婦孺。
    至於他們自己?嗬嗬,他們可是知道大漢律法,反叛者,管你是否投降,全部都得死。
    可自己死了,卻能夠救部落,也是值了。
    於是,他們隻是對了一下眼神,然後就舉起了白旗,降了。
    戰報上所說的關羽、張飛率軍中了烏桓人的埋伏,導致死傷近萬,那是給不知情的人看的,就是為了蒙蔽整個天下,讓劉關張簡四人有離開青州的理由,也能增加他們一路上的安全。
    當然,戰後關羽、張飛也因為這戰報,如願以償地被關押了起來。
    等到蔡成到漁陽後,對關羽、張飛、劉備、簡雍做出了驅逐處理。
    然後,劉備四人便由徐州而江夏,由江夏而襄陽,由襄陽而益州……
    在徐州,劉備四人不僅受到了陶謙的熱情接待,陶謙甚至想讓關羽、張飛二人統兵。
    畢竟,關羽在護民軍中,可是軍團長,而張飛也是軍長。
    軍長是什麽級別?
    從能統領三萬兵馬來看,已經相當於大漢的雜號將軍了,距離“安”字號將軍,也隻是一步之遙。
    軍團長就更厲害了,相當於大漢的“鎮”字號將軍或“征”字號將軍。
    而按朝廷規製,徐州最多隻能有校尉,最高也就是中郎將,還得朝廷特批。
    所以,陶謙看到關羽、張飛二人,如獲至寶。
    可他在與陳珪、糜竺、陳登等人商議時,
    陳珪說了一句話:“如若讓其二人掌兵,不若直接將徐州獻與劉玄德。”
    這一句話,就把陶謙給嚇住了。
    這四人本就來自青州,劉備還曾任琅琊國相,如果讓關羽、張飛掌兵,不就是等於是把徐州獻與劉備了嗎?
    董卓為何能禍亂京都?
    那是因為董卓有兵。
    董卓在丁原未死之前,為何不敢禍亂京都?
    那是因為丁原也有兵,還有並州狼騎。
    關羽、張飛掌兵,就等於劉備也有兵了。
    誰有兵,自然就誰說了算。
    劉備有兵了,徐州還是他陶謙的嗎?
    於是,劉備四人便在徐州足足閑置了近一年。
    直到呂布、張邈、王匡、孔融、喬瑁等人到徐州後,想聽他們介紹護民軍的情況和青州的情況,陶謙才記起這四人竟然還留在青州呢。
    而來到徐州聚集的諸侯,聽到陶謙未讓關羽、張飛二人掌兵,也都紛紛誇讚陶謙高瞻遠矚。
    這些起兵討董的刺史、太守等,誰也不敢相信來自青州的劉備四人。哪怕他們是被青州成公子驅逐的,可誰知道是真是假呢?
    沒殺他們就不錯了。
    喜歡三塑強漢請大家收藏:()三塑強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