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險象環生尋破綻

字數:4174   加入書籤

A+A-


    井口的鏽蝕邊緣在探燈微光下泛著暗青,林晚的手掌緊貼井壁,指尖觸到一層滑膩的苔蘚。她緩緩下落,身體懸在半空,直到腳尖觸到底部幹燥的碎石。探燈的光束掃過四周,通道呈弧形延伸,磚牆斑駁,空氣裏彌漫著陳年塵土與金屬氧化的氣味。她沒有立刻前行,而是將探燈調至最低亮度,讓光暈僅照亮前方兩步距離。
    她緩步向前,腳步輕得幾乎不驚起塵埃。通道兩側的牆壁上,每隔一段便出現一組噴漆符號:三短、兩長、一短。與她在井口所見完全一致。這些符號並非隨意塗鴉,而是有規律地重複出現,像是某種標記或坐標。她沒有停下細看,而是將注意力集中在腳下與四周的氣流變化上。她知道,真正的陷阱往往不靠視覺暴露,而是通過能量場的擾動泄露蹤跡。
    她閉了閉眼,深吸一口氣,將意識沉入感知層麵。額角傳來熟悉的脹痛,但她沒有動用“心靈洞察之鏡”,而是調動起長期訓練出的環境直覺——那是無數次生死邊緣換來的本能。她能感覺到,空氣中有種極細微的波動,像是電流在牆體深處流動時引發的共振。她停下腳步,探燈光束緩緩掃過左側牆麵。一塊看似普通的磚石,在光線下呈現出微妙的色差,邊緣略帶金屬光澤。她蹲下身,從背包夾層取出一片薄如蟬翼的電磁感應紙,輕輕貼在磚麵。
    紙麵瞬間泛起淡藍波紋。
    果然有能量回路。這堵牆不是實心結構,而是偽裝成牆體的電磁屏障,一旦觸發,極可能引發連鎖警報或物理封鎖。她收回感應紙,指尖在磚縫間輕輕劃過。溫度比周圍略高,說明內部有持續供電。她抬頭望向前方通道,光線所及之處,至少還有三處類似的牆體節點。整個地下通道,或許就是一張精心編織的能量網。
    她正欲後退,忽然察覺腳邊氣流有異。探燈下,地麵的塵埃正以極慢的速度向右偏移,像是被某種無形吸力牽引。她迅速蹲下,將手懸於地麵十厘米處——掌心傳來輕微的負壓感。地下有通風口,但風向不對。正常地下管道的氣流應由高往低自然流動,而這裏的氣流卻呈逆向回旋,顯然是人為製造的幹擾場,用來擾亂追蹤者的判斷。
    她立刻明白:對方在測試她的反應速度與觀察力。這不是單純的防禦係統,而是一場動態的獵捕演練。
    就在此時,通道深處傳來一陣極輕微的嗡鳴。她迅速熄滅探燈,背貼牆壁,屏住呼吸。那聲音越來越近,不是腳步,而是高頻振翅般的機械運轉聲。她眯起眼,借著遠處電磁屏障的微弱輝光,看見一個拳頭大小的黑色飛行器正貼著天花板緩緩推進。它呈六翼螺旋結構,底部鑲嵌著一顆暗紅色的光學鏡頭,正以固定頻率旋轉掃描。
    無人機。
    她沒有動。這種型號她曾在某次情報檔案中見過,屬於微型偵察型,搭載熱成像與聲波定位係統,能捕捉到人體最細微的呼吸起伏。若她貿然移動,哪怕隻是眨眼頻率的變化,都可能被判定為活體目標。
    她緩緩抬起左手,從腰側取下微型探燈。不是為了照明,而是作為幹擾源。她將探燈調至頻閃光模式,功率拉到最高,然後輕輕向前一推,讓它滑向通道另一側的凹陷處。
    幾乎在探燈啟動的瞬間,無人機的飛行軌跡猛然偏轉,朝著光源疾速靠近。林晚抓住這不到兩秒的空檔,迅速翻滾至右側牆體凹槽。她能感覺到無人機在頭頂盤旋,鏡頭轉動時發出細微的機械咬合聲。她屏住呼吸,右手已握緊電擊筆,隨時準備近身反擊。
    然而,她沒有出手。她知道,擊毀無人機固然能消除威脅,但也可能觸發更高層級的警報。她需要的是幹擾,而非暴露。
    她從口袋中取出一枚微型磁暴貼片,這是蘇悅托人送來的特製裝備,能短暫幹擾小型電子設備的信號接收。她將貼片夾在指尖,看準無人機懸停的瞬間,猛地向上一揚。貼片精準粘附在無人機底部鏡頭邊緣,幾乎同時,那顆紅光劇烈閃爍兩下,隨即熄滅。無人機失去平衡,歪斜著撞向牆壁,發出一聲悶響後墜落在地,六翼仍在徒勞旋轉。
    她迅速上前,用探燈照向無人機殘骸。機身側麵,刻著一個極小的標誌:一隻閉合的眼瞳,瞳孔處嵌著齒輪圖案。她瞳孔微縮。這個標誌她從未在公開資料中見過,但它透出的冷酷秩序感,與神秘組織一貫的風格如出一轍。這不是通用型號,而是某個分支專用設備。她將無人機殘骸踢入牆角縫隙,確保不會被後續巡邏發現。
    她重新點亮探燈,繼續前行。通道逐漸收窄,前方出現一個t字岔口。左右兩側通道均被磚牆封死,唯有正前方一條向下的斜坡,通向更深的地下。她站在岔口,沒有立刻選擇方向,而是將手貼在地麵,感受震動。左側牆體後方,傳來極規律的低頻脈動,間隔約兩秒一次,像是某種大型設備在運行。而正前方斜坡下方,則有輕微的空氣湍流,溫度略低於周圍。
    她凝神片刻,將意識投向左側封牆。刹那間,她“看”到了——不是畫麵,而是某種思維殘留的痕跡:一個身穿防護服的身影正站在控製台前,手指在麵板上快速輸入指令,腦海中反複默念:“屏障穩定,誘餌待命,目標若進入,立即啟動神經同步。”
    她猛地睜開眼,呼吸一滯。
    左側不是死路,而是隱藏入口。那堵牆是可移動的,背後連通著主控區域。而所謂的“誘餌”,正是她手中的存儲卡。對方早已預判她的行動路徑,甚至知道她會使用特殊手段探測陷阱。
    她收回能力,額角滲出冷汗。不能再按常理判斷。對方不僅設了物理陷阱,更在心理層麵布下層層誘導。她必須打破他們的預期。
    她轉向正前方的斜坡,卻沒有立刻下去。而是從背包中取出一段細鐵絲和微型振動傳感器,將傳感器固定在斜坡入口的地麵,鐵絲則橫拉至對麵牆角,形成一道隱形絆線。一旦有人或設備從下方接近,傳感器會通過震動頻率反饋信息。
    做完這一切,她退後幾步,靠在牆上,靜靜等待。
    三分鍾後,傳感器傳來兩次短促震動。
    有人從下方接近。
    她沒有動,而是將探燈調至紅外模式,光束掃向斜坡。紅外影像中,一道模糊的熱源正緩緩上升,速度極慢,像是在試探。她認出那輪廓——與墜毀的無人機型號一致,但體積更小,可能是信號中繼型。
    她等它完全露出通道口的瞬間,猛然啟動電擊筆,將電流導入地麵金屬管道。電流順著地下線路傳導,直擊無人機核心。那小飛行器在空中劇烈震顫,隨即失控墜落,撞在斜坡邊緣,火花四濺。
    她走上前,用探燈照向殘骸底部。同樣的眼瞳齒輪標誌,但這一次,標誌下方多了一行極小的蝕刻編號:v9Δ。
    她心頭一震。
    v9,正是昨夜維修單上提到的鎖同步代號。而Δ,或許是某種優先級標記。
    她正欲記錄編號,忽然察覺腳邊地麵傳來一陣極輕微的震動。不是來自通道,而是正下方。她蹲下身,將耳貼地——震動有節奏,像是某種機械裝置在周期性啟動。她取出振動傳感器,貼在斜坡底部。數據顯示,震動頻率與左側牆體後的設備完全一致。
    陷阱的能源係統,是共通的。
    她站起身,目光落在斜坡盡頭的黑暗中。真正的破綻,或許不在入口,而在能源節點本身。若她能找到震動源頭,或許能逆向切斷屏障供電,製造短暫的係統盲區。
    她最後看了一眼左側封牆,那裏藏著對方的主控室,也藏著最危險的陷阱。但她沒有走向那裏。
    她轉身,沿著來路退回十米,從背包中取出一把折疊鏟,開始挖掘牆角一處鬆動的磚石。她記得,這裏曾是老城區供暖係統的舊管道入口。若她能重新打通這條廢棄線路,或許能繞至能源室後方。
    鏟子切入磚縫的瞬間,一塊碎石滾落,露出下方一道鏽蝕的金屬蓋板。她用力掀開,一股暖風撲麵而來。
    蓋板之下,是一條傾斜向下的狹窄管道,內壁刻著與通道相同的噴漆符號。
    她將探燈綁在胸前,緩緩鑽入。
    管道深處,震動越來越清晰。
    她的手指緊握電擊筆,指尖觸到筆身一處細微裂痕——那是昨夜搏鬥時留下的損傷。若再承受一次強電流衝擊,可能會失效。
    她沒有停下。
    管道盡頭,透出一絲微弱的藍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