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5章 奏調整顯成效

字數:4791   加入書籤

A+A-


    控製室的燈光重新穩定,主屏幕中央那道綠色同步信號持續亮著,像一顆不再閃爍的心跳。林晚的手指還貼在控製麵板邊緣,指尖沾著未幹的血跡,金屬表麵留下一道淺紅劃痕。她沒有擦,隻是緩緩收手,目光落在波形圖上——三道曲線正平穩匯流,形成一個持續存在的過渡帶,像水流過低窪,無聲卻有力。
    “第一輪試運行完成。”技術組長低聲報告,“同步率維持在89,推力輸出穩定,係統無異常反饋。”
    林晚點頭,調出數據回放。她放大那個0.5秒的銜接點,逐幀查看震蕩波回落、反向波動上升、推力推進的時機。誤差不到0.03秒,幾乎完美。但這不是運氣,是節奏開始生根的信號。
    她轉身麵向操作台,“準備第二輪,手動確認模式全開,禁用自動響應。”
    推力組組長抬眼:“手動?萬一延遲……”
    “我們不是怕慢。”林晚打斷,“是怕搶。係統想配合,人也想搶功,結果就是一起踩空。這一輪,誰都不準提前動手指。”
    蘇悅站在能源艙口,聽到指令後回頭看了眼反向波動組的操作員。那人正盯著屏幕,手指微微發抖。她沒說話,隻是輕輕拍了下對方肩膀。
    林晚走到主控台前,聲音清晰:“所有人,閉眼三秒。”
    沒人質疑,全都照做。
    “現在,隻聽震頻。”她說,“震蕩波釋放時,金屬會顫一次;反向波動接入,會有第二次。你們要等的,是那兩次震動之間的空隙——當它過去,推力再推。”
    指令下達,第二輪啟動。
    震蕩波緩緩釋放,控製台傳來低頻震顫。推力組的操作員閉著眼,手指懸在輸出鍵上,額頭滲出細汗。反向波動在延遲0.25秒後接入,震頻再次傳來。他等了半秒,才按下推杆。
    波形圖上,三道曲線再次匯流,綠色同步燈穩穩亮起。
    “接上了。”技術組長說,“這次更穩。”
    林晚盯著屏幕,沒放鬆。她知道,真正的考驗不是一次成功,而是能否在壓力下守住節奏。
    果然,三分鍾後,外部引力場突然增強0.8。監測信號出現短暫波動,反向波動組的接入判斷窗口偏移了0.1秒。操作員本能地想提前釋放,手指已經按下去一半。
    林晚立刻出聲:“停推力!”
    指令傳下,推力組緊急中止輸出。震蕩波與反向波動仍在空轉對接,波形圖上形成一條平直的能量導軌。三股力量未斷,隻是懸在那裏,等待切入時機。
    她走到技術組長身邊,目光直視對方雙眼。
    “心靈洞察之鏡”開啟。
    一瞬間,她看清了對方腦海中的念頭——他在猶豫是否要手動修正參數,但又怕越權。她收回視線,語氣平靜:“你沒動,很好。現在,等它回來。”
    引力場波動在七秒後回歸常態。林晚下令:“推力組,沿導軌切入,速度同步。”
    推杆緩緩推進,三股力量再次匯流。綠色同步燈重新亮起,持續未斷。
    “我們不跟它的節奏變。”林晚低聲說,“我們把自己的節奏焊死。”
    蘇悅走過來,聲音壓低:“他們開始亂了。”
    林晚沒回頭,隻是調出敵方引力場的波動記錄。對方的頻率確實在波動,像是在試探,又像是在被迫回應。她嘴角微動,沒說話。
    第三輪準備開始。
    新晉的操作員坐在震蕩波控製位,臉色發白。他是上周才調來的,沒經曆過前幾輪試驗,但被直接扔進了這場節奏戰。林晚注意到他的手在抖,指尖不斷敲擊控製台邊緣,像在數節拍。
    她走過去,沒說話,隻是手指輕點控製台上的那道血痕。
    “這不是你的錯。”她說,“是它太想贏。”
    操作員抬頭,眼神慌亂。
    “係統想快,你也想快。”林晚繼續說,“可快不是力氣,是節奏。你越想用力,越容易踩空。”
    她停頓一秒,“下一輪,所有人摘手套。”
    沒人問為什麽。
    十幾雙手陸續脫下操作手套,掌心貼上主控台的共振區。金屬的震感直接傳入骨節,比屏幕更真實。
    “別看波形。”林晚說,“用皮膚聽。”
    第四輪啟動。
    震蕩波釋放,第一次震顫傳來。反向波動接入,第二次震顫緊隨其後。推力組的操作員閉著眼,手指貼在推杆上,感受著金屬的震動。當兩次震頻之間的空隙過去,他同步推杆。
    波形圖上,綠色同步率燈穩穩亮起,持續十二秒,未閃一次。
    “成了。”技術組長低聲說。
    林晚沒動。她盯著屏幕,直到第三輪完整運行結束,三道曲線始終平穩匯流。她才終於鬆了口氣,手指輕輕撫過控製麵板上的血跡。
    “節奏不是命令。”她說,“是呼吸。”
    蘇悅站在她身後,看著主屏幕上的穩定波形,忽然笑了:“你現在說話,越來越不像在指揮作戰,倒像在教人走路。”
    林晚沒笑。她調出引力場源頭的能量圖譜,指著那處結構性凹陷:“他們一直在等我們猛衝。我們一快,他們就加壓;我們一亂,他們就收網。但現在……我們不衝了。”
    她放大凹陷區域,“他們供能節點的波動頻率變了。說明他們在調整應對節奏。可節奏一旦亂,補救就要代價。”
    技術組長湊近屏幕:“他們的引力場輸出有0.6秒的延遲,像是在重新校準。”
    “那就再壓一次。”林晚說,“不是靠強度,是靠節奏。我們不攻擊,我們等他們自己斷氣。”
    推理組組長走過來,聲音低沉:“如果他們察覺我們在等呢?”
    “那他們就得一直繃著。”林晚看著屏幕,“人可以繃一時,繃不住一直。機器可以持續輸出,但操控它的人,會累。”
    她轉身,走到主控台中央,“準備第五輪,保持當前節奏,輸出維持70,監測敵方反應。”
    指令傳下,團隊開始新一輪準備。
    林晚站在控製台前,手指再次貼上金屬表麵。震感穩定,像脈搏。她閉眼,感受著三股力量的流動——不是她在指揮,是節奏本身在運轉。
    蘇悅走過來,低聲問:“你還記得第一次試運行時,震蕩波提前衰減的樣子嗎?”
    林晚睜開眼:“記得。那時候我們還在追節奏。”
    “現在呢?”
    “現在。”她看著屏幕,“是節奏在帶我們走。”
    技術組長突然出聲:“敵方引力場波動再次增強,但持續時間隻有1.2秒,像是……試探性加壓。”
    林晚沒動。
    “他們不確定我們是不是真的穩住了。”蘇悅說。
    “那就讓他們再看一次。”林晚下令,“第六輪,完全手動,所有人閉眼操作。”
    控製室陷入短暫安靜。
    十幾雙手貼在控製台上,眼睛全閉著。震蕩波釋放,震顫傳來;反向波動接入,第二次震顫到來。推力組在震頻轉換的瞬間,同步推杆。
    綠色通步綠燈亮起,持續亮著。
    林晚站在中央,聽著團隊的呼吸聲,和金屬的震顫混在一起。她知道,這一刻,節奏已經不再是命令,而是本能。
    技術組長盯著屏幕,忽然說:“他們的引力場輸出……開始不穩定了。波動頻率亂了。”
    林晚點頭。
    “他們在慌。”蘇悅輕聲說。
    林晚走到主控台前,手指劃過屏幕,圈出引力場源頭的能量凹陷點。
    “準備攻擊。”她說,“不是現在,是等他們自己塌下來那一刻。”
    她轉身,聲音清晰:“下一階段,節奏不變,輸出不變,隻等一個時機。”
    推理組組長問:“什麽時候?”
    林晚看著屏幕,三道曲線平穩流動,綠色同步燈持續亮著。
    “當他們的節奏。”她頓了頓,“先亂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