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公道

字數:6616   加入書籤

A+A-


    “天焱強敵未退、一代賢相先故;帝君愛慕虛榮、文臣武將不和!我玉衡皇朝這個百年強鄰,也要走上亡國之路了嗎?”看過手中密報,身處建興州府之玉衡帝君——司玄極,仰頭問天。
    “皇上容稟:如此天賜良機,我朝何不假戲真做,趁勢攻下永聖邊境重地——武安?”伴駕在側之護國大將軍——司任,激動諫言。
    “不急,兩大陣營之較量,才剛剛開始!我玉衡君臣眼下之重中之重,是在收服建興與定陽這兩地東極故州民心之同時,配合秦夜演好接下來的戲!”沒有被勝利衝昏頭腦,司玄極擺了擺手,冷靜拒絕。
    “皇上聖明!隻是秦夜一直對永聖雙盛圍而不攻,也不知道司徒瘋子在東極帝都之談判,還要因為他的缺席而拖到什麽時候?”司任搖頭抱怨。
    “哈哈哈,皇叔稍安勿躁;不出兩個月,永聖與東極兩國向天焱割地求和之消息,即會傳來!那個時候,我玉衡大軍,也該好好找北晉君臣算賬了!”在談到北晉之際,上一刻還在暢快大笑之年輕帝君,瞬間便目露凶光,緊緊握住了腰間佩劍。
    司任領會聖意,立即恭敬躬身行禮,以示隨時待命之決心。
    ————
    “木相病故,朝野人心浮動!若是秦夜此刻舉兵來攻,雙盛危矣!”
    雙盛城樓上,被貶到該州鎮守之右將軍——童寒酥,對剛剛率四萬兵馬馳援而來之司空閃,極其憂慮地說道。
    “你我合兵一處,足足有六萬兵馬守城!除非他天焱將士個個都長了翅膀,可直接飛到這城樓上與我永聖兒郎廝殺!否則,老夫不信秦夜能憑十二萬人拿下此州。”
    自己相交甚深、亦師亦友之子車林木溘然長逝,未能見到其最後一麵之司空閃,本就因為此事內疚不已!現在又聽秦夜這個“罪魁禍首”可能借機來犯,頓時氣上心頭,抬手指著天焱營地,粗聲諷刺。
    不料,他的話音未落,一支帶翎的槍便破空襲來!緊接著,又是第二支、第三支……
    當巨箭暫時告一段落、城樓守軍慘叫聲此起彼伏之刻,又是遮雲蔽日之巨石從天而降,頃刻間就將銅牆鐵壁般的雙盛城池,砸得破敗不堪……
    “是……是大型霹靂車和八牛弩……他們居然……居然造了這麽多!”早被嚇破膽的一名永聖士兵,上氣不接下氣地指著數百米開外之大型攻城器械,大喊大叫。
    “嚷嚷什麽?秦夜能借用這些狗屁玩意殺傷我軍,我軍居高臨下,豈非更能?你們的投石車和床弩在哪?還不速速搬來?”
    言畢,司空閃拔劍鎮住亂叫之小兵,望著遠處黑壓壓的一片,他深吸一口氣,整個城樓之上,全是血腥味。
    “正王有所不知,投石車和床弩這等殺傷力很大之器械,由於結構複雜、製造和維護成本太高,雙盛駐軍多年前就棄之不用了!況且,一般的投石車和床弩,拋開城樓狹窄、難以運轉不說,僅就有效殺傷距離而言,又豈能與秦夜所用的霹靂車和八牛弩一爭雌雄?”童寒酥如實說完,那種無可奈何之神情,直讓一旁之雙盛守軍,慚愧得跪地不起。
    “將軍快看!”遊擊將軍——羅草,提醒童寒酥和司空閃看向城外。
    隻見秦夜軍陣中衝出兩名飛騎,轉眼即來到城下。
    “正王、右將軍,別來無恙!末將丁程,特奉秦王軍令——前來談判。”勒馬而立,丁程從身後的牛閃耀手中接過秦夜大纛,開門見山講明來意。
    麵對丁程,司空閃和童寒酥腦中霎時浮現出趙行卓之影子,下意識互看一眼,盡皆五味雜陳地默許開城。
    “天焱和永聖本為盟友、更是姻親!爾等君臣為了蠅頭小利,竟背盟毀約,公然與我天焱為敵,徒令無數將士化為雨嘯野鬼!今我天焱雄獅十二萬、攜百張八牛弩、千輛霹靂車至此,不討回一個公道,誓不還朝!”
    時隔一年有餘,再次與司空閃和童寒酥近身接觸之丁程,沒有寒暄、少了恭敬,未等坐下便取出秦夜手書,冷漠宣布。
    “亂世之中禮崩樂壞,何來公道?”自己母國有失道義在前、兵敗在後,司空閃搜腸刮肚良久,才冒出這麽一句反駁之言語。
    “你永聖將士對戰梅無一,一敗再敗之時,我天焱以盟國身份火速出兵相助,這就是公道!東極楊笙十萬大軍全軍覆沒於軍威城外、北晉梅無一和你永聖邊合在‘葬騎絕戰’中大敗而歸,這也是公道!今朝我秦王戰神親統大軍前來取你雙盛,這更是公道!”
    丁程越說越豪情萬丈,最後索性拔出佩劍指向蒼穹,看得司空閃暗歎一聲,一時不知如何應對。
    丁程變化之大、言辭之強硬,是童寒酥所沒有想到的!沉思片刻,突然想親眼見一見傳說中的戰神秦夜,看看他究竟有什麽魔力,能讓曾經慣於嬉皮笑臉之丁程,成為如斯模樣!於是插話問道:
    “秦夜既在城外,為何不親自前來?”
    和見死不救、徒有虛名之司空閃相比,丁程對童寒酥這個當時遠在花州、剛正不阿之右將軍,心中還是留有些許敬意,進而拱了拱手,語氣溫和地答複: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回稟右將軍:秦王不願看到昔日一起浴血奮戰之故人,為了各自帝君而當麵拔劍相向!這,也是秦王放棄追殺梅無一、轉而集中兵力攻取雙盛之原因。可惜,天不遂人願,趙逍還是把有些人,派作了此州援兵之主將!”
    “放肆,你也是永聖之人,皇上名諱,豈是你能叫的?”司空閃拍桌斥責。
    “放屁!從左將軍被逼自盡於雨嘯邊境那一刻起,你司空閃問問他牛閃耀,還有沒有把自己視為永聖之人!”應聲之同時,丁程伸手將牛閃耀拉到眾人中間。
    “趙逍不公,我等恥為永聖之人!”按劍上前,牛閃耀一改往日的公鴨嗓,莊嚴附和。
    “行了,秦夜想要之公道,究竟是什麽?”不想在口舌之爭上浪費時間,童寒酥沉聲製止了幾人爭吵。
    “第一、割讓雙盛與永康二州全境!第二、賠付白銀五百萬兩……”
    “簡直異想天開!”
    “純屬癡人說夢!”
    不容丁程說完,童寒酥與司空閃同時起身拔劍,好似對方再講一個字,即要血濺當場。
    “同為臣屬,此間事宜,不論成與不成,均輪不到你我做主!十日之內,是戰是和,且看趙逍如何定奪!對了,秦王還有一句忠告,煩請二位轉達趙逍:再戰必決戰,不踏平京師永都,他絕不撤軍!”
    毫無懼色撂下最後一句話,丁程便帶著牛閃耀徑自走下城樓,揚言要去雙盛城內好好吃喝玩樂幾天……
    “想我司空閃也是身經百戰之帝國主將,今日卻被這賣國小賊蹬鼻子上臉!奇恥大辱、真是奇恥大辱啊……”
    一劍削去身前的桌子一角,臉上青筋爆出之司空閃還不解氣,粗魯搶過部下之強弓和箭壺,朝著城外接二連三射盡,才堪堪跌坐在地上,低頭不語。
    而同樣憋屈至極的童寒酥,則無閑暇發泄心中怒火;他忍辱寫下秦夜條件及那句滿是威脅之“忠告”,命人八百裏加急送回了京畿。
    “戰場上打不贏,在這以頭搶地,有什麽用?秦夜和丁程可恨,但各為其主,誰又比誰良善多少?不管是戰是和,至少你我多了十天時間整軍備戰!”扶起司空閃,童寒酥神情堅定的勸說。
    “戰?事到如今,我永聖還戰得起嗎?不瞞兄弟,老宰相病故之後,其府中眷屬前來雙盛報喪之時,還帶來了皇上密旨:隻要秦夜願意罷兵言和,皆可談!”
    “什麽?”
    ————
    東極楊笙統兵十萬、北晉梅無一出兵十五萬、再加永聖邊合發兵十五萬!三國共計四十萬將士,可謂精銳盡出,卻還是敗在了兩線對戰之天焱手中!
    戰神秦夜,此後每每聽到這個稱謂,曾經雄心勃勃、誌在一統天下之永聖帝君——趙逍,便如同走夜路之人,被突然不明所以之怪叫聲嚇了似的,變得時時惶恐不安、疑神疑鬼。
    為了除掉此心魔,他不惜重金召集大量道士、僧人、巫師進宮作法,甚至幾度動了誅殺邊合、換取秦夜退兵之念頭!
    那日施壓太史令仁串聯朝中百官問罪邊合,趙逍原本已然快要如願處斬其人,不承想,竟被素來不近人情之赫連鑒天,攪局破壞了。
    君威顏麵掃地之餘,趙逍並非不想一同殺了赫連鑒天,可由於顧忌其麾下的十萬東境邊軍,他唯有果斷退朝,另尋方法讓秦夜退兵。
    思來想去,恐怕也隻有割讓城池、賠付軍資能滿足秦夜胃口!於是乎,為了能有一夕安寢,自詡聖君明主之趙逍,咬牙給遠在雙盛之司空閃,送去了那道密旨!
    一天、兩天……
    隨著童寒酥之手書急呈入宮,在恐懼中望眼欲穿之趙逍,總算盼來了休戰曙光。至於秦夜所提之兩個條件,他根本想都不想,即示意太史令仁故技重施。
    次日朝會,當太史令仁首次提出割讓雙盛與永康全境、賠付白銀五百萬兩,以換天焱罷兵休戰、重歸於好之條陳諫言時,即刻便有半數文武百官附議!
    “混賬,永聖曆代先皇櫛風沐雨打下來的國土城池,爾等豈敢輕言割讓?啟稟皇上:末將願統餘下四方新軍,立即馳援雙盛!不退秦夜,末將寧死不出雙盛!”
    百裏鬱離重甲在身,卻依然雙膝跪地,行參拜大禮!此時他的心中,恨不能像趙無心與赫連鑒天掌摑太史令仁那般,上去給這賣國苟安之兵部尚書幾耳光。
    “信侯這是幹什麽?快……”
    “信侯說得好!文臣死諫、武將死戰,乃安邦定國之要!戰前誤報軍情、戰後賣國求和,太史令仁,你還有什麽臉麵做我永聖皇朝之兵部尚書?還有你們,紅口白牙一碰,就要割讓兩州七郡二十城、賠付白銀五百萬兩,你們對得起戰死疆場之無盡忠烈嗎?對得起雙盛、永康兩州的黎明百姓嗎?對得起你們身上之官袍嗎?”
    無視趙逍舉止,趙無心強行打斷他想說的話,出列指著太史令仁及一眾人雲亦雲之官員,一一痛罵。
    “建興、定陽、世州,此東極三州者,盡喪!說難聽一點,他哥舒耀君臣若想求和,絕對連雲晶之地也保不住!三國聯軍四十萬,都勝不了秦夜,何況僅憑我朝獨獨十萬兵馬?割地賠銀,確實有辱國體,但總比昭武王朝亡國滅種要強上千萬倍吧?隻要皇上在,何愁來日不能收複今朝失地?”受不了太史令仁眼神催促,陳貴厚著臉皮開口詭辯。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此言一出,有了理論依據,一直搖擺不定之吏部尚書——盧誠、禮部尚書——葛應、戶部尚書——姚連、工部尚書——莊精益等四人,自知今日再難秉持獨善其身之道,因而悉數選擇了附議。
    “木相病故,眼下宰相之位空缺,朕當以六部尚書諫言為重,既然他們眾口一詞,傳旨……”
    “皇上且慢!”百官循聲望去,原來是惜字如金之衛將軍——赫連鑒天,再一次打斷了意欲宣旨之趙逍。
    “赫連鑒天!你很喜歡在朕宣布旨意時露頭嗎?”指名道姓、字字咬牙,足見趙逍對赫連鑒天之恨意,已然快到了忍無可忍的地步。
    “皇上誤會了!永康隸屬於末將駐守之東境,一朝割讓,末將總不能一個屁都不放吧?”赫連鑒天慵懶地打了個哈欠,詼諧答複。
    “想說什麽就說!勸你最好別忘了自己的身份!”強壓怒火,趙逍起身警告。
    “東極喪地、我朝割地,同屬兩大陣營其中一方,北晉豈能一毛不拔?末將之意:賠付天焱軍資之五百萬兩白銀,理應由他北晉君臣自行承擔!”
    “衛將軍此計甚妙!諒他們也不敢在這等時候,得罪我永聖皇朝!”預想為最大阻礙之赫連鑒天,竟出乎意料欣然應允,陳貴喜出望外之際,情不自禁拍手讚歎。
    “如此,便依衛將軍!來人,傳旨!”神經緊繃之趙逍暗暗鬆了一口氣,馬上宣旨定下了此事。
    “哈哈哈,木相死得真好!若是讓他見到往昔睥睨天下之永聖朝堂,變成今天這個偷生苟安的鬼樣子,恐怕不死也得活活氣死!”有心無力、失望至極之趙無心,著了魔一般瘋狂大笑。
    “傳旨:授永王宰相之職,即刻統率百官主持大局。”
    毫無征兆發出第二道聖旨,趙逍快步離開了大殿。
    喜歡亂世之征伐天下請大家收藏:()亂世之征伐天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