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永聖朝堂之分裂

字數:6478   加入書籤

A+A-


    上將軍明山城外轍亂旗靡、衛將軍道山佛林陽奉陰違、玉衡帝君滯留建興意圖不明、天焱秦王乘勝追擊兵臨雙盛……
    一個又一個之兵連禍結,使已然不複強盛之永聖皇朝,變得愈發人心惶惶。
    “外麵是不是傳得很難聽?”聽到邊合大敗、秦夜揮兵雙盛之軍報,日夜操勞之趙逍兩眼一黑,昏迷一天一夜至今!此刻剛剛醒來,見皇後侍奉在側,虛弱詢問。
    “宰相和皇叔一直在外恭候,他們定然知道皇上想知道之事,妾身這就去傳。”趙逍如願醒來,素夕欣喜之餘,起身便要去叫子車林木與趙無心。
    “夕兒,這段時間,為難你了!”
    永聖棄盟毀約、聯軍北晉公開與天焱為敵,身為素君親姐、貴為永聖皇後之素夕,在兩國爭鋒之夾縫中,她的為難與無奈,不言而喻!而趙逍作為一國帝君,為了激勵朝野臣民、鼓舞三軍士氣,不得不有意冷落中宮……
    “皇上為國為民,妾身無怨無悔!”麵對趙逍歉意,素夕坦然一笑,並未過多糾結,離開叫來了子車林木兩人。
    “戰事不利,難免有些風言風語,皇上大可不必在意。”榻前麵君,看著臉色欠佳之趙逍,心領神會之老宰相——子車林木,婉言相勸。
    “宰相美意,朕心甚慰!隻是,國事艱難,朕豈能閉目塞聽?”掙紮著坐直身子,趙逍轉而看向快人快語之永王——趙無心。
    “稟報皇上:自從秦夜突然親率兩萬羽營所屬騎兵出現、並大敗我永聖與北晉之騎兵以來,朝野內外說什麽的都有!最為誇張之言論,當屬上將軍誌大才疏、衛將軍心懷不軌、雙盛州郡斷斷難保等三則。”趙無心直言回應。
    “放肆……傳旨……凡是說過此等言論之人,無論是誰,立即鎖拿下獄,違者……”不等心中怒意宣泄完畢,趙逍便開始劇烈咳嗽。
    “皇上……外患未除,萬萬不可再生內亂了!”趙無心搖頭反對。
    “永王所言甚是!當務之急,還需穩定人心,一切等退了秦夜兵馬再說。”子車林木拱手讚成。
    “雙盛州郡,現在戰況如何?”喝下一口剛剛熬製好之湯藥,趙逍倍感無力地垂詢。
    “回稟皇上:秦夜現下已經在我雙盛城外集結了五萬翦營將士、五萬信城新兵、及‘葬騎絕戰’中生還之兩萬餘騎兵……”
    “皇上不必擔憂,秦夜雖說大張旗鼓陳兵雙盛,但目前隻是圍而不攻!況且,有右將軍坐鎮,縱然秦夜興兵進犯,雙盛州郡也會像不久前之花州那般——巋然不動。”惶恐趙逍再度急火攻心,子車林木連忙打斷趙無心,避重就輕地將雙盛之嚴峻局勢一語帶過。
    “圍而不攻?這混賬究竟想幹什麽?上將軍和衛將軍兩人,現在何方?”略過被其貶謫之右將軍——童寒酥,趙逍主動問及邊合與赫連鑒天行跡。
    “回稟皇上:之前的旨意是讓他們明日抵京!通常來說,他們二人今夜便會提前趕到。不知皇上是否要在明日朝會前,先行召見他們?”事關朝局安定與兩位軍中大將生死,趙無心不敢有一絲疏忽,將早已備下之言辭鄭重道出。
    “一個精銳損失殆盡、一個連月避而不戰,朕見他們幹什麽?朕乏了,你們也退下吧,有什麽事明早朝會再說!”大罵起身,趙逍突然又察覺自己過於失態,於是當即擺了擺手,打發走了趙無心和子車林木。
    “木相,明日之事……”皇宮門口分別之際,趙無心突然叫住子車林木,欲言又止。
    “昏君佞臣誤國亡國,乃萬古鐵律!可在天焱絕對之實力麵前,縱然明君良臣齊聚,又能為之奈何?況且,皇上眼睛裏容不得一點沙子,尤其是對武將……左將軍——趙行卓、右將軍——童寒酥,委實不該那樣對他們!”似乎在後悔自己曾經之袖手旁觀,此刻之老宰相,止不住的搖頭歎息。
    趙行卓聯軍天焱和東極,攻滅昭武王朝歸來,卻莫名死於出使北晉途中,而後更是連葬入趙氏墳塋之資格都被取消!
    童寒酥困守花州一年有餘,所部將士由五萬之眾打到不足兩萬人,寧死不降!好不容易熬到兩國罷兵言和,卻又迎來了朝中百官之各種攻訐,最終落得個貶謫出京、遠離朝堂之下場!
    此等兩件明顯打壓功勳武將之事宜,早已使得永聖三軍怨氣滿腹;假使再弄出問罪邊合與赫連鑒天這兩個軍中砥柱之禍事,那三軍將士還會無怨無悔地上陣殺敵、忠君護國嗎?
    心憂於此,趙無心轉身看了一眼皇宮,恨聲說道:
    “過去之事,你我有心無力!但如今大敵當前,倘若皇上明日再一意孤行,罷黜上將軍和衛將軍,那本王即刻歸隱山林,永不再管永聖之事!”
    “皇上不願提前召見上將軍和衛將軍,偏偏這兩個強種也不願和朝中百官會麵……也罷,我永聖皇朝明日之朝會何去何從,且看天意了!”披上隨從送來之鬥篷,子車林木佝僂著愈發年邁之身軀,朝一旁之趙無心顫抖著拱了拱手,上轎緩緩離開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趙逍不見邊合與赫連鑒天,是因餘怒未消;邊合與赫連鑒天不見百官同僚,則是避免授人以柄!君臣離心到這個地步,難怪子車林木會發出那等沮喪感慨。
    感同身受、目送老宰相回府之趙無心,又獨自在風中看了皇宮良久,才悻悻策馬而去。
    ————
    翌日的朝會按時舉行,在文武百官齊齊行禮之恭迎聲中,趙逍麵無表情坐上龍椅,直勾勾看著武將一方,久久不語。
    “啟稟皇上:上將軍榮登高位以來,非但沒有幫我永聖開疆擴土,而且耗盡無數錢糧,卻換來數萬大軍魂斷異國!如果不將其明正典刑,恐將難以服眾!懇請皇上明斷!”兵部尚書——太史令仁,在子車林木老眼睜得銅鈴大小、滿臉不可思議之神情中,搶先發難邊合。
    “年輕氣盛,本將不怪你;技不如人,本將不怨你!可四方新軍三萬騎兵精銳損失殆盡,你身為統兵主帥,竟然撒腿就跑!邊合小兒,你對得起家家戴孝、戶戶哭喪之永聖將士嗎?”
    自己嘔心瀝血訓練出來的四方新軍,首戰便將為數不多的精銳騎兵幾乎全部葬送,前將軍、信侯——百裏鬱離,痛心疾首之餘,恨不能立刻把臨陣脫逃之邊合千刀萬剮。
    “不錯,喪師辱國,邊合小兒罪該萬死!”一名文官大罵。
    “正是,誌大才疏,邊合小兒死不足惜!”一群文官不約而同聲討。
    “混賬!秦夜十二萬大軍合圍雙盛,爾等不思退敵之策,反來構陷上將軍,你們……你們是想讓我永聖皇朝萬劫不複嗎?”
    多年對自己言聽計從之太史令仁及文官下屬,突然朝邊合群起而攻之,子車林木先是驚愕地看了看丹墀之上的帝君,然後撐著行將就木之軀體,咳嗽著駁斥。
    “邊合損兵折將、臨陣脫逃,樁樁件件鐵證如山,何來構陷?宰相老糊塗了不成?”刑部尚書——陳貴,高聲質問。
    “上將軍為何損兵折將?陳貴你不懂,先滾一邊去;太史令仁,你來說!”趙無心以皇叔之尊喝退陳貴,走到暗自得意之太史令仁麵前,揚指大吼。
    “方才信侯和眾位同僚已經說了,邊合技不如人、誌大才疏,所以導致損兵折將!永王此時再問,卻是何意?難不成,為了保全一個貪生怕死之廢物,永王要和這滿殿百官對立嗎?”
    尋日裏對宰相和自己點頭哈腰之太史令仁,想不到今日會這般強硬!趙無心震怒之餘,出其不意地狠狠掌了他一個耳光,頓時引來趙逍斥責:
    “朕禦駕在此,堂堂兵部尚書豈能受此羞辱?皇叔勿再放肆!”
    “放肆?皇上聖明燭照,難道看不出太史令仁歪曲事實、上將軍有冤難申嗎?”趙無心轉身正視著高高在上之趙逍,冷冷反問。
    “‘兵者,詭道也’!朕雖不像諸位將軍那般常年領兵在外,但也曾對北晉益興之地禦駕親征!或許秦夜確實用了不為人知之障眼法,讓兵部所轄的探馬間者傳回了錯誤軍情;可上將軍臨陣脫逃,卻是不爭之事實!我朝立國百年,從來隻有戰死殉國之將軍,何來貪生怕死之將軍?上將軍,是也不是?”
    趙逍起身,以寥寥數語,既回答了趙無心之問,也承認了兵部之過,更一錘定音終結了圍繞邊合之爭論。
    “皇上聖明,末將無話可說!”入朝就一言不發之邊合,此時雙目一閉,重重跪拜於地。
    “如此,傳旨……”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且不說最先撤離之北晉最王——梅無一,尚能安然無恙出入於北晉皇宮;隻論追隨上將軍殺出重圍的兩千餘四方新軍騎兵,不知眾位文武大人可曾想過:一旦上將軍衝動戰死,他們該何去何從?是就地跟著戰死殉國,還是就此落草為寇?當然,最為重要的一點,諸位不妨試想一下:如果沒有秦夜親率兩萬羽營所屬騎兵及時出現,那我永聖與北晉聯軍,還會遭此大敗嗎?換言之,如果不是軍情有誤,眼下該是何等局麵?”打斷意欲下旨處斬邊合之趙逍,一直冷眼旁觀之赫連鑒天,娓娓述說。
    “赫連鑒天,你自己都是泥菩薩過河,安敢在此饒舌……”
    “啪”的一聲脆響,尚未說完話的太史令仁,又被快速靠近之赫連鑒天,用力扇了一個耳光。
    “錯報軍情,致使上將軍大敗而歸,虧你還有臉在這狺狺狂吠!本將若是你太史令仁,早就找個僻靜地方,以死謝罪了。”
    “你……”被打得暈頭轉向之太史令仁,一時氣得說不出話來。
    “朕方才已經說過:朕禦駕在此,堂堂兵部尚書豈能受此羞辱?衛將軍是充耳不聞嗎?”強壓怒意,趙逍咬牙威脅。
    “皇上容稟:衛將軍救援東極楊笙不力在前,君前無禮在後,懇請皇上收其兵權、革職問罪。”
    陳貴此言一出,瞬時便如晴天霹靂一般,震得赫連鑒天以外之其他人,悉數麵麵相覷,不敢發出一絲聲響。
    “哈哈哈,聽聞後將軍、正王——司空閃,業已領兵趕赴雙盛,協助右將軍抗擊秦夜;時下國難當頭,身為四方新軍主將之信侯,卻滯留京師至今,難道是專程等著替換本將,以便後續對戰玉衡大軍嗎?”懶得理會陳貴,赫連鑒天徑自放聲大笑。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你放肆!”百裏鬱離怒吼。
    “你無能!”赫連鑒天咆哮。
    “本將無能,你有本事怎麽不大敗梅無一,收複恒州?怎麽不斬殺秦夜,如期馳援東極楊笙?怎麽不主動出擊玉衡,助我永聖開疆拓土?”百裏鬱離一一羅列之罪狀,總歸還是提早撕開了趙逍與赫連鑒天間薄如蟬翼之“窗戶紙”。
    “先帝親封衛將軍,令我赫連鑒天鎮守本國東境,且有明旨詔告天下:我東境邊軍之唯一職責,便是備戰東極王朝!你區區前將軍,居然敢抗旨?不怕告訴你,就算你接掌了十萬東境邊軍,你也號令不了一兵一卒。”赫連鑒天輕蔑地看了看百裏鬱離,旋即抱手冷笑。
    “夠了!上將軍削職為民,退朝。”聽出赫連鑒天言外之意,趙逍草草處置了邊合,怒不可遏地結束了朝會。
    “上將軍有此挫折,假以時日打磨,必成大器;反觀衛將軍,終究還是擁兵自重了!”攙扶著老宰相來到昨日分別之皇宮門口,趙無心掩飾不住的愁緒萬千。
    “為了君威聖顏,居然夥同太史令仁這等佞臣,拉攏百官欲置上將軍於死地……老夫真是瞎了眼,既看錯了太史令仁,也看錯了他!”話音猶在,子車林木已是老淚縱橫。
    “木相……”趙無心輕喚一聲,卻不知該如何寬慰。
    “老夫油盡燈枯,已是時日無多!看在半生攜手與共之情份上,還請永王務必答應老夫一件事——無論皇上如何瘋狂,你都不許歸隱山林!除非,永聖不在了……”子車林木無暇拭去淚水,緊緊握住趙無心雙手,鄭重囑托。
    “木相放心!趙炫謹記!”宛如死別,趙無心以塵封多年之原名,含淚點頭。
    是夜,以宰相尊位輔佐永聖皇朝兩任帝君二十八載、深受朝野臣民敬仰之子車林木——與世長辭!
    趙逍感念其恩,特賜其國葬,詔令所有在京大小官員,前往相府祭拜,並禦筆親書“文正”二字,以為諡號。
    喜歡亂世之征伐天下請大家收藏:()亂世之征伐天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