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小我與天下四)
字數:6644 加入書籤
夜已入深、餘茶盡涼,宗政旻卻仍無睡意,一個人呆呆坐在案幾前。
天下諸國之混戰打得熱火朝天,自己身後之中玄皇朝,竟如同一池毫無生機之死水一般,被人遺忘在荒野。
雖說正可借此休養生息、整飭軍備,朝野內外確實也在緊鑼密鼓這麽做,但對誌在恢複祖先榮光之宗政旻而言,他國君臣的忽視,無疑是萬分難受且不可原諒的。
可……
以中玄皇朝當下之國情軍力,他宗政旻既不能驅逐政權日益穩固之玄中皇朝而中興中玄、也難以擊敗虎視眈眈之無雙大軍而保境安民、更不敢直接與秦夜及其麾下之精騎驍將硬碰硬……
“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於悲風!”盡管不到秋季,但宗政旻覺得此時此刻,唯有此句應情,於是喃喃脫口吟出。
“聽聞全相臨終之時,曾勸中王像西平諸葛風雨那般,隱忍求存!”攜無雙與東極戰報夜訪宰相府之新任兵部尚書——宗政備,正好聽到宗政旻感歎,進而搬出已故權相——宗政全,由衷勸說。
“能忍就能苟安嗎?就算秦夜現在一時無暇他顧,但等到他攻滅其餘諸國的那一天,還會任由西平繼續偏安一隅嗎?既然最終結果都是一樣,又何必忍氣吞聲、任人宰割?”
應是在怪宗政備這個不速之客未及通稟便自行闖入,宗政旻之神色語氣,都顯得頗為不悅。
“軍情緊急,中王恕罪!”宗政備誠懇道歉。
“說吧,是不是東極知州丟了?”正視對方,宗政旻搖了搖頭,似乎早已猜到。
震驚之餘,宗政備一麵畢恭畢敬呈上軍報,一麵從旁詳述了其中內容。
“一國之君、三軍主將,竟會幹出此等下作之事!哥舒上善君臣這般無信無義,等著看吧,尚在觀望之管險與哥舒胤,定會給他們一個意想不到之驚喜!連夜通知鎮國公,讓布防在武興邊境之將士們加大佯攻力度,給管險等人多創造一些拒不還京的借口。”
推波助瀾的分化策略交代完,突感疲倦之宗政旻揮了揮手,意欲就此結束耗時不多的商議。
宗政旻巧妙利用哥舒上善與管險等人之猜忌離心,實現引發無雙內亂、削弱此一近敵之目的,持相同主張之宗政備,自是欣然支持。隻是,他深夜不請自來,並非僅僅為了無雙諸事;其心中還藏著一件事關重大、卻又無從開口之消息。
“我中玄皇朝一時半會還亡不了,有什麽事就直說!”宗政旻很反感宗政備欲言又止的樣子。
“回稟中王:下官剛剛得到探馬密報——秦天到了東極帝都。”宗政備汗顏作答。
普天之下,若說天焱以外的哪國君臣最關心秦天蹤跡,非中玄不可。不管是之前的宗政全、還是後來的宗政旻、乃至現在的宗政備,盡皆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幾乎從無間斷地盯著出走秦王王府的秦天。
當然,為了從側麵擊垮秦夜,宗政全三人亦毫無例外地派出數批殺手,想要把秦天刺殺於路途。
可惜,正如宗政備難以啟齒那般,秦天非但每次都能全身而退,而且還順利抵達了東極京畿。
“除了我朝探馬,永聖和北晉兩國知道嗎?秦夜這個混賬占盡優勢,難不成還要玩以假亂真、誘敵輕敵之把戲嗎?他想幹嘛,一戰殺盡永聖和北晉兩國之精銳嗎?混賬、混賬!”
縱然天焱一國獨霸,已是不爭的事實!但諸如宗政旻這等憂國憂民的一朝重臣,則無時無刻不盼著天下諸國,能夠橫空出現一位足以匹敵秦夜之奇人——以減緩、甚至掃滅天焱一統天下之勢頭……
北晉最王——梅無一、永聖上將軍——邊合、東極驃騎大將軍——獨孤無名等人,莫不被寄以此等厚望!
然而,後續事情的發展,卻大失宗政旻等人所望。
軍威一戰,親率八萬“弑羽”新軍之獨孤無名,不僅在以身入局之楊笙亟需援兵時一無作為,而且居然在和玄中宣寧老兵交手中,損失了自己副將及整整一萬精銳騎兵。
後知後覺之宗政旻極盡嘲諷獨孤無名無能之餘,隻好把戰勝天焱之希望,轉移到了梅無一與邊合兩方。
但在獲悉秦天的不尋常動向後,宗政旻稍作思考、結合秦夜口口聲聲主導之三國談判,瞬間便恍然大悟,失態大罵。
“回稟中王:永聖與北晉兩國殺手多次行刺秦天無果後,趙逍和北宮縱橫兩位帝君,幹脆撤回了所有監視他的探馬……所以,據下官猜測,他們兩國並不知道秦天前往東極帝都之消息!況且,秦夜既然有此籌謀,想必在我等探明秦天蹤跡的那一刻起,已然來不及阻止他想要幹的事。”
驚慌後退一步,宗政備終究還是沉重道出了自己的見解。
“本王真的累了,退下吧!”
無力長歎一聲,宗政旻獨自走進了內室……
而此時,距離“葬騎絕戰”之開始,也僅僅隻有不到一個時辰……
————
“見過雨相。”
同樣因為天焱等國戰事寢食難安之西平衛將軍——檀字,獨自一人打馬前來宰相府,拜見諸葛風雨。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誰勝誰敗,自有天定,你又何必徒增煩惱?”看著風塵仆仆的檀字,諸葛風雨給他倒了一盞熱茶,淡淡寬慰。
“雨相明明看出秦夜借用秦天以假亂真之真正意圖,為何不知會北晉、永聖兩國一聲,好讓他們有所防範?”沒有坐下共品熱茶,檀字迫不及待問道。
“衛將軍之意,是希望北晉和永聖贏?”諸葛風雨反問。
“難道雨相不是嗎?”
阻擋天焱征伐諸國、一統天下之進程,早已深入諸國君、臣、民三者之心,可身為西平宰相的諸葛風雨,其方才的言外之意,卻明顯偏向天焱!
對此,檀字不禁渾身一顫,滿臉不可思議地追問。
“於情,本相確實不希望梅無一這等叛國賣主之小人,勝了赫赫戰神!於理,也是於國,北晉與永聖聯軍若是大勝,天焱勢必保不住雨嘯州郡;屆時北晉收複故土,則又恢複曾經與我西平邊境接壤的狀態……以北宮縱橫和梅無一之行事風格來看,你覺得他們還會讓我西平繼續養精蓄銳嗎?”
一席話說完,之前烹好的茶水也被諸葛風雨喝盡,於是他起身負手,同檀字一起相視而立。
“請恕末將愚鈍,我朝可戰之兵亦有二十萬,雨相為何就不能擺明車馬,為中興西平、還於舊都而戰?”檀字武人心思上頭,不願完全認同諸葛風雨的解釋。
“你相信天、地、人三道嗎?”搖頭轉身看天,諸葛風雨答非所問。
“天道無常、地道太苦、人道難守……末將粗魯,參悟不了雨相所說的三道,隻盼可以利用天時、地利、人和等三者,揮師重鑄我西平河山!”意有所指,檀字之態度依然凜冽。
“天道無常,秦夜卻可以在‘熒惑守心’時,勝天半子;地道太苦,同為昭武、中玄、乃至我西平故地之百姓,如今卻可以在天焱治下豐衣足食;人道難守,隻怕是欲壑難填!”對其無禮不以為意,諸葛風雨耐心拆解。
檀字不是蠻橫之人,在諸葛風雨據實而論之悉心開導下,終是冷靜不少,願意坐下主動烹茶。
“大部分人推崇之天道,乃是損有餘而補不足;但因天道無常、出現偏差,降下‘熒惑守心’天象,誘使中玄與昭武兩國進犯天焱雙州,以致今日之天下大勢。這一點,衛將軍想必沒有異議。”停頓坐下,諸葛風雨進一步分析。
“末將不敢。”放下茶具,檀字抱拳回應。
“人之道,損不足以奉有餘!這一點,最突出的例子,當屬天焱君臣之連年征戰!無論素君與秦夜是私心作祟,還是順應天道,他們未免太急了些;否則,也不會逼出北晉、永聖聯盟聯軍一事。”
“雨相等等!順應天道?難道您也認為天意在天焱、相信素君和秦夜能一統天下嗎?”最不想聽到的言辭縈繞在耳,檀字又開始激動起來。
“就算不是順應天道,以天焱當下之國力軍力,秦夜會因為‘逆天而行’四字,放棄統一大業嗎?況且,諸國戰亂百年,誰又敢說現在之天道,不是趨於一統?”諸葛風雨首次沉聲質問。
“可……可為什麽不是我西平一統天下?”失望起身,檀字一拳猛地砸在石桌上。
“‘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衛將軍心神大亂,全然忘了本相剛才說過的一句話:‘地道太苦,同為昭武、中玄、乃至我西平故地之百姓,如今卻可以在天焱治下豐衣足食。’反觀我朝,縱使本相苦心維持,卻終究還是一言難盡!”
天焱連戰連勝,哪怕秦夜遵守諾言,對僅擁兩州七郡三十城之西平小朝廷,仍舊采取懷柔安撫之策,但其一統天下的野心和才幹,西門刃君臣卻一刻不敢忘。
隻是,在救亡圖存之國策戰略方麵,以戶部尚書——肖信、吏部尚書——柳子玉兩人為首的半數文臣,強調秦夜兵鋒正盛,一心堅持站在天焱陣營!甚至為了等待他們口中的中興良機,居然當眾說出“必要時候可向天焱稱臣”之言語!
而向來明誌要憑刀劍奪回失地的上將軍——曹悟、驃騎大將軍——況中之、衛將軍——檀字等武將勳貴,則多次拔劍揚言:敢有屈膝稱臣天焱者,立殺。
如此這般,政見理念有著天壤之別的文武眾臣,隨著無休止的爭吵、與中興希望的日漸渺茫,避無可避地逐步自亂陣腳……
很多時候,強如諸葛風雨,對於一言不合就在朝會上互相攻訐、絲毫不顧彼此身份顏麵的百官,也難以完全掌控,唯有頹喪離場。
另外,最為誇張的是,當內憂每況愈下、外患變本加厲,西門刃這位一國帝君,亂倫自己叔母、封其為後也就罷了,竟還生下皇子、立為了皇太子!
這等荒唐至極的昏君行徑,讓本就心力交瘁之諸葛風雨越發獨木難支,更感回天乏術。
當權秉政者醜態百出,遠離朝堂之黎明百姓,又還會有多少心氣向著西平?這與天焱君臣之民心所向相比,又如何能相提並論?不然,諸葛風雨也不會重述西平故地之百姓現狀。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皇上沉迷美色、自甘墮落;肖信和柳子玉妖言惑眾、賣國求榮;雨相宵衣旰食、卻舉步維艱……這些,上將軍及我等一眾武將都看在眼裏!請雨相放心,萬不得已之際,我等忠臣自會兵諫皇上,逼他廢後易儲、誅殺奸臣……”
“混賬!你們想成為第二個展思嗎?若是武力有用,本相何需爾等動手?你給本相記住了,再有此等以武犯禁的想法,別怪本相心狠手辣!”厲聲打斷檀字,諸葛風雨罕見地揚指威脅。
“雨相遲遲不願動手,與姑息養奸有什麽區別?還是說,雨相也有對天焱俯首稱臣、換取苟安偷生之意?”
涉及救亡圖存之國策戰略,檀字又像往常一樣,寸步不讓!隻不過,對方由令他惡心作嘔的肖信和柳子玉,變成了其心中一直敬仰萬分之諸葛風雨。
曹悟等軍中主將的極端謀劃,大小政務親力親為之諸葛風雨,豈會不察?之所以隱而不發,包括今夜與檀字講述天、地、人三道之舉措,均是其為了保存西平為數不多的將才!
然則,西門刃的一意孤行、肖信和柳子玉之流的肆無忌憚,終究還是逼得曹悟他們忍無可忍,以致有了檀字今夜之上門試探……
諸葛風雨痛心疾首之餘,情知苦勸無效,進而不再特意克製,神情冰冷決絕地回複:
“但凡國家大事,均須從長計議!隻要西平能有一息尚存,休說什麽今生屈辱與後世罵名,本相自會一人承擔!本相曾經未能阻止蘇胤,遂有西平之禍;可你檀字聽清楚了,本相不會讓這種後患無窮之遺憾,出現第二次。來人,送客!”
事關國家危亡,究竟誰對誰錯,誰也說服不了誰!目送諸葛風雨遠去的身影,檀字低聲說了一句“雨相保重”,便順著來時路,快步離開了宰相府。
次日,正當文武百官循序邁入星辰殿、照常參拜帝君後,突然湧進大批禦林軍,目標明確地按住了曹悟、況中之、檀字,就連直言敢諫的兵部尚書——冷生,也未能幸免。
不等任何人開口,諸葛風雨即以治軍不嚴、荒廢軍務為由,不僅代西門刃宣布解除了他們的兵權,而且將恍如置身夢境的四人,當場強行鎖拿下獄。
喜歡亂世之征伐天下請大家收藏:()亂世之征伐天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