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沒錢的日子

字數:6090   加入書籤

A+A-


    永聖皇朝國興十一年二月四日、即天焱皇朝天一五年二月四日,在新任宰相趙無心之強烈要求下,由皇甫凡、謝光輝各領兩千羽營所屬護衛,秦夜帶著皇甫無懼、趙禦、商尚三人,匯合丁程與牛閃耀,隆重出席了雙盛城內之兩國議和大會。
    待雙方互相行禮、彼此介紹,正要落座之際,心中無法接受趙逍割地賠銀之童寒酥,即將滿腔怨恨,對準了首次見麵之秦夜:“久聞戰神秦王舉世無雙,今日一見,也沒有三頭六臂嘛!”
    “這些該死的斥候探馬,總是喜歡以訛傳訛!是吧,南湖侯?”
    “雙全侯所言甚是!一個死守花州一年有餘之文武全才,又豈是隻會耍嘴皮子之小男人可比?”
    “哎呀呀,莫不是有人冒名頂替右將軍?”
    “呦呦呦,雙全侯慎言!此事隻可意會,不可言傳!”
    童寒酥對秦夜出言不遜,皇甫凡與謝光輝這兩個天不怕、地不怕之紈絝廢物,立即你一言、我一語肆意嘲諷,眼看就要一發不可收拾,秦夜輕輕敲了敲桌子,適時製止。
    “混賬,右將軍威名,豈容爾等玷汙?我看你家秦王才是以假亂真、招搖撞騙!”童寒酥被辱,解護氣憤難忍,上前指著皇甫凡與謝光輝,暗諷眼前之秦夜是假的。
    “大局已定,何人還會在乎之前的真真假假?既然貴國帝君之聖旨已經昭告天下,還望永王勿再耽擱!”解護之無禮,秦夜心中並未生出一絲漣漪;隻見他淡淡一笑,將論點直接拉到了交割賠付上。
    “百張八牛弩、千輛霹靂車,絕非一朝一夕可造!世人都說我永聖有負天焱在先,可誰又知道你天焱君臣,早就對我朝州郡垂涎三尺?”趙無心攔住麵紅耳赤之童寒酥,犀利駁斥。
    “先跟你永聖、再從他北晉、又轉我天焱!信城幾經易主,百姓苦不堪言……我天焱君臣不惜損耗國力打造八牛弩與霹靂車,原本隻想拱衛信城,讓老百姓好好過他們的日子,這有什麽錯?若非你永聖朝堂倒行逆施,此等大型攻城器械,又豈會出現在這雙盛城外?”
    明為巡視信城、實則督導備戰之衛將軍、明國公——皇甫無懼,先秦夜一步反問。
    “任你說得天花亂墜,也掩蓋不了你天焱君臣吞並天下之狼子野心!我永聖皇朝倒行逆施,你天焱皇朝就順天應人了嗎?無故出兵攻取北晉雨嘯,爾等又作何解釋?”主動提及北晉,並非司空閃有意為了盟友仗義執言,實乃其借此鉗製天焱將士張口天理、閉口道義之理由罷了。
    “我朝與北晉之恩怨,與他國無關,無可奉告!”不屑看了司空閃一眼,趙禦傲然接話。
    “兩州七郡二十城之戶籍明細和賦稅卷宗,外加五百萬兩白銀,悉數備好!隻要秦王在此協議上簽字認領,本王立即移交並撤離所有駐軍。”
    事到如今,多說無益!縱然趙無心萬般不願,亦是無可改變!他唯一能做的,便是爭取讓北晉賠付五百萬兩白銀之說詞——有理有據……
    “哈哈哈,早知如此,本王真該開價一千萬兩白銀!”
    趙無心展開之協議,拐彎抹角編排不下千字;真正的核心內容,其實不過八個字:永聖割地、北晉賠銀!兩國勾心鬥角,正中秦夜下懷,於是他拊掌大笑,爽快落下了自己的大名與時日——天焱皇朝天一五年二月四日酉時六刻。
    後續,隨著秦夜分兵順利接管永聖雙盛、永康二州,天焱、永聖、北晉三國,除了北晉君臣因為賠付五百萬兩白銀一事,同永聖朝堂齟齬不斷,目下暫無大戰之風險。
    而天焱、玉衡、東極三國間之談判,則由於無雙大軍夾擊弘成州郡之攻勢猛烈,帝君哥舒耀急於禦駕親征,無奈妥協,承認玉衡所占之建興與定陽二州,歸其所有;並割讓雲晶全境予天焱!
    三國遂止戰……
    剩下之東極和無雙,在哥舒耀親統八萬“弑羽”新軍進駐弘成,兩國打打停停,一時無果!
    ————
    兩大捷報傳到焱京,素君龍顏大悅之餘,新的困境又來了:
    首先、當永康納入天焱疆域、算上玄中宗政權送出之三皇郡,堪比西平王朝故地大小之三皇海,已然全境歸屬天焱皇朝!此等琅嬛福地,素君君臣該當如何轄製,才能最大限度利國利民,任重道遠!
    其次、雲晶、永康、雙盛三州,兩兩之間相距甚遠,怎麽守住並有效治理,迫在眉睫!
    另外、經過連番大戰,天焱將士陣亡十三萬、功勳卓著者亦是不在少數,如何安撫和褒獎,以國庫如今入不敷出之狀況來說,窘迫至極!
    最後、令素君最為頭痛之事——如何封賞居功至偉、封無可封之秦王戰神?
    “三州十郡三十一城、跨地千裏、有民一百五十萬,何謂貧瘠?朕告訴你們,秦王為我天焱皇朝打下來之疆土,沒有一寸是多餘的,別跟朕說什麽國庫沒錢!沒錢,你們就去弄錢,弄不出錢來,全都滾回家去好好找找;哪怕挖地三尺,也要給朕湊出一千萬兩銀子!”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對外有秦夜連年征戰、對內有素君大興土木,一步步擴張成為龐然巨物、製霸天下之天焱皇朝,如今也避無可避地走到了國庫空虛、無錢可用之地步。
    且不說耗資無數之新建雙州陪都、打穿無傷林、鑿通十萬大山等三大創世盛舉尚未收官,仍需源源不斷注入錢銀;僅以十三萬陣亡將士之撫恤而論,便有近三百萬兩虧空!倘若再加上有功文武之賞賜、以及新占城池州郡之修築,那更是足足差了千萬兩白銀!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將軍難打無兵之仗……
    雖說永聖賠付了五百萬兩軍資,但秦夜另有他用,實在指望不上!
    因此,為了解決沒錢的難點,素君特命在京群臣,無論官職大小,全都必須上疏獻言獻策。
    曆時三天三夜,盡管禦書房堆滿了數百份條陳奏本,可卻沒有一份能讓素君滿意!
    挑出諸如“秦王開疆拓土太快,國力難支”、“優先全力發展天焱十州故地,再緩緩引領其餘新占州郡”、“暫停三大創世工程……”等等言論,素君當著百官之麵大動肝火,嚇得一眾文武張口結舌,久久無人應聲。
    “奏本中諱莫如深,大殿上默不作聲!淩相兼管戶部,如此行事,合適嗎?”
    素君這話中帶刺之一問,在其餘大半官員看來,無疑又上升到了太子儲位之爭!畢竟,集萬千寵愛於一身之皇長子——素帝、占盡古禮古製之嫡長子——素嗣,兩子業已三歲而遲遲未能明確東宮誰屬,別說素君本人,就連整個天焱朝野,都開始有些急不可耐了。
    是故,在素君繞過戶部尚書、恒王大女婿——元贏,直接逼問身居左相之當朝國丈——淩山,也就難免他人會浮想聯翩。
    “回稟皇上:老臣年邁昏聵,承蒙皇上不棄,一直重用至今,安敢不盡心竭力?隻是籌措錢銀之事,老臣確實力有不逮,所以才會在奏本中乏善可陳!至於剛才恭默守靜,則是想看看滿殿同僚有什麽高見,老臣好學以致用。既然皇上主動垂詢,那老臣保舉一人,定可解燃眉之急!武都府尹、玉鑲侯——第五玉珩。”極盡謙卑地前後解釋一通,淩山泰然道出了第五玉珩的名字。
    “啟稟皇上:從秦王王府順利落成觀之,君……第五玉珩在生財斂錢方麵,確有才華!老臣也願舉薦他來為朝廷出力。”險些把“君玉珩”三字脫口而出,君適略帶尷尬之色,罕見與淩山意見一致。
    “淩相老成謀國,實乃天焱之福!君相不顧難堪,為國舉賢,朕心甚慰!若兩位愛卿往後都能像今日一般和衷共濟,該是何等快事?行了,玉鑲侯不日抵京,這籌措一千萬兩白銀之重擔,就交給他吧。剩下的呢?”同時不偏不倚讚許了左右宰相之後,素君話鋒一轉,立即開啟了下一議題。
    急需之錢銀似乎有了著落,與會百官還未來得及鬆一口氣,又不得不投身解決擺在眼前的棘手問題——如何封賞封無可封之秦王戰神?
    “啟稟皇上……”
    “閔卿,朕知道你是直言敢諫之忠臣,但奏本裏那些什麽‘秦王封無可封,索性不封’之言語,還望勿提!”眼看守正不移之閔功出列請言,素君歎息一聲,無奈勸說。
    “微臣遵旨!天下諸國立世百年,我天焱皇朝之統一大業,絕對不可能一蹴而就;國庫支出如流水、百姓吃了上頓沒下頓……皇上聖君賢主、秦王無雙戰神,皆是時刻將黎民疾苦痌瘝在抱、絕非好大喜功之人!誠請皇上召回秦王——與民休息。”停頓片刻,閔功還是堅持心中所想,直言為民謀福。
    “閔禦史剛正不阿,確實令人欽佩!不過,對於今日朝會,皇上已有明旨:隻論錢銀籌措及封賞事宜!閔禦史徑自扯些有的沒的,難道不是公然越旨嗎?”與閔功積怨已久之二殿下——素徛,抓住其言語疏漏,趁機精準攻訐。
    “越旨”二字一出,且有理有據,輕則罷官流放、重則人頭落地!因為一時之失,閔功今日,似乎真的在劫難逃了!
    同為禦史之虞鶴見狀,立即不顧自身安危,伏地叩首:
    “皇上容稟:閔功一心為國,念在他為民請命之份上,懇請皇上寬恕其逾越之罪。”
    “皇上乃一統天下之千古一帝,君威聖顏何其重要,豈容爾等觸犯?若是連越旨這等重罪都能輕易赦免,那天下人會如何看我天焱君臣?有功不賞、有罪不罰之粗鄙蠻夷嗎?”暗諷閔功奏本裏說到的‘秦王封無可封,索性不封’等言語,素徛雙管齊下,勢必要讓其徹底消失。
    “啟稟皇上:禦史一職,本就擔著監督百官、對國家政策及時提出諫言之責任!秦王功蓋寰宇,若要對其封賞詳加計議,難免會旁征博引,豈能單一局限於某時某事?二殿下借此苛責閔功,純屬欲加之罪!”視閔功為知己之帝都府尹——屈野,慷慨為其辯解。
    “沆瀣一氣,你們這是結黨!”素徛大怒。
    “哼,公道自在人心!”屈野嗆聲。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皇上聖明燭照,自有決斷!”虞鶴幫腔。
    “閔禦史憂國憂民之心,朝野皆知,不可抹殺;二殿下所言‘越旨’二字,也非胡攪蠻纏,不能不懲!兩相權衡,老臣願代閔禦史受罰;不管是流放、還是斬首,老臣絕無二話!”兵部尚書——李文,拖著日益衰弱之身體,一席話說得眾人雲裏霧裏。
    “一人做事一人當,老尚書大可不必替閔某受過!況且,若能勸皇上召回秦王止戈息武,讓我天焱臣民得以休養生息,閔某甘死如飴。”凜然說完,閔功恭敬對虞鶴等人拜了一拜,以示感激。
    “糊塗!秦王同時大勝東極、永聖、北晉三國,他不盡早凱旋班師,更待何時?老夫執掌兵部多年,你事先不來問詢也就罷了,焉能在此一錯再錯?還不快快向皇上請罪?”李文義正辭嚴之一番痛嗬,竟連生性執拗之閔功,都找不出一絲異議,乖乖跪下請罪。
    “戰事不斷,百姓苦不堪言;朕知道,秦王也知道!但閔卿可知朕與秦王明明希望百姓安居樂業,為何還要背負罵名連連興兵?我天焱皇朝億兆生靈,確實有不少像你說的那般——吃了上頓沒下頓;可其餘諸國呢?多少餓殍遍野?多少十室九空?你心懷百姓、冒死進諫,朕敬你用你;隻是……雙盛急需一位敢於擔當、銳意進取之州領主理戰後重建、安撫等一應事宜,你去吧。”
    素君幾次抬起的右手又放下,頗為不舍地貶黜了閔功。
    “啟稟皇上:玉鑲侯到了。”太監總管——餘恩,尋機插話。
    “來得正好!快宣!”聽聞第五玉珩比預想中提前抵京,素君一掃心中不快,激動起身看向焱盛殿門口。
    喜歡亂世之征伐天下請大家收藏:()亂世之征伐天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