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4章 登州水寨十萬兵
字數:4258 加入書籤
賈玌話音方落,熊文龍已笑著上前:
"督帥連日奔波,從京城到登州一千六百裏,八日便至,便是鐵打的身子也該乏了。"他轉向鄭滄瀾,使了個眼色,"鄭大人,你這東道主怎的還不安排接風洗塵?"
鄭滄瀾如夢初醒,連忙拱手:
"末將在府中備了薄宴,還望大都督賞光。"說罷偷眼去瞧賈玌神色,掌心又沁出一層細汗。
這位年輕國公向來不喜應酬,京中多少勳貴設宴都請不動他!
海風掠過亭角銅鈴,叮當作響。
賈玌撣了撣衣袖上的灰塵,忽而輕笑:"鄭提督有心了。"
簡簡單單五個字,卻讓鄭滄瀾心提了起來。
"不過——"賈玌話鋒一轉,"本督要先去看看水寨。"他抬手止住欲言的鄭滄瀾,"宴席且安排在戌時。"
鄭滄瀾大喜過望,連聲應下。
“諾,末將這就為大都督引路!”
......
微寒的海風裹挾著鹹腥撲麵而來,
鄭滄瀾引著賈玌登上振揚門城樓。
他側目瞥了一眼身旁的年輕國公——賈玌麵容古井無波。
“大都督請看。”鄭滄瀾揮鞭指向城下,“此乃登州水寨全貌。”
賈玌扶住灼熱的垛口,目光掃過整座偃月城。
——形如彎月,三麵環山,一麵臨海。
這座的古老水寨——自北宋慶曆年間的"刀魚寨"到如今威震渤海的"偃月城",三百年海防滄桑盡收眼底。
內港“小海”波光粼粼,數百艘戰船桅杆如林,福船、蒼山船、鷹船密布,船帆在風中獵獵作響。
更遠處,礁石群後隱約可見蒙著漁網的船隻,遠望如尋常漁村,可若細看,漁網之下,炮窗森然。
賈玌的目光忽而定格在港灣中央——一艘巍峨如山的巨艦正靜靜停泊在那裏,
船身在早春的薄陽下熠熠生輝,比其他戰船足足高出數尺。
高聳的五桅主帆此刻半收著,卻仍如巨鳥展翼般遮天蔽日,船首兩門黝黑的複遼炮斜指蒼穹,炮身在陽光下泛著冷冽的光澤!
鄭滄瀾順著賈玌的目光望去:
"那是"鎮海號"。"鄭滄瀾聲音裏帶著幾分自豪,"長二十四丈,寬六丈二尺,吃水一千八百料。船體采用雙層鐵力木,龍骨用鐵箍加固,縱使颶風掀浪、怒濤如山,亦能劈波而行!"
賈玌微微頷首,目光仍流連於那巍峨巨艦之上——顯然對這艘戰船頗為滿意。
鄭滄瀾見狀,心中暗喜,連忙上前兩步,語氣熱切道:
"啟稟大都督,此船非比尋常,乃是工部和兵部奉陛下特旨,傾國之力,專為此番東征大業督造,特為您準備的統帥座艦!
況且,此艦雄壯威嚴,非大都督這般功勳蓋世、威震寰宇之帥才,不足以禦之!“
他頓了一頓,組織著麵上最妥當、最受用的言辭:
“試想,大都督親臨海上,坐鎮此等巍峨樓船之上,運籌帷幄,決勝千裏。中艙將台高築,足以俯瞰萬頃洪波,洞察賊寇動向;艦體穩固厚重,足以為大都督屏擋驚濤駭浪。”
他稍稍提高了一點聲調:
“——此乃陛下隆恩浩蕩,期盼大都督以此巨艦為帥府,統禦三軍,揚帆破海,直搗倭巢!他日東征功成,掃穴犁庭,永靖海疆,建不世之功勳!此艦得隨大都督揚威異域,亦是它無上的榮光!”
鄭滄瀾說完,深深一躬,目光熱切地望著賈玌,等著他的反應。
話音方落,站在賈玌身後的蘇瑾言與熊文龍便不著痕跡地對視一眼。
蘇瑾言抿了抿嘴,掩去唇邊一絲玩味的笑意;熊文龍則挑了挑濃眉,眼中閃過幾分了然!
二人心照不宣——這位鄭提督雖有些逢迎之意,卻也無可厚非,畢竟在這官場之中,誰人不思進取?況且觀其治軍之能、操練之功,確是個可用之才。
賈玌從"鎮海號"上收回目光,轉身看向仍保持著躬身姿勢的鄭滄瀾,唇角微揚,忽然伸手虛扶了一把:
"鄭提督有心了!"
這一扶,讓鄭滄瀾心頭一跳——
"這船......"賈玌負手望向港灣,語氣裏帶著幾分難得的興致,"確實合本督心意。"
鄭滄瀾聞言,眼中頓時亮起光彩。
"不過......"賈玌話鋒一轉,目光掃來,"本督更想看看,登州水師的兒郎們,是否也如這艘船一般——"
他故意拖長了音調,大手拍在著城牆垛口。
"——經得起風浪!"
這話說得意味深長。
鄭滄瀾心頭一凜,立刻會意,抱拳朗聲道:
"請大都督檢閱!末將願以項上人頭擔保,登州兒郎個個都是敢打敢拚的好漢!"
賈玌不置可否地笑了笑,看著這鄭滄瀾——倒是個妙人。
他轉身麵向港灣,海風拂動他的衣袍:
"鄭提督,且與本督細說水寨布防。"手指輕點,"戰船配置、兵力部署,都要一一講來。"
鄭滄瀾精神一振,立即上前兩步,揮鞭指向內港:
"振揚門內泊主力戰船三百。"他嗓音低沉有力,"其中大號福船六十艘,各長十二丈,配複遼炮一門於船首,子母連環炮四門分列兩舷;中號福船百二十艘,長九丈,各配佛郎機炮六門;其餘蒼山船百二十艘,長六丈,載碗口銃八架。"
賈玌目光微動。
這些配置比兵部檔案所載竟多出三成!
鄭滄瀾似未察覺,鞭梢忽轉向東側礁石區:
"珍珠門暗礁內藏鷹船四百,皆長四丈,吃水不過五尺,船首暗藏毒火龍筒,最擅近戰突襲。"他頓了頓,"另有蜈蚣船八十艘隱於西灣,每船二十槳,來去如風。"
"西邊船塢在建的新式福船,"他聲音微緊,"月底便能下水六十艘。此船仿廣船式樣,長十五丈,設水密隔艙,配紅夷大炮兩門,比舊式福船更適深海浪濤。"
賈玌忽然打斷:"各船火藥儲備幾何?"
"回大都督,"鄭滄瀾不假思索,"大福船備火藥八百斤,中福船五百斤,小艇亦備二百斤。珍珠門暗樁處另藏火藥五萬斤,皆用油布密封,防潮防火。"
海風驟急,吹得鄭滄瀾腰間佩刀叮當作響。他偷眼看去,隻見賈玌玄色衣袖被風鼓起,如鷹隼展翼,卻始終不動如山。
"連同各島水師......"鄭滄瀾咽了下口水,"統共三萬一千人。水師兒郎日日操練,就等大都督一聲令下!"
賈玌依舊沉默,目光掃過那些正在操練的水兵——他們列陣如林,喊殺聲震天,動作整齊劃一。
最難得的是,雖值早春,士卒們卻個個麵色紅潤,顯然糧餉充足。
“一個小小的登州......”賈玌抬頭,看著早春的日頭當空高懸,聲音裏帶著幾分玩味:"竟已養著近十萬可戰之兵。這日頭底下,倒是什麽新鮮事都有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