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5章 甄寶玉的不安!
字數:4748 加入書籤
一聲呼喚,將甄寶玉從恐懼與恨意中拽回現實!
甄寶玉身體一震,吸氣,抬頭,很快臉上驚懼斂去,餘深潭平靜。
目光掃過眾人,最後定足利義滿,躬身道:
“將軍大人。寶玉......鬥膽直言。”
“賈玌此人,用兵......鬼神莫測。其誌,絕非一城一地。”
他頓了頓,目光掃過群情激憤的主戰派:
“議和?斷無可能!” 聲音斬釘截鐵,“其軍令......三日不封刀......此乃破天荒之舉! 賈玌領軍多年,戰遼東,平江南,雖殺伐果斷,卻從無屠城劣跡!”
“更明令禁止擾民!如今......竟對薩摩下此絕戶令!此非泄憤,乃......以明其心!昭告天下,此戰......不死不休!”
這番話,如同在烈火上澆油!
“八嘎!”
“絕戶令!”
“不死不休?!”
主戰派武士們眼中怒火瞬間更熾!對賈玌的恨意與戰意飆至頂點!
同時,不少人看向甄寶玉的目光,也悄然多了一絲......認同與激賞!
這位來自敵國的謀士——甄桑......是站在我們這邊的!
足利義滿眼中更是凶光暴漲!甄寶玉的分析,徹底撕碎了任何幻想!
見眾人沒有反對,甄寶玉迎著將軍目光,語速加快:
“所以......我不讚成固守待援!薩摩已陷,其鋒正銳!賈玌挾勝威,挾屠城怖,席卷必至!鐵騎火器,利野戰攻堅!令今川困守?坐待其分兵合圍?九州島......必然淪陷!”
,說到這兒甄寶玉的氣變得更加凝重:
“唯今之計......集舉國全力!主動尋戰!支援九州島!”
倭國三大島:本州島為中樞最大,北海道島偏居極北,九州島則是西南門戶——此刻,賈玌大軍所在薩摩便是九州島!
斯波義將失聲:
“支援九州島?!可是對馬島與朝鮮......”
還未說完,甄寶玉斷然截斷,語鋒銳利:
“對馬海戰,癬疥之疾!朝鮮水師,意在牽製!真正心腹大患,是賈玌親率的慶軍主力!是那已踏足九州的虎狼之師!”
他稚嫩的聲音壓過斯波;
“賈玌數萬大軍跨海而來,破薩摩必已耗損!更有甚者——其後續兵員、糧秣、火器重械,跨海轉運艱難!其軍就地補給無望!看似凶威赫赫,實則兵鋒最盛亦最險!立足未穩,糧道懸於海外!”
他目光掃過全場,見眾人神色凝重,顯已聽入心中,才繼續:
“若讓其站穩腳跟,消化薩摩,以九州為跳板,整軍北上......” 他重重一頓,吐出寒意,“本州門戶洞開!彼時,鐵騎火器齊備,糧道穩固,再挾新勝之威......我等何以擋之?!”
殿內一片死寂,隻聞粗重呼吸。
足利義滿、斯波義將乃至主戰最烈的武士,皆不由得緩緩點頭。
甄寶玉所言,句句切中要害,非是危言聳聽,乃是冰冷現實!
道理,就是這個道理!
甄寶玉見無人再反駁,眼中閃過一絲決然,斬釘截鐵:
“故!唯今之計,刻不容緩!集舉國之力,水陸並進,馳援九州!令今川氏昭,務必集結九州所有精銳,主動出擊!尋賈玌主力......野戰!堂堂正正,決死一搏!”
“此戰,不為全殲!意在挫其銳氣,亂其部署!更緊要者——拖住他!將其死死釘在薩摩一隅!使其無法分兵掠地,無法安穩轉運糧械!耗!耗其糧草!耗其銳氣!耗其軍心!待其師老兵疲,糧秣不繼,軍心浮動之際......”
甄寶玉眼中迸出寒光:
“便是我等以逸待勞,雷霆反擊之時!重創其軍,甚或......陣斬賈玌!則此戰大局可定!屆時,非但九州可保,更能重創慶國元氣,削弱其力!未來......圖謀中原,亦非空談!”
眾人聞言,齊齊吸了一口冷氣!
所有目光瞬間聚焦在甄寶玉身上!驚愕、震撼、隨即是難以遏製的狂熱!
圖謀中原?!
這四個字,對他們來說誘惑實在是太大了!
那是縈繞在無數倭國武士心頭,卻隻敢在深夜裏、醉夢中才敢稍作觸碰的終極野望!
足利義滿瞳孔驟然收縮,精光爆射!
他死死盯住甄寶玉,仿佛第一次真正看清這個少年。
斯波義將看向甄寶玉的眼神徹底變了。
那些原本對這位年輕“甄桑”還心存疑慮的武士,此刻隻覺得一股熱血直衝頭頂!
原來如此!
原來將軍大人如此倚重這位中原謀士,竟是因其胸中藏有如此鯨吞萬裏之誌!
“哈哈哈!好!說得好!”
一聲洪亮的大笑打破死寂!
足利義滿霍然起身,擊掌三聲!
啪!啪!啪!
掌聲在殿內回蕩。
他大步走到殿中,停在甄寶玉麵前,目光灼灼,毫不掩飾激賞:
“不愧為中原世家子弟!見識深遠,智計無雙!有寶玉君相助,何愁賈玌不破?何愁大慶不衰?何愁......大業不成?!”
他環視殿內群臣武士,聲震屋瓦:
“諸君!今日方知,甄桑非尋常謀士,乃天賜我扶桑之國士!助我成就千秋偉業之國士!”
最後,足利義滿目光落回甄寶玉身上,帶著一絲意味深長的感慨:
“中原有古話,叫......識時務者為俊傑!”
“而甄桑......”
足利義滿重重一頓,一字一句;
“真乃當世之......俊傑!”
,在場眾人聽得足利義滿的定論,亦是紛紛跟著誇讚起來!
“喲西!甄桑!大大地好!”
“國士無雙!”
武士們振臂高呼,看向甄寶玉的目光再無此前的審視疑慮,隻剩純粹的激賞與信賴!
斯波義將臉上最後一絲僵硬也徹底化開。
他大步上前,越過眾人,停在甄寶玉麵前。
這位位高權重的幕府重臣,竟對著少年深深一躬!
“甄桑!” 斯波聲音洪亮,帶著坦蕩的歉意,“先前......是義將淺薄!不識真玉!言語衝撞之處,萬望海涵!請......受我一禮!”
說罷,腰彎得更低。
殿內呼聲稍歇,所有目光聚焦在兩人身上。
甄寶玉反應極快。
他立刻側身半步,避開斯波正麵,同時躬身還禮,姿態謙和溫潤,盡顯中原世家子弟風範:
“斯波大人言重了!寶玉年少,見識淺陋,全賴將軍與諸位大人不棄,容寶玉獻此拙計。大人心係國事,直言相詢,寶玉唯有欽佩,何來衝撞?”
他抬起頭,臉上帶著恰到好處的謙遜與感激,迎向斯波。
然而,就在他低頭躬身、視線垂落的那一刹那——
那雙方才在殿前侃侃而談、閃爍著智慧與決斷光芒的眼睛裏,所有的神采瞬間凝固、剝落,裸露出底下的——死寂。
最後,他直起身,臉上依舊是那副謙遜感激的神情,仿佛剛才那瞬間的劇變從未發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