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7章 回歸2

字數:5208   加入書籤

A+A-


    七月初三,天京東郊旌旗蔽日。
    朝陽門外十裏亭至官道兩側,早已淨水潑街、黃土墊道。京營精銳甲胄鮮明,沿路肅立,隔開翹首企盼的百姓人潮。
    辰時正,景陽鍾鳴九響。
    慶帝九龍金輦出正陽門,文武百官蟒袍玉帶隨行其後。儀仗煊赫,卻比當年遼東大捷迎候時少了幾分刻意的張揚,多了幾分沉穩的威儀。
    禦駕停駐十裏亭。慶帝未下輦,隻靜坐輦中,十二旒玉藻垂下,遮住深邃目光。
    太子率宗室親王、勳貴重臣列於亭外。賈敬站在文官隊列前端,眼觀鼻鼻觀心。賈政、賈赦等賈府男丁位列後方,皆是屏息靜氣。
    應對這一場景,人群百姓倒是無所謂,反而議論聲嗡嗡不絕。
    “瞅這陣仗!跟上回遼國公平定遼東回來時差不離!”一個裹著頭巾的老漢踮腳張望。
    旁邊的人接話:“可不說呢!那回陛下親自出城相迎,當場就封了國公爺!這回不知......”
    一個穿著體麵的綢緞商搖頭打斷:“這回怕是不能夠嘍。我聽說啊——”他壓低聲音,左右看看,“陛下早有旨意,今日隻獻俘,不論封賞。”
    眾人頓時嘩然。
    一個書生打扮的年輕人疑惑:“為何?遼國公這可是滅國之功啊!”
    綢緞商捋須,露出幾分知情人的得意:“我內弟的在禮部當差,聽說太廟那頭早就預備下了,灑掃庭除,布置祭器,忙活了好幾日。陛下聖意,是要先告祖宗,再議功勳。”
    另一個挑擔的小販插嘴:“這也忒......國公爺立這般大功,難道還......”
    話未說完,就被一個瘦高男子打斷:
    “你懂什麽!這才是正經規矩!功是功,賞是賞,哪有在城外就封賞的道理?上回那是......”他忽然收聲,含糊道,“總之今日不同往日。”
    旁邊幾人一聽,好奇心更盛,紛紛圍攏過來追問:
    “怎麽個不同法?老哥你倒是說說呀!”
    “對呀對呀,這賣的是什麽關子?”
    “上次那是怎的?這次又為何不同?”
    那瘦高男子麵對眾人連珠炮似的追問,反而緊緊閉上了嘴,連連擺手,麵色也有些發緊,心中暗罵自己一句:
    糊塗!差點失言!
    上次那是陛下需借遼國公大勝之威,於萬民麵前重振君威,更是為了敲打......那位在寧壽宮裏的太上皇及其一脈。如今時移世易,陛下權位早已穩固,那位更是......唉,此等關乎天家與朝局的隱秘,豈是能在光天化日之下、市井之中隨意議論的?
    心裏想的這些話,是萬萬不可能說出口的。
    於是他隻是板起臉,故作高深地搖搖頭:
    “去去去,該知道的自然會知道,不該打聽的少問!皇家恩典,自有聖裁,豈是我等小民能妄加揣測的!”
    “切~~”
    眾人將他如此,反而不屑了起來,而後各自散開!
    人群中有幾個消息靈通的彼此交換眼色,一個低聲對同伴道:“聽說宮裏那位......身子不大好了。陛下這些日子常往寧壽宮去,怕是......”
    同伴急忙拽他袖子:“慎言!這也是能渾說的?”
    正在這時,忽聽遠處馬蹄聲如悶雷滾來。有人驚呼:“來了!大軍來了!”
    所有議論霎時止歇。萬人翹首,望向官道盡頭。
    極遠處地平線上,一道黑線緩緩推進。沉悶的腳步聲與馬蹄聲漸次清晰,如同地底湧動的悶雷,震得腳下地麵微顫。
    先是一隊玄甲騎兵踏塵而來,掌旗官高擎“賈”字帥旗與“大慶軍旗”,血紅旗幟在風中獵獵作響。
    隨後是步兵方陣。玄甲紅纓,步調整齊劃一,刀槍森然林立。經曆戰火洗禮的肅殺之氣撲麵而來,壓得圍觀百姓一時失聲。
    龍輦之上的慶帝唇角微不可察地一揚。
    中軍大纛漸近。
    “大都督......”
    熊文龍策馬護衛在賈玌身側,看著身旁大都督一身紫金狻猊吞肩山文甲,頭戴鳳翅兜鍪的英武側影,又望了望遠處旌旗下的禦輦與十裏亭,不禁帶著幾分懷念開口:
    “今日這場麵,可真是似曾相識啊。”
    賈玌聞言,唇角微揚,目光依舊平視前方,並未答話。
    一旁的蘇瑾言同樣望著前方盛大的迎候場麵,臉上也浮現緬懷之色,接口道:
    “是啊,恍如昨日。當年也是在此地,我等收複遼東、犁庭掃穴後凱旋,陛下親迎,萬民歡呼。如今我等踏平倭島,獻俘闕下,亦是如此盛況。今日場景,何其相似!”
    賈玌依舊沉默,隻是輕輕一夾馬腹,催動戰馬略微提速,
    熊文龍蘇瑾言二人對視一眼,而後相視而笑,也提速跟上。
    “止!”
    令下如山。
    萬千腳步轟然頓住,揚塵緩緩沉降。
    賈玌翻身下馬,按劍行至禦輦前十步,抱拳行禮:
    “臣,賈玌——奉旨東征,蕩平倭島,今已功成。獻俘闕下,謹奏陛下!”
    聲音清越,穿透曠野。
    慶帝看著眼前這位風塵仆仆卻銳氣不減的愛將,看著他甲胄上尚未完全拂去的征塵,目光在他比登船出征時更顯堅毅的麵容上停留一瞬,眼底閃過一絲動容。
    未等內侍傳話,慶帝直接抬手示意。
    夏守忠剛要上前唱喏的動作一頓,明白慶帝意思的他,立刻躬身退後。
    慶帝親自起身,步下龍輦。
    明黃龍靴踏在鋪著黃土的官道上,十二旒玉藻微微晃動。
    在文武百官與萬千軍民注視下,他幾步走到賈玌麵前,伸出雙手,穩穩托住賈玌抱拳的雙臂,將他扶起。
    “愛卿辛苦了。”皇帝的聲音不高,卻清晰地傳入近處幾人耳中,“快快平身。”
    這一扶,看似簡單,卻讓後方垂首而立的文武群臣心中一陣無奈。
    麵對這兩位君臣......他們似乎也有些習以為常了!
    畢竟這也不是一次兩次的事了!
    “謝陛下!”賈玌順勢起身,目光與慶帝一觸即分,沉聲道:“賴陛下洪福,三軍效命,臣不敢言辛苦。”
    “好。”慶帝頷首,目光掃過賈玌身後肅立的蘇瑾言、熊文龍等一眾將領,朗聲道:“諸將皆辛苦!”
    “為國效力,不敢言辛苦!”
    眾將齊聲回應,聲震四野。
    慶帝見此微笑頷首,不再多言,隻朝夏守忠微一示意。
    夏守忠上前一步,展開黃絹: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遼國公賈玌率師東征,揚威海外,功在社稷。著即獻俘太廟,告慰列祖列宗。欽此——”
    “臣,領旨!”
    賈玌躬身接旨,轉身喝道:“獻俘!”
    軍陣轟然分開。
    一列囚車緩緩推出。
    倭國天皇身著素服,跪坐車中,麵色慘白。其後數車押著宗室親王、公卿大臣,皆垂首喪氣。
    最後一輛囚車格外引人注目——車內隻置一木匣,匣蓋開啟,露出足利義滿經過石灰處理的首級。雙目圓睜,猶帶驚懼。
    百姓嘩然。
    有人唾罵,有人歡呼,更多人踮腳爭看倭酋下場。
    賈玌按劍前行,朗聲報捷:
    “臣奉天討逆,破倭都,擒其偽天皇,斬幕府逆首足利義滿。倭國宗廟已隳,社稷已傾。今獻俘闕下,伏惟陛下聖裁!”
    慶帝目光掠過囚車,在足利義滿首級上停留一瞬,淡淡道:
    “首惡已誅,餘者押送天牢候審。”
    “遵旨!”
    金吾衛上前接管囚車。
    慶帝看向賈玌,語氣緩和:“愛卿率諸將,隨朕入太廟。”
    “臣等遵命!”
    禦駕轉向。
    賈玌翻身上馬,率眾將緊隨鑾駕之後。
    隊伍未入京城,徑直繞向城北太廟。
    太廟前早已陳設香案祭品,禮樂肅穆。百官按品秩列隊,靜候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