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自此漢胡不兩立

字數:4820   加入書籤

A+A-


    劉邦估計也想不到,他的黑曆史,“白登之圍”,會被後世的這些孝子賢孫拿出來反複提及,並以此為借口,追著胡人猛錘。
    就是沒有劉備三造大漢,帶著大軍在草原上打得匈奴、鮮卑抱頭鼠竄,追的這些人往漠北以北的西伯利亞,以及西邊的中亞跑,達成“封狼居胥,禪於姑衍,勒石燕然,飲馬陰山,登臨翰海。”等諸多成就。
    東西兩漢的諸多皇帝也絕不是什麽易與之輩。
    所謂善戰者無赫赫之功,後世某個朝代吹得震天響的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口號很響亮,什麽把一朝國都放在幽州,北拒胡人,設置了九邊重鎮,似乎很厲害一樣。
    還有什麽靠著火炮、火槍把蒙元趕出中原……這要放在兩漢時期,驕傲的漢人會給你一個大嘴巴子。
    什麽?!這也能吹,這種話本也算是爽文?
    那把【漢書】、【後漢書】等諸多曆史典籍扔給你,讓你瞅瞅什麽是標準的爽文。
    一漢當五胡,這是什麽含金量?
    漢人一般都比較謙虛,所謂以一敵五,隻不過是自謙罷了。
    真的在兩漢時代,一漢當十胡,百胡,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很難理解嗎?
    自漢武帝之後,西漢那些追著胡人吊錘的帝王就不說了,就說東漢。
    東漢的皇帝大多短命,被後世戲稱東漢“幼兒園”。
    可隻有宦官和外戚,以及大漢內的諸多世家們才知道,老劉家的種有多恐怖。
    漢和帝九歲繼位,十四歲發動政變,滅掉了勒石燕然的外戚,竇氏一族。
    討滅匈奴,收複西域時,順手就把貴霜帝國給幹廢了,極大的改變了中亞的局勢。
    漢順帝十歲繼位,就發動了奪宮之變。誅殺外戚閻氏,並從閻太後手中奪回天子璽綬,實現親政。宦官與外戚勢力,在順帝時期遭遇到了重大削弱。
    漢質帝八歲繼位,因為看不慣權傾朝野的大將軍梁冀專權,就罵他是跋扈將軍。
    後者認為小皇帝這麽聰慧早熟,害怕其長大後駕馭不了,就將其毒殺。
    在臨死前,這孩子還說,給我水喝,我就能活下來。
    到了繼任的桓帝,也就是因為師表中那句“後漢之所以傾頹……未嚐不歎息痛恨於桓、靈也”這番話,被很多人認為是昏君的劉誌。
    在任期間直接弄死了梁冀,收拾了專權的宦官、外戚,以及很多地方上的豪強。
    對外討伐鮮卑,還把困擾漢朝多年的羌人問題徹底解決,並再次出兵收拾那些開始不聽話的西域諸國。這放在哪個朝代,不是妥妥的中興之主?
    還有靈帝,都說他是昏君,可他不死,天下哪路諸侯敢反?
    就是在天下局勢糜爛之時,劉宏也把各個劉姓宗親扶上了各個州的實權州牧之位。
    原本曆史上的幽州劉虞、益州劉焉、兗州劉岱、揚州劉繇、荊州劉表,這麽多方勢力,老劉家沒能三造大漢成功,純屬天意難違罷了。
    天要讓漢亡,沒辦法。饒是如此,劉備的出現,也給了大漢一個體麵的葬禮。
    翻翻史書,哪朝哪代能這麽牛逼,打的都快亡國了,隨便拉出一鎮諸侯,依然能追著異族吊錘。
    哪怕是被人罵了千年的鼠輩孫權,不也照樣收拾的交州的越人與荊州南部的諸多蠻人部落服服帖帖的。
    北邊就更不用說了,不論是公孫瓚,還是呂布、曹操、袁紹,隨便挑一個出去求戰,你問諸胡有敢應戰的麽?
    鬥轉星移,天下大勢變化,自劉備掌控幽州之後,這些胡人倒是來了,但那是生存之戰,不打沒有辦法,不打就隻能看著幽州的燕雲鐵騎在他們賴以生存的草場上來去自如,就隻能等著被蠶食,被亡族滅種。
    北邊的匈奴、鮮卑、扶餘等北胡預感非常準確,當他們的鄰居大漢朝第三次站起來時,在這個名為霸漢的時代,不再會有任何民族,有資格做漢人對手。
    那首磅礴大氣、恢宏無比的【漢王破陣樂】,不是什麽靡靡之音,而是一首是鐵與火之歌,是這煌煌大世,漢人即將立於世界頂端的殺伐之音。
    什麽是寇可往,我亦可往?
    什麽是我來了,我征服。
    自大漢昭武十年秋,劉備帶著關羽、張飛、曹操、呂布、孫堅等數百名猛將自雁門關北出草原之後,北方胡人的天,就此真正的塌了。
    比較好笑的是大漢有自己的“劉繼業”,那個此前被視為鮮卑中興希望,會是檀石槐之後另外一個鮮卑雄主的軻比能,在率眾歸降大漢獲封“歸義侯”之後得見了劉備天顏,並得到賜“劉”姓的殊榮。
    現在人家不叫軻比能了,而是叫“劉義”,字忠國,意為忠君報國的意思。
    其中打匈奴、以及西鮮卑諸部最狠的不是別人,正是這個劉忠國。
    這個劉忠國與後世蒙元那個帶著大軍收拾自家兄弟的劉繼業真的是別無二致。
    有自己人的出賣,一盤散沙的西鮮卑很快敗亡。
    為了讓自己成為新漢可以世襲的萬戶侯,拿到丹書鐵券,免死金牌,這家夥屠戮起鮮卑人來毫不手軟。
    更是成為了攻打南匈奴時的急先鋒,為大漢鐵騎掃清草原立下了赫赫戰功。
    龍顏大悅的劉備不止兌現了承諾,給了丹書鐵券,以及各種賞賜,甚至是給了劉義整個部族全部姓“劉”的權利,並賜予他們一等公民,高貴的漢人身份,享有讀書、當官的權利。
    有歸義侯劉義,劉忠國這個標杆在,羌人、匈奴、扶餘、鮮卑等諸多投降並加入漢軍的胡人自此徹底歸心,並為了後代子孫搏得一個高貴的漢人出身,紛紛拿起刀劍,成了漢朝對外擴張軍團的一份子。
    值得一提的是,隻有那些少數幸運兒,類似南洋被滅國的全體扶南人才有漢民身份,像後來內附的烏桓、三韓、沮沃、羌人……等諸多少數民族,隻有少數人擁有了漢民戶籍,成了真正的漢人。
    多數人的身份是漢·烏桓部、漢·三韓部之類的別稱,隻能算是漢帝國的二等公民。
    也就是說,不是說被征服,或者主動內附的民族就立馬能獲得漢民的身份,而是需要你立功。
    如何立功呢?答案很簡單,要麽是你主動接受漢化,老老實實接受統治,三代人以後,你的兒孫就會成為漢人。
    要麽,就是主動立功受賞,拿著刀劍上戰場,加入大漢征服世界的開拓者軍團。
    隻要在戰場上有所斬獲,殺十個胡人,並服役十年,就能成為漢人,讓你,及你的兒孫擺脫二等公民的身份。
    二等公民還算好的,自昭武十三年,也就是漢朝大軍犁庭掃穴,將整個草原一統後,就不再接受內附了。
    以後被滅國的,就隻能是最低等的三等公民,以服勞役、苦役為生,幹最低賤活計的西胡諸國百姓。
    這些人也就比奴隸強一點,僅此而已。
    滅國的寒風,終究還是吹向了西域。昭武十四年春,三月初七。
    劉備以西域諸國不服王化,曾經斬殺過漢桓帝時期西域長史王敬,覆滅西域都護府為由,宣布對西域直接開啟滅國戰爭。
    什麽?你說王敬是被奸人挑撥,先殺了於闐王之後才被斬首示眾的。
    我不聽,你就說我漢人的長史死沒死吧?我的西域都護府是不是沒了?
    那還有什麽好說的,準備開打吧。
    劉備在敦煌的軍營裏直接把各個國王送過來的國書一把火點了,並讓人將西域三十多國的使者叉了出去,讓他們回去準備打仗吧。
    反正在劉備看來,老子要來打你了,還提前告訴你了,這他娘不叫正義之師,那什麽叫正義之師?
    至於你們打不打得過,那我不管,反正我麾下這些等著滅國的將士們早已嗷嗷叫了,我也攔不住。
    既然如此,那就請諸君赴死。
    已經成為了一個翩翩美少年的劉鳳也在,這趟西域之行就是給他打江山的。
    劉鳳本人表示太爽了,他還真的一點都不恨他的叔父劉備。
    這麽多年跟著漢軍南征北戰,整天都在欺負人,現在更是要當開國之主,這種成就感與快感無法用語言描述一二,這不比被困在那高高的宮牆之中來得痛快。
    每次想到小劉平那幽怨的眼神,劉鳳簡直要笑出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