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1章 局 :心靈感應測試

字數:2478   加入書籤

A+A-


    作者:向陽舒展)
    1978 年深秋,749 局基地的廣播反複播放著特殊招募令,聲波穿透山洞實驗室的鋼筋混凝土牆壁,在精密儀器間回蕩。乾嶨昇將一份標著 “絕密” 的文件拍在會議桌上,泛黃的紙頁上記錄著全國各地關於心靈感應的傳聞:雙胞胎相隔千裏同步感知危險、母女間莫名的情緒共鳴、戰友在戰場上的默契配合……“美國中情局早在六十年代就開展‘星門計劃’研究超感官知覺,” 他推了推老花鏡,目光掃過在場的核心成員,“我們必須用科學的方法,揭開心靈感應的真相。”
    林昭遠翻開厚厚的檔案冊,裏麵夾著數百份報名者資料:“初步篩選出 37 組具有心靈感應傳聞的對象,包括 12 對雙胞胎、8 組親人、17 對自稱有特殊感應的陌生人。” 陳默摩挲著下巴,刑偵專家的直覺讓他保持警惕:“1976 年南京的‘讀心術’騙局,就是利用微表情和心理暗示,這次實驗必須杜絕任何作弊可能。”
    首輪實驗在完全隔離的電磁屏蔽艙內展開。周啟銘調試著新改裝的腦電波同步監測儀,銀色的電極片在冷光燈下泛著幽光:“儀器能同時捕捉 128 個腦電頻段,任何異常波動都逃不過監測。” 當第一組雙胞胎 ——16 歲的蘇文和蘇武被分別帶入相隔百米的實驗室時,蘇晴啟動了全方位監控係統,360 度無死角的攝像頭和熱成像儀將實時畫麵投映在主監控屏上。
    “開始傳遞圖像信息。” 李硯秋將畫著幾何圖形的卡片展示給哥哥蘇文。少年盯著卡片皺起眉頭,與此同時,弟弟蘇武在另一間實驗室突然抓起筆,在紙上畫出相似的圖案。監測儀瞬間發出尖銳警報 —— 兩人的 γ 波出現罕見的同步震蕩,頻率一致達到 92hz。“這不可能是巧合!” 周啟銘的聲音裏帶著興奮,“普通情況下,大腦同步率超過 30 的概率不足千分之一!”
    然而,當研究人員試圖重複實驗時,結果卻變得撲朔迷離。接下來的十組測試中,隻有 3 組出現微弱的腦電波同步,且同步圖案的準確率不足 40。陳默調出監控慢放畫麵,突然指著屏幕:“注意蘇文眨眼的頻率,他每次傳遞信息前都會快速眨眼三次,這可能是給弟弟的暗示信號。” 為了排除非語言交流,團隊立刻改進實驗,讓受試者戴上隔音耳罩和視覺幹擾眼鏡,徹底切斷感官聯係。
    更複雜的測試在地下三層的防輻射密室展開。一對自稱能感知對方情緒的母女被安排在不同房間,房間內的環境溫度、濕度和氣壓都經過隨機調整。當母親被突然播放的恐怖片刺激到心跳加速時,女兒所在房間的情緒監測儀顯示,她的皮膚電反應和瞳孔直徑也出現同步變化,盡管女兒堅稱自己並未感受到任何異常刺激。玄真子手持羅盤在走廊踱步,銅鈴突然發出清脆的聲響:“《太平廣記》記載,至親之間有‘心魂相牽’之象,此乃‘同頻感應’的雛形。”
    但心理學專家趙文軒提出了不同觀點。他設計了一組對照實驗,讓互不相識的誌願者通過耳機接收白噪音,同時觀察他們的行為反應。結果顯示,在完全隨機的情況下,仍有 15 的誌願者出現了相似的肢體動作。“人類存在‘情緒傳染’和‘從眾心理’,” 他在白板上畫出實驗數據圖表,“那些看似心靈感應的現象,可能隻是潛意識層麵的行為模仿。”
    為了突破瓶頸,周啟銘借鑒量子糾纏理論,設計了 “雙盲腦電波共振實驗”。所有受試者被注射微量的神經標記物,其代謝產物會在腦電波中產生獨特的熒光信號。當兩組受試者被要求同時想象特定場景時,監測儀捕捉到了跨越空間的微弱信號關聯 —— 就像兩個獨立的光源,在某個瞬間出現了頻率一致的閃爍。“這會不會是大腦在量子層麵的信息傳遞?” 周啟銘盯著示波器上的波形,聲音因激動而顫抖,“就像糾纏態的粒子,不受距離限製!”
    然而,嚴謹的實驗要求必須排除所有幹擾因素。陳默帶著團隊對實驗環境進行地毯式排查,竟在通風管道中發現了極其微弱的電磁信號殘留。“有人利用次聲波頻率幹擾實驗!” 他舉著頻譜分析儀,麵色凝重。原來,部分受試者家屬為了證明親人的能力,私下安裝了信號發射器。這個發現讓整個團隊陷入沉默 —— 在探索未知的道路上,人為幹擾有時比自然奧秘更難破解。
    八個月的艱苦研究後,乾嶨昇在總結報告中寫道:“實驗中觀察到的同步行為和腦電波異常,雖無法完全排除巧合與暗示因素,但確實存在超越現有認知的現象。心靈感應可能與大腦神經共振、量子信息傳遞或未知的能量場有關。” 他合上報告,望向實驗室窗外的星空,那裏藏著無數等待解答的謎題。而在基地的各個角落,周啟銘仍在調試儀器,玄真子繼續推演古籍中的奧秘,陳默則在完善新的防作弊方案 ——749 局對心靈感應的探索,如同在黑暗中摸索的旅人,每一次困惑都是接近真相的路標,每一次失敗都是照亮前路的螢火。
    喜歡749局:神秘檔案請大家收藏:()749局:神秘檔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