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平叛亂桓公登基

字數:2796   加入書籤

A+A-


    權臣華督看大司馬夫人長的漂亮,竟殺死了大司馬孔父,奪取了司馬夫人。宋殤公很憤怒,言語中對華督表示不滿,華督知道後,就殺了宋殤公。華督從鄭國接回宋穆公的兒子公子馮,立為國君,就是宋莊公。
    宋莊公即位後,任華督為相國。宋莊公九年,鄭國的祭仲出訪宋國,宋國囚禁了鄭使臣祭仲,要挾他立鄭公子突為國君,祭仲同意了。祭仲為求自保,隻得與宋國簽訂了協議。
    回到鄭國後,他依約廢了鄭昭公,立公子突為君,即鄭厲公。鄭昭公無奈之下,隻好逃奔到衛國。然而,祭仲此舉引起了鄭國國內部分大臣的不滿,他們認為祭仲此舉是賣國求榮,紛紛在私下商議對策。
    與此同時,宋國以為掌控了鄭國的局勢,便不斷向鄭國索要財物和土地。鄭厲公雖為宋國立,但他心中對宋國的逼迫十分不滿。他與祭仲暗中謀劃,決定尋找機會擺脫宋國的控製。
    就在此時,陳國發生內亂,陳國國君向鄭國求救。鄭厲公覺得這是一個擺脫宋國控製、樹立鄭國威望的好機會,便與祭仲商議後,決定出兵陳國。鄭國軍隊在祭仲的指揮下,迅速平定了陳國的內亂。
    莊公在位十九年,其實都是相國華督說了算。莊公去世後,他的兒子公子捷繼承君位,就是宋湣公。宋湣公即位後,華督仍然是相國。各種政務都是華督說了算。
    宋湣公九年,宋國遭遇洪災,人民流離失所。魯國派大夫臧文仲到宋國慰門。湣公自責說:“由於我不懂侍奉鬼神,政治不清明,所以發生了水災。”
    魯國大夫臧文仲覺得宋國君說的很對,認為宋國君還是很賢明的,但這些話是公子子魚教給宋湣公的。
    宋湣公十年,宋國討伐魯國,雙方在乘丘交戰,魯國活捉了宋國將軍南宮萬。宋人請求釋放南宮萬,南宮萬得以回到宋國。宋湣公十一年,宋湣公與南宮萬下棋,南宮萬一點都不禮讓,與宋湣公爭棋道,宋湣公很生氣。
    一次宴會上,酒過三巡,宋湣公想起南宮萬與自己爭棋道,又想起了南宮萬曾被魯國活捉之事,便略帶嘲諷地說:“以前我敬重你,如今你成了魯國的俘虜,我可不再瞧得起你。”
    南宮萬臉色瞬間變得鐵青,卻強忍著沒有發作。散席後,南宮萬越想越氣,他覺得自己雖有被俘之恥,但回國後也一心為宋國效力,宋湣公不該如此羞辱他。此時,一直覬覦相國之位的大臣猛獲趁機在旁煽風點火,挑唆南宮萬。
    南宮萬終於被激怒,衝動之下,他聯合猛獲發動叛亂。他們趁夜闖入王宮,殺死了宋湣公。華督聽聞變故,匆忙趕來平亂,卻也死於南宮萬刀下。南宮萬立公子遊為國君,宋國局勢頓時陷入一片混亂。
    而其他公子紛紛出逃,其中公子禦說逃到了亳邑,暗中積蓄力量,準備奪回君位,一場新的權力爭鬥即將拉開帷幕。南宮萬的弟弟南宮牛,率領將士包圍了亳邑。亳邑內,公子禦說心急如焚,他一麵安撫城中百姓,一麵與手下謀士商議對策。
    此時,大夫仇牧聽聞宋湣公遇害,帶著一支人馬趕來支持公子禦說。仇牧向公子禦說表示,願與他共赴國難,奪回君位。公子禦說大喜,重謝仇牧,二人開始共同謀劃破敵之策。
    而南宮牛雖將亳邑團團圍住,但久攻不下,士氣逐漸低落。公子禦說得知此情況後,決定趁夜突襲。仇牧親自挑選了一批精銳勇士,趁著夜色,悄悄打開城門,直撲南宮牛的營帳。
    南宮牛毫無防備,被打了個措手不及。仇牧一馬當先,衝入敵陣,與南宮牛展開激烈廝殺。最終,仇牧斬殺南宮牛,叛軍大亂。公子禦說趁機率領城中百姓和士兵殺出城門,叛軍紛紛潰逃。
    公子禦率領聯軍殺死了新立的國君公子遊,大臣們一致擁立公子禦為國君,就是宋桓公。宋桓公開始清剿叛黨,南宮萬見大勢已去,便逃亡到了陳國。
    宋國賄賂陳國,請求陳國潛送南宮萬回宋國。南宮萬勇力過人,如果明著去抓捕,南宮萬一定會拒捕,一定會有重大傷亡。陳國人用美人計,將南宮萬灌的酩酊大醉,用皮革把南宮萬包裹起來,南宮萬動彈不得。送回了宋國。
    宋國人對南宮萬恨之入骨,宋國人自發的將南宮萬剁成肉醬。宋桓公看著被剁成肉醬的南宮萬,心中的恨意稍稍消減。這場叛亂雖已平息,但國家內部仍暗流湧動。此時,一直躲在暗處的猛獲也浮出水麵,他糾集了一些殘餘勢力,妄圖再次掀起風浪。
    宋桓公果斷下令,命軍隊迅速圍剿猛獲。猛獲的勢力本就不成氣候,很快便被打得節節敗退。猛獲走投無路,隻好向鄰國求救。然而,鄰國忌憚宋國的實力,不敢輕易收留他。最終,猛獲被宋軍擒獲。
    宋桓公依照國法,將猛獲斬首示眾。經過這一番動蕩,宋國漸漸恢複了往日的平靜。宋桓公開始勵精圖治,整頓朝綱,減輕百姓賦稅,發展農業生產。在他的治理下,宋國國力日益增強,百姓安居樂業,
    宋桓公二年,諸侯討伐宋國,打到宋都郊外就撤離了。宋桓公三年,南方楚國勢力逐漸壯大,對周邊小國虎視眈眈。楚國國君聽聞宋桓公將宋國治理得井井有條,心生忌憚,便派使者前往宋國,名為交好,實則打探虛實。
    使者在宋國境內四處遊走,將所見所聞一一記錄下來。回到楚國後,使者向楚王稟報,稱宋國雖經叛亂,但如今國力漸強,不可小覷。楚王聽後,決定先按兵不動,暗中策劃對付宋國的計謀。
    與此同時,宋桓公也收到了楚國使者來訪的消息。他深知楚國野心勃勃,便召集大臣們商議對策。大夫子魚進言:“楚國勢力強大,不可與之硬拚。我們應加強與周邊諸侯的聯盟,共同抵禦楚國的威脅。”
    宋桓公以為大夫子魚言之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