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因暴君宋被滅亡

字數:3001   加入書籤

A+A-


    宋文公是一位有作為的君主,在位二十二年,維護了宋國的和平與穩定。對內施仁政,使老百姓能夠安居樂業,受到了老百姓的愛戴。文公去世,他的兒子公子瑕繼位,就是宋共公。
    宋共公即位,任華元為相國,華元與楚將子重交好,又與晉將欒書友好,宋國與楚國、晉國都結了盟約,由兩個大國保著,宋國的這一時期是和平穩定的,宋共公平平安安的做了十三年君主。
    宋共公去世後,右相華元與左相魚石,準備輔佐太子肥繼承君位。沒想到司馬唐山謀權篡位,殺死了太子肥,又準備殺死華元,華元連夜逃走,準備去晉國避難。
    魚石阻止華元說“人說華元足智多謀,又占著高位,連一夥叛賊都平定不了,有什麽臉麵逃亡晉國?”
    此時華元一行人已到了黃河岸邊,聽魚石說的有道理,又返回宋國,組織家臣兵丁共幾千人,突然襲擊殺死了司馬唐山。又立共公的小兒子公子成為君,就是宋平公。
    宋平公三年,楚共王攻占宋國的彭城,把彭城封給宋國的左師魚石。華元得知此事後,心急如焚。彭城乃宋國重要城池,如今落入楚人之手,還封給了魚石,這對宋國而言是奇恥大辱。
    華元深知,若不奪回彭城,宋國的尊嚴將蕩然無存,國內局勢也會愈發不穩。他立刻進宮麵見宋平公,詳細闡述了彭城的重要性以及當前局勢的嚴峻。宋平公聽後,也是憂心忡忡,當即授權華元全權負責此次收複彭城之事。
    華元領命後,不敢有絲毫懈怠,迅速開始調兵遣兵遣將。他一麵在國內招募善戰之士,擴充軍隊規模,一麵派使者前往晉國,請求晉國出兵相助。晉國與宋國素有盟約,且不願看到楚國勢力在宋國過度擴張,很快便答應出兵。
    華元精心製定作戰計劃,將宋國軍隊與晉國援軍進行合理調配。在行軍途中,華元不斷鼓舞士氣,讓將士們深知此次作戰的重要意義。當大軍抵達彭城時,華元觀察地形,發現彭城城牆堅固,強攻不易。
    於是他采用聲東擊西之計,先派小股部隊在城東南佯裝進攻,吸引楚軍注意力,自己則親率主力從西北方向突襲。在激烈的戰鬥中,華元身先士卒,奮勇殺敵。經過數日苦戰,終於攻破城池,魚石被殺,奪回彭城。
    平公在位四十四年,去世後由他的兒子公子佐繼位,就是宋元公。宋元公時期,因權臣專權,宋國政治一片混亂,諸公子都想依靠權臣成為國君,宋元公政權受到了威脅,不得已,宋元公不擇手段,堅決地除掉欲謀反的公子。
    宋元公此舉卻引發了更大的動蕩。那些被針對的公子們聯合起來,勾結外部勢力,準備反抗宋元公。一時間,宋國國內暗流湧動,戰火一觸即發。就在宋元公焦頭爛額之時,華元的後人華亥站了出來。
    華亥自幼熟讀兵法,頗具先祖之風,他勸說宋元公改變策略,以安撫為主,分化瓦解公子們的聯盟。宋元公起初猶豫不決,但局勢的惡化讓他不得不采納華亥的建議。
    華亥親自前往各公子處,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承諾隻要他們放下武器,便既往不咎。在華亥的努力下,部分公子動搖了。與此同時,宋元公也展現出了君主的威嚴,對那些頑固抵抗的勢力進行堅決打擊。經過一番周旋,宋國的局勢逐漸穩定下來。
    宋元公並沒有閑著。魯昭公與季氏爭權,被季氏驅逐出境,魯昭公居住在外,無法回國。為了能讓魯昭公回到魯國,宋元公替他四處奔走求情。最後不但魯昭公沒有回到魯國,連宋元公自己也病死在半路上。
    宋元公死了,他的兒子宋景公繼承了君位。此時已是春秋晚期,諸侯之間互相兼並而爭戰不斷。宋景公三十年,曹國背叛了宋國,又背叛了晉國。宋國討伐曹國,晉國沒有幹涉,宋國便滅亡了並占據了曹國。
    宋景公三十七年,楚惠王消滅了陳國。宋國也很擔心自己的命運。司星官員子韋說“我夜觀天象,發現火星占據了心宿區。心宿區屬於宋國的分野,怕有災禍要降臨到宋國。”
    景公更加擔心。子韋說“可以把災禍轉移到相國身上。”
    景公說“不行,相國就是我的手足。”
    子韋又說“也可以把災禍轉嫁到老百姓身上。”
    景公說“也不行,國君倚仗的就是老百姓。”
    子韋接著說“也可以把災禍轉移到年歲收成上。”
    景公說“如果年成欠收,百姓因此貧窮,誰還支持我做國君。”
    子韋說天雖高遠,卻能聽到下界細小的聲音,您說了這三句國君應當說的話,火星應該會移動。過了一段時間,火星果然移動了三度,災難遠離了宋國。
    但災難並沒有遠離宋國,而是越來越近了。到了公子剔成繼位,他的弟弟公子偃率人攻打剔成,剔成敗逃齊國,偃自立為宋國國君。君偃十一年,自立稱王。
    君偃能征善戰,率領士兵向東戰勝齊國,占領齊國五座城。向南麵打敗了楚國,奪取了楚國三百裏土地。向西又打敗了魏國,這一連串的勝利讓君偃愈發驕縱。他自恃武力強大,開始變得暴虐無道。
    他用牛皮袋盛血,掛起來用箭射,稱做“射天”,以此來顯示自己連上天都不放在眼裏。他沉溺於酒色,對百姓橫征暴斂,國內民怨沸騰。周邊的諸侯們看到宋國君偃如此張狂,且國內局勢動蕩,便有了聯合起來對付他的想法。
    齊國、楚國、魏國三國商議後,決定共同出兵討伐宋國。君偃雖然之前有過勝利的戰績,但此時麵對三國聯軍,他的軍隊已失去了民心,士兵們也無心戀戰。在三國聯軍的強大攻勢下,宋國軍隊節節敗退。
    君偃最終被困在都城,城破之時,他拚死突圍,但還是被聯軍擒獲。聯軍處死了君偃,瓜分了宋國的土地,曾經在春秋時期有過一段輝煌曆史的宋國,就此滅亡。
    喜歡話說史記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話說史記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